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希望孩子快樂沒有錯,但在這些事情上要捨得「逼」孩子一把

2020-07-25 好幼師育兒

文|好幼師育兒

現如今在教育孩子時,大家更傾向民主,給孩子一些選擇的權利,希望他們的童年能更加快樂。

但個人認為,孩子的思想並不成熟,在有些事上,還是不要對孩子放任自流的好。

鄰居寵愛的孩子,如今卻在自毀前程

鄰居趙嬸的孫子軒軒今年12歲,正是小升初的關鍵時期,趙嬸的兒子兒媳工作太忙,孩子平時就由她照顧。

軒軒是個很聰明的孩子,可很顯然,他的聰明並沒有用到正地方。

每天晚上在家裡,都能聽到趙嬸催促軒軒寫作業的聲音,可那孩子很皮實,時不時的頂幾句,說的趙嬸沒有一點辦法。

家長希望孩子快樂沒有錯,但在這些事情上要捨得「逼」孩子一把

趙嬸曾說過,其實主要還是她捨不得,以前家裡窮,軒軒小時候沒少吃苦,現在條件好了,就希望他能快快樂樂的。

前幾天軒軒考試成績下來,差的一塌糊塗,趙嬸跟我訴苦:「我讓軒軒學習,他就說我逼他做不願意做的事情,可這都是為了他好。前幾年他小,我想著再大大就懂事了,可現在還這樣,這不是毀了麼。」

家長對孩子的愛,陷入兩難的情緒

很多家長都在面對過這個問題,有些事情,孩子不喜歡做,逼著他們做,孩子不開心,自己看著也難受。但要是不逼他們,就要看著孩子一點點被別人落下,這更難以接受。

家長希望孩子快樂沒有錯,但在這些事情上要捨得「逼」孩子一把

這讓許多家長,難免陷入到一個兩難的情緒之中,一方面希望他們幸福快樂,一方面又不想他們一事無成,居於人後。

家長對孩子的愛,就需要適當的逼一逼

人生有甜就有苦,孩子的前期吃苦打好基礎,後期肯定受益非常。所以要明白現在不逼上一把,他們或許會過的很快樂,但無疑,這個快樂是很短暫的。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在該吃苦的年紀安逸享樂,未來勢必會為此付出一定的代價。

家長希望孩子快樂沒有錯,但在這些事情上要捨得「逼」孩子一把

人的一生是很漫長的,而少年階段,就是打好基礎的關鍵時期,基礎打好,未來才能抓住眼前的機會。

家長希望孩子快樂沒有錯,但在有些事上,我們還是要將眼光放遠,狠下心來逼一逼孩子。

為了孩子的未來,有遠見的父母會讓孩子這些事上吃苦,狠狠「逼」一把

1、學習

學習很苦,絕大多數的孩子其實都不愛學習,可是在這個新時代,不學習的孩子是沒有未來。有些孩子確實天賦異稟,可畢竟是少數,這個時候,家長的作用就顯現出來。

朗朗是世界級的鋼琴大師,但他的成長之路,也少不了父親的「逼迫」。

家長希望孩子快樂沒有錯,但在這些事情上要捨得「逼」孩子一把

他曾說:「興趣是練出來的,謝謝爸爸,逼我練琴。」以至於有不少人說他是被「逼出來的匠人」。

學習更是如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會遇到很多的問題,比如不會的難題、犯困、 犯懶,這都會讓他們打起退堂鼓。父母的「逼」在此時就無比重要,是他們繼續堅持的唯一依仗。

2、鍛鍊身體

身體的健康是一切的基礎,沒有健康的體魄,就算有再多的才華,也很難發揮出已有的光和熱。

家長擔心孩子生不生病,把孩子保護得嚴嚴實實,卻總是忽略鍛鍊身體,提高身體素質的重要性。

家長希望孩子快樂沒有錯,但在這些事情上要捨得「逼」孩子一把

李振霞曾是中國現代哲學研究會會長,是四個博士生的媽媽,談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時,除了學習知識,她提到的最多就是鍛鍊身體。

她會和丈夫一起帶孩子爬山,騎自行車去郊遊,送孩子們參加各種運動隊參加訓練,這不僅是鍛鍊身體,還是磨練孩子的益智。

孩子缺乏鍛鍊,體質與免疫力勢必就會下降,容易生病不說,也會對學習產生影響。所以一定要逼著他們去鍛鍊身體,只有身體健康,他們才能做其他的事情。

3、自立

現在很多孩子都被家長慣壞了,家長總是捨不得孩子做一點家務,希望他們將所有精力時間都用在學習上。然而,在這樣的教育下,卻只能培養出無法生活自理、依賴父母的「巨嬰」而已。

前幾年,中科院的神童魏永康,被退學的事情鬧的沸沸揚揚,而原因卻只是因他無法照顧自己,離開母親的神童,連基本的生活都不會。

家長希望孩子快樂沒有錯,但在這些事情上要捨得「逼」孩子一把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卻被很多人忘記,如果不想自己的孩子未來也變得如此,就別忘記逼孩子自食其力。

各位父母,一時的逼迫或許會讓你非常心疼,但未來的某一天,無論是孩子還是自己,一定會因此時的決定而感到慶幸。孩子可以被「逼」出無限的潛能,但若是放任不管,才是真的毀了他們!

相關焦點

  • 北大教授直言:家長捨得這3點「逼」孩子一把,將來孩子更出息
    有很多家長的學歷並沒有多高,但是希望孩子能夠有才華,家長有時候自己平平淡淡的生活,只怪自己腦子笨,沒用,其實大家的智商出生的時候,是相差不大的,最主要的後天的教育和培養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北大教授直言:家長捨得這3點「逼」孩子一把,將來孩子更出息,會不斷地開發孩子的潛能,讓孩子長到後有成績。1.
  • 有遠見的家長,都這樣培養孩子,該逼就要逼一把
    有遠見的家長,都這樣培養孩子,該逼就要逼一把教育孩子有很多方法,每個家庭教育孩子的方式也都是不一樣的,但是無論家長怎麼教育,都是為了孩子以後的發展考慮。現在大家的物質條件都變好了,家長不僅能夠滿足孩子的基本生活需求,甚至可以提高孩子的生活品味和生活檔次。
  • 有遠見的父母,會在這三件事情上逼孩子一把,會讓他們更優秀
    導讀:有遠見的父母,會在這三件事情上逼孩子一把,會讓他們更優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有遠見的父母,會在這三件事情上逼孩子一把,會讓他們更優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劉歡後悔對女兒"快樂教育",警示家長,孩子要適當"逼"一下
    但一次看歌星劉歡的採訪讓我改變了想法,他說當時他和愛人對女兒實行快樂教育,就是不要求孩子非要學什麼或做什麼。但是在孩子長大後就感到有些後悔。我因此也思考,是否該&34;兒子學些技能或特長才是正確的。首先,在現在的自由和將來的自由間取捨之所以很多爹媽在孩子小的時候不捨得逼他們一把
  • 劉歡談女兒面露悔色:不該奉行快樂教育,當初應該逼孩子一把
    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相信每個家長們都是非常重視的,每個家庭在培養孩子的事情上都是那麼的不遺餘力,竭盡所能。不過,在教育理念上,不同的家庭可能會有不同的選擇。一些家長認為,孩子是需要不斷管教、不停鞭策才會出成績的,畢竟孩子還小,自控力弱,容易有懶惰心理,不嚴加管教就很容易鬆懈。
  • 有遠見的父母,一定要在3件事上逼孩子一把,孩子將來一定有出息
    有遠見的父母,一定要在3件事上逼孩子一把,孩子將來一定有出息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相信很多家長都非常的糾結一件事情,那就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不要逼孩子一把,其實小白是覺得,為了孩子可以成長更好,家長還是應該適度的推孩子一把。一個有遠見的父母,如果可以在這三件事情推孩子一把,那麼孩子以後也會更加有出息。
  • 想要孩子有出息,就要在這三件事上「逼」孩子,不能半途而廢
    孩子畢竟心智尚未成熟,很多事情沒法考慮的那麼全面。而學習的機會是特別的重要的,學習成績是學習結果的一個表現,家長應該適當的逼孩子一把,給孩子一些壓力,才能促使他們進步。如果父母能夠狠下心逼孩子一把,成功必然會離孩子更近一些。3、上進心,好勝心每個小孩子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好勝心理的,好勝心強的說明他也是特別有上進心的。在孩子未來的職業生涯中,如果沒有好勝心、沒有上進心,那麼他的生活肯定會是頹廢的,為了能夠在學習跟以後的生活中都積極向上的話,父母要讓孩子保持上進的心理,保持好習慣。
  • 孩子不愛學習,真想逼他一把
    經常聽到有人說,你不逼自己一把,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其實,孩子也是一樣。孩童時期,是最沒有自控力的時期。他根本不知道學習對他人生的重要意義。每次看到我家孩子無節制的玩手機,玩玩具,看電視,貪玩到連作業都不寫,我心裡真是著急上火,真想教育他一頓,逼他一把。就算知道孩子不愛學習,也要讓他明白學習的重要性。雖說貪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每當看到他玩物喪志,就會為他的前途堪憂。
  • 不「逼」孩子一把,你永遠不知道他有多優秀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因為他不懂自律、自控、自覺,而這些,正是教育能賦予他的好品質。好孩子是管出來的,熊孩子是慣出來的。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若不逼他們一把,他們就會錯過最好的學習時機。長大後的董卿卻感謝父親當年的嚴厲教育,讓自己有了今天的成就:「其實父親讓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對……雖然當時我很委屈,但現在回想起來也沒什麼不好的。」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逼孩子一把。
  • 劉歡談女兒神傷:現在後悔「快樂教育」,當初應該逼孩子一把
    劉歡的女兒繼承了他對音樂的天賦,從小就對樂器表現出很高的造詣和極大的興趣,並且對音樂的感悟力和記憶力都特別好,但是由於對練琴這件事就沒有多大興趣,因為劉歡夫妻一直奉行「快樂教育」,就沒有逼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也因此才有了劉歡現在的說法。
  • 「快樂教育」盛行之下,還要不要逼孩子學會「七十二變」?
    這幾年,「快樂教育」論調大行其道,認為玩是孩子的天性,父母不該逼孩子做不想做的事情,要尊重孩子的意見。乍一看,這個觀點並沒有錯,但是,孩子哪裡懂那麼多。他哪裡知道不學習的人,未來要多吃多少苦,要經歷多少生活的磨難。
  • 不「逼」孩子一把,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優秀,快用起來
    以致於當時就暗暗發誓,等自己有了孩子後,絕不會讓孩子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學習成績不要緊,只要孩子開心就好。而現在我們當了父母,才漸漸理解當初父母的苦心,雖然父母的方法有點讓人難以接受,但目的卻是為了我們好,而實際上他們這樣做也是對的。所以,現在為了讓我們孩子以後能更優秀,我們就需要繼續傳承這樣的教育方式,在這幾個方面逼他一把,為孩子掙一份美好的未來,趕快來見證吧!
  • 致家長:不逼孩子一把,你永遠不知道他有多優秀!(轉給爸媽)
    在教育孩子這條道路上,千萬不要指望孩子能自覺,因為每個自覺的孩子都是父母從小嚴格監督的結果!有時候,不逼孩子一把,你永遠不知道他有多優秀!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很多父母開始崇尚「快樂教育」,開始越來越「尊重」孩子。
  • 劉歡:我後悔自己奉行快樂教育,沒有「推」孩子一把
    他女兒雖然很喜歡音樂,但就是不願意練,而父母也沒有迫使她練,這是劉歡很後悔的原因。所以,他勸所有朋友,如果發現孩子有某方面的才能或者天賦時,家長還是要適當的推孩子一把。02孩子要從小培養這也讓我想起在《家有兒女》中看到的一場對話。夏東海和劉梅在談自己沒有壓制孩子興趣愛好的事。而劉星和弟弟則在一旁悄悄計算著自己的興趣愛好還有多少沒有被培養出來。
  • 付出才有回報,父母在孩子的這些事情上不要吝嗇!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優秀的,然而孩子的優秀是需要家長們捨得下血本的。需要家長捨得花時間,捨得給予信任,多給予孩子一些認同,更需要家長們在孩子身上多投資。然而許多家長往往因為忙於自己的工作而忽略了對孩子這些方面的付出,因此也得不到相應的回報。
  • 不逼孩子一把,你永遠不知道他有多優秀!(轉給家長)
    但是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對自律且善於督促孩子的父母。在教育孩子這條道路上,千萬不要指望孩子能自覺,因為每個自覺的孩子都是父母從小嚴格監督的結果!有時候,不逼孩子一把,你永遠不知道他有多優秀!世上從來沒有一蹴而就、輕輕鬆鬆的成功,只有日積月累的堅持。現在,當孩子想要退縮時,你說快樂就好,當孩子想要放棄時,你說快樂就好,於是同齡人都在拼命的前進,而你的孩子卻在你的放縱下原地不動,和別人的距離越來越遠。
  • 老班主任的忠告:不「逼」孩子一把,你永遠不知道他有多優秀!
    而有一些家長,尚未認識到要肩負的重要責任。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玉不琢,不成器;樹不修,不成材。別讓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懶,都變成無法挽回的遺憾。不「逼」孩子一把,你永遠不知道他有多優秀。長大後的董卿卻感謝父親當年的嚴厲教育,讓自己有了今天的成就:「其實父親讓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對……雖然當時我很委屈,但現在回想起來也沒什麼不好的。」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逼孩子一把。這個社會並不公平,優勝劣汰更是生存的法則。如果現在不教給孩子用來傍身的本領,他們將來如何適者生存?
  • 高情商的家長,懂得正確地"逼"孩子,看看你有沒有做到
    我的兩個朋友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有著不同的看法,就拿興趣班這件事情來說:小朋認為既然選擇了一件事情就要堅持下去,而小友卻認為,最重要的是找到孩子感興趣的點,於是小朋家的孩子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一直苦練小提琴,而小友家的孩子卻什麼都嘗試了一番,依舊沒有找到自己興趣。
  • 幼兒園老園長:家長在這幾件事情上,越是捨得孩子,孩子越優秀
    在這幾件事情上,越是捨得孩子,孩子就會越優秀。捨得用孩子很多家長在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孩子衣服上多了一滴油滴,都想要去問問幼兒園的老師怎麼回事。其實,家長過分的呵護自己的孩子,那麼老師也不敢讓你的孩子去做什麼事情,孩子就無形中失去了鍛鍊的機會,因此家長應該要捨得用孩子。在家裡的時候,讓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是家長偷懶,而是孩子必須要學會做家務,因為未來的路還很長,需要他自己去走,我們不可能永遠陪伴著他,只能夠教會他如何更好的生存。
  • 中國式成長:就想再逼孩子一把,沒想到?
    原創 父母堂 父母堂 來自專輯親子教育周末Brunch這個話題值得聊一聊父母堂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相信每個家長或許都聽過這樣一句話:「不逼孩子一把,你永遠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