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用的十進位計數方法可以說無時無刻都伴隨著我們左右,小到你去超市買米買菜,大到國家宏觀經濟的計算調控。我們這裡提到的十進位就是告訴你「逢十進一」,低位的數值滿十以後向前面的高位進一,然後低位數值變為零,那麼相應的二進位、八進位、十六進位就可以理解為「逢二進一」、「逢八進一」、「逢十六進一」。
進位可以簡單地看成一個個周期的循環往復,隨著周期的不斷出現,數值在不停的增加或者減少,上面提到的進位屬於不同的數制形式,生活中的數制形式遠不止這麼幾種,如我們每天都要用到的時鐘,時鐘的秒針是滿六十進一,二十四小時制是說滿二十四個小時後向前進「一」,這裡的「一」表示時間過去了一天。
在計算機系統中,二進位、八進位、十六進位被普遍使用,原因是無論是怎樣的數據形式在計算機系統中最終都將轉化為二進位0和1的形式來表示、存儲、傳輸和使用。比如開與關的信號可以轉化為開為「1」,關為「0」;數據發送的應答信號,「1」為發送,「0」為停止傳輸數據;計算機中使用的32位和64位作業系統,這裡的32位和64位是表達了作業系統尋址空間的能力和支持的CPU類型,無論你的硬碟或者固態硬碟的空間有多麼大,最終運行的任何程序都會載入內存中運行,理論上講32位作業系統最大支持4G內存條,但是除去一部分的作業系統佔用,實際只會顯示3.5G左右。所以說64位的CPU配合64位的作業系統並且配合高容量雙通道的內存才能真正發揮硬體和軟體的作用。
十進位的基數為10,也就是它有10個數字符號,即0、1、2、3、4、5、6、7、8、9,其中最大的碼數為基數減一,即10-1=9。按照這樣的思維方式,我們可以得出二進位的基數為2,有2個數字符號為0和1,最大的碼數為1,八進位的基數為8,有8個數字符號,分別為0、1、2、3、4、5、6、7,最大的碼數為7。十六進位的基數為16,最大碼數為15,但是在這裡不能寫為15,而是字母「F」,它的數字符號為:0、1、2、3、4、5、6、7、8、9、A、B、C、D、E、F。
那麼各種進位之間的數值如何進行轉換呢?我們下回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