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俗稱對對子,是傳統文化的瑰寶,得到很多朋友的喜愛。古往今來,眾多好對聯流傳在民間,等待著知音的賞識。
特別是一些技巧很強、水平很高的對聯,可謂名揚天下,千百年來讓人津津樂道。
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喜歡對聯的讀書人。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欣賞5個名揚天下的對聯,對仗工整才華橫溢,令人讚不絕口。
第1副對聯:兩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
這個對聯出自《隨園詩話》的記載,很多影視劇都有出現過。對聯將東南西北融入其中,渾然無形,又做到了對仗工整,意境深遠,讓人忍不住泛起同情之意。這個對聯簡約而不簡單,看似普通而別有韻味,真是一個好對聯。
第2副對聯:蒲葉、桃葉、葡萄葉,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這個對聯流傳很久了,是用「諧音」來營造對聯之美。葡萄的讀音與「蒲」「桃」兩字讀音相同,是諧音雙關。而「玫瑰」同樣與「梅」、「桂」同音,也是諧音雙關,與上聯手法一致,對仗工整,旗鼓相當。
同時上聯的蒲屬草本植物,桃是木本植物,末四字概括點出植物性質,作為小結。而下聯的梅花香在春天;桂花香在秋天,故以春香、秋香作結,與上聯相互照應,嚴絲合縫。縱觀全聯,一葉一花,虛實結合,趣味盎然。
第3副對聯:楊三已死無蘇醜;李二先生是漢奸。
這個對聯是一個無情對。也就是說,上下聯沒有什麼關聯,純粹是字面上的對仗。楊三,名叫楊鳴玉,又名阿金,乃是蘇州崑曲的丑角,因排行第三,人呼「楊三」。因為演出的是崑劇丑角,有當時也被稱之為「蘇醜」。
上聯表達了對名醜楊三死亡的哀悼,而下聯則是表達了對李鴻章的嘲諷。李鴻章排行第二,因為籤訂了馬關條約等諸多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被當時百姓認為是漢奸。
這個對聯其實重心在於下聯,楊三隻是一個陪襯,而大家所記住的也主要是李鴻章「漢奸」這兩個字。對聯才氣過人,態度鮮明,犀利直率,令人印象深刻。
第4副對聯:有甚於畫眉者也;如此則動心否乎?
對聯比較困難的,在於使用虛詞。比如,陳寅恪在入學考試中曾經出題「孫行者」,難就難在虛詞,難倒了一大片學子。不過總算有人對出「祖衝之」,對出「胡適之」,成為一段佳話。
而上面這個對聯也是用虛詞寫成,亦莊亦諧,亦俗亦雅,十分巧妙。有些朋友可能看出了這個對聯的玄機。沒錯,這是一個恭祝新郎新娘結婚的賀聯。
對聯作者別出心裁,沒有採用俗套的「白頭到老」或者「早生貴子」來祝賀新人,而是選擇了兩段歷史上的典故,讓人嘖嘖稱奇,拍案叫絕。
上聯出自漢代名臣張敞畫眉的典故。張敞為妻子畫眉毛,長安城中議論紛紛,連天子都知道了。於是天子詢問張敞,張敞巧妙回答:「閨房之中,夫婦之私,有過於畫眉者。」意思就是說夫婦之間的親密事,可不止畫眉那麼簡單。陛下您說呢?
於是,畫眉之樂便成為夫妻甜蜜的用語。上聯直接拿過來這個典故,用在新婚的新人身上,真是妙不可言,語言含蓄,卻讓人浮想聯翩,不由會心一笑。
下聯的典故則出自《孟子》。有人問孟子:「夫子加齊之卿相,得行道焉,雖由此霸王不異矣。如此則動心否乎?」意思是說「孟夫子若晉升為齊國卿相,能夠實現自己的主張,那麼即使因此而建立了霸業或王業,也不必感到奇怪的了。如果這樣,您動心不動心呢?」
孟子回答說:「不,我四十歲起就不動心了。」而所以下聯借用這個典故,乃是一語雙關,說孟子不動心,但是閨房之樂,足以讓人動心。這樣的賀聯,把戲謔之意放在祝賀之意中,一語雙關,既是開玩笑,又十分文雅,一點也不庸俗,自然令人津津樂道。
第5副對聯: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抱孤子,出重圍,匹馬單槍,長坂橋邊,戰數百千員上將,獨我猶能保兩全。
這個對聯的上聯是著名的絕對,多年沒有人對出下聯。上聯採用《三國演義》的說法,用數字勾勒出諸葛亮一生行跡,形象直觀,表達了作者對諸葛亮的無限崇敬。
由於上聯把一到九的數字融入其中,使得這個上聯很有難度。一直到後來,才有人對出下聯。很顯然,下聯是歌頌名將趙雲的,也是用數字詞,對仗相當工整。
另外,還有人對了一個下聯,不是用數字,而是用東西南北中,也可以參看:「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裡,變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大家還知道哪些好對聯呢?大家有沒有寫過對聯呢?我每天寫傳統文化類的文章很不容易,也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我,多多收藏和轉發我的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