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晚,海口日報社「記者巡街」全媒體報導組再次出動,直擊大英路舊貨一條街摘掉「最差路段」帽子後的新面貌。
風格統一的店鋪招牌,暢通的大英路,成為海口夜晚的一道風景線。海口日報記者張俊其 攝
現場直擊
曾經:交通擁堵雜亂無章
海口市大英路毗鄰明珠廣場,連接藍天路、五指山路等交通要道,是附近居民出行的重要道路,此前,這裡的交通秩序混亂問題一直令人頭疼。
大英路比較狹窄,道路兩邊開滿了商鋪,以前有不少攤販佔道經營。此外,電動車、摩託車亂竄,加上繞行明珠廣場的車輛較多,導致大英路長期擁堵、雜亂無章。
大英路兩旁主要是一些買賣二手貨的店鋪,店主直接把舊貨放到人行道上清洗、修理、擺賣。「來買舊貨的客人也往往直接把車停在路上,本來就狹小的馬路更加擁堵。」市民李辰回憶說。
如今:居民生活一「站」搞定
8月14日,記者在大英路看到,車輛來回穿梭,市民步行在兩旁的人行道上,電動車規整地停在劃線區域內,兩旁的店鋪都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偶爾看到店鋪前有垃圾,店主都會自覺掃乾淨。舊貨一條街鋪面的招牌樣式統一,店鋪的牆體、柱子也全都重新粉刷過,煥然一新。這條路雖然以舊貨買賣為主,但也有一些新的業態加入,比如飯館、水吧、日常百貨等。
平整的人行道,整齊停放的電動車,讓行人更加舒心。海口日報記者張俊其 攝
住在大英村的市民何瑤說,讓她感到最欣喜的是道路暢通了。何瑤上班要經過大英路,以前為了上班不遲到,她必須提前好些時間出門。「現在不僅交通暢通了,路面也平整了,騎車不會老是顛簸了。」
「現在這條路上的店鋪可以滿足居民基本的生活需求,和朋友吃飯、在水吧坐坐,買一些日用品都可以在大英路上搞定。」市民趙女士說,一些商家看中大英路密集的人流,以及現在乾淨整潔的路面,都選擇入駐大英路,所以現在的大英路逐漸多了一些別的商業業態,市民生活更加方便。
改變:道路改造貼心惠民
在大英路旁,有兩家「家家網」燒烤店,老闆滿臉笑容地在燒烤爐上烤著麵筋、雞翅等,客人在一旁有序排隊等候。老闆楊豔林說,隔壁這家店鋪是今年3月開的分店,而他這家店則是去年9月份開的。
楊豔林做燒烤生意有4年了,前3年都是在馬路上燒烤,生意也可以,就是不太穩定,市民有時候也會投訴燒烤生意影響生活。去年9月,楊豔林租了一家鋪面進店經營,生意越來越火,短短的幾個月後新開分店。楊豔林說,現在環境變好了,道路暢通了,來往的人更多了,店鋪的客流量增加了好幾倍,也不用擔心市民投訴了。
大英路鴻利空調商行的老闆何毅表示,入店經營後雖然經營場地變小了一些,但是靚麗的招牌更引人注目,店鋪招牌統一後,整條路的店鋪招牌成了一道風景線,客人很容易就能找到店鋪的位置。
何毅還說,之前店鋪門檻與人行道有一段高度差,這條街的二手貨幾乎都是大件物品,搬動很不容易。在人行道改造時,相關部門聽取了商鋪的意見,把人行道鋪高,與店門檻齊平,現在貨物搬進搬出都比較容易了,各家店鋪都感到很暖心。
記者觀察
聽聽舊貨街商戶居民的心聲
8月14日晚,「記者巡街」全媒體報導組來到大英路,感受這條街所煥發的新活力,傾聽這條街上的商戶講述親身經歷的故事。
舊貨店鋪入店經營,使道路更加暢通整潔。海口日報記者張俊其 攝
開心:商戶生意迎來生機
在一家名叫「安徽舊貨」的店鋪前,老闆娘忙著招呼客人,忙了一天的她看起來很疲憊,但提到目前的生意,她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老闆李建書說,大英路的舊貨鋪很多,競爭也大,以前,他跟很多舊貨鋪的店主一樣,將貨物擺到門外吸引顧客。
去年以來,海口強化對「門前三包」的落實和監管,他被要求入店經營,舊貨鋪的生意日益冷清,面對著一屋子積壓的貨物,一連數日沒生意。李建書說,他曾經想把鋪面轉給別人,重新謀份工作。
然而,經過一段時間後,李建書發現大英路越變越漂亮,生意也有了轉機,來購買商品的人越來越多。大英路變得乾淨了,往日由於亂停亂擺導致的擁堵情況沒有了,路上來往的行人和車輛多了起來,也帶動了附近片區的生意。「雖然有短時的陣痛,但其實是在造福我們呢。」李建書笑著說。
安心:流動攤販入店經營
「家家旺」燒烤店的老闆楊豔林在去年9月份之前還是一名流動攤販,他告訴記者,以前長期佔道擺燒烤攤,難以安下心來做事。在海府街道大英社區居委會的幫助下,他主動轉變方式,入店經營,現在,不僅不用每天「躲貓貓」,收入也有了大幅提升。「經營環境乾淨、方便、利民,最重要的是心裡踏實了。」楊豔林笑著說。
同樣,胖子火鍋店的老闆也主動收起佔道的桌子,重新改造店面,刷新破舊的牆壁,安裝上新的空凋,增添形式多樣的裝飾畫……老闆娘李春蘭說,看到自家破舊的店跟漂亮的大英路以及其他煥然一新的門店格格不入,生意也越來越冷清,心裡不好受。今年3月份,李春蘭對自家店面進行了改造。「看到每天來吃飯的客人越來越多,花這麼多錢改造真值了。」李春蘭說,自裝修改造後,客人比以前明顯變多了。
海口市「雙創」工作指揮部專家組組長、市社科聯主席詹長智認為,城市管理要做到剛柔相濟、寬嚴適度,於法有據,一以貫之。相關部門要深入到市民中去,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和真正需求,滿足他們的合理訴求,引導市民改變不合理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模式,變成文明、理性和充滿生活情趣的新市民。
乾淨整潔的大英路離不開環衛工人的辛苦,以及市民的支持維護。海口日報記者張俊其 攝
舒心:吃住行購更加方便
大英路毗鄰大英山農貿市場和明珠廣場,貫通藍天路、大英街、南寶路和五指山路等主要交通要道,是海口商業中心的重要道路,也是附近城中村居民出行的必經道路。作為海口市區的老路,大英路兩邊集中了舊貨市場、餐飲、農貿市場,同時還建有寫字樓、住宅公寓、社區醫院等。從五指山路進入大英路,一路行走,記者看到招牌上的店名不再是單一的「舊貨回收」,還有很多飲吧、燒烤店、生活用品店鋪等。
「下班不想煮飯時不用擔心找不到吃的,朋友過來找我玩的時候一路可以開心地吃喝玩樂。」吉曉文是大英路附近的居民,街上沒有流動攤販佔道經營後,她還擔心以後吃不到燒烤,現在,她從家裡走5分鐘就可以來到店裡吃燒烤,吃完燒烤後,還可以到附近的商店逛逛,淘小商品、購買衣服。
美蘭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王槐鈺表示,整條街道業態有所轉變,為市民提供便利,這種現象是一件好事,充分體現了政府真正為民利民惠民。王槐鈺認為,只要認真傾聽群眾呼聲,從群眾的利益出發,為商販謀出路,為市民創便利,市民自然會積極擁護、主動參與,城市建設和管理才會不斷深入人心、造福百姓。(海口日報記者 孫衍玲 陳麗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