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這個舊貨市場第一天開門,就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淘貨

2020-12-23 環京津網

3月9日上午,濰坊晚報記者來到位於濰坊市奎文區玄武東街與虞河路交叉路口的濰坊市舊貨市場,不少商戶正在排隊測溫,等待著進入市場。當天,是濰坊市舊貨市場重新恢復營業的第一天,立即就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淘貨,生意挺旺。

在一家銷售舊床鋪桌椅的商鋪前,濰坊晚報記者遇到了家住坊子區的市民劉先生,他和妻子帶著兩個女兒過來選床來了。劉先生笑著說,倆個孩子短時間內都沒法上學,但他和妻子都已經復工了,把兩個孩子扔在家裡很不安全,所以就想讓老人從老家回來幫忙看孩子。家裡的床鋪不夠,所以一直想過來舊貨市場淘一張合適的床。

「我們家距離這裡實在太遠了,其實我並不知道今天舊貨市場開門,所以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想先過來轉轉看看,沒想到今天正好是舊貨市場第一天重新開門營業,我算是撞上了,心裡還挺高興。」劉先生說。

在一家銷售電器的商鋪裡,同時有四五位顧客在選購,把商戶忙了個不可開交。「我之前已經來過兩次了,這裡一直沒開門,把我急壞了。今天聽說這裡開門了,這不趕緊過來了,想過來選幾套鍋具,還想淘一個保鮮櫃。」在高新區經營著一家餐飲店的市民張先生說,他的店也開始復工了,還欠缺幾樣工具,打算在這裡一次置辦齊全。

另外一家家具店裡,同樣有幾位顧客在選購,有選木床的,也有選桌椅板凳的。「我有一套舊房子,年前就已經打掃乾淨了,本打算年後買幾件舊家具放進去就往外租出去,沒想到因為疫情耽擱了這麼久。」家住中央麗景小區的市民陳女士說,聽說舊貨市場開門了,趕緊過來選幾樣家具,等過段時間疫情平穩了,就可以往外出租了。

經營著一家家具店的商戶張女士告訴濰坊晚報記者,原本年後初七八他們就要回來經營的,可因為疫情的原因,一下子就耽擱了這麼長時間,可把他們急壞了,「這一天光房租就幾百塊錢,這麼拖下去真吃不消了。好在終於等到重新開門營業了,而且生意還不錯,心裡才算是稍微踏實一點了。」張女士笑著說。

據濰坊市舊貨市場經理嵇克峰說,他們是3月7日接到的通知,允許市場於3月9日恢復營業,所以利用兩天的時間通知了商戶,按照相關要求,讓商戶辦理了健康證和相關材料,當天正式恢復營業,「之前我們一直有人值守,對市場內外進行消毒。重新營業後,也會不間斷的進行防疫消殺,每一位進入市場的市民,都要按照要求接受體溫檢測,請市民放心。同時也請市民配合必要的檢查。」嵇克峰說。

當天,濰坊晚報記者還來到了君泰二手物品市場看到,這裡同樣已經重新營業了,市場裡重新熱鬧了起來,不少商戶都已經準備就緒,就等著顧客上門了。

(濰坊晚報記者 趙春暉 編輯 楊青 審核 李東傑)

相關焦點

  • 北郊舊貨市場迎來銷售旺季 實木沙發等家具賣得最好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拉薩市城關區奪底路的北郊舊貨市場,市場內家具、家電樣樣俱全,小到鍋碗瓢盆、桌椅板凳,大到床、柜子、置物架,其中,實木沙發、四方桌等家具銷售火爆。目前,很多大學生以及務工人員都已陸續進藏,其中不少人開始租房子、買家具,但對於不打算買新家具、家電的租房者來說,到舊貨市場淘貨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各種商品一應俱全值得一提的是,北郊舊貨市場售賣的商品非常齊全,小到鍋碗瓢盆,大到床、柜子、置物架,還有電視、熱水器、煤氣灶、電冰箱等家電也是一應俱全。
  • 西安舊貨市場多半消失 但網上「二手貨買賣」火了
    這種新興的交易模式被市場人士稱為「分享經濟」下的細分社交。  西安舊貨市場多半消失 僅存的生意冷清  因為價格實惠,線下的二手舊貨市場曾經一度在西安頗有規模,不少市民也都有淘貨經歷。現如今,西安的舊貨市場又是一副怎樣的景象呢?  西安的舊貨市場在哪?
  • 帶你重回膠片時代,這個舊貨市場藏著80年代的西安
    嘈雜的街道,叫嚷的人群,拉貨三輪霸佔了整條路,還有時代沉澱的舊貨市場......回到上世紀8、90年代,來這裡就夠了。1一場「膠片時代」的回憶錄起初來到這裡,完全是奔著舊貨市場而來,不過在走入這條街道的那一刻,一種莫名的熟悉感瞬間湧入腦海。老舊,嘈雜,悠閒,讓人不自覺沉浸於此。
  • 泰寧街|盛極一時的舊貨市場,商圈之外的迷幻空間
    這條有過「武漢最大的舊貨市場」之稱的街,曾經盛極一時,古玩、舊電器、舊書......幾乎應有盡有。不過,遍地攤位、人山人海淘貨的熱鬧場景,僅定格在許多長輩們口耳相傳的記憶之中。如今的泰寧街,雖然還是有一些舊貨可淘,相比以往卻少了幾分熱鬧。
  • 實地親測重慶最大的跳蚤市場 超冷門的復古淘貨地
    說起舊貨,探爺的耳邊總會響起:「回收舊冰箱、彩電、洗衣機拿來賣……」如今沒有了叫賣聲,卻有更多的人開始喜歡舊東西華新街有一家重慶規模最大的跳蚤市場你們肯定路過看到這個招牌無數次了嫌髒亂差沒進去哇?
  • 舊貨市場淘寶記
    在國外生活過的人,大多知道「跳蚤市場」這個所在。所謂跳蚤市場,無非就是周末人們把家裡不用的舊物拿到一個約定俗成的地方來售賣,一些有需求的人在此淘換些便宜的物品。久而久之,有些地方甚至成為當地比較有名的一景。
  • 濰坊紙杯多不符合新規 迴轉率低導致舊貨仍在售
    3日,記者走訪濰坊各大超市發現,新規施行了已有一個月時間,濰坊在售紙杯大多並不符合新規。杯身印花多超「新標」3日,記者首先來到濰坊市奎文區的樂購超市。在紙杯銷售區,貨架上至少擺了十多種紙杯,品牌有「妙潔」、「可愛可」,以及樂購超市出產的高級植絨紙杯、高級瓦楞紙杯等。這些容量不一的各品牌紙杯,杯身都花花綠綠。
  • 虯江路——回不去的淘貨聖地
    說到虯江路,上海人的第一反應必是:「二手電子市場嘛!」,的確,作為曾經的電子數碼淘貨聖地,虯江路給眾多上海人留下了深刻的記憶,猶如著名的「文廟書市」一樣成為了這座城市的「另類」地標。 虯江路的舊貨市場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便已經初具規模,買賣修理樣樣齊全,是名副其實的綜合性舊貨市場,之後又因為歷史原因經歷了多次起起落落。
  • 走近敘利亞二手服裝市場(高清組圖)
    這個二手服裝市場內,舊衣服經過清洗、熨燙後被重新擺上貨架,一件男士舊外衣的價格是同類新衣服的三分之一,而二手襯衣、皮鞋的價格則更便宜,吸引了不少囊中羞澀的市民前來挑選。新華社記者 張迺傑 攝10月17日,在大馬士革老城附近的一個二手服裝市場,一名男孩站在堆滿舊衣服的貨架旁。敘利亞內戰已經持續4年多,戰爭給敘利亞經濟造成重創,失業率居高不下,物價上漲迅速。
  • 在小麥溪舊貨市場,用100元買下一段往事!
    昆明的舊貨市場不少,優優帶著大家也去過好多個,潘家灣舊貨市場、官南二手市場、北教場舊貨市場,每一個都獨具特色。    小麥溪舊貨市場是原先小屯舊貨市場關閉後搬遷來的,2014年4月開業至今,已經走過了6個年頭,雖然時間不是很長,但在很多人心中是個寶藏地。
  • 二手家具收購利潤薄 舊貨市場難覓「舊貨」影蹤
    搬新家,換家具已經不再是新鮮事,但是如何處理已淘汰的舊家具讓不少市民覺得犯難。連日來,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以及回收成本的不斷上漲,蘭州市場上舊家具購買人群越來越少,二手家具經銷商也因為舊家具「進多出少」,周轉不快、佔地方而改行賣起全新家具,蘭州二手家具市場日漸冷落。
  • 夜探華強北「鬼市」:為何子夜開門拂曉散場?
    黑暗中不少人圍成一圈,聚在某個白布鋪就的地攤前,手電筒、太陽能燈泡的咫尺光亮中,只見一個個主板、耳機和舊手機在幾雙大手中反覆擺弄,砍價聲在黑夜中時隱時現……這裡是愛華路,也是華強北「鬼市」。在這個帶著口罩的8月,它在停擺數月後於仲夏夜再次恢復了生機。
  • 調查:被"冷落"的舊貨市場與"燥熱"的共享大潮
    較低的門檻也吸引了不少人從事這個行當。然而隨著時間推移,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來買舊貨的人明顯變少了,舊貨的利潤也越來越薄。過去一臺櫃式空調賣掉後能賺好幾百,現在能掙一二百塊錢就不錯了。「現在賣舊貨,賺的就是人工費、清洗費、搬運費,全是辛苦錢。」  李松林把行情的變化歸結為時代發展的結果。
  • 北京西城官園批發市場今天閉市 市民扎堆淘貨
    今晚7時官園商品批發市場將永久性停止營業,西城區域性批發市場也將於今天全部完成疏解。忙著甩貨的官批商戶們說:「官批迎來了近年來最火的一天!」關停這一天湧來眾多淘貨市民「多少年沒這麼火了!」一位經常來官批逛的市民看著擁擠的人群有些望而卻步。她告訴記者,她家就在官批附近住,常來逛逛,上午的甩賣價和平常其實差不多,她準備下午再來看看。「買東西是會不方便,可是環境會好啊!」對於告別這個老鄰居,居民們不舍中有著期盼,生活環境會更好。據了解,官批將於下午4時停止顧客進入,晚上7時正式停止營業。
  • 二手家具市場混亂 質量無保證損壞無處修
    節後租房人群增多,不少租房族因為買不起價格高昂的新家具,紛紛轉戰二手家具市場,租房熱也帶動了二手家具的熱銷。記者調查了解,由於缺乏規範管理,舊家具市場暗藏問題多多。  問題一 質量無保證損壞無處修  17日,記者來到大港一路舊貨物資交易市場。
  • 龍巖新羅巖山鎮時令水果陸續成熟 吸引不少遊客前來採摘
    炎炎夏日,到近郊採摘瓜果,體驗農家生活,成為不少市民最愛的休閒方式。進入七月份以來,巖山鎮的水蜜桃、芙蓉李、葡萄等時令水果陸續成熟上市,著實讓當地的鄉村旅遊又火了一把。  7月12日,記者在巖山鎮山前村的一些水蜜桃種植基地看到,一個個綠中透紅的水蜜桃掛滿了枝頭,誘人的清香陣陣撲鼻而來,吸引了不少遊客自駕前來體驗採摘的樂趣。
  • 海口大英路舊貨一條街華麗轉身 市民生活一「路」搞定
    大英路比較狹窄,道路兩邊開滿了商鋪,以前有不少攤販佔道經營。此外,電動車、摩託車亂竄,加上繞行明珠廣場的車輛較多,導致大英路長期擁堵、雜亂無章。  大英路兩旁主要是一些買賣二手貨的店鋪,店主直接把舊貨放到人行道上清洗、修理、擺賣。「來買舊貨的客人也往往直接把車停在路上,本來就狹小的馬路更加擁堵。」
  • 二手玩具需「調劑」 期盼二手交易市場
    近日,市民蔣先生給3歲孫子買玩具時,起初想買些「二手貨」,一來孩子照常好玩,二則價格肯定比新貨便宜.但他跑了好幾家舊貨調劑市場後,卻難覓其蹤.無奈之下,只得走進大商場購買. 與之相反,記者熟識的劉先生卻有不同的煩惱:他的女兒8歲了,但在她咿呀學語時買的不少玩具至今仍完好如初,雖早已不派用場,但苦於沒有「出處」,甚至連擺玩具攤的攤主也不肯廉價收購,為此只得束之高閣.
  • 湯圓市場打起促銷戰 水果湯圓成不少市民新寵
    24日,記者走訪濰坊部分超市和商場發現,除了傳統的黑芝麻、花生等口味外,口感清新的水果味湯圓更是成為不少市民今年元宵節的「新寵」。  24日下午,記者來到新華路的一家超市看到,琳琅滿目的湯圓已經擺上了櫃檯,芝麻、糯米、花生、核桃等傳統口味的湯圓正在熱銷,與此同時,一同上市的水果湯圓也備受市民青睞。各種水果味湯圓的展櫃前擠滿了前來購買的市民。  「孩子沒吃過,想買幾袋給孩子吃。」
  • 蘭州雁灘舊貨市場如何脫掉20年「舊衣」
    今天,生活在蘭州的人們已經習慣於在雁灘舊貨市場「淘」東西,從鍋碗瓢盆到家具家電,舊貨市場好似一個品類齊全又物美價廉的商場一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  隨著市場的發展變遷,雁灘舊貨商貿城生意越做越大,然而與此同時,場地小、門楣亂等問題也日益凸顯。而雁灘舊貨市場所面臨的問題,也正是擺在全國舊貨市場經營戶面前的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