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無障礙改造是幫助殘疾人補償功能、改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的一項惠民工程。今年,瑞安市殘聯推進「困難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工程,為廣大困難殘疾人鋪出一條「幸福路」。8月19日一早,市殘聯康復部工作人員來到馬嶼鎮河岙村村民林傳捌老人家中,現場督導、檢查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工程的施工情況。工人正在屋前屋後的臺階處用水泥石子鋪上平整的斜坡,原本黑黢黢的屋內刷白後變得明亮整潔;一張嶄新的護理床擺在臥室內,所有裸露的電線都有了套管,臥室旁的衛生間內也安裝了輔助把手。工作人員為坐在上下肢康復器上的林傳捌講解康復器的使用方法,老伴蘇香園推著新輪椅開心地在旁聽著。
6年前,林傳捌因中風導致肢體活動不便,經鑑定為肢體二級殘疾。「兒女都在外務工,老伴就靠我一人在家攙扶進出,改造以後,就能方便多了。」蘇香園說。58歲的水坑村村民陳廣蒙,肢體殘疾一級,日常生活全靠年邁的父母照顧。今年他家也被列為困難殘疾家庭無障礙改造對象。改造後,水泥路面從屋前一直鋪到了村道上,衛生間和防滑瓷磚地面讓他使用起來更方便,可升降餐桌、護理床也給他的生活帶來更多便捷。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市殘聯康復部部長張必林介紹,今年,瑞安市立足殘疾人出行不便這一實際,以滿足困難殘疾人家庭需求為目標,積極籌集資金近100萬元,組織各級殘聯委員深入殘疾人家中逐一排查和走訪,制定「量體裁衣」的個性化改造方案,對219戶困難殘疾人家庭開展無障礙改造,將民心工程做到了殘疾人的心坎兒上。目前,已經完成改造工程進度的80%。預計8月底改造施工將全部完成。「通過一系列無障礙改造,讓困難殘疾人行得通、出得去,住得安全、舒心。」張必林說,「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排查走訪困難殘疾人家庭,做到應幫盡幫,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