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無疑是每個人一生中最為重要的考試之一,對於一些家庭條件較好的學生來說,高考為他們帶來了更高等的教育,而對於一些家庭條件較差的學生來說,高考為他們帶來的則是人生命運的顛覆。
最近山東兩個高考被頂替上大學的事件引發了大眾的關注,在為陳春秀和苟晶兩位事件主人公感到難過和為這兩則事件的發生感到憤怒的同時,我們也發現其實陳春秀和苟晶兩位主人公是有很多共同點的。而小編也希望能夠通過分析這兩位主人公的共同點,為杜絕此類事件再度發生提供一定幫助。
2004年的夏天,對於從生活在農村的陳春秀來說,是她命運發生改變的一個開始。由於家庭條件並不好而自己又有一個大學夢,陳春秀在上學時期一直非常刻苦,想要通過高考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是沒有想到十幾年的寒窗苦讀,卻最終因為在高考後被人冒領了錄取通知書變得毫無意義。
沒有等來高考錄取通知書,以為自己落榜的陳春秀為了貼補家用最終踏上了打工之旅。她在食品廠做過工人,在電子廠加工過鍍膜鏡片,也在拉麵館做過服務員, 每天高強度的工作並沒有消磨掉陳春秀想要上大學的夢想。在第一次高考的十六年後,陳春秀參加了曲阜師範大學的成人高考,但是卻在查詢學籍信息時發現自己的身份信息一直被人冒用。原來,這個一直努力學習的農村女孩兒在十幾年前就已經考上了大學。
通過事件在網絡上的發酵,目前冒名頂替者已經被取消了學歷,十六年前考上的山東理工大學也表示將幫助陳春秀讀書。目前,陳春秀已經對頂替者陳雙雙進行了起訴,事件的最後結果我們現在不得而知,但是希望被偷走十六年光陰的陳春秀能夠獲得應得的補償。
和陳春秀略有不同的是,在第一次高考落榜後,苟晶選擇了第二次高考,但是沒有想到的是一向成績很優秀的苟晶在第二次高考時依然低分落榜。在第二次高考的一個多月後,苟晶收到了湖北省的一所中專學校的錄取通知書,雖然從未報過那個學校的志願,但是苟晶最後還是選擇前往了那所學校就讀。
時隔多年後,苟晶意外地收到了高中班主任託人給他帶去了一封手寫信,兩頁半的信紙提到了他的女兒頂替苟晶的名字和成績去上大學的事情,自此苟晶才知道自己第一次高考時被頂替上大學的事情。雖然信中充滿了道歉與懺悔,但是對於一個因此被改變了人生命運的人來說,此時的道歉與懺悔是否顯得有些蒼白無力呢?
而在此之後,苟晶又聯想到自己第二次高考時,在高考前一周的全區幾萬名考生的摸底考試中還取得了第四名的成績,但最後卻又取得了很差的高考成績。在志願都沒有填報的情況下就被湖北的一個中專錄取,苟晶的第二次高考難道又被頂替了嗎?
被偷走的二十年,陳春秀和苟晶的命運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有心人的故意操縱從高考這一場考試中謀得了自己想要的利益,卻也給被頂替上大學的兩位事件主人公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傷害。回過頭來,我們也可以發現其實陳春秀和苟晶有很多共同點,而這些共同點也或許是她們被有心人盯上的主要原因。下面是小編對這兩位事件主人公共同點的一個總結。
陳春秀和苟晶都出身於農村家庭,父母都是農民並且文化程度不高。家庭條件不好並沒有使這兩位主人公放棄學習,反而促生了她們想要好好學習改變人生命運的想法。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她們卻因為家庭條件不好,父母能力有限,被有心人盯上。說白了,不過就是有心人看準了她們不會發現或者無處伸張。
雖然陳春秀在2004年參加高考時考上的是山東理工大學的專科,但是在當時而言,能夠考上專科成績肯定也是非常好的。而通過苟晶在公共平臺發布的信息來看,我們也可以了解到,在第一次參加高考時苟晶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學。從這兩位主人公的高考成績也都可以看出,她們真實的高考成績在當時是足以令大部分考生羨慕的。
而這樣令人羨慕的成績也最終被有心人竊取,從而改變了她們自此之後的人生軌跡。
相信大家都可以明顯的發現這兩位主人公的生源地是相同的。被頂替上大學這樣的事件可以發生在全國各地,但是最近發酵的這兩起事件卻均來自同一生源地。而兩位被頂替主人公的這一共同點也應該值得該生源地深刻反思。
目前,這兩則被頂替上大學的事件已經在網絡上發酵引起了廣大人民的關注。而我們也希望正義可以早日到來,兩位主人公可以得到應有的補償,頂替者及幕後的操縱者能夠得到嚴厲的懲罰。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歡迎關注我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