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願軍狙擊手張桃芳:單兵作戰斃敵214人 竟沒用瞄準鏡
,是志願軍神槍手隊伍中,最令敵人聞風喪膽的一位。令張桃芳沒有想到的是,入朝後,在團裡的第一次射擊考核中,他的三發子彈竟然全部脫靶。張桃芳以三發子彈零環的成績,被調到炊事班幫廚。他暗暗發誓,一定要苦練射擊,殺敵衛國。
-
電影都不敢這麼拍,中國狙擊手狙殺214人,又無傷轉業當飛行員
電影主角名叫張大弓,是一名出色的狙擊手,以精準的槍法、高超的戰鬥素養與美軍展開周旋,並取得最終勝利。這個傳奇人物並非杜撰,在真實歷史中可以找到原型,即世界十大狙擊手之一張桃芳。 世界十大狙擊手來自不同國家,排名第一的西蒙·海耶來自芬蘭,成名於蘇芬戰爭,4人來自蘇聯,成名於二戰,2人來自蘇聯德國,同樣成名於二戰,2名美國人成名於14年越戰。
-
以綜合數據評定的世界十大狙擊手,中國一人上榜用彈436,殺敵214
現代的「狙擊手」們可以隱蔽於任何地點,用手中的狙擊步槍對目標進行遠距離射殺,狙擊手在戰場上是幽靈一樣的純在,可以忍受人類不能忍受著孤獨、飢餓、痛苦,只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發現目標後在0.9秒內射出子彈完成獵殺,他們是獵人必須用獵物數量和獵物的強大,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榮譽。
-
32天擊斃214人 他的槍法令美軍聞風喪膽 迄今為止記錄無人能破
《我的兄弟叫順溜》堪稱螢屏經典,還記得劇中順溜一生氣蹦了陳大雷手中火柴盒的情景,令人印象深刻,該劇講述了愣頭青順溜憑藉射擊天賦屢立奇功,為軍隊贏取多次勝利的故事,當然文藝作品多少存在誇張的手法,但回顧近代史,卻有人槍法比順溜還準還神,甚至都不用倍鏡就可擊殺敵軍於百米之外,他就是人稱
-
志願軍中的狙擊之王,你知道是誰嗎?
當時,張桃芳就在旁邊的田裡悠然自得地給人放牛。16歲的張桃芳心裡充滿了對敵人的不屑:「就憑你們還想抓住我?」張桃芳所在連隊據守的陣地,是上甘嶺戰役中英雄黃繼光犧牲的597.9高地。自從進入陣地的那一刻,這位年輕戰士就對狙擊手的行當入了迷。閒暇功夫,他不是向老狙擊手請教射擊要領,就是端著步槍瞄個不停。
-
「志願軍特等神射手」張桃芳和莫辛-納甘M1944型步槍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珍藏的這支莫辛-納甘M1944型步槍飽經戰火,它的主人是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4軍第72師第214團4連的特等射手張桃芳。在志願軍開展的冷槍冷炮狙擊作戰中,張桃芳用這支槍在狙擊點位上戰鬥32天,用436發子彈擊斃敵人214名,創下志願軍冷槍狙擊殺敵的最高紀錄。
-
抗美援朝中32天內擊斃214名敵人,張藝謀要拍他的故事
這部影片以「抗美援朝」為背景,講述的是中國神級狙擊手張桃芳的故事。 最冷的槍什麼樣?「抗美援朝」中的英雄千千萬,張藝謀為什麼要拍他?呼聲最高的易烊千璽是否適合演這個角色?還是看看張桃芳的真實故事吧。這是一把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步馬槍。 它在世界上的通用名叫M1944式莫辛-納甘,而在中國,解放軍戰士喜歡叫它「水連珠」。
-
盧雪禮:彈無虛發神槍手
河南日報記者 王斌沉著冷靜、反應敏捷,可以狙殺敵指揮官於幾百米之外,這是影視作品中的狙擊手形象。7月28日,在東北某特戰旅,記者就見到了一位現實中的狙擊手——來自商丘的神槍手盧雪禮,他現在是該特戰旅的狙擊手教練。初見盧雪禮是在訓練場上。
-
遠視眼的狙擊之神,不用瞄準鏡,創下狙擊神話!
張桃芳是一個令廣大軍迷熱血澎湃的名字,這位志願軍狙擊之王的一生極具傳奇色彩,在上甘嶺戰場上,手持一把沒有光學瞄準鏡的M1944式莫辛納甘步槍,以436顆子彈狙殺214名敵人,創下了單兵作戰的神話。遠視眼的張桃芳是一個天生的狙擊手,再加上勤奮,他不斷向老狙擊手請教射擊要領,平日裡端著手槍瞄個不停,很快他就成為全連第一號狙擊手。 對面陣地上的美國兵對這位597.9高地上的神槍手恨之入骨,並調來狙擊手準備除掉張桃芳這個眼中釘、肉中刺,一場兩位頂尖狙擊手生死對決就此展開。1953年初夏的一天,張桃芳剛上狙擊陣地,就有一串機槍子彈貼著頭皮飛過。
-
狙擊手執行任務前,子彈要在陽光下暴曬,第一發子彈還不能用?
,二戰之後,各國對於狙擊手的培養更加重視,狙擊手的任務範圍也不斷擴大,而狙擊手為了狙殺成功率,也會養成一些特有的習慣,比如在執行任務之前,要把子彈拿出來在陽光下暴曬。暴曬不僅可以去除子彈火藥之中的溼氣,還可以實現預熱,這樣在開槍射擊時,火藥的爆炸可以更加充分,使得彈頭擁有更高的初速度,從而提高射程以及打擊精度。除了暴曬子彈,狙擊手在射擊之前還會先退出來第一發子彈。
-
狙擊手萬無一失的秘訣,第一發子彈永遠不打敵人?不說你不知道
不過,正所謂「世事無絕對」,有些時候在戰場上也會出現一些比較特殊的情況,不能允許過多的人參與進來。而這個時候就需要有特殊技能的人去執行這樣的任務,狙擊手就是這類擁有特殊技能的兵種之一。一般來說,需要狙擊手執行的一些特殊的任務也分很多種。譬如,在戰場上進行火力壓制,或是完成對敵方特殊人員的狙殺等等。簡而言之,就是一種難度極高的單兵種作戰任務。
-
英神槍手近千米外用一發子彈致6名自殺襲擊者斃命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澳大利亞新聞網「news.com.au」4月1日報導,英國一名狙擊手曾在距敵人850米之外,僅用一發子彈便精準地觸發了塔利班人體炸彈上的開關,隨即被引爆的炸彈令6名塔利班武裝分子當場斃命。據悉,這名不願透露姓名的英國士兵年僅20歲,是一名準下士。事發當日,塔利班自殺式爆炸者中的領頭人身穿一件背心,披了一條很大的圍巾。
-
她被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女人」,曾一人幹掉36名德國狙擊手
她那雙死神的眼睛在尋找著她的獵物,她一動不動,而在此之前,這個女人已經在冰冷的壕溝裡待了兩天,她在等一個人,等的這個人在過去的48小時內射殺了5名蘇聯紅軍,其中包括一名軍官。在幹掉蘇軍之後,他很快從視線裡消失,這個女人知道,這是一名久經沙場的德軍狙擊手,而她現在能做的只有等。
-
現實戰爭中,一挺機槍打1000發子彈要多久?老兵:別被抗日劇騙了
甚至在一些抗日神劇之中,一頂機關槍便可以實現對敵軍陣營全軍壓制的作用,無限火力的不間斷射擊。 當然了,這樣的場面也只有在抗日神劇之中才會出現。實際上若是對機關槍稍微有些了解的軍事迷大多都會知道,二戰時出現在戰場的機關槍原理大多都是仿製馬克沁機槍的原理。
-
美國說中國用基因技術培養超級士兵,視力超群就能當狙擊手?
西方媒體出現一種新的陰謀論,說中國正在「用基因的方法」培養超級狙擊手,這些士兵的「視距是普通人的兩倍」,能狙殺超遠距離目標。我們有超級士兵嗎?當然有!只要你留意新聞,就能發現最近一些年的國際特種兵比武、狙擊手大賽,只要有中國士兵參加,摘金奪銀是家常便飯,甚至數次大包大攬,令外軍羨慕嫉妒恨。
-
納粹王牌狙擊手,kar98k橫行戰場,一天幹掉18名蘇聯女狙擊手
在戰鬥中狙擊手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縱使你有千軍萬馬,有時候只用一顆小小的子彈,就可以奪取主要將官的性命,從而掌握戰爭的主動權。現代意義上的狙擊手作戰,最早出現於1914年,當時的德軍為打擊敵方士氣,特意挑選了具有獵手背景的士兵組成狙擊小組,趁機不備實施突然襲擊,給英法俄軍隊造成了重大損失。 在電影《兵臨城下》中,蘇德兩軍頂尖狙擊手的巔峰對決讓人印象深刻。二戰時期德國為應付層出不窮的蘇軍狙擊手,不得不訓練自己的狙擊手與之對抗。
-
二戰德軍頭號王牌狙擊手,98K殺敵345人,曾命中千米外敵軍
如果單純對比狙殺人數的話,德軍並不佔優勢,甚至連前10名都無法排進去,但德軍統計有效戰果的標準卻遠比蘇軍苛刻:防守殺敵不算,必須有至少2人或1名軍官作證才能算。此外,和蘇軍慣用的2人狙擊小組相比,德軍狙擊手多為單人作戰。
-
半年2次三等功,這名中國狙擊手不簡單!
狙擊手是最考驗士兵耐力的兵種,無論嚴寒或是酷暑,士兵們都要忍耐惡劣的環境,身穿吉利服隱藏在暗處伺機而動,在這期間,任何意外情況的出現都不能打亂他們的陣腳,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狙擊手,半年2次三等功,他就是少年神槍手姚九龍。
-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丨傳承抗美...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今天迎來了軍隊專場參觀活動。官兵們在展覽中感受先輩們不畏強敵的英雄氣慨,深刻領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