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意義的狙擊手最早是出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當時德軍槍法優良的士兵自由行動,對東西兩線的英、法、俄軍造成了大量殺傷,從而得到了各國的重視,一戰結束後,各國都設立了專門的學校來培養專業的狙擊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狙擊手在各個戰場上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還誕生了西蒙海耶、馬豪斯等一批戰場死神,二戰之後,各國對於狙擊手的培養更加重視,狙擊手的任務範圍也不斷擴大,而狙擊手為了狙殺成功率,也會養成一些特有的習慣,比如在執行任務之前,要把子彈拿出來在陽光下暴曬。暴曬不僅可以去除子彈火藥之中的溼氣,還可以實現預熱,這樣在開槍射擊時,火藥的爆炸可以更加充分,使得彈頭擁有更高的初速度,從而提高射程以及打擊精度。
除了暴曬子彈,狙擊手在射擊之前還會先退出來第一發子彈。狙擊手除了要擁有超強的射擊本領,還要具備磐石一般堅強的心理素質,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緊張的情緒,爭取做到一發命中,因為狙擊手往往只有一次的機會,如果首次射擊偏出,那麼目標就會迅速躲避起來,而且會加劇自己緊張的情緒,就算目標仍然暴露在射擊範圍之內,也容易出現連續射擊不中的情況,也更容易暴露自己的位置。所以狙擊手要用退出第一發子彈的方式來給自己心理暗示,潛意識裡告訴自己,第一發子彈已經命中,讓自己安下心來,當然退子彈還可以讓因為長時間不動而僵硬的身體回顧一遍射擊動作,從而讓自己身體放鬆下來,除此之外,退子彈還可以檢查槍械是否存在故障。另外,狙擊手在等待目標出現時,還會嚼口香糖或者其它零食,來緩解自己繃勁的神經。
有時狙擊手還會在子彈頭上劃十字,這麼做是為了增加殺傷力。彈頭進入人體之後,由於運動介質突然發生變化從而導致彈頭失穩,但是速度依然很快,創道周轉的組織會受到彈頭的作用而向周邊運動,這就導致人體的創道比子彈的直徑要大十幾倍甚至幾十倍,同時,隨同子彈進入人體的高壓氣體遇到人體內部硬組織之後,會受到頓挫從子彈射出口彈射出來,從而造成子彈射出口發生星芒狀或者十字狀炸裂,所以子彈射出口的面積往往會是射入口的幾十倍,這就是空腔效應。而子彈表面如果不平滑,那麼空腔效應將會更加強烈,造成的殺傷也就更嚴重,在彈頭上劃十字就是這個目的。當然了,只有在近距離狙殺時,狙擊手才會這麼做,因為子彈被劃了痕跡,會造成飛行軌跡受到一定的影響,遠距離飛行容易偏出目標。
除此之外,狙擊手在執行完任務之後進行撤退時,有時還會將子彈殼全部帶走,這麼做一是為了防止敵方追蹤到自己的行動痕跡,二是因為子彈殼上用生產廠家的信息,我們知道,在有些情況下狙擊手是要執行一些灰色的任務,而通過子彈殼上面的廠家信息往往就可以查出來是哪個國家派出的狙擊手,所以落下子彈殼就是落下把柄。另外,狙擊手在執行任務時還會將自己的槍管用布進行包裹,雖然包裹住槍管不利於散熱從而導致槍械壽命減小,但卻可以防止反光從而增加狙擊手的存活率,當然,包裹住槍管還可以防止沙土之類進入槍體。(紅色圍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