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大英路舊貨一條街華麗轉身 市民生活一「路」搞定

2020-12-25 中國文明網

  8月14日晚,海口日報社「記者巡街」全媒體報導組再次出動,直擊大英路舊貨一條街摘掉「最差路段」帽子後的新面貌。

  風格統一的店鋪招牌,暢通的大英路,成為海口夜晚的一道風景線。海口日報記者張俊其 攝

  現場直擊

  曾經:交通擁堵雜亂無章

  海口市大英路毗鄰明珠廣場,連接藍天路、五指山路等交通要道,是附近居民出行的重要道路,此前,這裡的交通秩序混亂問題一直令人頭疼。

  大英路比較狹窄,道路兩邊開滿了商鋪,以前有不少攤販佔道經營。此外,電動車、摩託車亂竄,加上繞行明珠廣場的車輛較多,導致大英路長期擁堵、雜亂無章。

  大英路兩旁主要是一些買賣二手貨的店鋪,店主直接把舊貨放到人行道上清洗、修理、擺賣。「來買舊貨的客人也往往直接把車停在路上,本來就狹小的馬路更加擁堵。」市民李辰回憶說。

  如今:居民生活一「站」搞定

  8月14日,記者在大英路看到,車輛來回穿梭,市民步行在兩旁的人行道上,電動車規整地停在劃線區域內,兩旁的店鋪都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偶爾看到店鋪前有垃圾,店主都會自覺掃乾淨。舊貨一條街鋪面的招牌樣式統一,店鋪的牆體、柱子也全都重新粉刷過,煥然一新。這條路雖然以舊貨買賣為主,但也有一些新的業態加入,比如飯館、水吧、日常百貨等。

  平整的人行道,整齊停放的電動車,讓行人更加舒心。海口日報記者張俊其 攝

  住在大英村的市民何瑤說,讓她感到最欣喜的是道路暢通了。何瑤上班要經過大英路,以前為了上班不遲到,她必須提前好些時間出門。「現在不僅交通暢通了,路面也平整了,騎車不會老是顛簸了。」

  「現在這條路上的店鋪可以滿足居民基本的生活需求,和朋友吃飯、在水吧坐坐,買一些日用品都可以在大英路上搞定。」市民趙女士說,一些商家看中大英路密集的人流,以及現在乾淨整潔的路面,都選擇入駐大英路,所以現在的大英路逐漸多了一些別的商業業態,市民生活更加方便。

  改變:道路改造貼心惠民

  在大英路旁,有兩家「家家網」燒烤店,老闆滿臉笑容地在燒烤爐上烤著麵筋、雞翅等,客人在一旁有序排隊等候。老闆楊豔林說,隔壁這家店鋪是今年3月開的分店,而他這家店則是去年9月份開的。

  楊豔林做燒烤生意有4年了,前3年都是在馬路上燒烤,生意也可以,就是不太穩定,市民有時候也會投訴燒烤生意影響生活。去年9月,楊豔林租了一家鋪面進店經營,生意越來越火,短短的幾個月後新開分店。楊豔林說,現在環境變好了,道路暢通了,來往的人更多了,店鋪的客流量增加了好幾倍,也不用擔心市民投訴了。

  大英路鴻利空調商行的老闆何毅表示,入店經營後雖然經營場地變小了一些,但是靚麗的招牌更引人注目,店鋪招牌統一後,整條路的店鋪招牌成了一道風景線,客人很容易就能找到店鋪的位置。

  何毅還說,之前店鋪門檻與人行道有一段高度差,這條街的二手貨幾乎都是大件物品,搬動很不容易。在人行道改造時,相關部門聽取了商鋪的意見,把人行道鋪高,與店門檻齊平,現在貨物搬進搬出都比較容易了,各家店鋪都感到很暖心。

  記者觀察

  聽聽舊貨街商戶居民的心聲

  8月14日晚,「記者巡街」全媒體報導組來到大英路,感受這條街所煥發的新活力,傾聽這條街上的商戶講述親身經歷的故事。

  舊貨店鋪入店經營,使道路更加暢通整潔。海口日報記者張俊其 攝

  開心:商戶生意迎來生機

  在一家名叫「安徽舊貨」的店鋪前,老闆娘忙著招呼客人,忙了一天的她看起來很疲憊,但提到目前的生意,她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老闆李建書說,大英路的舊貨鋪很多,競爭也大,以前,他跟很多舊貨鋪的店主一樣,將貨物擺到門外吸引顧客。

  去年以來,海口強化對「門前三包」的落實和監管,他被要求入店經營,舊貨鋪的生意日益冷清,面對著一屋子積壓的貨物,一連數日沒生意。李建書說,他曾經想把鋪面轉給別人,重新謀份工作。

  然而,經過一段時間後,李建書發現大英路越變越漂亮,生意也有了轉機,來購買商品的人越來越多。大英路變得乾淨了,往日由於亂停亂擺導致的擁堵情況沒有了,路上來往的行人和車輛多了起來,也帶動了附近片區的生意。「雖然有短時的陣痛,但其實是在造福我們呢。」李建書笑著說。

  安心:流動攤販入店經營

  「家家旺」燒烤店的老闆楊豔林在去年9月份之前還是一名流動攤販,他告訴記者,以前長期佔道擺燒烤攤,難以安下心來做事。在海府街道大英社區居委會的幫助下,他主動轉變方式,入店經營,現在,不僅不用每天「躲貓貓」,收入也有了大幅提升。「經營環境乾淨、方便、利民,最重要的是心裡踏實了。」楊豔林笑著說。

  同樣,胖子火鍋店的老闆也主動收起佔道的桌子,重新改造店面,刷新破舊的牆壁,安裝上新的空凋,增添形式多樣的裝飾畫……老闆娘李春蘭說,看到自家破舊的店跟漂亮的大英路以及其他煥然一新的門店格格不入,生意也越來越冷清,心裡不好受。今年3月份,李春蘭對自家店面進行了改造。「看到每天來吃飯的客人越來越多,花這麼多錢改造真值了。」李春蘭說,自裝修改造後,客人比以前明顯變多了。

  海口市「雙創」工作指揮部專家組組長、市社科聯主席詹長智認為,城市管理要做到剛柔相濟、寬嚴適度,於法有據,一以貫之。相關部門要深入到市民中去,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和真正需求,滿足他們的合理訴求,引導市民改變不合理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模式,變成文明、理性和充滿生活情趣的新市民。

  乾淨整潔的大英路離不開環衛工人的辛苦,以及市民的支持維護。海口日報記者張俊其 攝

  舒心:吃住行購更加方便

  大英路毗鄰大英山農貿市場和明珠廣場,貫通藍天路、大英街、南寶路和五指山路等主要交通要道,是海口商業中心的重要道路,也是附近城中村居民出行的必經道路。作為海口市區的老路,大英路兩邊集中了舊貨市場、餐飲、農貿市場,同時還建有寫字樓、住宅公寓、社區醫院等。從五指山路進入大英路,一路行走,記者看到招牌上的店名不再是單一的「舊貨回收」,還有很多飲吧、燒烤店、生活用品店鋪等。

  「下班不想煮飯時不用擔心找不到吃的,朋友過來找我玩的時候一路可以開心地吃喝玩樂。」吉曉文是大英路附近的居民,街上沒有流動攤販佔道經營後,她還擔心以後吃不到燒烤,現在,她從家裡走5分鐘就可以來到店裡吃燒烤,吃完燒烤後,還可以到附近的商店逛逛,淘小商品、購買衣服。

  美蘭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王槐鈺表示,整條街道業態有所轉變,為市民提供便利,這種現象是一件好事,充分體現了政府真正為民利民惠民。王槐鈺認為,只要認真傾聽群眾呼聲,從群眾的利益出發,為商販謀出路,為市民創便利,市民自然會積極擁護、主動參與,城市建設和管理才會不斷深入人心、造福百姓。(海口日報記者 孫衍玲 陳麗園)

相關焦點

  • 助力珠江路「華麗轉身」 南京INNO未來城打造創客空間新標杆
    「北有中關村,南有珠江路」,90年代初,這句令南京人驕傲的口頭禪在全國流傳甚廣——南京玄武區珠江路電子一條街,一度輝煌閃耀過。但隨著電子商業的沒落,街面鱗次櫛比的商鋪漸漸被各類美食取代。今天(17號),位於珠江路核心區的INNO未來城正式開幕。 珠江路電子一條街,正向創業一條街華麗轉身,成為全市最大的創客空間集聚區。
  • 海口大英路舊樓著火燒毀7間鐵皮屋 疑似人為縱火
    南國都市報記者石祖波攝  海口大英路舊貨市場一舊樓著火 火燒連營燒毀樓頂7間鐵皮屋  現場火災隱患大 目擊者稱疑似人為縱火  18日下午3點許,海口市大英路舊貨市場原海南無線電廠臨時職工宿舍起火,大樓五樓樓梯右手邊共9間宿舍,大火發生後
  • 海口34條街、路、巷要命名了!有你熟悉的路沒?
    根據「體現規劃、好找好記」的地名命名原則,同時為避免與海口體育館相混淆,以「文體中心」為核心詞,對場館區三條東西向道路從北到南進行系列化命名,故而命名為文體中心北路。  文體中心中路:東起長天路,西至長濱路,東西向,長4010米,寬60米。
  • 海口中山北路新城路單向行駛 1路等9條公交線調整
    4路,國貿往府城方向,原線路行駛至瓊州大道時調整直行至高登街路口,右轉高登東街,右轉中山北路,經建國一橫路,右轉紅城湖路、左轉海府路接原返程線路行駛。  42路,紫荊花園往綠色佳園方向,原線路行駛至高登西街與朱雲路交叉口時調整直行高登街,右轉中山路,接原線路;返程不做調整。
  • 海口日月廣場試營業 交通變化:大英五街由東往西單行
    nbsp&nbsp日月廣場試營業&nbsp&nbsp&nbsp&nbsp交警叔叔忙疏&nbsp&nbsp&nbsp&nbsp周邊交通新變化:&nbsp&nbsp&nbsp&nbsp1、目前大英五街實施由東往西單行
  • 健康路和友誼路的華麗變身
    您去過健康路和友誼路嗎?或許多半安陽人的回答是:我去那裡買過肉。那麼,您去過現在的健康路和友誼路嗎?這裡已經成了安陽的文化街、「網紅」街。短短數月時間,這兩條路為何發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請看——健康路和友誼路的華麗變身記者 張璐 文/圖要說健康路農貿市場的歷史,住在附近的呂大偉最有發言權,從小生活在這裡的他親眼見證了健康路的時代變遷:「健康路市場形成於20世紀70年代,到現在已經有幾十年歷史了。
  • 福州烏山即將華麗轉身!
    福州烏山即將華麗轉身!按照計劃,5個月內,烏山將完成華麗轉身。烏山北麓 打造多處古韻入口烏山歷史風貌區有4處主入口,南側位於烏山路的吳清源圍棋會館旁,北側兩入口位於道山路和澳門路,東側則位於烏塔公園。其實,烏山周邊,不少小區、單位都有登山小路。昨天上午,海都君來到道山路一美食街旁,只見挖掘機正在破除水泥路面,旁邊一臺霧炮車負責降塵。
  • 海口郵報亭不賣郵票等郵品 市民抱怨寄信難
    近日,海口市民符阿公告訴記者,他想寄一封信給女兒,可是找遍了海口大英山西三路一條街的郵報亭,都沒能買到郵票和信封。「我們年紀大了,不會使用網絡和手機拍照,只是很想念女兒,想讓她知道我們老兩口過得還行。」符阿公說,由於女兒在甘肅蘭州定居,今年不能回家過年,為了讓女兒不那麼牽掛,他想給女兒寄封信,還準備把老兩口的照片放在信裡順帶寄過去。
  • 在城區改造的大背景下 東臺路古玩街面臨著轉身
    原標題:別了,東臺路  閱讀提示:在城區改造的大背景下,古玩街面臨著轉身。    對於東臺路,我有一種複雜的感情。我的老家就在與東臺路南端相交的崇德路上,我有許多同學就住在這條小馬路上。又過了若干年,小黑皮在東臺路開了一家古玩店,店址就是自己的家,無需房租,算是創業了。讀書時小黑皮成績一塌糊塗,開古玩店實在是逼上梁山,他連清朝十個皇帝都說不全。是的,當時在東臺路開古玩店的差不多都是回城知青、下崗職工,無業市民。但是上海人相信,不識字不要緊,只要識人頭,就可以鹹魚翻身。很快,東臺路熱鬧起來,家家門面開店,馬路兩邊投攤,明清瓷雜、朱金木雕、鐘錶相機、文房四寶,水銀瀉地滿地摜!
  • 12月1日起 海口39路、42路、55路等7條公交線路進行優化調整
    為改善公交線網結構,提高公交專業化服務能力水平,12月1日,海口公交集團優化調整39路、42路、55路等7條公交線路,進一步擴大公交覆蓋,降低線網重複率,更好地為公眾出行提供便利。據了解,為切實解決公交車路邊調度停放和充電問題,消除交通安全隱患。
  • 《南國都市報》進入海口易買24小時便利店銷售-海口新聞...
    記者 汪承賢 攝  《南國都市報》創刊於2001年1月1日,即將迎來20周年,其始終以「關注天下大事、聚焦國內動態、貼近海南社會、引導都市生活、服務普通市民」為宗旨,深受讀者喜愛。在央視市場研究機構(CTR)的調查結果中,《南國都市報》在海南都市類媒體中市場佔有率第一,品牌美譽度第一,讀者傳閱率第一,廣告客戶滿意度第一。
  • 海口大英山CBD,海口主中心,地標級最美CBD
    △海口市公共中心分級體系圖大英山CBD規劃海口大英山片區西以龍昆南路為界,東以海府路為界,南以紅城湖路為界,北以藍天路、西沙路為界,總用地面積562.79公頃,約8440畝。規劃區居住人口容量約為13萬人,規劃區就業崗位容量約為10萬人。
  • 海口上邦百匯城過夜停車費收50元 市民稱是天價
    南國都市報記者陳衛東攝  上邦百匯城過夜停車費收50元 市民戲稱是「天價」  商業廣場停車場晚上出現「空檔」  周邊居民盼降價緩解停車難  專家建議物價部門設置指導價  「停車過夜費收55元,太離譜了!」市民吳先生反映海口上邦百匯城過夜停車收費太貴。
  • 海口大英天橋亂象復發 城管商販上演「貓捉老鼠」
    南海網海口10月11日消息(記者 孫令正 實習生 楊曦)近日,有網友向南海網反映稱,海口市大英天橋上佔道亂擺攤的現象經過相關部門治理後「清靜了一段時間後又舊病復發」。10月11日上午,南海網記者在大英天橋上看到,仍有小攤小販在天橋上擺攤賣東西。而這些小攤小販一看到城管執法人員趕到,卻立即散開。
  • 四川北路街道整治申城最大舊貨市場 虯江路一夜被"清場"
    「到虯江路淘淘寶」——作為上海最大的綜合性舊貨市場,「虯江路」因其「生活、生產資料齊全,買賣修理兼有」而成名,號稱「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戰爭年代打下來的直升飛機曾經直接在此拆解售賣。」一名老上海告訴記者。
  • 海口帶你椰夜耶!
    1 新晉網紅必打卡點海口灣 夕陽餘暉下,一抹絢麗的晚霞華麗登場,在世紀大橋的映襯下,「落」在海口灣裡,勾勒出令人陶醉的椰城美景。
  • 福州烏山即將華麗轉身
    按照計劃,5個月內,烏山將完成華麗轉身。烏山北麓 打造多處古韻入口烏山北麓主入口登山石階,將進行修繕提升烏山歷史風貌區有4處主入口,南側位於烏山路的吳清源圍棋會館旁,北側兩入口位於道山路和澳門路,東側則位於烏塔公園。其實,烏山周邊,不少小區、單位都有登山小路。
  • 海口路幼兒園超班額標準 膠州市教體局已有擴建計劃
    可膠州市海口路幼兒園的家長多了一項新的煩惱:「幼兒園原先一個班只有三十個孩子,現在增加到四五十個人,多出來的孩子是怎麼招進來的?」信網(熱線0532-80889431)了解到,海口路幼兒園屬於綠城紫薇廣場的配套幼兒育,要優先招收小區內符合條件的適齡兒童,而這一部分的兒童數量就已經超出了規定的班額。目前,海口路幼兒園已經增加了每個班的教師和保育員,以確保在園兒童能得到全面的看顧。
  • 《南國都市報》進入海口易買24小時便利店銷售
    記者 汪承賢 攝  《南國都市報》創刊於2001年1月1日,即將迎來20周年,其始終以「關注天下大事、聚焦國內動態、貼近海南社會、引導都市生活、服務普通市民」為宗旨,深受讀者喜愛。在央視市場研究機構(CTR)的調查結果中,《南國都市報》在海南都市類媒體中市場佔有率第一,品牌美譽度第一,讀者傳閱率第一,廣告客戶滿意度第一。
  • 海口新景:夜市海口新景:夜市
    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核心提示  7月2日晚,海口市民王培健一家來到海墾花園夜市。「改造後才開張一個月,車全停滿了,生意這麼火爆!」 天南地北美食匯聚、公共餐桌乾淨清爽、腳下地板不再油膩、明廚明灶看著放心。一頓飯下來,王培健似乎明白了火爆背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