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俳句」,段子手的寶藏,金句的天堂

2020-12-11 解毒時光

紙尿布連同地位和名譽一併吸收了還在思考用字就忘了要講什麼句子明明在睡還被叫起來吃安眠藥牽手時握到的是對方的拐杖

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句子,並不是什麼朋友圈段子,而是來自於一群平均年齡在70歲上下的日本老人的小詩。這些都出自「銀色川柳詩詞大賽」,一個連續舉辦15年的老人俳句徵集賽。

這些銀髮族的作品,可以說充滿了濃濃的「銀色幽默」,看起來好笑,品起來心酸,而且這些境遇就是每一個讀詩人的未來寫照。除了老人們詼諧的心態和人生的歷練之外,達到此效果的還有這些小詩的模式——俳句。

俳句始於十六世紀,是日本最盛行的傳統詩歌形式,源自於我國古代的絕句,以5-7-5、三句十七音節構成,可能是世界上為人所知的最短的詩歌類型。雖然幾經演變,至今仍廣為日本人所喜愛,

他們或纖巧晴妙,富詼諧之趣味;或恬適自然,富閒寂之趣味;或繁複鮮麗,富彩繪之趣味。俳句具有含蓄之美,旨在暗示,不在言傳,簡短精煉的詩句往往能賦予讀者豐富的想像空間。法國符號學大師羅蘭巴特曾評價俳句是「最精煉的小說」。也有人將俳句比作一口鐘,沉寂無聲。讀者需做虔誠撞鐘人,才聽得見空靈幽玄的鐘聲。

這口鐘,原汁原味應該是什麼樣子?我們可以來看一首非常有趣味的俳句,以及它的日文發音。

古池——

「讓我先!」

青蛙一躍而入……

furuike ya / mazu osaki e to / tobu kawazu

幾乎可以按照漢語拼音的方式,將這首俳句讀出來,第一句五個音節,第二句七個音節,第三句五個音節。小詩一上來,有馬致遠秋思的意境,一句古池把環境點明。隨後傳來一聲大叫「讓我先」,聲情並茂且極具趣味,最後青蛙一躍而入,詩句雖完,但意境就像青蛙跳入水塘形成的波紋一樣,持續的向外擴散。

這首俳句雖然寥寥數字,但是色香味俱全,甚至還有種宮崎駿的味道,擬人化的青蛙活靈活現。其實俳句不僅僅有詼諧的一面,也有它深刻的一面。十九世紀法國的著名詩人波德萊爾在他的詩集《惡之花》中的一首《賭博》裡,寫出了這樣的句子——寧要不幸但不要死亡,寧要地獄但不要虛無。

而俳句中則這樣寫著地獄和花——

此世,如

行在地獄之上

凝視繁花

一代梟雄曹操吟唱著——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而俳句中,這樣描繪——

我知道這世界

如露水般短暫

然而,然而

當然俳句大多是以小見大,甚至以粗俗和汙穢來探究世間真理,比如:

尿尿後——用斜落的陣雨,洗手昨夜爐火邊他以微笑向我道別足下何時來到了我的足下——小蝸牛?

以上這些俳句都出自於日本俳句大師小林一茶之手。說詩歌,必然離不開詩人,比如唐詩自然繞不開詩仙詩聖。想要粗淺的了解俳句的世界,其實只需知道前三後三,六個人即可——

前三人,也就是15-17世紀,被稱為「俳諧三祖」的:山崎宗鑑、荒木田守武、松永貞德。

後三人,是17-19世紀,被稱為古典俳句三巨頭的松尾芭蕉、與謝蕪村和小林一茶。而這其中松尾芭蕉更是承前啟後,將俳句發揚光大,被稱為「俳聖」。

三祖的東西,過於久遠,我們可以看一下三巨頭在同一個主題上的不同手法:

古池——青蛙躍進:水之音——松尾芭蕉古井魚躍——暗聲——與謝蕪村古池——「讓我先!」,青蛙一躍而入……——小林一茶

松尾芭蕉的作品,精煉傳神,具有很高的藝術形式。從水聲頓悟到一種詩境。第一行的古池,是一種久遠、靜止、永恆的意向;第二行,青蛙攪動了這個寧靜,出現了一個跳躍的瞬間;而這一動一靜之間,銜接的就是第三行的水之音。可以說松尾芭蕉的作品中除了詼諧之外,更多的加入了哲學、禪宗等的思考。

而與謝蕪村的那首,明顯是松尾芭蕉的變奏,但在最後用「暗聲」收尾,意味沒有那麼悠長,仿佛像是靜止成為一副水墨畫。而小林一茶則是跳脫出了動靜之外,引入了主體客體,人、動物,自然交融在一起,韻味又從水墨畫中滴出,墜入湖中,泛起漣漪。

日本著名的俳句學者山下一海曾經評論這三巨頭的特徵:松尾芭蕉——「道」;與謝蕪村——「藝」;小林一茶——「生」。他們將原本簡單詼諧的俳句,代入到了一種文學的境地。但俳句也並沒有因此而失去它自身的活力,就像那些銀髮族的「銀色幽默」一樣,俳句至今仍以它弱小的身軀,排遣著人們的焦慮與憂愁。俳句,仿佛是一個金句、段子、籤名庫,在短短的三行中,向世人展示著喜怒哀樂。

有時候,越是簡單規則的東西,反而越具有更大的生命力。就像圍棋的黑白能幻化出千萬種變局一樣。俳句,也在語言中設置了最少的規則,卻激起了無限的意境。

最後來欣賞幾首俳聖松尾芭蕉的俳句和它原汁原味的讀法——

月亮是指路牌——旅人啊,由此進,到你的投宿處tsukizo shirube / konata e irase / tabi no yado浮雲遠飄而去,雁子與它僅有之友生別kumoto hedatsu / tomo ka ya kari no / ikiwakare哎呀,幸好沒事!昨天喝了河豚湯arananitomo na ya /kino wa sugite / fuguto jiru

另外,還有幾首,中式俳句,源自,筆者。

我有一張吃飯的時候必須張開的嘴我望著影子「你擋住我了」月亮說好熱的天汗順著驢流了一臉我盯著耀眼的美人瞎了

相關焦點

  • 2018年《中國好聲音》段子手導師李健金句不斷樂壞了哈林
    2018年《中國好聲音》段子手導師李健金句不斷樂壞了哈林時間:2018-07-22 13:51   來源:今日頭條 影視相對論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年《中國好聲音》段子手導師李健金句不斷樂壞了哈林 2018《中國好聲音》導師雖然較上幾季來說少了女導師,但有了段子手李健導師的加盟趣味不少
  • 淺談日本的俳句
    與中國的絕句不一樣,日本的俳句不講究押韻,它們可押可不押,完全取決於作者的喜好與詩的內容。但有一點必須遵守,每一首俳句都應有季題,即反映表現季節時令的標題,如春丶夏,或秋丶冬。這說明,日本的俳句在創作時,更多地傾向於描寫表現大自然的時令景象。  我們不妨先來看幾首這類形制上可稱「世界最短」的短詩。著名俳句詩人松尾芭蕉寫了這麼一首俳句(季題自然是春):「春將歸,鳥啼魚落淚」。
  • 日本俳句賞
  • 露水的世——品味日本俳句裡的禪
    一、什麼是俳句?俳句是一種日本的古典短詩,由「五-七-五」,共十七字音組成;以三句十七音為一首,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俳句用詞簡潔,意境深遠,引人遐想,回味無窮。俳句風格多樣,有的樸素自然,有的華麗絢爛,有的詼諧幽默,有的古典優雅,蘊含禪意,幽寂空明。二、俳句的起源十五世紀中國的樂府詩傳到了日本,備受日本詩人喜愛,他們從中發展出一種格調高雅、古典詩——連歌。
  • 俳句 日本文學式的一瞬
    今天的日本各大報仍然保有屬於詩歌的版面,刊登著讀者投稿的俳句與川柳。兩者都只有短短的十七音,所以一登就是幾十首,充分展示了民眾極高的創作熱情。我國大躍進時期曾有一場全民寫詩熱潮,據說有一人日書千篇的紀錄。相比之下,日本人每年創作的俳句恐怕也要有幾百億首。值得肯定的是,全國人民熱心作詩,哪怕泰半是梨花體,總比「九億麻」要風雅一點。
  • 日本文化漫談:淺談日本的俳句
    日本的俳句,在形式上堪稱世界文學中最短的格律詩,它一般十七個字(又稱十七音),五,五,七,即共三句,分別為五字、五字、七字,有的甚至更短。當然,這個字(或音)指的是日語假名,譯成漢字,有的可完全對應,有的則未必合一。與中國的絕句不一樣,日本的俳句不講究押韻,它們可押可不押,完全取決於作者的喜好與詩的內容。
  • 背景資料:日本俳句
    俳句的起源  俳句是日本的一種古典短詩,由十七字音組成。它源於日本的連歌及俳諧兩種詩歌形式。  連歌是開始於十五世紀日本的一種詩歌,同中國近體詩聯句相仿,是由多個作家一起共同創作出來的詩。
  • 徐志嘯 ║ 淺談日本的俳句
    與中國的絕句不一樣,日本的俳句不講究押韻,它們可押可不押,完全取決於作者的喜好與詩的內容。但有一點必須遵守,每一首俳句都應有季題,即反映表現季節時令的標題,如春、夏,或秋、冬。這說明,日本的俳句在創作時,更多地傾向於描寫表現大自然的時令景象。我們不妨先來看幾首這類形制上可稱「世界最短」的短詩。著名俳句詩人松尾芭蕉寫了這麼一首俳句(季題自然是春):「春將歸,鳥啼魚落淚」。
  • 日本民俗文化:俳句是什麼
    日本俳(pai,音同排)句是由中國古代漢詩的絕句這種詩歌形式經過日本化發展而來,是日本的一種古典短詩。結構由「五-七-五」,共十七字音構成。以三句十七音為一首,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要求嚴格,受「季語」的限制(季語就是與該季節相關的詞彙)。
  • 日本經典俳句欣賞
    俳句是日本的一種古典短詩,類似於中國的絕句,俳句大多有「禪」的意味,並與侘寂、幽玄等日式美學相通。 第一次讀到日本俳句時,就被其雋永質樸的內容,溫鬱深沉的情感所吸引。如若懂得日語,更能體會俳句的美好,也更能貼近作者的本心。這兒不得不提到俳句名人:松尾芭蕉,與謝蕪村,小林一茶,正岡子規……我知道這世界,本如露水般短暫。然而,然而。
  • 為什麼說《吐槽大會》是段子手的天堂?它究竟有什麼魅力?
    段子手?天堂?啊,都不是,我想讀者的第一反應肯定是,這個小編絕對是個標題黨。因為從來沒有人說過「《吐槽大會》是段子手的天堂」這句話,這句話是小編說的。請先不要把「天堂」一詞想得非常高大上,它其實可以代表著一種嚮往。所以這句話完全又可以理解為:承載著段子手夢想的人想登上《吐槽大會》這個舞臺。
  • 日本俳句:「拭去眼角的珠滴」
    他是一位日本文學研究學者,也是一位翻譯家,特別是在翻譯俳句方面有許多建樹。俳句,是日本民族特有的一種文學形式,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傳統俳句的特點是由17音組成,分5、7、5音三節來寫,而且每首俳句,必須含有一個「季語」,即春夏秋冬、花卉草木等表現季節時令的詞,使俳句起到聯想和類似「賦比興」的作用。
  • 【日本,俳句】
    我唯有低頭【俳句是中國古代漢詩的絕句這種詩歌形式經過日本化發展而來】
  • 從俳句的季語看日本的秋天
    日本四季分明,每個季節都特點鮮明,因此從古至今的文學作品當中,對於季節的描寫非常豐富。之前給大家講過日本的俳句,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其中必須包含「季語」,今天就從俳句的季語入手,帶大家看看日本的秋天~(日本的秋 印象圖)首先回顧一下什麼是「季語」。
  • 北回歸線:倪志娟譯/日本俳句掠影
    原文是兩位學者對非裔美國作家理察·賴特的俳句集進行的評述,文章的第一部分介紹了日本俳句,本文節選了這一部分。  其中三首我個人非常喜歡,在課堂上給學生介紹日本文學時,總會引用,日本文學中所謂「幽玄」、「侘寂」、「物哀」在這三首俳句中盡顯,特此摘引出來與大家共賞: 海上的日落:鴨子們的喧鬧聲是微弱的白。
  • 日本美學裡的侘寂,俳句大師13首經典俳句推薦
    日本的明治時代至昭和時代,是文學大師們群星閃耀的時期。有我們熟知的樋口一葉、芥川龍之介、川端康成、坂口安吾、泉鏡花、織田作之助、太宰治、田中英光、森歐外.......而正岡子規正是憑藉俳句詩歌,成為日本文學史上不可繞過的一位。他致力俳句、短歌等傳統文學形式革新,同高浜虛子、河東碧梧桐、夏目漱石等詩人和作家一起創辦的《杜鵑》雜誌,對後世產生了極大影響。
  • 段子手劉國梁是個狠角色!解說曾頻繁曝金句,訓斥球員更不留情面
    導讀:段子手劉國梁是個狠角色!解說曾頻繁曝金句,訓斥球員更不留情面談到劉國梁這位在乒壇中赫赫有名的大角色,球迷心中自然而然就會閃出不少形容他的標籤,球員時代與孔令輝成為乒壇中獨步青雲的雙子星,教練員時代更是桃李滿天下,名師出高徒,帶出了不少的世界冠軍,為國乒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日本俳句:對唐詩絕句的不完全模仿
    日本俳句能得到法國著名詩人貝勒沙爾如此讚賞,起初我是有點嗤之以鼻的。」的那幾十本詩集裡邊,剛好收錄了三本日本俳句精選。 俳句再次引起我的注意,是在《名偵探柯南劇場版之唐紅的戀歌》的強烈安利下,裡面提到了很多優美的和歌: 【綿綿群山,層層雲嶂,唯有紅葉,兀自凋零】,我特別喜歡這句「唯有紅葉,兀自凋零」,寫盡了無限孤獨之感,特別類似於唐詩那句【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
  • 日本俳句賞析
    詩是語言的超常結構,而俳句是世界上最短的詩。了了幾字包含著世間的情、境、景、聲,閒寂悠遠,又機智有趣。
  • 日本俳句相比中國古詩有什麼特點?
    日本俳句,是一種有特定格式的古典短詩。嚴格的俳句必須符合兩個規則:第一,俳句由三行(5-7-5)共十七個音節組成,這裡的音節以日文(假名)為標準。第二,俳句中必須要包含有一個季節語。可以是春、夏、秋、冬、新年、節日等季節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