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將打造成一流辦學水平和廣泛國際聲譽

2020-12-12 中國經濟導報網

  中國經濟導報網 記者羅勉報導 9月17日下午,中山大學常務副書記、副校長陳春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自今年7月,該校與珠海市政府籤署全面開展新型戰略合作協議以來,雙方緊密合作,建立了聯絡小組,每月定期開會協商有關事項,各項工作順利推進,參照國際上具有影響力的公立大學系統多校區辦學模式,將珠海校區逐步建設成為保持中山大學辦學傳統,學科布局和人才培養體系相對完整,具有一流辦學水平和廣泛國際聲譽的現代化濱海校區,使之成為支撐中山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增長點,成為珠海市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技術領域原始創新的主力軍、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的生力軍,以及區域發展問題決策的重要思想庫和智囊團。

  2016年建成6-7個成建制學院

  陳春聲表示, 2016年珠海校區將有六七個建制學科建成招生,未來五年,珠海校區將是中大投入建設的重點,校區將按照一所完整的高水平大學架構,在現有7個學院基礎上,新建12個學院(系),構建起覆蓋人文學科、社會學科、理學、工學和醫學的完整學科體系,全面支撐文史哲、數理化、天地生等高水平大學重要的基礎性學科發展。這些學院(系)全部整建制辦學,每個學院都建設從本科、碩士、博士到博士後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其學生培養方案與中山大學廣州校區設立的同類型學院(系)相同,但在學科方向、高水平科學研究和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方面實行錯位發展。新組建的學科專業,主要是圍繞珠海市在科技服務業、智慧城市、新材料、文化創意和航空航天等領域的產業發展需求。

  面向全球引進高層次教研隊伍

  陳春聲告訴記者,圍繞珠海市產業發展需求和學校發展戰略布局,中大珠海校區還將建設「天琴計劃」國家級重大科學研究平臺,以及核工程與技術、海洋、生物醫藥和食品安全領域國家級科學研究平臺,以匯聚國際國內優勢資源,重點支撐珠海市現代裝備製造、電力能源、新材料、特色海洋經濟、生物醫藥、食品安全等產業發展,全面提升珠海的核心創新力。

  在珠海校區全面實施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以與世界接軌的薪酬標準招聘學院院長和學術帶頭人和以院士為代表人才團隊,目前已經向全球發出公開招聘令,引起強烈反響。

  為加快推進珠海校區辦學水平提升,2016-2020年期間,學校教師和研究人員新增量將主要布局在珠海校區。預計到2020年,常駐珠海校區的教師和研究人員總數將超過2000人,其中包括兩院院士、長江學者等一大批國家級領軍人才和優秀青年人才。珠海校區在校生人數將達到15000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人數達到10000-12000人,研究生3000-5000人,全日制博士生人數達到300人左右。珠海校區將構建起文理醫工門類齊全的學科體系,大多數一級學科在全國名列前茅,校區總體辦學水平形成較大的國際影響力。

  將建設國際首家大學天文臺

  陳春聲表示,中大珠海校區還將建設國際首家大學天文臺和天文館,並建設引力物理實驗山洞、建設「天琴計劃」國家級重大科學研究平臺,萬噸級海洋科考船以及核工程與技術和食品安全領域國家級科學研究平臺,匯聚國際國內優勢資源,全面提升珠海的核心創新力,助力珠海經濟社會發展。將珠海校區建設成為具有一流辦學水平和廣泛國際聲譽的現代化濱海校區。

  另據了解,為了增加珠海校區的人文氣息和文化氛圍,中大還將在此建設博物館和音樂廳等文化設施。計劃總投資1.7億元的多功能體育館也於去年11月動工建設,預計2017年建成並投入使用。校區範圍內的海灣大道也將改造為景觀綠化帶,修建人工沙灘,使之成為全國唯一擁有沙灘的高校。

相關焦點

  • 中山大學珠海校區打造世界一流濱海校區
    其中,二號學院樓群、實驗樓已於去年年底開工,一號學院樓群也將於今年年底開工。據介紹,中大珠海校區為提升校區學生素質文化教育的配套設施水平,還將在隱湖景觀湖濱建設可容納500人的音樂廳。為解決校區圖書館建築面積不足問題,將於教學樓北側、臨近宿舍區域建設新圖書館。在校區翰林山頂打造以服務深空、深海、深地等重點發展學科為中心的綜合性博物館。
  • 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將重點打造深空、深海、深地、深藍大海洋學科群
    隨著今年深圳校區的啟用,中山大學紮根粵港澳大灣區廣州、珠海、深圳三個核心城市辦學,形成了三校區五校園統籌發展的辦學格局和文理醫工農藝綜合發展的學科格局。關於珠海校區的定位,羅俊表示,珠海校區將著力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重點打造深空、深海、深地、深藍大海洋學科群和高水平理工科集群。珠海校區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需求,努力為國家南海戰略和灣區海洋經濟產業發展做好支撐。
  • 中山大學與珠海政府聯手打造中大珠海校區2.0版(圖)
    中山大學校友和社會賢達獲悉中大珠海校區的發展計劃慷慨解囊。17日,中大珠海校區獲贈2.8億元人民幣,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和全球高層人才引進。原標題:中山大學與珠海政府聯手打造中大珠海校區2.0版 校友賢達鼎力相助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陳惠婷):1999年創立的中山大學珠海校區走出了一條全國知名大學與地方政府合作建設的新路,中大與珠海市新型戰略合作項目17日正式啟動。同一天,長期關注中山大學發展的社會賢達、校友捐贈2.8億元人民幣,用於支持中大珠海校區建設及人才引進等方面工作。
  • 碧桂園楊國強父女向中山大學珠海校區捐贈1億元
    中山大學珠海校區捐建項目用於支持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基礎設施建設、面向全球引進高水平人才,有力推動中山大學珠海校區辦學水平的全面提升,進一步推動中山大學與珠海市人民政府籤署的《全面開展新型戰略合作協議》的貫徹落實,推動珠海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
  • 中山大學珠海校區獲捐2.8億元—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朱漢斌 通訊員王麗霞、蔡珊珊 攝影報導)9月17日下午,中山大學與珠海市新型戰略合作啟動項目——中山大學珠海校區捐建項目籤約儀式在珠海舉行,校友和社會賢達共捐贈2.8億元。據悉,這是中山大學接到校史上獲贈金額最大的捐款!最近五年,中山大學獲捐善款超過6億元!
  • 碧桂園楊國強父女 向中山大學珠海校區捐贈1億元
    中山大學珠海校區捐建的項目用於支持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基礎設施建設、面向全球引進高水平人才,有力推動中山大學珠海校區辦學水平的全面提升,進一步推動中山大學與珠海市人民政府籤署的《全面開展新型戰略合作協議》的貫徹落實,推動珠海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
  • 北師大珠海「分校」將打造與本部同一水平的南方校區
    原標題:北師大珠海「分校」 升級為「校區」   28日,廣東省教育廳公布省政府、珠海市和北京師範大學三方共建北師大珠海校區協議內容,將推進北師大珠海分校平穩轉設,升級為「校區」,打造與北師大本部同一水平的南方校區。
  • 中山大學向全球青年才俊發出邀請:青年學者,到珠海來
    據了解, 「十三五」期間,中山大學立足新時代、砥礪奮進,進入一個內涵式發展、追求卓越、邁進一流的新時期,各項事業欣欣向榮,整體實力居國內高校前列。隨著今年深圳校區的啟用,中山大學紮根粵港澳大灣區廣州、珠海、深圳三個核心城市辦學,形成了三校區五校園統籌發展的辦學格局和文理醫工農藝綜合發展的學科格局。
  • 打造國際一流濱海校區:中山大學變成這樣了!
    打造國際一流濱海校區:中山大學變成這樣了!——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建設的怎樣了呢?紅牆綠瓦、綠樹婆娑,映襯著唐家灣濱海線上的碧海藍天,國際一流濱海校區的端莊、高雅,高等學府的人文氣息撲面而來~在鳳凰山環擁中面海的中山大學珠海校區 資料圖在現場可以看到,號稱要打造成全國最美校園餐廳的「若海餐廳」已拆除了腳手架,靠近湖面的半弧形建築有種溫婉雅致的風情。
  • 中山大學珠海校區投資73億元 打造世界一流濱海校區
    記者27日從中山大學獲悉,為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創新高地,助力中山大學實現「雙一流」戰略目標,打造世界一流的濱海校區,珠海校區規劃新建項目今日正式動工建設。根據規劃,珠海校區「十三五」期間將投資73億元,基本建設共計27個單體項目,包括教學科研樓、人才公寓、食堂等合計總建築面積約106萬平方米,運動場、市政配套設施等項目合計佔地面積約34萬平方米。
  • 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將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學校區
    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是繼中山大學廣州校區、珠海校區之後的第三個校區。深圳校區的規劃建設和投入使用,是廣東省高等教育發展史和中山大學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我們要從戰略高度來深刻認識深圳校區建設的重大意義。建設世界一流灣區,經濟、科技的發展要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必須有一流的大學支撐。因為,創新是灣區最大共識和突出優勢,人才是灣區最迫切需要,而大學恰好是人才和創新的天然結合點,既是人才的聚集地和培養地,也是創新的重要載體和重要力量。
  • 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再升級!未來將投73億元建校舍
    這是珠海推進高等教育轉型發展的一大進展。近年來,緊扣創新驅動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珠海通過理工優先、學科帶動、合作辦學等舉措,推動高校向注重辦學質量和經濟社會效益轉變,取得積極的成效,加快邁向「收穫期」。此次與中山大學的新型戰略合作,涵蓋學科建設、專業優化、人才培養、科研平臺等內容,力爭將珠海校區建成世界一流的濱海校區。
  • 中山大學珠海校區領導訪問威海校區
    哈工大報訊(張玉芹 文/圖)1月17日,哈工大(威海)黨委常務副書記唐安陽親切會見了來訪的中山大學珠海校區黨委書記唐燕、管委會主任卞瑜一行4人。唐安陽向客人們介紹了威海校區的創辦和發展歷史,雙方就共同關注的名校異地辦校區的管理體制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哈工大(威海)學校辦公室主任梁春景和後勤工作處副處長王洪志參加了會見。
  • 再見了,北師大珠海分校!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正式獲批!與校本部同水平、同標準辦學!
    《批覆》指出,支持珠海校區與本校區同水平、同標準的辦學定位,實現與現有校區互補借力、據介紹,北京師範大學堅持珠海校區與校本部同水平、同標準的辦學定位,實現與現有校區互補借力、錯位發展。當前,北師大正按照高標準、新機制、國際化的原則,統籌安排珠海分校和珠海校區的各項工作,讓全體師生員工共享學校改革發展成果,凝心聚力投身學校「雙一流」建設,為建設教育強國做出北師大的獨特貢獻。
  • 2019廣東中山大學數學學院(珠海)招聘高層次人才公告
    中山大學於1924年由孫中山先生創辦,是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現由廣州校區、珠海校區、深圳校區三個校區、五個校園及八家附屬醫院組成。2016年在校全日制學生50869人(其中本科生32660人、碩士研究生12871人、博士研究生5338人),校本部專任教師3501人。
  • 中山大學珠海校區今年新增3000學生500老師
    金羊網訊 記者王倩,通訊員晁炎、蔡珊珊報導:吸引人才也要靠創新,中山大學建立珠海校區後,一直致力於讓珠海校區成為中大發展的主要增量。4月14日,中山大學與珠海市人民政府舉行進一步加強新型戰略合作補充協議籤約儀式,珠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郭永航,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校長羅俊等出席籤約儀式。
  • 李鵬考察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圖)
    大洋網訊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李鵬近日在珠海市考察中山大學珠海校區。  2月18日上午,李鵬委員長和夫人朱琳一行在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黃龍雲,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近維,副省長湯炳權,中山大學校長黃達人、副校長楊曉光以及關玉嘉、李南華、餘榮靄等陪同下到中山大學珠海校區考察。
  • 中山大學珠海校區:新生之家
    被中山大學錄取的新生,第一年將入讀學校的珠海校區。自廣州中山大學出發,經京珠高速公路,約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即可到達中山大學珠海校區。中山大學珠海校區由珠海市將位於唐家灣的3.48平方公裡的土地以及原珠海大學(籌)的建築物及配套設施無償提供給中山大學永久使用和管理。   珠海校區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空氣清新,景色秀麗,設施一流。已經形成了可以容納一萬餘名學生學習、生活的辦學條件。
  • 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四個學院回遷廣州
    校方回應:按規劃合理調整辦學布局  回遷廣州四學院:  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  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醫學院  近日,多條有關中山大學珠海校區今年下半年將有多個學院搬離珠海回歸廣州的微博在熱傳
  • 邀您相約中山大學國際青年學者深圳論壇!
    中山大學由孫中山先生創辦,有著一百多年辦學傳統。作為中國教育部直屬高校,通過部省共建,中山大學已經成為一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綜合性大學。現由廣州校區、珠海校區、深圳校區三個校區、五個校園及十家附屬醫院組成。中山大學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努力成為全球學術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