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譴責以色列決定關閉聯合國在東耶路撒冷的學校

2020-12-17 人民網國際

巴勒斯坦20日譴責以色列決定關閉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近東救濟工程處)在東耶路撒冷學校的行為,認為這一「挑釁舉動」侵犯了國際法賦予巴勒斯坦難民的權利。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巴解組織)執行委員會成員哈南·阿什拉維當天代表該委員會發表聲明說,以色列這一決定是對國際社會的「直接冒犯」和對國際法、國際決議及國際機構的「漠視」。她說,這一「挑釁舉動」侵犯了國際法賦予巴勒斯坦難民的權利,同時也是以色列以猶太化、種族清洗等政策對「聖城」的侵犯。

阿什拉維說,近東救濟工程處在聯合國授權下在此開設學校等機構,以色列無權將其意志強加於國際社會,無權改變聯合國為近東救濟工程處確立的權限和職責。她呼籲國際社會立即介入,阻止以色列執行這一決定,維護全球法律和政治制度。

巴勒斯坦教育和高等教育部發表聲明說,以色列這一決定企圖將以色列教育強加於東耶路撒冷教育機構,「是其種族清洗政策的一部分」。該部門呼籲國際社會採取緊急行動阻止執行這一決定。

近東救濟工程處發言人薩米·姆沙沙當天表示,近東救濟工程處在東耶路撒冷的機構是根據聯合國有關決議設立,不是以色列的「恩賜」。

巴外交部、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法塔赫)、巴勒斯坦人民鬥爭陣線等方面也分別發表聲明譴責以色列方面的行為。

以色列媒體日前報導說,以色列決定從下學年起撤銷近東救濟工程處在東耶路撒冷開辦學校的許可證,取而代之的是以色列政府相關部門管轄下的學校。據報導,這一決定涉及近東救濟工程處在東耶路撒冷兩處巴勒斯坦難民營的7所學校,逾3000名學生將受影響。

近東救濟工程處成立於1949年,主要負責向生活在包括東耶路撒冷在內的約旦河西岸地區、加薩走廊以及約旦、敘利亞和黎巴嫩的500多萬巴勒斯坦註冊難民提供人道主義救助、教育和醫療等服務。(記者楊媛媛 趙悅)

(責編:袁昕(實習生)、樊海旭)

深度閱讀

不到一年四次會晤 中朝領導人都談了什麼?應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朝鮮勞動黨委員長、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2019年1月7日至10日對中國進行訪問。不到一年中朝兩國領導人進行四次會晤,其間,兩國領導人都談了什麼?達成了哪些共識?中朝關係收穫了哪些成果?【詳細】

解碼王毅新年首訪非洲的「123456」1月2日至6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應邀對衣索比亞和非盟總部、布吉納法索、甘比亞、塞內加爾進行了正式訪問。此行延續了20多年來中國外長每年首訪都選擇非洲的優良傳統,表明了中方對發展中非關係的一貫高度重視。【詳細】

相關焦點

  • 面對以色列蠶食鯨吞,巴勒斯坦考慮將實際建國、也定都耶路撒冷
    巴勒斯坦總理阿什提耶表示,如果以色列膽敢將領土擴展到約旦河西岸,就等同於吞併巴勒斯坦。巴勒斯坦將單方面宣布以1967年國際認同的界限為準,成立「巴勒斯坦國」,並且也將定都耶路撒冷。這可太熱鬧了,耶路撒冷之爭已經上千年了。再過幾個月該進入白熱化了。
  • 觀察:美國針對耶路撒冷的決定 國際社會怎麼說?
    阿拉伯國家聯盟、歐盟、聯合國等國家和組織、機構紛紛發表聲明,對美方此舉表示不滿或遺憾,對中東地區緊張局勢升級表示擔憂。 中東多國表示對美國的決定不能接受 巴勒斯坦官方表示堅決反對美國將駐以使館從特拉維夫遷至耶路撒冷的決定,這一決定將對中東地區乃至全世界的安全穩定產生「嚴重後果」。
  • 一文讀懂聯合國否決美國耶路撒冷決議 川普要秋後算帳?
    以色列的成立引發了1948年阿以戰爭,戰後決議將耶路撒冷一分為二,以色列軍隊控制了西半部,約旦軍隊控制了東半部。後者包括耶路撒冷的古城,其中包含了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的重要宗教場所。1948-10-01在美國的支持下,聯合國大會通過了一項決議,指出耶路撒冷「應該給予巴勒斯坦等其他國家特殊的待遇」。
  • 巴拉圭回遷使館遭以色列報復
    巴拉圭回遷使館遭以色列報復海洋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5日下令,關閉以色列駐巴拉圭大使館。數小時前,就職不足一個月的巴拉圭新政府宣布把駐以大使館從耶路撒冷遷回特拉維夫。據以色列總理辦公室英文網站5日消息,內塔尼亞胡已指示以外交部關閉駐巴拉圭使館。以色列將巴方這一「超乎尋常」的決定視為「極其嚴重的事件」,認為將給雙邊關係蒙上陰影。
  • 以色列暴行不止:猶太人直接開車撞死巴勒斯坦人,直接抓捕兒童
    巴勒斯坦安全消息來源說,上周五上午在耶路撒冷聖城以南約十公裡處的伯利恆市北部入口的一個軍事檢查站附近,多名工人被一輛汽車突然撞擊,這輛汽車撞向巴勒斯坦工人。巴勒斯坦消息人士補充說,兩名年輕男子在事件中喪生,五人重傷。
  • 不滿巴拉圭將使館遷回特拉維夫 以色列「報復」
    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5日下令,關閉以色列駐巴拉圭大使館。數小時前,就職不足一個月的巴拉圭新政府宣布把駐以大使館從耶路撒冷遷回特拉維夫。巴勒斯坦政府同一天宣布,「即刻」在巴拉圭首都亞松森開設大使館。
  • 耶路撒冷作為以色列的首都,為什麼沒有一個國家承認
    這種特殊地位是基於耶路撒冷對三種亞伯拉罕宗教的宗教重要性。在1948年的戰爭中,在聯合國建議分割巴勒斯坦之後,猶太復國主義勢力控制了這座城市的西部,並宣布其領土屬於其國家。在1967年的戰爭中,以色列佔領了當時在約旦控制下的耶路撒冷的東半部,並通過擴大以色列法律,將其直接置於其管轄之下,違反國際法,從而有效地吞併了耶路撒冷。
  • 以色列的領土欲望永無止境!最終攻勢即將到來,巴勒斯坦怎麼辦?
    雖然2016年12月23日通過的聯合國第2334號決議以14票支持、0票反對的全票,要求以色列立刻停止在所有侵佔的巴勒斯坦領土上展開的活動,但以色列依然我行我素,將之拋之腦後,巴勒斯坦的局勢已經愈發令人擔憂。
  • 聯合國官員呼籲以色列不要拆除巴勒斯坦貝都因人居住區
    新華社加沙9月16日電(記者楊媛媛 趙悅)聯合國中東和平進程特別協調員尼古拉·姆拉德諾夫16日發表聲明,呼籲以色列不要拆除汗艾哈邁爾村的巴勒斯坦貝都因人居住區。姆拉德諾夫說,拆除巴勒斯坦貝都因人居住區的行為違反國際法,並將破壞建立一個與以色列為鄰、適合生活的巴勒斯坦國的機會。以色列最高法院5日做出裁決,將在一周後拆除位於耶路撒冷以東的汗艾哈邁爾村一個居住區,因為那裡是「非法建設」。
  • 《以色列耶路撒冷風景》天目將軍-協助拍攝
    、拉丁語:Yerushalayim或Yerushalaim),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共有的首都(雙方都有爭議)和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耶路撒冷區的首府,原巴勒斯坦最大城市。耶路撒冷位於近東黎凡特地區,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在地理上位於猶大山地,介於地中海與死海之間,被譽為三大一神宗教的聖城(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
  • 摩洛哥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巴勒斯坦:被「背叛和出賣」
    【環球時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黃培昭】摩洛哥上周在美國撮合下,成為4個月來第4個與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的阿拉伯國家。與此同時,美國川普政府將「承認摩洛哥對西撒哈拉地區的主權」。據多家媒體13日報導,摩以關係正常化的決定引發多方質疑和批評。
  • 以色列不止吞佔土地,強拆建築,還逼迫巴勒斯坦人入籍,換取護照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的關係一直非常緊張,不時地發生衝突,從目前的情況來說可是相當的複雜。以色列不止吞佔巴勒斯坦土地,強拆巴勒斯坦人建築,還逼迫巴勒斯坦人入籍,以換取護照,從某種意義上說,正在試圖把這個尚沒有建立的國家消滅掉。
  • 聯合國秘書長罕見批評以色列:你們這麼做,嚴重違反了國際法
    聯合國的批評當地時間9月11日,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發表了一份聲明,嚴厲譴責了內塔尼亞胡。聲明說:「這些政策,如果實施,將會嚴重違反國際法。這將對恢復談判和地區和平的潛力造成毀滅性打擊,同時嚴重破壞兩國方案的可行性。」
  • 川普撮合以色列與摩洛哥,巴勒斯坦與西撒哈拉獨立之路越來越難
    中東──兩國方案「兩國方案」是要尋求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以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之前的邊界為基礎、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與以色列和平共處。這一方案得到國際社會普遍支持。但川普上臺後,拋棄美國長期支持「兩國方案」的立場,偏向以色列,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把美國駐以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不再視約旦河西岸猶太人定居點不符合國際法,停止資助聯合國巴勒斯坦難民援助機構。
  • 法國總統敦促以色列,不要吞併巴勒斯坦的領土,是說給誰聽的?
    在本周四,法國總統馬克龍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通了電話。馬克龍強調,以色列單方面吞併西岸和其他地區的領土的這一舉動違反國際法,危及以兩國解決方案為基礎的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間持久和平的基礎的可能性。」
  • 巴勒斯坦快被以色列打壓:普京在中東再次出手喊話,要求匡扶正義
    根據巴勒斯坦方面報導稱,國際社會在聲援巴勒斯坦人民國際日中,表達了對巴勒斯坦的全方位支持。「普京在『聲援巴勒斯坦人民國際日』致電阿巴斯」。俄羅斯總統普京重申了他的國家的明確立場,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權利,特別是在耶路撒冷的首都建立一個主權國家的。
  • 耶路撒冷為何一直是戰爭中心?為何三個宗教都不肯放棄?
    1947年聯合國將其定為國際城市。幾次中東戰爭後,1980年以色列自行宣布為其首都。1988年巴勒斯坦又宣布耶路撒冷為其首都。該城歸屬和地位尚待解決。耶路撒冷舊城是一座宗教聖城,是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世界三大宗教發源地,三教都把耶路撒冷視為自己的聖地。
  • 為表彰川普,以色列日報呼籲美國總統川普加入以色列國籍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開啟將美國駐以色列使館由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的進程。此舉引起了阿拉伯國家和伊斯蘭世界的強烈譴責和國際社會的批評,但受到了以色列的讚揚。據以色列媒體報導,以色列日報呼籲內塔尼亞胡應給予美國總統唐納德· 川普以色列公民身份,以表彰其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決定。
  • 國際組織、中東多國對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一事表態
    因為耶路撒冷問題不僅涉及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民族國家的合法性,也涉及到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猶太教和伊斯蘭教在歷史和文化上的敏感議題爭端,更涉及到民族構建和現代民族主義構建的關鍵議題。而作為巴以和談的唯一「斡旋方」,作為當今實際上最具影響力的大國,美國宣布將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也就意味著以色列在「耶路撒冷競爭」中的獲得了巨大的優勢。
  • 捲入耶路撒冷風波,洛德宣布取消以色列演唱會
    寫信的女性分別為猶太裔和巴勒斯坦裔,信中還提到美國總統川普最近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一事。 自2005年以來,BDS運動致力於敦促各學術和政府機構、公司、音樂人等不要前往以色列,或者購買以色列產品。其目的是讓以色列結束對約旦河西岸和加薩走廊的佔領,允許巴勒斯坦人回到自1948年以色列建國以來被佔領的土地。(觀察者網註:BDS,Boycott, Divestment and Sanctions的縮寫,即抵制、撤資和制裁運動) 對此,洛德發推回應稱將考慮取消演唱會。「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