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越亂孩子越有創造力?和行為模式有關,「亂而有序」才是關鍵

2020-12-17 凌晨媽媽育兒

幾乎全天下的孩子,似乎都有將房間搞亂的天賦——凌晨媽媽

閨蜜群裡,小叮噹媽媽發上來一張照片,本來整潔的客廳中間被小叮噹的玩具佔據,沙發上全是毛絨公仔。叮噹媽感嘆道:「不讓她出門,每天客廳都要打掃三遍。什麼時候才能去上班啊。」

在銀行工作的叮噹媽,是我們圈子裡有名的強迫症,平時一絲不苟,連和我們出去旅行,都要自帶床單被罩的。孩子在家把客廳「造」成這樣,難怪她叫苦連天。群裡另外一位閨蜜秒覓覓不服氣:「你這也叫亂?給你看看我兒子的房間!」

閨蜜群頓時成了比「亂」大會,原來幾乎全天下的孩子,似乎都有將房間搞亂的天賦。而父母們卻致力於讓孩子「整潔乾淨」。甚至有人撰文稱「那些房間凌亂的娃,以後都沒有前途。」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或許「亂」有亂的道理。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這一問題,又會有什麼新的收穫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為啥孩子喜歡把房間「搞亂」?

美國心理學大師艾莉森·高普尼克在其《孩子如何思考》中論述:年幼的孩子似乎並不會選擇只探究或許有用的可能性,他們會探究所有的可能性。

我家二寶一直是個好動的丫頭,搬家前她沒有自己的房間,玩具都放在客廳的儲物櫃裡,有時候我在餐廳工作,就默默地觀察著在客廳「造反」的她。她會隨機的拖出玩具盒子,然後譁啦啦都倒在地上,再隨便拿起一個積木,玩幾下就丟到一邊,如果遇到感興趣的,就可能會坐在玩具堆裡,玩上個把小時。

閱讀《園丁與木匠》的時候,我一直在想,像二寶這樣的孩子們,或許並不是故意和我們作對,或者不愛乾淨甚至生活習慣不好。只是他們天生需要這樣「開放的環境」進行探索。

近年來,更多的試驗結果證明了,我這樣的思考。家長都知道在寶寶0-3歲的階段,是他們的神經元發展最迅速地時期,而促進他們智力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感官體驗的豐富性。

外界或感官刺激的方式種類越多,孩子的認知發展就會越好。這大概就能解釋,為什麼孩子都喜歡在一片混亂中玩耍,或者將現場搞得亂七八糟後再開始玩耍。從某種方面來說,這確實是一種天性。

亂室出神童」嗎?

經濟學家蒂姆·哈福德在《混亂》中講到:如果一個人的桌面收拾整齊,書籍整齊陳列、水杯文具擺放得規規矩矩,這樣的人一般缺乏創造力。

許多家長都將「混亂」看作是必須改正的缺點,但是很多研究甚至實證都顯示,那些書桌和房間混亂的大人和孩子,似乎都具有更高的創造力。這些人中不乏愛因斯坦這樣的科學天才及賈伯斯、小扎這樣的商業鬼才。爸爸媽媽們一定很納悶,為啥不收拾家還是好事兒了?

獨特的人格特徵愛整潔的人容易成功,還是喜混亂的人更容易成功,其實一直是心理學家們討論的命題之一。明尼蘇達大學的Kathleen D. Vohs在研究中發現,那些喜歡身處混亂環境的人的確更富創造力。因為創造力與其說是一種能力,倒不如說是一種人格特徵。

對混亂和無序的接受,以及喜歡豐富的環境和更多的刺激,讓具有這些人格特徵的人更容易接受新鮮的事物,更愛探索。而我們的寶寶在0-3歲的階段,大部分都具有這樣的特點。在家庭環境和父母教導的影響下,一部分孩子更願意遵守規則,而另一部分孩子依則然喜歡「冒險和無序」。

環境對行為的誘導在提升專注力的課程中,我經常會跟父母們分享自己的一個小方法。哥哥剛上小學時,曾經有段時間寫作業無法集中注意力。我發現他的課桌旁書柜上的玩偶實在太多。於是就將寫作業的場所移到了表面什麼都沒有的餐桌,要求他只拿要用的書本和文具,大大提高了他的注意力。

整潔的環境能夠誘導人們自覺遵守規則,並且更加專注。相反混亂的環境對於有一定自制力的人而言,卻能激發他們的創造力。所以谷歌等提倡員工更具創新精神的公司,會將辦公室裝修的很「人性化」,而並非整齊劃一。

讓孩子「亂而有序」的五點建議

雖然「混亂」能夠產生更多的創造力,激發孩子探索和創新精神。但是「創造力」僅僅是成功的一項因素,秩序和高效對於孩子的學習而言也一樣重要。那麼該如何讓孩子做到「亂而有序」呢?

1、需要整理的標準

雖然房間到底要整潔到什麼程度,是每個家庭的習慣。但是如果說有一個平衡點,那麼亂而有序,可能是最好的狀況。什麼時候需要整理呢?在我們家有兩個標準:第一個是足夠乾淨,也就是說有沒有放了很久沒有洗的衣服,地面上有沒有垃圾?第二個是否能很快地找到東西。如果妹妹和哥哥的房間能滿足這兩點,我一般就不做幹涉。

2、教給孩子收納方式

有時候看到孩子混亂的房間或者遊戲區域,我們會不斷在他們身後催促「這麼亂,要收拾一下啊!」卻忽略了一點,面對我們的要求,孩子或許會因為不會整理而手足無措。

收納能力是由大腦前額葉掌管的。而前額葉作為大腦發育中最高級的部位,是最晚發育的,25歲左右才會發育成熟。所以,我們不妨將「整理玩具」當成一種遊戲,引導孩子用標籤將玩具箱分類,進而教會他們,該如何分類、歸類。

3、劃定區域

由於環境對於行為具有很大影響,如果注意力本來比較差的孩子,在學習時身處充滿玩具、繪本零食的環境中,就很容易注意力分散影響學習效率。在對待「混亂」時不同的區域,容忍度最好也要有差別。比如玩耍和休閒的區域,適當混亂是可以的。而要開始正式學習了,就最好能整潔一點。

4、將「收拾」當作一種儀式

妹妹剛上一年級寫作業時,經常手裡還拿著玩具。在寫作業時,也經常需要我提醒她將注意力轉移回書本上。後來我們就將收拾玩具,或寫字檯當做是進入「學習狀態」的一種儀式。同樣的,小一點的寶寶,媽媽也可以將一起「送玩具回家」作為睡前儀式。

凌晨媽媽來叨叨:

督促孩子整理房間,一方面和我們自身的生活習慣有關。一對愛乾淨和秩序的夫妻,自然不願意看著自己重金裝飾的整潔居所,成為「垃圾堆」;而另一方面,在我們的心裡也隱含著對「秩序」的追求,太過混亂會讓父母有失控的感覺。但人格日漸獨立的孩子,把房間搞亂,可能恰恰是處於這種脫離掌控和秩序的心態。所以,在督促孩子整理的過程中,儘量要採取合作而非對抗的態度。

一位凌晨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

往期精彩內容推薦:

停課不停學,讓娃在線學習更有效率,需要這三大「能力」

別怪孩子「輸不起」,他根本還不懂「輸贏」概念,家長難辭其咎

孩子搶玩具的背後,或許「凡勃倫效應」使然,關注物權意識是關鍵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房間越亂的人越優秀,誰再說你房間亂,懟回去
    有句老話叫: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當我看到有心理學家說房間越亂的人,某種能力越突出時,超級開心。因為平時經常被老媽念叨房間太亂,這下我終於有理由拒絕整理啦!秩序固然是好事,但它會約束我們的思維,讓我們變得謹慎、保守,而無序有些亂的環境,較容易激發出我們的創造力。換言之,如果你的房間看起來亂,說明你的思維可能是天馬行空的,你也更具冒險精神。
  • 心理學家:房間越亂的人,這3種能力越突出,無論男女
    ,這也成了我們如今所奉行的主流價值觀,畢竟連房間都懶得收拾的人,你又能指望他成什麼大氣候呢。更具體的,有人天天把自己有潔癖掛在嘴邊,暗地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亂室佳人」,有人表面看著光鮮亮麗,實際上房間亂到連個能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 心理學家:房間越亂的人,這3種能力越突出,無論男女
    ,這也成了我們如今所奉行的主流價值觀,畢竟連房間都懶得收拾的人,你又能指望他成什麼大氣候呢。更具體的,有人天天把自己有潔癖掛在嘴邊,暗地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亂室佳人」,有人表面看著光鮮亮麗,實際上房間亂到連個能落腳的地方都沒有。現代心理學通過研究發現,房間的整潔程度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主人的性格,換句話說,房間作為一個私密空間,其本質便是個體自我的某種延伸。
  • 哈佛大學研究: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越有創造力,別亂收拾
    導語: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講的是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越有創造力,這幾個地方是指孩子的桌面與臥室以及家裡的客廳。哈佛大學研究: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越有創造力文章為了引證觀點提到了哈佛大學研究兒童心理學教授理察的研究,他認為:家裡越亂,說明孩子創新能力與探索能力越高。
  • 家裡越亂娃越精?「垃圾堆」裡養不出聰明娃,「亂中有序」是重點
    家裡被搞得越亂說明孩子越聰明啊。」最近,這個說法似乎流行挺廣的,很多人都說,家裡越亂說明孩子越聰明,甚至不少家長還嘗試把家裡搞亂一些,「可以刺激孩子大腦,讓孩子發育的更好,更聰明。」「家裡亂」真的和孩子「聰明」有關係?
  • 家裡這「兩個」地方越亂,暗示孩子將來越有出息,媽媽別太勤快
    在家中孩子的教育過程中,父母經常會聽到一句話:生活亂的孩子多聰明。這是很多人都說的理論,但是很多媽媽仍然會抵制孩子的生活習慣差、生活亂,「自己生活弄得那麼亂,哪有能力學習和做好其他事情!」尤其是在家裡,孩子弄亂的家只能是媽媽打掃和處理,爸爸基本上不管,媽媽就更加牴觸孩子的這種行為和習慣,非要讓孩子去學習收拾東西,也擔心孩子以後的能力,但是很多媽媽也沒有別的辦法。那麼這個理論到底有沒有合理性,專家指出,家中的一些地方越亂,以後的孩子越有出息。
  • 房間越凌亂,孩子的創造力也許會更強
    最近看到一個有趣的話題:有人說房間凌亂可以讓孩子更有創造力,有人說房間凌亂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相反地,如果父母對孩子亂放書、亂丟玩具寬容一點,那麼孩子的積極性就會明顯提升。 這對孩子的探索、鑽研、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更有幫助。
  • 哈佛大學研究: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娃長大越聰明,父母別瞎勤快
    但也別太過擔心,哈佛大學兒童心理學教授理察在經過了多年的研究之後,驚訝地發現:家裡越亂,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探索能力就越高,而當今社會需要更多這種特性的孩子,未來也會更有前途。很多家長在遇到亂遭遭的情況時,總忍不住對孩子脾氣,都是一味地責罵或辱罵孩子。其實孩子把房子弄得越亂,說明創造力和想像力越強。大部分名人的房子就很亂。
  • 不要再逼孩子勤收拾了,房間亂孩子更有創造力
    李女士對家裡衛生要求很高,除了每天打掃房間外,還給孩子劃定專門的玩耍和學習區,要求孩子們用完東西就歸位。但孩子們經常用完就拍拍屁股走人了,那邊媽媽追著孩子們收拾,這樣的拉鋸戰每天都要上演好幾回,偶爾還爆發戰爭。時間一長,好多玩具孩子們都不怎麼玩了,書也看得越來越少。
  • 孩子的房間裡,這3個地方越亂,說明他越聰明,家長別隨便收拾
    不過有人卻不這麼覺得,相反,他們覺得房間越亂就說明孩子越聰明!哈佛大學曾經得出過一個結論:家裡越亂,說明孩子的探索欲望更強烈,也就是更聰明。這個結論一出,不少手癢想揍娃的家長都停手了。嚯,感情這還是聰明的象徵,那是不能收拾了。不僅不能收,家裡還不夠亂,越亂越好。
  • 心理學家表明:不論男女,房間越混亂的人,這3種能力越突出!
    這話一出,當時的輿論為自然和人所震驚,紛紛稱讚他是一個清白的曠世奇才。進入清朝後,這種觀點被批駁。著名古文專家劉蓉,提出「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這已經成為我們現在追求的主流價值觀。畢竟你連房間都懶得收拾,你還能指望他變成什麼樣的氣候?更具體地說,有些人每天都在談論自己有潔癖,但暗地裡卻是徹頭徹尾的「亂室佳人」。
  • 家裡這個地方越亂,孩子將來可能會越有出息,家長別著急收拾
    其實很多孩子的性格在小時候就已經養成了,而評判一個孩子在未來能不能有出息,從他們日常的性格表現就能看出來。家裡的這個地方越亂,孩子將來可能越有出息,家長別著急收拾。家裡擺放玩具的地方越亂,也能夠激發孩子的創造力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家中的玩具更是不會少,有的家庭還會特意給孩子造一個玩具房間,而孩子對於這些玩具可能就是三分鐘熱度,剛玩一會這個玩偶,可能又看上了那個玩具,最終導致這些玩具被孩子弄得到處都是,而家長每一次就要跟著孩子屁股後面收拾,將所有的玩具擺放整齊這樣看起來也乾淨。
  • 哈佛大學研究: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娃長大越聰明,父母別瞎勤快
    哈佛大學研究兒童心理學教授理察,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家裡越亂,就說明孩子創新能力與探索能力越高,而當今社會往往更需要這樣特質的孩子,將來也會更有前途。許多家長遇到這種情況總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對孩子不是責怪就是罵,孩子將家裡弄得越亂,說明孩子的創造能力和想像力越強,大多數名人的家中都是亂糟糟的,比如孩子拿著枕巾當披風扮演超人,拿著枕頭當馬騎,這都是孩子創造力的表現。活潑的孩子長大了思維才會非常敏捷。
  • 家裡以下地方越亂,暗示孩子將來越有出息,媽媽別好心辦錯事
    但隨著她兒子長大,上小學,有了自己獨立的房間和書桌,讓朋友頭疼的事情來了,那就是兒子總是把書桌弄得特別亂,朋友偶爾進兒子房間看到亂糟糟的桌面,就忍不住幫兒子收拾收拾。但兒子回來看到被收拾整潔的書桌,總是向媽媽發脾氣,自己的東西都找不到了,以後不要再亂動自己書桌了等等。
  • 哈佛教授:家裡這3個地方,媽媽們不要亂收拾,越亂越好
    越亂越好的3個地方一:桌面越亂越好很多媽媽很害怕桌面亂,尤其是一些有強迫症的寶媽,總是會因為孩子弄亂桌面,而對孩子發火,但其實孩子心中有自己的不為人知的規則,也就是說,我們眼中的亂,在孩子心中已經是擺列好的了。
  • 哈佛教授:家裡這3個地方,媽媽們不要亂收拾,越亂越好
    桌面越亂越好很多媽媽很害怕桌面亂,尤其是一些有強迫症的寶媽,總是會因為孩子弄亂桌面,而對孩子發火,但其實孩子心中有自己的不為人知的規則,也就是說,我們眼中的亂,在孩子心中已經是擺列好的了,這也是為什麼媽媽一旦給孩子擺放好了桌面的東西後,孩子反而會覺得莫名煩躁,反而各種東西都找不到。
  • 桌子越亂的人越聰明?還是用這些收納小物 to be smart 吧~
    賈伯斯的書桌▼Facebook創始人馬克·艾略特·扎克伯格的▼還有大作家馬克吐溫的手稿滿桌飛style▼所以引發了一大波「書桌越亂越聰明」「說桌越亂越有創造力」的說法。但實際上這是奈良美智每次展覽現場都會出現的一間小木屋的內部有圖與設計圖為證那這個桌子越亂越聰明的說法到底對不對呢來自明尼蘇達大學的Kathleen D.
  • 為何說房間越亂的家庭,越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家長應該好好看看
    房間凌亂的家庭,爸媽不懂「斷舍離」,孩子深受其害日本著名房間整理歸納大師,曾去過無數個家庭,她歸納總結出這樣一個邏輯:有出息的孩子家裡,爸媽的房間不會特別的「凌亂」。相反,爸媽房間特別凌亂的家庭,幾乎養育不出特別有出息的孩子。
  • 哈佛大學: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越聰明,父母別瞎勤快
    看似孩子把家裡弄得很亂,但這需要不斷的思考和創造的,因為他們需要記住每個玩具的位置,才能開始「搞破壞」,所以家長們不要隨便批評,要學會理解孩子。哈佛大學研究:如果你家的孩子在以下三個地方不停的搗亂,家長們也不用太擔心了 ,這些地方越亂,表明你的孩子越聰明。
  • 家有孩子,房間亂還是整潔好?心理學家:亂一點對孩子反而有好處
    但是其實,把房間弄得凌亂並不是孩子的本意,也不是孩子故意這麼做的,而是孩子的天性,這是孩子有活力和創造力的體現。 因為在孩子看來,所有的事物都是新鮮的,甚至第一天玩過的玩具在第二天的他們看來又會有不一樣的好玩,他們對一切都想拿出來試一試,研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