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菲:東協拒「選邊站」對臺灣意味什麼?

2020-12-15 中國臺灣網

  華廣網19日刊載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周忠菲的文章,針對美國與東協十國領導人的非正式會議釋放出的信息,結合兩岸問題發表看法。周忠菲指出,會議釋放出的信息表明,東協領導人在東亞地區合作問題上,沒有在中美之間「選邊站」,也拒絕在南海問題上,為美國「趟混水」。這一實例對臺灣也將產生影響。這次美國拉攏東協的意圖落空不是沒有原因的。臺灣當局應從中悟出道理,明辨世界大勢,回到「九二共識」,踏踏實實發展兩岸經貿關係,放棄分裂意圖,方為上策。

  全文內容如下:

  美國與東協十國領導人的非正式會議在加州安納伯格莊園落下帷幕。會議發表的聯合宣言,並沒有涉及美國指望的南海問題,更沒有提到任何「中國威脅」。這樣的結果說明東協領導人在東亞地區合作問題上,沒有在中美之間「選邊站」,也拒絕在南海問題上,為美國 「趟混水」。這一實例對臺灣也將產生影響。如果民進黨當局仍然拒絕「九二共識」,在兩岸經貿合作問題上,繼續把經濟政策作為擴大兩岸政治對立的手段,只能使臺灣在參與東亞區域經濟合作的問題上,更加被動,甚至失去前期的成果。

  目前,世界經濟格局出現了一些變化,臺灣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增加,成為主要趨勢。雖然臺灣不能夠控制這些變數,但應該正確判斷、正確決策,才能變被動為主動。例如,除了美國升息,推行強勢美元政策,中國大陸深化經濟改革,經濟增長速度放慢,中東局勢和石油價格激烈波動,難民潮衝擊歐洲這些現象外,世界經濟的主導權出現部分轉型、美國對國際經濟格局的掌控能力下降、新興大國經濟影響力上升、新興大國參與區域經濟治理的願望更加強烈等,是更深層次的變化。此次美國-東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召開的。而會議的結果,也顯示出這些變化對世界的影響。

  就當前形勢看,臺灣的利益在於一方面加快自身的貿易自由化進程,進一步改善島內投資環境,另一方面是繼續保持已經取得進展的,自2008年以來在參與區域經濟合作進程中所取得的成效,這是未來臺灣經濟發展的關鍵。而要實現這一點,目前最需要的無疑是保持兩岸經貿關係的深化與合作,而不是藉口政黨輪替,伺機否定已有的「九二共識」,破壞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礎。

  現實中,自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落下塵埃,當選的民進黨至今就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不發一詞」,對舉行了數年的兩岸產業合作問題,也保持「集體失聲」。民進黨的智囊中還出現不少「發聲者」,他們公開主張臺灣不應在地區合作問題上,考慮參與中國大陸與東協推動的RECP,強調要對大陸「發牌」,把參加美國主導的TPP,作為「臺灣的區域性戰略選擇」。他們當中有人甚至主張,臺灣在南海問題上「應該向美國的立場靠攏」,「放棄太平島」,與大陸「抗衡」。在如何面對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方面,他們釋放 「要對新政府多點耐心」的信號,因為他們判斷「來自美國的支持」,將帶來「臺灣經濟很大的結構性改變」。因此,「新政府上任後,還需要一至二年,才能提出新的兩岸關係政策」。這顯然是為民進黨逃避「九二共識」,進行開脫。

  其實,這種主張的要害在於,一方面不敢面對美國重整亞太戰略乏力的現實,「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迴避大陸發起、58個國家和經濟體已經參與的亞投行,也迴避大陸提出的,包括歡迎臺商參加的「一帶一路」戰略;另一方面,幻想如果緊跟美國「FTA戰略政治化」的步伐,民進黨當局在「否認『九二共識』」方面,也許能夠從美國和日本「得到某種回報」。對上述主張而言,這次東協領導人在東亞地區合作問題上,拒絕在中美之間「選邊站」, 拒絕在南海問題上配合美國對中國大陸施壓,無疑是當頭一棍。其實,去年上半年美國新任國防部長卡特就吃過敗仗。卡特馬不停蹄地在日本、韓國、新加坡、越南、印度5國連跑三個月,最終也未能說服這些國家「對抗中國」。民進黨如此不切實際的「期望」,說穿了,還是把兩岸經貿關係作為「賭注」的心態,在繼續作祟。

  中國大陸的發展需要爭取良好的周邊環境,而東協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大陸的發展。對東協而言,這不是一個「應對中國崛起」的問題,而是未來走什麼樣的發展道路的問題。難道臺灣不應該做類似思考?更何況,東協與中國大陸「10+1」的關係,有其戰略緣起,有其長期經濟互惠互利的積累。中國大陸尊重東協、注意發揮東協在地區秩序中的作用,將東協作為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地區合作夥伴。回顧歷史,中國大陸與東協的經濟互動,可以追溯到1997年的東亞金融危機;展望未來,共同參與區域經濟合作可期待RECP的推進。臺灣在RECP與TPP之間,難道不需要權衡?

  凡事預則立。2000年臺灣首次實現政黨輪替後,自2002年起,民進黨就盲目跟從日本主打東南亞,忽視中國大陸的FTA戰略,對兩岸經貿關係持消極態度,不切實際地提出臺灣的「南進政策」,結果是經濟與政治雙雙失算,最終淪落為「麻煩製造者」。而今,面對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臺灣作為以出口為主的經濟體,無論是製造業的發展前景,還是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美國的TPP,已經不是唯一的仙丹妙藥。從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地區發展戰略看,基本共識是走有亞洲特色的發展道路。這也是東協所看重的。所以,這次美國拉攏東協的意圖落空不是沒有原因的。臺灣當局應從中悟出道理,明辨世界大勢,回到「九二共識」,踏踏實實發展兩岸經貿關係,放棄分裂意圖,方為上策。(本文作者為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相關焦點

  • 時政宏評:東協拒絕選邊站,看美國在南海還咋蹦躂?
    美國的自由橫行並沒有佔到什麼便宜,也沒有激起域內國家與中國鬧事。東協方面對美國的傲慢姿態持懷疑態度。 日本《東京新聞》9月13日報導發表題為《東協國家與美中對立保持距離》的報導稱,東協各國加強與美中對立保持距離的姿態。有關國家出席了以視頻會議方式舉行的系列外長會議,東協國家部長級官員紛紛表示,不想捲入兩國之爭。 報導認為,東協各國從經濟和安全保障兩方面考慮,認為在兩國之間選邊站並非上策。
  • 朱立倫提醒蔡英文:別在美國大選中選邊站,否則臺灣很危險
    Shelley Rigger)青年討論會」視頻會議,會後朱立倫接受聯訪表示,美方學者建議臺灣別在美國大選中選邊站,否則接下來臺灣會非常危險;犧牲民眾的健康開放萊豬,民進黨在接下來的BTA會失去很大的籌碼,不知道要拿什麼繼續換下去。
  • 周忠菲:對症下藥才能治好民進黨的「病」
    臺灣《旺報》3日發表上海臺灣研究所研究員周忠菲的評論指出,民進黨的對外關係失分,首先是對日本的東南亞外交急功近利路線的盲從。其次,對美方面,民進黨錯誤估計美國的「一中政策」和臺灣的戰略價值。兩岸關係今天的僵局是民進黨自己一手造成的,解鈴還須繫鈴人。「頭疼醫頭,腳痛醫腳」,對症下藥才是民進黨明智的選擇。
  • 朱立倫「警告」蔡英文:不要選邊站!
    作者:淺陌審稿:萬裡據媒體報導,不久前,朱立倫參加了相關採訪,他表示,臺灣地區收到美方一些學者的建議,其中建議表明,臺灣地區在美國的大選當中不要選邊站,不然的話之後臺灣地區會面臨非常危險的處境。朱立倫認為,關於美國與中國進行對抗的話題中,臺灣地區應該選擇一個正確的立場,主要以臺灣地區為優先,要重視起兩岸之間的和平交流,這是非常重要的立場,民進黨當局此前不顧民眾們的生命健康安全,引進美國的豬肉,那麼在接下來的相關活動中,可能會失去更大的籌碼。
  • 日媒:東協10國中有7國更偏愛中國,而不是美國
    日前,西方媒體報導了東協十國夾在中美兩個大國間的無奈,它們總是被要求選邊站。然而,1月16日路透社轉引日本媒體(《日經亞洲評論》)的報導:「東協10國中有7國更偏愛中國,而不是美國」,美國政府感到了一絲危機。
  • 臺當局拒不承認,稱:大陸需要臺灣
    而臺灣陸委會面對數據仍然大放厥詞,對外竟然表示:「大陸需要及依賴自臺灣進口」。大陸需要依靠臺灣?陸委會給出回應有數據顯示,光是今年1月份到10月份,臺灣地區對大陸的「出口額」,就從原來的39%佔比一路飆升到46%。
  • 韓國瑜取消訪美行程,打破選前赴美接受「面試」之慣例
    莫健在臺灣大選前專程來臺,拜會朝野參選人有探底的意味。韓相當重視這場會見,銷假在市府見面,邀請「國政」顧問團重量級學者蘇起、趙建民、何思因陪同會見,不失禮數,他也很委婉地表達距離大選只剩80多天,全臺要跑,他無法請太多假,請美方理解。
  • 東協國家與中國關係走深走實
    過去的一年,美國利用疫情、南海局勢和經貿議題持續挑動東協國家對華關係,甚至逼迫其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面對美戰略施壓,東協國家一方面謹慎回應,另一方面堅定秉持對話合作的立場。2020年6月,東協峰會發表主席聲明,重申「維護一個開放、包容、透明和基於規則的地區架構的重要性」,強調繼續加強和提升東協領導的各項機制所發揮的互相促進和協同作用。
  • 2014年中國-東協博覽會臺灣精品展前發布會舉行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臺灣貿易中心四度攜臺灣精品展商進駐中國-東協博覽會,臺灣精品值得期待,廠商信心滿滿。(圖片來源:廣西臺辦) 中國臺灣網9月15日南寧消息 9月15日上午,臺灣貿易中心在廣西南寧沃頓國際大酒店舉行2014年中國-東協博覽會臺灣精品展前發布會,臺灣貿易中心副秘書長王熙蒙出席,並介紹了臺灣精品展總體情況。
  • 這個事情還真的只能選邊站
    表面上似乎不站邊,但你看學校「不提倡***」、「堅決禁止***」的表態,顯然還是站在威脅舉報的學生那一邊。作為一個主業讀金庸的,我本來是一向討厭非黑即白、「選邊站」的。金庸小說本身就反對非黑即白,喬峰、令狐衝、韋小寶都最討厭選邊站。不過凡事都有例外。在這件「舉報」舍管員阿姨的小事上,還真的沒法和稀泥,還真的只有選邊站。因為兩方之中,必定有一邊不是玩意兒。舉報的學生也對,阿姨也沒錯,有沒有這個道理?
  • 「魚米之鄉」福建漳州出口東協、臺灣水產品猛增
    其中,出口東協、臺灣地區增長尤為迅猛,貨值分別為2億美元、5203.45萬美元,同比增長76.63%和94.42%。  漳州檢驗檢疫局人士分析稱,漳州是大陸重要的水產品生產加工和出口基地,近年來水產品出口量均居大陸首位。
  • 張麗善、傅崐萁將出席韓國瑜臺北造勢 國民黨要求「立委」不能選邊站
    對於國民黨初選加溫,各地諸侯紛紛選邊站,花蓮、雲林縣表態支持,國民黨黨團30日下午也發出聲明要求「立委」不能選邊站,必須保持中立,在初選結果出爐後,全黨團結。但有「立委」指出,多位黨員不願與妙天宗教系統與傅崐萁有關之活動沾上邊,避免被貼標籤,影響自己選情。
  • 臺灣九份秋日仍暖 傳統意味濃厚
    10月3日,臺灣新北市瑞芳區九份的建築風格與布局頗具特色,電影《悲情城市》便取景於此,近年九份持續成為遊客喜愛之處。入秋氣溫仍暖,九份處處高掛紅燈籠、張貼著楹聯,傳統意味濃厚。中新社記者 張遠 攝10月3日,臺灣新北市瑞芳區九份的建築風格與布局頗具特色,電影《悲情城市》便取景於此,近年九份持續成為遊客喜愛之處。入秋氣溫仍暖,九份處處高掛紅燈籠、張貼著楹聯,傳統意味濃厚。
  • 臺灣科技「智慧」彩雲南 借道雲南開拓東協南亞市場
    臺灣科技「智慧」彩雲南 借道雲南開拓東協南亞市場 2017-06-12 18:39:1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釣魚島爭端 臺灣應站在什麼位置?
    而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也說,這是一種「區域霸權的表現」,他希望「馬英九要硬起來」,堅定表示「釣魚島主權是臺灣的」。      過去,綠營對釣魚島主權主張,大致有兩種,一種是比較極端的如李登輝認為釣魚島主權本來就是屬於日本的;另一種主張則認為釣魚島是屬於臺灣宜蘭縣所轄,不只民進黨,連國民黨也是抱持這種看法。
  • 臺灣慘遭「3連敗」
    臺灣對東協出口額不斷下滑 「新南向政策」失敗 據統計,目前臺灣對東協的出口額在不斷下降,甚至創下歷史新低。實際上,這已經是臺灣連續3年在東協出口方面呈現下滑的趨勢。倒退的趨勢顯示出了臺灣對東協出口的依賴程度在不斷下降。同時,臺灣對大陸的出口卻在不斷增加。
  • 專家:別逼孩子選邊站
    專家直言「失和是常態」,建議夫妻關起門喬共識,再出來面對小孩,別逼孩子選邊站。圖/Pixbay 一同生養小孩,他認為補習學才藝重要,她覺得快樂長大更好;她主張課後不要看電視,他支持寫完作業可放鬆。夫妻教養觀不同調怎麼辦?專家直言「失和是常態」,建議夫妻關起門喬共識,再出來面對小孩,別逼孩子選邊站。有了共同教養目標,還要分工合作來落實,而非一律丟給媽媽。
  • 東協國家執政黨: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是促進繁榮的「唯一出路」
    美國商泰隆國際貿易律師事務所的貿易律師莎拉‧彭也認為,其他國家難以完全取代中國精通的製造業領域,更多的是尋找中國+1、中國+2、中國+3的模式,意味只是把生產線多元化,而不能完全放棄把生產核心放在中國。出路在哪裡? 大國拉鋸是東協必須面對的現實挑戰,各國外賓也談到了身處其中的擔憂。
  • 中國—東協博覽會的宗旨是什麼?
    中國—東協博覽會的宗旨是什麼? 2013年08月22日 11:34 來源:廣西新聞網 編輯:王文英 中國—東協博覽會的宗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