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書 房
時間:2019年04月09日地點:家書房(中國計生協微信公眾號專欄)書架:好書推薦《南腔北調》
作者:鄭子寧
◎ 豆瓣推薦
☆普通話與漢語拼音是怎麼來的?它們合理嗎?
——從南系官話到普通話:國語是如何統一的?
——漢語拼音為什麼不好用?
——「抗日神劇」裡,日軍說話為什麼總是那麼怪?
☆如何科學打臉地圖炮
——粵語真的是古漢語的 活化石嗎?
——臺灣腔為什麼這麼「娘」?
——北京話是滿人從東北帶過來的嗎?
☆你有深入考慮過你名字中的奧妙嗎?
——李王張劉陳為什麼稱霸中國姓氏?
——為什麼uncle和cousin就可以把七大姑八大姨通通代表了?
——中國姓氏勢力分布地圖
☆古人到底是怎麼說話的?來一場影音現場式的逼真穿越
——古詩怎麼讀才科學?
——十二生肖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南方多江,北方多河?
破解方言與古漢語的密碼萬花筒
化我們的方言為武器
打臉所有的地域歧視
捍衛你我昂起頭顱講家鄉話的權利
以古人的聲音為羽翼
踏上真正的穿越之旅
發掘歷史長河中被遺忘的傳統記憶
這裡隱藏著一個更本真的中國
☆封面展開即是一張意想不到的民國語言小報。
除了把玩、收藏、炫巧,請勿忘記它還有重要功用——
用古漢語與方言,反擊地圖炮優越感,告訴他們,我們是方言黨!
☆號外號外,尋人啟事!
趙元任精通各地方言,每每「口技旅行全國」,鄭子寧尋跡古代語音,竟還 「口技穿越時空」——你能找著鄭子寧旅行到什麼地方,穿越到哪朝哪代了嗎?
◎ 內容簡介
日常語言影響著個體的思維方式,方言維繫了民族的歷史記憶,政治語言決定了國家的現實意識。《南腔北調:在語言中重新發現中國》是一部打破個人思維模式,追尋民族失落歷史,探求家國意識邏輯的挑戰讀者智識邊界之書。鄭子寧以共時的現代漢語方言為經,橫觀漢語方言與民族文化傳承的現實全景,發散式闡明了凝聚於其中的文化偏見;以歷時的古代漢語嬗變為緯,縱覽中國語言與傳統的歷史面貌,系統性揭示了遮蔽於其下的文化記憶。由此,鄭子寧用以一種深入淺出的方式,化門檻與難度極高、向來被目為「絕學」的方言學與歷史語言學為近50個精彩絕倫的故事,把漢語普通話、拼音、方言、古漢語、姓名、稱謂、外語習得等幾乎所有語言與文化的核心問題融會貫通,用具有內在統一性的連貫邏輯,為我們在語言中找到了一個全新的中國。
◎ 名人推薦
全球化浪潮下,今天語言消失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從個人到國家,乃至所有民族,都有無盡的記憶與傳統因之漸漸被我們忘卻。語言就如生物基因一樣,儲存著豐富的歷史信息,但卻長期被人目作「絕學」。這本書化所謂「絕學」為人人可懂、妙趣橫生的故事,引領我們在語言中找到了另一個更本真的世界。
——歷史語言學家 上海師範大學/復旦大學教授 潘悟雲
人人都會說話,所以關於語言文字,人人都喜歡說上兩句,可惜即使是專家,也很少能把自己的專門以外的常識說清楚。鄭子寧費心搜羅來了各方面「專家的常識」,為我們提供了一些可靠的談資。
——漢藏語學者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研究員 龔勳
當今中國流傳著諸多關於古代漢語與漢語方言的說法,比如粵語更接近古代漢語、普通話其實是滿語蒙古語的產物並非漢語之類的,言之鑿鑿,流毒甚廣。雖然有人撥亂反正,無奈聲音太小,效果不大。鄭子寧這本《南腔北調》以輕鬆的語調清楚揭露了這些說法的錯誤(基於其上的一系列結論也就不攻自破了),向讀者展示了真正的語言研究的方法和結論如何引人入勝、激動人心。但凡對語言感興趣,不管是剛入門的新手還是懂多種語言/方言的老江湖,這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伊朗學學者 哈佛大學伊朗學博士 張湛
讀過的人說
來 源:綜合自豆瓣讀書
投稿郵箱:cfpa529@163.com
編 輯:吳 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