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期 江南是一幅水墨畫 江南是一首山水田園詩

2020-12-22 浙報融媒體

夢回煙雨江南

周新紅

記憶中的江南是一幅古樸典雅的水墨畫兒,飽蘸水的靈韻和墨的濃鬱。

記憶中的江南是一首和諧雅致的山水田園詩,洋溢山的沉靜和田園的秀麗。

從地理位置上說,我現在生活的城市——蓮都,確實也地處江南,但是,不知什麼原因,感覺總是不能很深地賞玩到它古典的江南韻味。這裡沒有青石板路和斑駁的古牆,沒有隱逸在弄堂盡頭的寂寞茶館,更沒有撐著油紙傘默默地走在江南雨巷的幽怨女子。

當然,說到江南,許多人的腦海中同時還會憶起的就是一杯杯冒著嫋嫋清香的淡茶,一段段引人入勝的精彩的折子戲,一泊泊水汪汪的小河以及河邊穿著素紋小袍略施粉黛的雅潔女子。

江南,永遠散發著遙遠的古色古香和淡淡的古風古韻。

可是,這樣的優美與寧靜卻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就漸漸地消逝了,小小的山城開始了永無止盡的折騰,折騰得人心也漸漸的浮躁不安起來。江南綽約典雅的風姿和溫和淡定的品性大概也只有在書中才能尋覓得真切。

於是,茅盾、鬱達夫還有那兩個和我同姓的周氏兄弟的散文便成了我的最愛。一篇鬱達夫的《江南的冬景》就讓人很是著迷:「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過後,大江以南的樹葉,也不至於脫盡。寒風——西北風——間或吹來,至多也不過冷了一日兩日。到得灰雲掃盡,落葉滿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臉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陽一上屋簷,鳥雀便又在吱叫,泥地裡便又放出水蒸氣來,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門前的隙地裡去坐著曝背談天,營屋外的生涯了;這一種江南的冬景,豈不也可愛得很麼?」

那麼,姑且讓我放下所有的事情,不管窗外多麼喧囂,多麼鬧騰,多麼令人嚮往,在舒適而溫暖的家中,即使是兩間陳舊的陋室,加上江南特有的清冷的雨天,將自己深埋在沙發的一角,打開音響,讓室中升起輕柔曼妙的音樂,再隨手握一本《雨天的書》,周作人便談笑風生和我聊開了「江南」這個讓人一輩子心生懷想的話題。不妨,再用龍泉產的溫潤的青瓷泡上一壺龍泉的金觀音,愜意地品茗,然後讓自己很深很深地沉下去、沉下去,美美地享受屬於自己的那份獨得的快樂與寧靜,在慵懶和閒適中奢侈地享受這誘人的光陰。當然,如果你覺得還不夠原汁原味,還不能體味江南「小樓一夜聽春雨」「天街小雨潤如酥」等等這些前人已經描摹的意境。我是可以介紹你去一個地方的,我的老家——龍泉,在那個古色古香、煙雨迷濛的劍瓷名城是可以尋得到幾多專屬江南特有的迷人韻致的。

當車子在高速上駛向龍泉地界時,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安置在萬山叢中醒目的對聯:「詩畫江南最高峰,煙雨甌江第一城」。的確,煙雨的江南,尤其在三月,宛如詩情畫意的水墨畫兒,處處洋溢春的氣息,讓我這個好久未曾夢見莊周的人,似乎也很難分清到底是山水融進了我的血液,還是我自己融入了山水的氣脈。

環繞小城四圍的是無盡的連綿群山,它涵納了眾多的蒼天古木,也收容了滿山遍野的菁菁芳草,一山山的綠色牽連著、擁抱著,把人的心兒也給染醉了。甌江水自西向東緩緩地從它的腹中流淌,不但滋養了一方兒女,而且作為古官道,使小城得以溝通外面的世界,使和我一樣生於斯、長於斯的江南女子有了水的秀美、靈動之氣。五座大橋南北走向橫亙在甌江之上,猶如五條巨龍臥波,蔚為壯觀。

就像烏篷船就應該停泊在紹興的水碼頭一樣,甌江上也總能一睹小木船的芳姿。靜靜的古橋、素樸的小木船、布滿青苔的石階以及青石板路鋪就的古老的街道,組成了一幅最寫意最傳統的水墨畫兒。節日的甌江最為歡快熱鬧,仿佛它也頗通人性,一改往日的寧靜與端莊。端午節傳統的「賽龍舟」風俗已經流傳了幾十年,吸引了無數慕名而來的遊客。

春夏之交,梅雨時節,甌江水開始瘋漲,水面氤氳著溼氣。冉冉升起的水汽,蒸騰多姿,幻化無定,雲煙繚繞出的迷離情調,最富水墨橫溢的山水畫兒的韻味。這下,可樂壞了那些喜愛劃「龍舟」的人,一年一度的龍舟賽如期舉行。按照慣例,有十多個鄉鎮的團隊參賽,划船的不分男女老幼,只要喜歡,都可以參加。即使比賽的時候遇上江南那漫天飄灑、連綿不絕的梅雨,龍舟依然會在江上歡快暢遊,遊人依然如織,乘興而來,盡興而歸。

不知如此蔚為壯觀的一道江南雨中即景,今生,你是否可以一飽眼福?

生活在如此優美、詩意而又和諧的環境中,誰能遺忘得了那些逝去的歲月裡曾經孕育出的那些動人的故事,那些曾經陪伴我們悠閒度過人生時光的可人兒?

唉,令我魂牽夢縈的還是那個夢中的煙雨江南,那個生我養我讓人想起就心醉的小地方。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溫暖靜默的小時光……

相關焦點

  • 水墨山水畫入門技巧,簡單又實用
    中國國畫發展至今已有了幾千年的歷史,也出現了很多的分支,水墨山水畫就是其中的一個分支。水墨山水畫自唐朝開始到如今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法體系,現在也有許多優秀的水墨山水畫畫家,下面一起欣賞國家一級美術師諸明的江南水墨畫,並學習一些水墨山水畫入門技巧吧。
  • 梅雨,鐫刻在江南上的一首詩
    作者:黎遇之佳麗東南地,登臨罨畫中。竹雲籠曉渚,梅雨澹煙空。>就如清代詩人鄭文焯詩裡所說:一半黃梅雜雨晴,虛嵐浮翠帶湖明,閒雲高鳥共身輕。而對詩人們來說,梅雨是憂愁的,又是唯美的,這時難免想起賀鑄的詩: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
  • 婺源曉起——一幅渾然天成的江南水墨畫!
    一春常是風和雨,夢入江南,只在菜花黃時。清風洗月,急雨飛花,窗外千山已綠……。喜歡曉起村,並不是因為村裡的小橋流水古樟老井,而是因為村後的那一縱青山和那一片層次分明的綠。從上曉起到下曉起村要路經一段田野,彎彎的鄉間小路,微風吹動的油菜花,還有遠處的青瓦白牆徽派民居,一派皖南風情的田園風光,此時,把自己想像成一個走在田間的村姑,那種恬淡的感覺真是很美。榮祿第又稱「思訓堂」,是清末一品大員江人鏡的府第。
  • 孟浩然最經典的一首詩,所描寫的江南景色,美得讓人心醉!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而山水田園詩是我國古代詩歌中的一個重要種類,孟浩然和王維、陶淵明等人是代表人物。其實古代詩人們通常都會把自己細膩的筆觸放在大自然中的景色上,以寄託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小編今天向大家推薦的這首詩《耶溪泛舟》,便是孟浩然的一首描寫江南景色的經典之作。
  • 從趙雍筆下田園看到《江山勝覽》,蘇寧藝術館裡讀「江南」
    澎湃新聞獲悉,在上海蘇寧藝術館開館三周年之際,以蘇寧藝術館館藏山水人文為主題的特展——「江南」昨天起展出從古代至近現代50件與江南文化相關的書畫作品,以元代趙孟之子趙雍描繪江南水岸田園風光的《前浦理綸圖》開篇,到鄭重 《江山勝覽圖》、清代佚名《杭州四季風俗圖》……再到文徵明長子文彭草書《漁父詞》十三首收尾,從古到今,既能領略江南文士精緻典雅的文人生活,亦可領略市井浮生
  • 詩畫中國行——「馬良書」詩的田園畫,畫的田園詩
    「實在是太親切,這裡的感覺跟我的畫一模一樣!」馬良書駐足良久,激動地說。自成一派的現代田園山水早些年,馬良書曾應邀創作過一幅五六米的長卷,主題即新農村。當時他呈現的內容就是這樣:翠綠的山,山上全是竹,山下是民居,「相似的河塘,相似的田野,就連雲層裡折射出來的光線都是那麼地熟悉。」
  • 兩首經典的寫雨絕句,一首迷濛的水墨江南圖,另一首卻攜狂風之勢
    「滿天風雨助詩忙」,古人喜歡各種狀態的雨,抒發各自不同的情志,暴雨中的豪情,細雨裡的閒情,秋雨裡的悽情,春雨裡的閨情,雨態不同,情態自然不同。劉敞的《登城》原名為《微雨登城二首》,這是其中一首,寫微雨之景色;而蘇軾的《望湖樓晚景》原題為《望湖樓晚景五絕》,是一組詩,共五首,分別詠江潮、雨電、秋風、雅客、江景等。登城宋·劉敞雨映寒空半有無,重樓閒上倚城隅。
  • 家庭餐廳掛畫怎麼選,諸明江南山水畫別具韻味
    作為大自然的景象,山水風景畫是家庭餐廳掛畫的一個好選擇,給家居帶來和諧美感,使餐廳氛圍變得輕鬆、舒適。下面一起欣賞幾幅國家一級美術師諸明的幾幅適合家庭餐廳的掛畫。家庭餐廳掛畫佳作一:這是一幅很經典的江南水鄉山水畫作品,層次豐富而有立體感。
  • 詩畫梅江譜就時代華章
    ◇羅金良  梅城,這個玉骨姍姍素淡如梅的千年古邑,一直都是詩畫噴薄而出的地方,一直都是世人探尋的客家風情秘境……  如果說,「詩畫梅江」的美是一首詩,那無疑是一首清新雋永而又秀麗脫俗的詩,是一座宜居宜業宜遊的山城組詩;  如果說,梅江的美是一幅畫,那必定是一幅夢裡客都的多彩山水,抑或是一幅現代版的山鄉水墨清明上河圖
  • 冬季好風景江南畫青浦……
    庚子年十月初一,晨課畫江南初冬元蕩帆影圖…… 深秋初冬,江南顏色最美時,秋的多情多彩尚在,冬的深情風韻已走近,靜靜聽,冬會告訴你,她是落葉你是詩……
  • 千年古村水墨圖 詩畫徽州別樣春
    千年古村水墨圖 詩畫徽州別樣春 2019-04-16 10:08:05   來源:安徽網
  • 耶律楚才的一首絕句,寥寥幾筆,就勾畫出一幅水墨畫面
    下面介紹耶律楚才的一首絕句,寥寥幾筆,就勾畫出一幅水墨畫面。過濟源登裴公亭元代:耶律楚才山接青霄水浸空,山光灩灩水溶溶。風迴一鏡揉藍淺,雨過千峰潑黛濃。這首詩創作於隨成吉思汗南徵途中,當時詩人42歲,作者以徵伐、治國、安民之道進獻給大汗,並屢立奇功,備受成吉思汗的器重。全詩描寫了沿途的山光水色,仿佛一幅生趣盎然的山水畫。濟源縣在河南西部黃河北岸;裴公亭是裴休的紀念亭,裴休是濟源人,唐昭宗時曾在朝廷歷任要職。
  • 進入畫卷裡的江南,和藝術大咖親密接觸
    「江南」蘇寧藝術館館藏山水人文主題特展前段時間沉迷於《江南百景圖》手遊,所以對江南的一眾藝術大咖都挺熟悉,以至於一看到「江南」兩字,腦海裡就會浮現出文徵明、董其昌等名字。所以,這次觀展於我來說,就像一場「偶像線下見面會」,令人期待。
  • 二十四節氣中的詩畫江南
    在這樣的日子裡,坐在陽臺上,打開王寒新出版的《大地的耳語——江南二十四節氣》,一口氣讀下去,一天就經歷了二十四節氣、一年四季的輪迴。   王寒的作品,一直根植於江南大地。在她眼裡,江南的一花一果、一山一水,都值得書寫,所以有了《浙江有意思》《無鮮勿落飯》《江南草木記》和《大地的耳語——江南二十四節氣》「江南風雅頌」系列。
  • 畫與詩:中國山水與風景的含義
    不久前在復旦大學舉辦的「畫與詩:再論中國山水與風景的含義」學術研討會,聚集了海內外知名的中國古代美術研究者,從多個角度探討了中國山水畫與風景的含義,從文學等多角度判定山水圖像題材,討論與山水相關的詞彙、觀念,以及畫家對山水的運用,山水與繪畫主題的關係等。本文收錄部分與會學者的論文摘要。
  • 世園會江南園:憶江南 風景舊曾諳(圖)
    蘇州素來以山水秀麗、園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  正如古人詩中描述: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裡。蘇州園採用「小中見大」的設計,在有限的空間裡,以亭橋樓臺、山石水畫勾勒出一幅寧靜、素雅、淡泊、幽深的園林風景。  園中採用傳統蘇式木結構修築雙亭、乳魚亭、真趣亭、琴室、畫齋等園林建築,繞水設點、宅園合一。
  • 「米式雲山」米友仁,水墨橫點連點成片,定義水墨山水畫圖式
    導語:米友仁發展了米芾技法,其運用「落茄皴」(即「米點皴」)加渲染手法抒寫自然山川,以雨後山水的煙雨濛濛、變幻空靈而見稱。世稱「米氏山水」。米友仁畫風學其父米芾,均以水墨揮灑點染表現煙雨掩映樹木,信筆作畫而不求工細。
  • 王維、孟浩然與山水田園詩
    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東坡贊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尤以山水詩成就為最,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後世人稱其為「詩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詩400首。善畫人物、叢竹、山水。唐人記載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類似李氏父子,另一類則以破墨法畫成,其名作《輞川圖》即為後者。可惜至今已無真跡傳世。王維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開元進士科第一(即狀元)。
  • 一幅《吹簫仕女圖》,藏盡了江南第一才子的悲歡離合
    在南京博物館,收藏著一幅價值千萬的古畫《吹簫仕女圖》,這幅名畫的作者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外號:桃花庵主的,唐寅,唐伯虎。可是,真實的唐伯虎和影視劇中的唐伯虎確實差距很大,雖然他同樣是明代江南的四大才子之一,但是一生的命運坎坷,而妻子也沒有九個那麼多,當然也沒有秋香姐姐。但是民間傳說中的唐伯虎的九個妻子,其實是今天我們要說的唐伯虎的仕女圖,而這些仕女圖裡面,比較出名的就是《吹簫仕女圖》,曾經的估計價格達到千萬之高。而這幅畫的女主角,大家都猜測是唐伯虎的妻子,青樓女子沈九娘。
  • 醉江南,念江南,憶江南
    ,都是「憶江南」主題。人在畫中不知醉,痴痴迷迷不知還。臨江籬笆三間舍,圍屋耕墾半畝田。養草澆花種米果,紅綠青紫香滿園。米酒和淡茶,鴻儒與佛禪。即興著水墨,風發奏琴弦。歌千首,詩萬篇,夢裡夢外醉江南。醉江南,人脫凡,生死喜悲皆超然。詩作二:《再吟江南》塵之外,雲之間,碧水悠悠泛紫煙。煙霧裡,景如畫,人如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