悶熱的季節裡,莫名地指隙間、掌跎處都會冒出一叢叢米粟狀的、透明的小水泡,痒痒的、止不住地想撓,水泡破了後還會蛻皮;而且天氣越熱、情況越嚴重。
很多人認為這是體內溼氣在作怪部分人猜測,其實這是被溼疹盯上了少數人推斷,或許是腳氣的蔓延?那麼以上哪種觀點才靠譜呢?
神秘「水泡」,到底是什麼?
醫學上稱這所謂的小水泡叫作「汗皰疹」,它是一種慢性炎症性的皮膚溼疹樣反應,常常呈對稱發生於手掌、足趾、指(趾)側緣部位。
該病典型皮損表現為患處成批出現圓形小水泡、丘疹,小如針尖,大如綠豆,皰液清澈,患者可明顯自覺皮損處瘙癢、灼熱,甚或刺痛感。
該病的發作有季節性,一般春末夏初開始發病,夏季加重;臨床上,不少手汗多的人都會被這些來路不明的小水泡盯上,因為頻繁的瘙癢被虐的發狂。
為什麼會長汗皰疹?
1、遺傳因素
汗皰疹病人有一些是過敏體質,其本人或其血親中有哮喘、蕁麻疹、過敏性鼻炎或其它過敏史。
2、環境因素
部分患者與鎳和鉻等金屬過敏有關係,一般只要限制鎳或鉻的接觸就可預防汗皰疹的發生。
另外,機體在遇到一些含刺激成分的物質,如:洗衣粉、肥皂等,或遇到細菌、病毒、藥物時也都會出現防禦機制,可能導致過敏引起汗皰疹。
3、感染因素
有些汗皰疹與微生物的感染有關。這些微生物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馬拉色菌、氣源性真菌等。而這些感染源與我們自身所處的環境等都有密不可分的聯繫。
4、腸胃疾病
天氣熱,大家愛吃涼的,很多人還喜歡吃燒烤,喝冰啤酒,飲食習慣比較差,腸胃容易出問題。若腸胃功能紊亂,身體的免疫力就會受到影響,身體無法很好的抵抗細菌,就容易長汗皰疹。
此外,長期處於緊張、壓力之下,過度疲勞,情緒抑鬱,睡眠不足等也會成為誘因。
5、手汗症併發症
由於它常常發生在汗腺比較發達的地方,所以人們普遍認為和多汗有關;而手汗症患者由於交感神經過度活躍,會出現手汗淋漓難盡的現象,長期的手汗積聚於掌心,難以排除擦乾,就會成為孕育手汗症的良好土壤,從而導致手汗的出現及加重。
汗皰疹發作很難受,該怎麼辦?
有些人非要將汗皰疹戳破,再撕皮,這樣心裡舒服了,患病的皮膚可就遭罪了!往往會加重不適甚至產生細菌感染,出現一系列併發症,導致嚴重的後果。
如何預防汗皰疹?
千萬別撓!撓、抓會讓病情更嚴重,建議儘量要忍住。
過敏體質的人儘量少碰水、肥皂、洗衣粉、洗碗精等等;
避開過敏原。一些人對硫酸鎳,很多項鍊、耳環、假牙裡都有這種東西,要格外注意;
放鬆心情。這種小水泡與精神狀態息息相關,調整生活習慣,少熬夜、放鬆心情,可以緩解很多。
通常手汗多的人群可以採用微創手術的方式,在祛除手汗症的基礎上,避免汗皰疹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