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環案:27年洗脫罪名,卻洗不去偏見

2020-12-20 鳴金網

來源:桌子的生活觀

ID:zzdshg

張玉環殺入案平反刷屏之後,在網絡上算是落下一段帷幕,可回到家中的張玉環,生活對他的考驗遠遠沒有結束。

27年,外面的世界已經變得讓張玉環無法理解,他不會用手機,不知道什麼是網絡,不明白電扇為什麼會搖頭。

他就像一個新生兒般,艱難地適應陌生的一切。

然而,對張玉環來說,學會使用電子產品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最難克服的,其實是周圍人的偏見。

在梨視頻中,同村醫生張幼玲說,張玉環回村後,來來往往的都是記者,可村裡幾乎沒有人跟他接觸,大家依然認為他是殺人犯。

他急切地呼籲:大家一定要打消對張玉環的孤立,他要融入社會,這點非常重要!

其實我們看到的張玉環和村民眼中的張玉環,是完完全全不同的兩個人。

我們認識的張玉環是冤案平反之後的張玉環,是基於熱搜之上的人,我們相信他是好人,是被冤枉的,可對於當地的村民來說不是,他依然活在他們的偏見裡面。

所以,別看張玉環剛回家這些天很熱鬧,我們也感覺大家都很正義,但是等熱搜褪去,他需要自己獨自去面對那個真實的世界,一個人是不可能不融入社會的。

其實不只是當地村民,還有一些網絡鍵盤俠也在妄自評論,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就判定他是真兇,隨意貼標籤:

有個網友評論得一針見血:法律上是疑罪從無,人心是疑罪從有。

這些問題,其實比張玉環的國家賠償更值得我們去重視,大家如果不去撕掉張玉環殺人犯的標籤,那麼他將會被釘在恥辱柱上一輩子。

張玉環的再審辯護律師尚滿慶說:

「我們作為辯護人,很堅定地認為,本案不管是27年前還是現在,所有的證據指向均不能證明張玉環有作案的可能、作案的時間、作案的手段...

我希望社會能釋放出一種善意,張開臂膀歡迎張玉環回歸正常的社會,遠離自己所遭受的苦難......

尚滿慶最後說了一句話,讓我特別有感觸,他說:希望大家能以最大的善意去理解一個艱難行走了27年的家庭。

27年,這個家庭是怎麼熬過來的,沒有人知道。

在很小的時候,張玉環的大兒子張保仁,就頂著「殺人犯兒子」的惡名,飽受白眼、謾罵、毆打,他不敢反抗,永遠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

小兒子張保剛幸運一些,他跟著外公生活,沒有留在張家村。

大約八九歲的時候,張保剛回到村裡找哥哥玩,正好看到同村的小夥伴把張保仁摁在地上,還往他的嘴裡塞牛糞,張保仁呆呆地躺著,一副逆來順受的樣子。

他們已經那麼難了,可是他們還要那樣對他們。

這就是人性。

一個幼小的孩子,身邊沒有父母陪伴,還要忍受異樣的眼光、甚至不明不白的毆打,他該有多苦啊,真不知道那些歧視他的人,怎麼忍得下心。

世俗的偏見、歧視,如同一座大山,從過去的27年到今天,都重重地壓在張玉環一家人身上。

他們已經付出了這麼多,還要怎樣?

白巖松談到這樁案件時感慨地說:

張玉環蒙冤27年,起點是在1993年,我想想自己,那一年25歲,走進東方時空當主持,今年已經52歲。想想這27年人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更能明白對於張玉環來說,這27年在人生當中失去多少。

被冤枉的時候,張玉環就一直在牢裡面寫申訴信,27年時間,他整整寫了五六百封,終於洗脫了冤情。

可是出來之後才發現,用27年可以洗脫罪名,但人心裏面的偏見怎麼也無法洗掉。

電影《哪吒》裡面有一句臺詞:人心中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也無法翻越。

知乎上有個問題:在中國農村什麼讓你感到最恐怖?

有個叫「倔強的王大爺」的答主用他的故事告訴我們,最恐怖的就是偏見。

他是做房地產的,之前帶過一個女徒弟,長相一般,但很能吃苦,基本上全年無休,包括端午中秋這些假期。

一年之後,因為他要離開所在的片區,就把女徒弟升到經理級別了,而且,那個片區所以能賺錢的機會,他都給她了。

又過了一年,女徒弟攢夠了一套房子的首付,在她負責的一個項目上買了一套房,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但有一次上班的時候,女徒弟突然哭得特別厲害,怎麼勸都勸不住。等她冷靜下來之後,給同事們看了她老家親戚群裡的聊天記錄,大家才知道是怎麼回事。

她親大姨在親戚群裡說,她肯定是在城裡做小姐,才賺到買房子的錢的,還說得繪聲繪色,有模有樣。

這個女孩本來踏實勤奮,靠自己的努力過上了更好的生活,可是這個親戚看到她過得好,就不分青紅皂白地給她貼上了「出賣身體賺錢」的標籤。

即使毫無依據,但人很喜歡相信謠言,尤其在偏遠閉塞的地方,假的都會變成真的。

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以後別人一提到這個女孩,就會自動將她和不好的事情聯繫在一起,女孩的一生,恐怕都要受影響。

可悲的是,沒人去問她怎麼賺到買房的錢,沒人在乎她工作到底有多努力,在未做任何考證的情況下,就通過自己的臆想斷定一個女孩做那麼不堪的事情。

說實話,這樣的人內心極其醜陋,其言行實在太齷齪了。

還記得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那個令人悲傷的故事嗎?

在西西里的一個小鎮上,瑪蓮娜就因為長得太美,被貼上了不守婦道、人盡可夫的標籤。

有人說她私會情夫,但其實,所謂「情夫」是她的父親;

有人說她生活混亂,但其實,她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抱著丈夫的照片獨自在家中跳舞。

古今中外,女人最害怕的就是蕩婦羞辱,在一次一次事件中愈演愈烈,最後變成了可怕的群體霸凌。

那個小鎮上的女人,集體孤立瑪蓮娜,她們不給她提供工作,甚至不賣給她食物。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她們一起在廣場上對她拳打腳踢,扒她的衣服,剪她的頭髮,指責她勾引男人。

有人親眼看到她做什麼齷齪的事情嗎?有人親眼看到她去勾引別人的老公嗎?

沒有,大家就憑藉著風言風語中的偏見,恨不得扒了她的骨,抽了她的筋。

一個人,只要和別人不一樣,只要有人傳謠言,那麼,她這輩子都要被釘在恥辱柱上,要被孤立,被歧視,至於他是罪有應得還是含冤受屈,沒人在乎。

你看,世俗的偏見到底有多可怕?

記得在我上小學的時候,班上有個女孩,臉上有一大塊斑,不知道是哪個同學帶頭說了一句她有傳染病,自那之後,班上的同學都不願意跟她玩了。

我經常看到那個女孩落寞地走在人群中,低著頭,用頭髮遮住自己半邊臉,恨不得將自己整個人都隱藏起來。

我隱隱地覺得這樣做不對,但也無力改變什麼,一年之後,女孩就轉學了,從此沒有人再見過她。

後來,每當回想起這件事,我都覺得特別後悔,如果當時我能鼓起勇氣和那個女孩說句話,告訴她她並沒有做錯什麼,不用感到自卑,她人生中的那一年,是不是會因此明亮一些呢?

群體性的歧視最可怕之處就在於,身在其中的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沒做什麼過分的事,也許只是跟著起鬨,也許只是沉默閃躲,但對被歧視的那個人所造成的傷害,卻是實實在在、難以彌合的。

所以,我們需要從群體的偏見中跳出來,真正地、正確地了解那個被歧視的人,這需要的不僅是智慧,還有悲憫之心。

《論語·公治長》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公治長是孔子的弟子,因為一場誤會,被關進了監獄裡面。

雖然最終被無罪釋放,但公治長畢竟是蹲過監獄的人,鄉親們難免對他指指點點,而孔子卻做了一件讓人大吃一驚的事——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公治長。

眾人都很不解,青年才俊那麼多,為什麼孔子要挑一個坐過牢的人為婿呢?

孔子說,公孫長入獄,並不是因為他真的犯了什麼罪,他也是受害者,而且,公孫長入獄後,一直不卑不亢、不怨不尤,由此可看出他是值得託付之人。

如果孔子也人云亦云,跟著大家一起用有色眼光看待公孫長,很有可能錯失一位佳婿。

有一個很經典的問題,我們再來答一下。

假如要從以下四個人中,選擇一位來造福人類。你會選擇哪一位?先來看看他們的基本條件。

候選人A:篤信巫醫和佔卜,偷偷養了兩個情婦,嗜好吸菸喝酒。

候選人B:曾經兩次被趕出辦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起床,讀大學時因吸食鴉片差點被開除,每晚都要喝許多白蘭地,煙不離手。

候選人C:曾是國家戰鬥英雄,保持素食習慣,從不吸菸,不談女色,只偶然來點啤酒,年輕時沒有做過什麼違法的事,酷愛讀書,懂藝術,有專著出版。

候選人D:相貌英武,年輕時積極投身革命,曾參與刺殺清政府要員,其許多名句激勵了大量的有志青年。

單看這些個人信息, 你是不是要決定選誰了呢?

別著急,我們來公布答案。

候選人A,是美國總統羅斯福。

候選人B,是英國首相邱吉爾。

候選人C,是法西斯元首希特勒。

候選人D,是臭名昭著的賣國者汪精衛。

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只通過一言半語,非常片面的信息去認識一個人,這樣會讓我們變得偏見、狹隘和無知。

知名評論人石述思說:所謂成熟,就是對內消除傲慢,對外消除偏見的修行。

人生很長,誰也不能保證自己永遠不會遭受不公,如果每一次,當某個無辜的人被歧視時,你都隱匿在人群中做一個幫兇,那麼,當有一天,你成為異類的時候,誰又能為你說句話呢?

真正成熟的人,懂得包容這個世界的多彩多姿,不會用偏見的方式來彰顯自己單薄、可笑的優越感。

當目睹某人被歧視、被傷害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的不只有自保,還有善良。

作者簡介:桌子,身高1.85米,有八塊腹肌的兼職男模。前南方航空公司職員,三觀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

相關焦點

  • 被冤枉27年的張玉環案:正義遲到的時候,情義從未缺席
    從26歲到53歲,27年,整整9778天。這是張玉環含冤入獄的時間,也是中國冤獄時間的最長紀錄。在這二十多年裡,張玉環從一個風華正茂的小夥子,變成了一個飽經風霜的老人。而他最終能夠沉冤得雪,無罪釋放,背後其實是很多人堅持不懈的努力,尤其是他的家人。
  • 回村後仍被孤立,張玉環為何洗不掉「罪名」?
    他非常希望打消村民們對張玉環的偏見與孤立,幫助他融入社會。被羈押近27年無罪歸來的張玉環,用視頻通話感謝同村醫生張幼玲,一個多年來堅持為他喊冤的人。小觸了解到,張幼玲曾是推動此案發展的關鍵人物。張玉環冤獄27年,網上一片同情,呼籲「找到真兇」「幫他融入社會」的人不在少數,而線下村民卻表現出了截然不同的態度,這頗為諷刺。
  • 蒙冤27年,9778天,張玉環無罪了
    在被羈押9778天、近27年後,張玉環終於重獲自由。這些年,趙作海案、劉忠林案、呼格案、聶樹斌案、陳滿案、李錦蓮案……一起起冤案被複查、被平反。還有河南民權縣的吳春紅,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對吳春紅涉嫌的投毒案作出再審決定。今年4月1日,此案再審宣判,吳春紅當庭被宣告無罪。而此時,吳春紅已被羈押服刑16年,共5612天。27年、16年……張玉環和吳春紅蒙冤終究還是等來了一個結果,會不會有人已經等不到冤案得雪的這一天?
  • 張玉環案:27年,人生失去多少當年遇害男童家人也應獲得公平正義
    被關押27年後改判無罪的張玉環,登上了輿論的風口,案件的相關細節也一步步浮出水面。央視記者白巖松表示,對於張玉環來說,這27年在人生當中失去多少?白巖松談張玉環案:27年,人生失去多少?白巖松:張玉環蒙冤27年,起點是在1993年,我想想自己,那一年25歲,走進東方時空當主持,今年已經52歲,想想這27年人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更能明白對於張玉環來說,這27年在人生當中失去多少?祝願未來張玉環的人生之路順暢一些,能夠幸福快樂多一些,更盼望這樣的錯案,今後不要再有了,過去有的也都能夠迅速糾錯,誰的人生都經不起折騰。
  • 張玉環案27年後沉冤昭雪,背後的律師到底有多厲害
    27年來,他們從江西,一直喊冤喊到北京。但是正義得到伸張不僅僅靠他們的執著,還有終於等來了願意為他們伸張正義的人。說感覺自己去了一趟煉獄,「(張玉環)他非常激動。但是結果和張玉環案一樣,屢遭碰壁。雖然不比張玉環案,拖了二十多年,但這也是一樁拖了六年之久的冤案,四個人才沉冤昭雪。
  • 時隔27年,江西殺童案張玉環被無罪釋放,案件細節暴光
    8月4日,法庭宣判張玉環故意殺人案庭審結果:張玉環無罪。時隔27年,江西殺童案張玉環被無罪釋放。他是目前國內已知,被關押時間最長的無罪釋放當事人。02在張玉環心裡,他始終活在1993年。他逢人便喊冤。足足喊冤喊了27年!
  • 陳劍導演評價張玉環案,長達27年的痛苦能用金錢衡量嗎?
    近日最受關注的事情,無疑是「張玉環案」,無罪判決的這一天,讓他和家人們等待了將近27年,9778天。從26歲背負殺人的罪名被帶走,到53歲被改判無罪,張玉環走了將近27年的伸冤路,他寫了五六百份申訴書,這期間的精神上的痛苦、內心的委屈、家庭的變故、失去的20餘年的青春等等,都是常人難以想像的。
  • 人物 | 你願意用多少錢換27年的自由?張玉環案中的那些人
    2次自殺和27年的堅持,張玉環在絕望和希望中掙扎。一方面鼓不打不響,冤不申不明,他渴望清白,不希望帶著遺憾死去;另一方面,他申訴所做的努力,卻也都不見迴響。27年,失去的不僅僅是自己的青春、自由和清白,日夜折磨他的也不僅僅是蒙受冤屈的痛苦。
  • 張玉環案給我們的啟示
    張玉環,緣於1993年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凰嶺鄉張家村年僅6歲和4歲的兩名男孩,被殺後拋屍案有關。 這個百餘戶人家、平日冷清的張家村熱鬧了,網絡熱鬧了,村民的疑惑仍然存在,到底誰是殺害兩個孩子的兇手?網民質問著,為什麼讓張玉環等了27年,這到底是誰的錯?如果沒有張玉環哥哥張民強的堅持,沒有其前妻宋小女的執著,沒有現在網絡環境的透明,那麼張玉環還要等多少年?
  • 張玉環,無罪!回家的路,他「走」了27年……
    時隔近27年後再相見,母親與兒子久久佇立,一時不敢相認。一陣遲疑之後,張玉環和83歲的老母親緊緊地擁抱在一起。他說,從26歲到53歲,9000多天的等待,實在太過漫長。今年8月4日,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判決:「原審據以定案的證據沒有達到確實、充分的法定證明標準,認定張玉環犯故意殺人罪的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按照疑罪從無的原則,不能認定張玉環有罪……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 張玉環案27年後改判無罪 家庭聚餐背景是一張大「愛」圖
    被羈押26年9個月後,江西張玉環殺害2名幼童案終於落下帷幕。2020年8月4日下午,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再審宣判張玉環故意殺人案,以「原審判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宣告張玉環無罪。張玉環今年53歲,已被羈押9778天。
  • 殺人案改判,含冤入獄27年,張玉環背後的律師,到底有多牛逼?
    27年,他已經變成半個老人。27年,滿頭青絲變成兩鬢花白。 27年裡,她不是沒有嘗試過為丈夫申訴。 但作為農村婦女,她不識字,不認路,不了解申訴的程序。因此走了太多冤枉路。 她跑到江西高院,裡面的人告訴她:「你得去檢察院啊。」 第二天,她又跑公安廳、跑信訪辦、跑政法委。
  • 張玉環案:被偷走27年自由人生的案件始末
    張玉環,從1993年的判決死緩到2020年的無罪釋放,失去27年的自由人生。咱們一起回顧一下案件始末的時間線。1993.10.24 案件發生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凰嶺鄉張家村兩男失蹤,次日兩男童屍體在水庫被發現,其伯父報案。
  • 張玉環案26年後再審改判無罪
    背負故意殺人罪名近27載,現年53歲的張玉環終於等來了無罪判決。8月4日下午4點,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再審宣判張玉環故意殺人案,法院最終以「原審判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宣告張玉環無罪。自1993年10月27日失去自由起,張玉環已被羈押了9778天,是截至目前公開報導中被羈押時間最長的申冤者。
  • 給張玉環找律師,和27年前發現兇案的是同一人
    那些真切幫助過張玉環的人,無論如何,都不應該消聲在這個時代當中。有了這個想法,所以星貓園長想知道:當初這些人是如何知曉張玉環案,又如何介入並參與援馳的呢?警察來了,詢問了村裡的每個人,最後,把張玉環帶走了。後面的事,我們也都知道了,這一走,便是冤屈的27年。再說回村醫張幼玲。一開始,她也以為張玉環就是兇手,而且心安地過了好多年。直到2017年,有一次張幼玲聽到刑滿釋放回來的,和張玉環住在同一個牢房的朋友講起他的事,說張玉環一直沒有放棄申冤。
  • 張玉環:一千萬賠償也換不回27年青春 | 國家賠償是怎麼計算的?
    2020年8月4日,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依法對原審被告人張玉環故意殺人再審一案進行公開宣判,撤銷原審裁判,宣告張玉環無罪。自1993年10月27日失去自由起,張玉環已被羈押了26年又10個月,整整9778天,是截至目前公開報導中被羈押時間最長的申冤者。
  • 俠客島:蒙冤27年的張玉環終獲自由,然後呢?
    在被羈押9778天、近27年後,張玉環終於重獲自由。回家後的張玉環,對周圍的一切都感到陌生。他見到母親,卻已經認不出。他見到髮妻,可她已改嫁。他接受當地政法部門的道歉,但他說「這並不是一句道歉就能解決的」。
  • 張玉環案:2234萬賠償金的背後,或許藏著一個天大的隱情
    一方認為張玉環受冤坐了27年牢,多少錢也買不回今生的遺憾,這筆錢不算多 Z律師說,就系,是張玉環說的南昌普通話。 就話,是南昌話,表示就是的意思。 他是普通話夾著南昌話進行的重複表達,網友的解釋是強行植入主語,試圖混淆視聽,幫張玉環洗白。 Z律師說,童年在鄉村長大的經歷,使她對受害人家庭的痛苦感同身受。她這次去張家莊,一是想實地調查走訪,看能不能了解到更多的情況, 二是想爭取了受害人家屬委託代理。
  • 冤判27年的張玉環,申請賠償2234萬元,能得到正義的補償嗎
    1、其實對於一位冤判27年的人,再多的錢其實也無法彌補失去的時光和自由。而且據張玉環的哥哥張民強向記者透露,弟弟張玉環的身體狀況並不好。「他最近在住院,糖尿病很嚴重,眼睛不舒服,走到外面身體就打顫發冷,身體狀況不樂觀。」
  • 「知足吧張玉環,公務員幹一輩子,也比不上你27年賺了700萬」
    2020年8月8日,一位微博大V陳姓導演,對近日獲得無罪宣判、冤獄27年準備申請國家賠償的張玉環案,在微博上發表了如此言論。 為了加強效果,他還配了三類人的圖,來與張玉環做比較:1.下水道工人;2.煤礦工人;3.農民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