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廣網19日刊載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周忠菲的文章,針對美國與東協十國領導人的非正式會議釋放出的信息,結合兩岸問題發表看法。周忠菲指出,會議釋放出的信息表明,東協領導人在東亞地區合作問題上,沒有在中美之間「選邊站」,也拒絕在南海問題上,為美國「趟混水」。這一實例對臺灣也將產生影響。這次美國拉攏東協的意圖落空不是沒有原因的。臺灣當局應從中悟出道理,明辨世界大勢,回到「九二共識」,踏踏實實發展兩岸經貿關係,放棄分裂意圖,方為上策。
全文內容如下:
美國與東協十國領導人的非正式會議在加州安納伯格莊園落下帷幕。會議發表的聯合宣言,並沒有涉及美國指望的南海問題,更沒有提到任何「中國威脅」。這樣的結果說明東協領導人在東亞地區合作問題上,沒有在中美之間「選邊站」,也拒絕在南海問題上,為美國 「趟混水」。這一實例對臺灣也將產生影響。如果民進黨當局仍然拒絕「九二共識」,在兩岸經貿合作問題上,繼續把經濟政策作為擴大兩岸政治對立的手段,只能使臺灣在參與東亞區域經濟合作的問題上,更加被動,甚至失去前期的成果。
目前,世界經濟格局出現了一些變化,臺灣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增加,成為主要趨勢。雖然臺灣不能夠控制這些變數,但應該正確判斷、正確決策,才能變被動為主動。例如,除了美國升息,推行強勢美元政策,中國大陸深化經濟改革,經濟增長速度放慢,中東局勢和石油價格激烈波動,難民潮衝擊歐洲這些現象外,世界經濟的主導權出現部分轉型、美國對國際經濟格局的掌控能力下降、新興大國經濟影響力上升、新興大國參與區域經濟治理的願望更加強烈等,是更深層次的變化。此次美國-東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召開的。而會議的結果,也顯示出這些變化對世界的影響。
就當前形勢看,臺灣的利益在於一方面加快自身的貿易自由化進程,進一步改善島內投資環境,另一方面是繼續保持已經取得進展的,自2008年以來在參與區域經濟合作進程中所取得的成效,這是未來臺灣經濟發展的關鍵。而要實現這一點,目前最需要的無疑是保持兩岸經貿關係的深化與合作,而不是藉口政黨輪替,伺機否定已有的「九二共識」,破壞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礎。
現實中,自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落下塵埃,當選的民進黨至今就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不發一詞」,對舉行了數年的兩岸產業合作問題,也保持「集體失聲」。民進黨的智囊中還出現不少「發聲者」,他們公開主張臺灣不應在地區合作問題上,考慮參與中國大陸與東協推動的RECP,強調要對大陸「發牌」,把參加美國主導的TPP,作為「臺灣的區域性戰略選擇」。他們當中有人甚至主張,臺灣在南海問題上「應該向美國的立場靠攏」,「放棄太平島」,與大陸「抗衡」。在如何面對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方面,他們釋放 「要對新政府多點耐心」的信號,因為他們判斷「來自美國的支持」,將帶來「臺灣經濟很大的結構性改變」。因此,「新政府上任後,還需要一至二年,才能提出新的兩岸關係政策」。這顯然是為民進黨逃避「九二共識」,進行開脫。
其實,這種主張的要害在於,一方面不敢面對美國重整亞太戰略乏力的現實,「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迴避大陸發起、58個國家和經濟體已經參與的亞投行,也迴避大陸提出的,包括歡迎臺商參加的「一帶一路」戰略;另一方面,幻想如果緊跟美國「FTA戰略政治化」的步伐,民進黨當局在「否認『九二共識』」方面,也許能夠從美國和日本「得到某種回報」。對上述主張而言,這次東協領導人在東亞地區合作問題上,拒絕在中美之間「選邊站」, 拒絕在南海問題上配合美國對中國大陸施壓,無疑是當頭一棍。其實,去年上半年美國新任國防部長卡特就吃過敗仗。卡特馬不停蹄地在日本、韓國、新加坡、越南、印度5國連跑三個月,最終也未能說服這些國家「對抗中國」。民進黨如此不切實際的「期望」,說穿了,還是把兩岸經貿關係作為「賭注」的心態,在繼續作祟。
中國大陸的發展需要爭取良好的周邊環境,而東協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大陸的發展。對東協而言,這不是一個「應對中國崛起」的問題,而是未來走什麼樣的發展道路的問題。難道臺灣不應該做類似思考?更何況,東協與中國大陸「10+1」的關係,有其戰略緣起,有其長期經濟互惠互利的積累。中國大陸尊重東協、注意發揮東協在地區秩序中的作用,將東協作為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地區合作夥伴。回顧歷史,中國大陸與東協的經濟互動,可以追溯到1997年的東亞金融危機;展望未來,共同參與區域經濟合作可期待RECP的推進。臺灣在RECP與TPP之間,難道不需要權衡?
凡事預則立。2000年臺灣首次實現政黨輪替後,自2002年起,民進黨就盲目跟從日本主打東南亞,忽視中國大陸的FTA戰略,對兩岸經貿關係持消極態度,不切實際地提出臺灣的「南進政策」,結果是經濟與政治雙雙失算,最終淪落為「麻煩製造者」。而今,面對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臺灣作為以出口為主的經濟體,無論是製造業的發展前景,還是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美國的TPP,已經不是唯一的仙丹妙藥。從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地區發展戰略看,基本共識是走有亞洲特色的發展道路。這也是東協所看重的。所以,這次美國拉攏東協的意圖落空不是沒有原因的。臺灣當局應從中悟出道理,明辨世界大勢,回到「九二共識」,踏踏實實發展兩岸經貿關係,放棄分裂意圖,方為上策。(本文作者為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