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中聽到正在播放的電視相親節目。男嘉賓展示自己去義大利、斯洛伐克(?)等世界名勝的照片。
聽了,一陣自慚形穢:以自己目前的狀況,或許這一輩子都走不出去,到不了這些陌生而又遙遠的地方。
打小,就被教育要取得成功,取得榮華富貴,衣錦還鄉,這樣才是大家羨慕的模式。相信每個孩子,也都曾雄心勃勃,渴望長大的自己能撬動地球。
日子一天天過去,不知不覺中,兩鬢斑白,腿腳不再靈便。曾有的壯志,年少的抱負,都變成了下一頓但是燉蘿蔔還是熬白菜。眼裡,只剩當下的苟且。
吃不著葡萄,可以想像葡萄是酸的。從另一個角度,按照盤錦一位當代教育家的理論,能呼風喚雨的是神不是人,既然不是人能做到的,作為人類的我們又何必削足適履,緣木求魚自討苦吃呢?能做點自己喜歡的,對別人無害甚至有益處的,難道不是較為完美的人生麼?不能呼風喚雨,我們櫛風沐雨,接受並享受風的梳理雨的撫慰,不香嗎?
退一步,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