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主要包括如下內容:
① 2014-2021年,7*12本+2021年1月,共計 85冊全套
先說結論:
初中高中英文基礎較好的孩子,我推薦看英文版的美國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雜誌,
下圖為2020年1月-10月封面
顧名思義,美國國家地理,應該偏重的是地理知識,若是這樣理解就會被帶偏。
National Geographic曾經這樣說:
我們的主題是這個世界以及其中的一切,如果我們不能使普通人對這個主題產生興趣……那還不如關門。」
這裡有的不僅僅是自然風光,還有從每一個可能的角度看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反思人類的行為,記錄自然的壯闊,描述生命的起源,揭開不為人知的神秘。
當然,也有人或許為了學習英語看National Geographic這本書,不過更多人還是被National Geographic的畫面、內容、知識所徵服。
所以,簡單的來說National Geographic是偏重人文歷史文化的雜誌,非純粹的地理知識。
我為什麼這樣說呢,2020年10月刊為例,
本期
藍思指數1030L
核查該雜誌的藍思指數,難度在850L-1100L之間浮動。
封面主題:
難以忘懷的史前偶像-恐龍
今天討論的並非恐龍而是本書的第一章
EVERY MOTHER』S SON
Black mothers pose with the sons they fear losing to violence.
The project is called 「Stranger Fruit.」
被當街虐殺的黑人喬治·弗洛伊德,瀕死前,絕望地呼喊:
「媽媽」
「求你了。」
「啊……」(慘叫)
「我不能呼吸了。」
「不要殺了我。」
從這個主題,再結合前段時間美國暴亂,我想到三個人:
洪承疇,羅輯,哥倫布
第一個人:洪承疇,
明末名臣,為清朝掃除南明立下汗馬功勞,
但是在貳臣中排名第17位,屈居尚可喜之後,
1776年,在官方編纂的《貳臣傳》中這樣評價
因思我朝開創之初,明末諸臣望風歸附。如洪承疇以經略表師,俘擒投順...
今事後憑情而論,若而人者皆以勝國臣僚,乃遭際時艱,不能為其主臨危受命,輒復畏死幸生,忝顏降附,豈得復謂之完人!
簡單的翻譯:這個衣冠禽獸身居高位,貪生怕死,賣主求榮!
可笑吧,這一年,距離洪承疇被清廷追諡為「文襄」,並立御碑紀念,
過去了111年。
第二個人:羅輯
小說三體中的人物
第四位面壁者,宇宙社會學的創立者之一(葉文潔為提出者,羅輯為完善者)。初代執劍人,建立黑暗森林威懾,開創了威懾紀元,使地球人類在三體危機面前免於覆滅。堅守執劍換來人類62年和平發展,間接使地球文明延續近兩百年,生存至二向箔降維打擊來臨。最後作為人類文明的守墓人,在冥王星上與太陽系一同被二維化而死亡。
人們感謝羅輯拯救地球了嗎,並沒有
對於沒有看過三體的朋友,我講一個小故事,姑且看之,應該可以幫助大家理解。
在某個地方一群歹徒持槍劫持飛機,所有乘客成了人質,歹徒每半小時殺一個人,乘客中突然衝出來一個人綁著炸彈,大喊:你敢動我們,我就引爆炸彈和你們一起死!
綁匪怕他真的引爆,便把所有的乘客集中在機尾,安排兩個人守著,這個時候所有的乘客覺得有希望不用死了,沒有了緊張感,開始討論:
這人太厲害了,救了我們!
他好勇敢啊!是個英雄!
這個時候,綁匪安排空姐給乘客送吃的送水,並且還打開了空調,並且安排空姐照顧那些因為緊張而暈厥的乘客!
有部分乘客開始討論,這些歹徒也沒有想像的不堪,估計也是被逼打劫飛機!
過了幾個小時,有這種想法的乘客越來越多,大家看那個身上綁滿炸藥的乘客越來越不順眼,大家開始討論:
那人估計是個瘋子,正常人誰會給自己綁個炸彈
他要是突然發狂把咱們炸死了咋弄!
咱們想辦法把炸彈騙下來,反正炸彈在咱們手裡,讓那個帶孩子的媽媽拿著,比在瘋子手裡放心多了!
討論的人越來越多,最後乘客們達成一致,打死了那個給自己綁炸彈的人,把炸彈給那個帶孩子的媽媽拿著,這樣所有人都放心了!
於是乘客們開始暴動,他們打死了那個他們曾經認為的英雄,並把炸藥交給了那個帶孩子的媽媽!
這個時候綁匪看見媽媽拿著炸藥,又進來開始每15分鐘殺一個人,此時那個媽媽把手裡的炸藥扔到一邊,扔了以後大聲喊道:我炸了飛機,我的孩子也會死,我怎麼可能親手殺死自己的孩子呢!
被所有乘客弄死的人就是羅輯!
第三個人哥倫布
哥倫布是偉大的航海家,他對人類的最大貢獻,便是開啟大航海時代,實現了「哥倫布大交換」,他把玉米和土豆等高產量作物帶回亞歐大陸,引發人口爆炸,他把馬帶到了美洲大陸,令原本徒步的印第安人成了馬背上的遊牧民族。
經濟的本質便是交換,人類歷史上,從沒有哪次交換能與「哥倫布大交換」相媲美。
別的國家不好說,但是在我國歷史中康乾盛世中人口突破3億,一個重要因素便是哥倫布從美洲帶回的土豆和玉米,很多人最愛的辣椒,也是那次大交換時從墨西哥傳到中國的。
我記得在我們學習的歷史中,哥倫布也一直是個正面形象,因為他對全人類的貢獻,早已突破了國界與意識形態。
哥倫布並不是完人,他也有不少黑歷史,他販賣黑奴,鎮壓美洲原住民,一開始航海的初心也不是為人類做貢獻,而是為了錢,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但過去幾百年,享受著「哥倫布大交換」紅利的人們,都覺得這些瑕不掩瑜,義無反顧把這位航海家推上了神壇。
結果呢:
魯迅先生真的說過:」'打死老虎』者,裝怯作勇,頗含滑稽,雖然不免有卑怯之嫌,卻怯得令人可愛。」
如今殺害弗洛伊德的警察還活著,印第安人的土地還被佔著,忽而轉身去砍哥倫布的腦袋,也是怯得令人可愛。
故事講完了,我們再回到主題,
我們讀書的目的是什麼呢?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不是非黑即白,往往中間的灰色地帶才是我們必須接納和適應的真實。
關於本篇文章主題中的問題,為什麼讓孩子看一些英文原版人文歷史文化方面的書籍,而National Geographic是很好的選擇!
、
讀書是一種思考與認知,它並不能為你帶來直接的財富提升,卻能有助於你更好的了解這個世界。
我們常說知識改變命運,實則是知識改變了你對整個世界的認知,對每一件事的態度。
我們不斷的用知識去豐盈,充沛自己的內心,
最後,你認知到了驕傲自滿的缺陷,於是你學會了自謙低調;
你認知到了道德倫理的尺度,於是你學會了原則禮法;
你認知到了自由的局限,於是你學會了對自由的把握;
你認知到了苦難挫折的必然,於是學會了堅韌坦然的面對;
你認知了仁義禮智信,於是學會誠實敬重。
讀書所獲取到的知識並沒有為你製造出財富,
但卻教會了你在容易和困難、前進和後退、誘惑與內心、理智與衝動之間如何做取捨;教會了你金錢可以幹些什麼,還可以創造出多大的價值;
教會了你一份穩當的公務員工作,一份高薪工作,一個大型企業的offer對你意味著什麼;
教會了你什麼樣的生活才是你要的生活。
---
彩蛋來了
↓↓↓↓
本期彩蛋(留言區下午發出):
① 2014-2021年,7*12本+2021年1月,共計 85冊全套
若是有密碼:爸媽網晨晨爸
請勿在線解壓,會有報錯提醒,請下載後解壓
英語啟蒙、原版閱讀、標化考試
掃碼關注
據說只有不到7%的公眾號在堅持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