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26 日,比特大陸聯合創始人吳忌寒在推特發布加密信件的代碼,正式宣布辭去比特大陸 CEO 兼董事長職務,信件題目為《關於比特大陸的兩位聯合創始人之間的和解》。
兩位創始人長達一年的爭鬥正式結束,協議已經達成。對於比特大陸來說,未來將會是嶄新的一頁,也將面臨著更大的機遇和挑戰。
吳忌寒離職信解密
吳忌寒是用區塊鏈密碼技術寫成的,經由Igor Igamberdiev解密後,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宣布卸任比特大陸董事長,詹克團和他之間的分歧已經「最終」以「友好」和「建設性」的方式得到了解決。
2、詹團以6億美元的價格購買了吳忌寒和一些創始股東持有的股份,條件就是吳忌寒辭去比特大陸執行長和董事長一職。
3、將比特小鹿從比特大陸拆分出來,由吳忌寒領導。螞蟻礦池交給詹克團負責,兩人獨立進行公司經營。
4、比特大陸資金財務狀況良好且健康,擁有3.27億美元的法幣
5、通過協議,比特大陸 IPO 之路也會更加順暢
(吳忌寒推特發布的加密信件)
根據之前吳說區塊鏈消息,12月28日上午比特大陸股東大會結束,和解協議獲得股東會批准,將開始執行,預計在1月底完成買賣雙方交割。另外據比特大陸員工透露,協議稱未來6個月內比特大陸員工遭到開除將得到n+6到n+9的補償。
現在,這一消息已經被證實是真實可信的。
吳忌寒和詹克團:風雨同舟到反目成仇
這是一張早期吳忌寒和詹克團在公司年會上的一張照片,詹克團淚灑當場,吳忌寒在一旁安慰,兄弟之情深厚。
但是隨著兩人在公司未來發展方向上出現分歧,兩個人也從患難與共的兄弟變成了你爭我奪的競爭對手。
簡單來說:一個希望繼續賣新礦機賺錢,一個希望公司轉型成為晶片製造企業。
吳忌寒出身投資領域,有著精明的商業頭腦,對技術並不在行,對比特大陸的發展也以商業角度出發。礦機為主、並重倉BCH,在加密領域持續發展,以期望獲得更大的利潤。
詹克團是一個地道的技術型人才,從清華大學到中國科學院,詹克團畢業後一直從事集成電路的設計工作,他對比特大陸的發展定位在未來的AI技術、希望將公司轉型成為一家卓越的晶片製造企業。
早在2011年吳忌寒便接觸了比特幣投資,並且看好比特幣未來發展的潛力。2012年,烤貓礦機的ASIC問世,吳忌寒發現不僅買比特幣可以賺錢,賣礦機可能會賺到的更多錢,他便有了投資生產礦機的想法。
要生產礦機必須要有技術,才能夠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優勢,但吳忌寒不懂技術,這時候技術出身的詹克團成為比特大陸發展的重要人物。
詹克團畢業於中科院、擁有15年集成電路開發經驗、為了說服詹克團一起創業,吳忌寒當時承諾,如果能實現礦機晶片的兩個關鍵性技術指標,詹克團將會拿到公司60%的股份。詹克團加入比特大陸這後,僅用半年的時間就自主研發了55nm比特幣挖礦晶片BM1380,以及基於BM1380晶片的螞蟻礦機(AntMiner)S1的第一代螞蟻礦機,並出乎意料地大受歡迎。
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比特大陸的營收曾高達28.45億美元,淨利潤比同一時期的小米還高。
比特大陸採用雙CEO結構,即以詹克團作為最大股東,佔股36%,吳忌寒作為第二大股東,佔股20.25%,這種方式給比特大陸發展帶來了阻礙。
根據協議,作為主導礦機開發的技術人員,詹克團每次完成礦機製造及升級都能獲得股份,這導致他在比特大陸的股份越來越多。雖然詹克團不喜出席公開活動,但其實他才是比特大陸最大的掌權者。詹克團同時還掌握著比特大陸的財權。如果詹不同意撥款,吳忌寒提出的一些設想也只能以放棄告終。
2016年起,由於詹克團主導比特大陸的發展,公司的發展方面也以 AI 晶片為主。礦機研發卻停滯不前,也沒有新的晶片產品上市,這也讓吳忌寒非常不滿,兩人之間的內鬥也已開始。
在公司發展規劃策略上, 兩位CEO都犯下了重大錯誤,讓比特大陸損失慘重。
詹克團為了發展 AI 晶片,從華為高薪挖人才來發展這一領域。但事實證明,這個決定在當時來說是非常錯誤的,比特大陸在 AI 領域的發展入行晚,技術優勢也不強,想跟谷歌、華為、AMD、英偉達等巨頭一爭高下,難度非常大。比特大陸不僅燒光了前期的利潤,真正的 AI 技術並沒有多大進展,在礦機市場的佔比也出現了下降。
吳忌寒也在這一時期放棄了BTC挖礦,從2017年比特幣分叉出現BCH後,便將公司的算力轉向了BCH,同時又將不少BTC換成BCH去拉盤。從現在來看,重倉BCH無疑是吳忌寒犯下的重大策略失誤。
2019年,在詹克團的帶領下,比特大陸在礦機市場上頻頻失利,由此前的75%縮水至42%,而神馬礦機在2019年的市場佔有率已達到35%,距離將比特大陸趕下神壇只有一步之遙。這也引發了,比特大陸員工對於詹克團的不滿。
2019年10月,比特大陸科技控股公司兩大股東吳忌寒和詹克團爭鬥從未停止。2019年10月28日吳忌寒趁詹克團在深圳參加安博會時,搶奪了香港公司的公章,將比特大陸法人和執行董事變更為自己。隨後向公司全員宣布,解除詹克團一切職務。
之後,雙方數次通過各種渠道發布公告,就公司法人、公章、公眾號歸屬等問題爭執不下。2020年5月8日,吳忌寒陣營的北京比特財務長劉路遙指派王某廣、賀某胤等大約60名員工在海澱區政務服務中心搶走了營業執照及其副本。這一事件讓比特大陸爭鬥進入白熱化。
在相關利益方出面調解之後,最終吳忌寒和詹克團走上了和解之路。
比特大陸赴美 IPO 還要多遠?
吳忌寒在這次的信中,特意的提到了關於比特大陸上市問題,並對上市之路充滿了希望。
「通過上面提到的協議,比特大陸的商業模型將會非常直觀,IPO 之路也會更加順暢。在這個協議下,為了符合估值調整,B 輪和 B+輪的投資者手裡的股票數量也漲了兩倍。他們投資獲利的可能性更加明確。」
2018年9月,比特大陸就進行了首次公開募股的嘗試,但並沒有成功。
比特大陸、嘉楠耘智、億邦國際為加密市場的三大礦機企業,IPO之路坎坷不定。
2016年起,嘉楠科技(後更名為嘉楠耘智)欲借殼上市,嘗試申請A股,最終因業績對賭,引起深交所注意,第一次無果。之後,在2017年徵戰新三板、2018年5月又向港交所提交IPO招股書。
2019年12月21日嘉楠耘智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區塊鏈第一股」。
現在嘉楠耘智的日子並不好過,今天股價收盤4.9美元,較2019年上市開盤最高價13美元的記錄相差甚遠。
2018年6月24日,另個礦機巨頭億邦國際首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但該申請於同年12月失效;2018年12月20日,億邦國際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但2019年6月21日,港交所披露的信息顯示,其招股書再次失效。
2020年6月26日,經過多次努力之後,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現在億邦國際股價未能突破14.95美元的高位,現報4.89美元。
無論是嘉楠耘智、億邦國際在港股的 IPO 都宣布失敗,這可能與我國對於加密市場的政策關係很大。中國股市、香港交易所對礦機生產商的持續盈利能力表示懷疑,因為礦機本身就是加密行業的一部分,數字貨幣波動又很大,礦機的盈利能力與數字貨幣的價格又息息相關。對於這樣一個企業上市,中國股市、香港交易所還是保持了相當謹慎的態度。
所以未來比特大陸上市很可能仍以赴美IPO為目標。
另一方面來說,這兩家礦機企業之所以成功赴美,宣傳的焦點仍在拓展AI晶片及相關業務。如果說自己是一個賣礦機的,估計也無法敲開納斯達克的大門。
按照拆分協議顯示,詹克團承諾2022年12月31日前完成美股合格上市,合格上市最低估值為55億美金且上市融資不低於5億美金,如果無法完成可能需要向投資人回購併支付利息。
所以,這次吳忌寒所說的「IPO 之路也會更加順暢」也是根據當前形勢作出的合理判斷。也許,吳忌寒和詹克團分家,能夠實現比特大陸敲響納斯達克鐘聲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