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支付寶首頁搜索「663622630」 立即領紅包,每天可領一次。
摘要:在農村,有一種白天吸人血的,很小象小黑點一樣的小蚊子「麥蚊子」,到底是什麼?
炎炎夏日,伴隨炎熱的還有招人討厭的蚊子,雖然隨著氣候變暖,蚊子早已不是夏秋天獨有的生物,在冬天蚊子肆虐已成為常態。多數的蚊子都是在天黑了以後才出來活動,但是有一種小蚊子,它們在白天也出來叮咬人。這種蚊子特別的小,就像一粒黑芝麻那麼小個,飛來飛去全無聲息。
這種蚊子俗稱「麥子」即「麥蚊子"的簡稱。人們原先是稱其為麥蚊子的,久而久之就簡略掉了其中的蚊字。也有的地方人們稱其為默蚊子、黑帽子、……
別看它的個頭很小,但是被叮咬了之後,奇癢難忍,很快就會腫個大皰。最可氣的是這種蚊子還是群聚叮咬人畜,一不留神身上就會好會發現好幾隻,實在是可恨!
麥子主要活躍在夏秋天白天天氣炎熱的午後,雨前、傍晚時分。尤其是在下雨前,天氣越是悶熱,這種蚊子就越多。走在鄉村傍晚的道路上,總是有一團成群結隊的麥子盤旋你的頭頂上方,黑壓壓的一片,緊緊跟隨著你。
麥子的學名叫蠓蟲,其種類非常多,在全球約有4000餘種,而在我國大約也有200多種。其也分為雌性和雄性的,吸人血的是雌性,而雄性的是不吸血的,主要是吸食植物液汁。麥蚊子不善飛行,飛行高度有限,大約就只能在離地三米多高以下飛行,所以二樓以上的住戶根本就見不著其蹤跡。叮咬人的時候,也是以腳部和手部等裸露在外的肌膚為主。
對於麥蚊子的防治方法,基本上也和蚊子的差不多。在身上塗抹一些清涼油或風油精,麥蚊子一般聞到氣味了,它也就不會靠近了。如果被麥蚊子叮咬了,塗抹清涼油或風油精也有止癢的效果。
另外還要注意房子周圍的衛生,在平常的時候它們主要是躲在洞穴、雜草等避光和無風的地方。並且其繁殖的卵也基本上是產在富有有機質的潮溼土壤、水塘、樹洞、水窪等處,所以我們就要對其孳生地進行清除,比如把房前屋後的各種雜草清除掉。讓它們沒有藏身之處,同時也高搞好房子周圍的環境衛生,不要在房子周圍有汙水、糞坑等,這樣就杜絕了它們的繁殖。需要注意這種小蚊子也是可以傳播疾病的哦,甚至引起全身性過敏反應。
在你的家鄉,這種蟲子叫什麼名字呢?喜歡文章的朋友們,記得點讚、分享和關注我!
感謝您抽出 · 來閱讀此文
更多精彩請點擊【閱讀原文】哦
↓↓↓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讚賞隨心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