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級會計和CPA,我想說……

2020-09-08 哲也君歐巴

沒考過CPA,不過中級會計已過,四個月備考,三科一次性通過的,均80+,已經拿證。雖然注會備考不能給大家直接的建議,但是中級會計考試的備考還是可以說兩句的。

要說難度,肯定是cpa比較難。

1、從考察內容上看,cpa需要考6門,分別是《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經濟法》、《稅法》、《戰略與風險管理》,綜合階段為:職業能力綜合測試;而中級會計中需要考三門,分別是中級的《會計實務》、《經濟法》、《財務管理》,從教材書的數量上那個就已經很明顯了,更不要說具體的內容和知識點了。

2.從證書類別上看,會計師屬於職稱類證書,會計職稱證書分為初級會計師、中級會計師和高級會計師,而cpa,即註冊會計師屬於執業證書,分為非執業資格和執業資格。

3、從報考條件上看,會計師必須滿足一定的學歷和從事財務工作年限的要求,而註冊會計師只需要大專及以上學歷都可以報考,不需要工作年限和專業的限制。

4、從成績管理上看,會計師的成績兩年有效,而註冊會計師成績五年有效,會計師考試難度比註冊會計師考試難度小很多。

5.從兩者工作上來看。註冊會計師從事的是審計類的工作,而中級會計師是通過相應考試取得中級會計職稱,從事會計、稅務等工作的財務人員。

個人認為,如果時間和精力允許的話,可以兩個證書一塊考,時間錯來了,備考安排無壓力;但是要是精力有限,並且已經達到中級會計考試報考條件,可以先將中級會計考下來,畢竟難度較小,可以打個基礎,之後有時間在趁熱打鐵,考註冊會計師。

我當時備考是沒想這麼多,之前在私企做財務上面的工作,兢兢業業,後來提升也是跳槽到國企之後了。備考的時候也沒有花費我多大精力,畢竟大學是相關專業,底子妥妥的,加上後來初級會計和工作經歷,在中級會計備考的時候除了做題上皺了皺眉,其他都還好。

那時候時間比較充足,像我們單位周末節假日都比較多,加上節假日什麼的時間還是比較充足的,相比大多私企這個時間可望不可及,他們雖然加班什麼,但是工資高啊!唉,我是在那種環境下待不下去,最後選擇跳槽。就是感覺年齡對記憶力有點影響,那時候記東西感覺和之前大學的時候完全是天壤之別,強行記憶根本記不下來。

我備考的時候沒有和其他考生一樣先看教材書再做題,感覺這樣效率太低了。直接是教材搭配南文文核心800題的視頻課一起看的,老師講的還挺基礎的,感覺像我這種老司機或者基礎薄弱的小白都能夠聽得懂,而且老師講課的語速還比較適合正常速度聽,當然追求更快一點,1.25倍速也是闊以的。第一邊就老老實實跟著老師講的的節奏走就可以了。

南文文核心800題的老師對於考點的把握還是比較準的,像我那時候看完一遍就去做題了,當時試卷的成績都還不錯,一般情況下,只要認認真真的將視頻課和教材過完就能過線了。

如果想要高分也可以多看兩遍,溫故而知新;或者再搭配其他老師的視頻課鞏固,比如我自己比較喜歡的張志鳳老師,閆華紅老師,都是比較不錯的,想要更加比較基礎一點的,也可以看看富富的視頻課,他講的比較重基礎,但是視頻課就和教材一樣都不能貪多,否則對於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來講都是比較有壓力的,俗話說貪多嚼不爛就是這個道理。

我自己本身對分數要求沒那麼高,感覺能過線就行了,所以當時就只聽了南文文核心800題這一個視頻課,反正也已經足夠了。

時間安排

如果和註冊會計師一起備考的話,感覺可以著重備考注會,在此基礎上過一遍南文文核心800題的視頻課就行了,中級穩穩的!如果不一起備考,中級這塊就要重視起來了。我當時備考花了四個月,中間有段時間還斷斷續續的,每天花2個小時的樣子。

如果基礎比較差並且像我一樣需要在職考的情況下,建議大家都花點時間,當然不是讓你把戰線拉長,而是適當的利用好每天的時間,至少保證自己三個小時以上的備考時間比較合適。

如果不是在職考或者平時時間比較多,每天專注備考五六個小時,最多兩個月搞定!妥妥的~不過前提一定是專注,大家不要三心二意,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可不行,給你再多時間也是白費。

注意事項

1.教材和視頻課不要貪多。 無論選擇什麼樣的備考方式 都要將計劃安排在自己所能承受的範圍之內,不要貪多貪細把自己搞得很累還完不成每天的任務,使最後備考的效果大打折扣,就得不償失了。

2.做題上注意多重視真題,真題是精華也是命題人的心血,把握好真題就是把控好出題人的思路,南文文核心800題的視頻課對於真題的講解是很透徹的,聽的時候注意仔細,必要的時候做做筆記,這樣就不用擔心應試了,值得注意的是要注意把控好時間,專注做題,有利於考場上的發揮。

3.說到專注,不僅是在做題,在做其他環節的時候都要集中精力,想要高效,勢必要在最短時間做更多的事情才行。如果做不到可以藉助手機上的app管理好時間的分配。

4.最後就是情緒上,好的情緒壞的情緒對於備考影響是直接且深遠的,所以在備考的時候一定要學會調整自己,特別是能夠迅速反應迅速調整回來的能力。

說的再多不如自己行動,中級會計考試也快開始考試了,大家抓緊時間準備吧!

感覺有幫助的幫忙點個讚吧!麼麼噠~

Ps:還是要誇誇我老婆做的早餐,都給我看,嘿嘿嘿

相關焦點

  • 中級會計考試餘額不足30天!CPA考生這麼做,能一年拿兩證!
    中級具體考試時間和科目如下:最近就有很多人來問我中級的問題。因為好多同學都是一備多考,同時報考了中級和CPA,現在就有些迷茫,不知道該投入多少精力去考中級。比如有個同學問我:「CPA和中級都報名了會計,CPA會計已經看得差不多了,那中級會計還需要複習知識點嗎?」不需要!
  • 我,31歲會計公務員,這周末考完中級還得看CPA
    2、職位選擇優勢據了解,會計專業考公務員一般可以報考的崗位有:會計、審計、會計與統計核算、財務信息管理、財務管理、財務會計、國際會計、會計(財務)電算化而會計人對數字具有天然敏感性,這對於參加公務員考試而言無疑是個優勢。考完中級還得熬夜備考CPA!
  • 中級會計與CPA哪個更難?
    如果說初級是一星級難度,那麼中級會計考試應該可以算作是3星級,而註冊會計可以算作是5星級難度,這樣可能更加直觀了吧!中級會計在考察內容上主要考三科,分別是《會計實務》、《經濟法》和《財務管理》,要求大專以上學歷並且有相應的會計工作年限才能報考,並且兩年內必須三科都過線60,審核之後下能順利拿證,所以這個限制可能會淘汰一批會計行業的工作者,但是相應可見它的含金量還是錯的,並且中級會計的通過率也不高,可能只有百分之十的樣子,在市面上的競爭力還是蠻大的,
  • 4個月能從毫無基礎學到中級會計嗎?想考會計專碩?
    講真,中級會計比較難,想從零基礎學到中級會計確實需要不容易,可能過程也會比想像中要難很多,但是相比cpa又簡單不少,並且以備考會計專碩的目的為準的話,也並不需要花太長時間。題主想考會計專碩我個人是很支持的,作為一個會計專碩上岸多年的老臘肉,在身邊人和自己找工作的經歷中深深的感受到社會對低學歷的惡意,本科生在如今的人才市場上的競爭力不大,放眼望去學會計的很多,但是能找到適合自己並且理想中的好工作的則少之又少,加上題主非科班,那麼在選擇會計就業的路上肯定會走很多彎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時間和精力成本的浪費,在年輕的時候抓緊時間考個研究生還是很明智且有必要的。
  • 東奧會計在線:同時考cma和cpa可以嗎?現在就來告訴你!
    各位考生好,我是一名cma認證證書的受益者。東奧會計在線在得知我當時是同時備考的cma和cpa後,就請我講講備考經歷。下面我就言歸正傳,告訴大家我的備考心得。我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同時考cma和cpa是可以的。但這個同時是有前提的,如果你的備考時間較為充裕,那你是可以一試的。
  • 職上網:中級會計證書很厲害嗎?
    對於這個問題,小職吧不予評價,但某hu上有個同學是這樣說的:碩士一畢業就考了中級,然後在國企幹了幾年老財,親身體會就是中級很水,非常水!對比中級經濟師、二建、人力三級等一些列類似水平的證書,中級的難度絕對不低。但是!爛大街的會計教育、會計類證書的無門檻報名,讓會計這個職業極度內捲化,相關證書也極度貶值!中級考試那些重點:合併報表、長投、投融資分析等一系列高大上的知識點有幾個公司老財能用得到?
  • 考會計初級和中級職稱意義大嗎?
    中級會計職稱考試中級會計考試的難度介於初級和cpa,考過cpa的人一般都能考過中級會計考試,甚至因為二者之間的聯繫比較多,每年拿過cpa的裸考過中級會計的也有存在的。中級會計作為更高一級別的職稱考試, 在內容上主要考察中級的《經濟法》、《會計實務》和《財務管理》,並且相應的報考要求相對較高一點,學歷和從事會計行業的工作年限除了博士學位以上都是需要兼具的,所以報考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當地的政策,不然即便是自己考過了審查不通過依然拿不到證書。中級會計也是百分制,三科只需要考過60分就算是合格。
  • 會計考初級和中級職稱的意義大不大?
    中級會計職稱考試中級會計考試的難度介於初級和cpa,考過cpa的人一般都能考過中級會計考試,甚至因為二者之間的聯繫比較多,每年拿過cpa的裸考過中級會計的也有存在的。中級會計作為更高一級別的職稱考試, 在內容上主要考察中級的《經濟法》、《會計實務》和《財務管理》,並且相應的報考要求相對較高一點,學歷和從事會計行業的工作年限除了博士學位以上都是需要兼具的,所以報考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當地的政策,不然即便是自己考過了審查不通過依然拿不到證書。中級會計也是百分制,三科只需要考過60分就算是合格。
  • 中級會計考試時間規劃~
    本科期間拿到初會,會計研究生期間考取cpa,參加工作一年後順利過線中級會計,話不多說,上才藝!EGM.....搞錯了,再來!我當時備考中級會計時剛剛工作一年多,雖然已經在讀研期間通過了註冊會計師6門科目,但是想要在會計圈有所建樹,不斷地考證和提升都是必經之路。也因此,關於備考我自己個兒形成了一個比較系統的備考思路,可能並一定適合所有人,但大多數人有一定的普適性,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點啟發。
  • 註冊會計師考試科目與中級會計科目可以只考一門會計嗎?
    聽說註冊會計師考試科目與中級會計科目可以互免,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難道考了中級會計師後就可以免考註冊會計師的會計了嗎?    答案就是這樣,高頓CPA小編給大家總結的更詳細點:  根據財政部發布的,關於深化會計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中指出:注會會計師、資產評估師等職業資格與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相同或相近科目互認互免措施,讓學員不必多次考試,減少考試負擔。
  • 不是迷信,初級會計考生快來試試!中級、cpa考生建議收藏
    東奧會計在線:建議考生放平心態,調整作息時間,規律飲食哦!考生:你說這些我都知道,但還是好緊張啊,有沒有什麼辦法能讓我自信一些?東奧會計在線:要不要試試心理暗示呢?對著鏡子練習一下「我可以」「我能行」「我一定會通過考試的」,相信對親愛的考生會有幫助哦。
  • 四個月能考過中級會計嗎?
    想想我當時只花了三個月就通過了中級會計,這個問題我會答啊!來看看我年前拿到的證書,現在還熱乎著呢~題主用四個月備考中級會計,我個人很欣賞,這個時間不緊不慢的,比較合適。其實想考過中級會計考試真不是時間的問題除了個別離譜的時間安排外,短期備考完全有希望搞定中級會計的考試,像那些想要考前兩三天準備混分的勸你這幾天照照鏡子,看看誰給你的臉讓你那麼自信的想要通過臨時抱佛腳的方式拿到中級會計職稱的證書?
  • 備考2020中級會計,哪裡的教材和網課好點呢?
    今年中級會計考試已經還剩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如果現在在職備考的的話肯定是來不及了,但是關於教材和網課還是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趁著在飛機上打出這篇文章,希望對還在迷茫或者即將準備考試的大家有點幫助。我是去年備考中級會計並且一次性通過的中級會計考試,雖然在行業裡還算是新人,但是在考證上也算是比較有經驗的了。
  • 考會計從業,初級、中級、高級、註冊會計師需要多久時間?
    -373.8)/ 144.6≈21.17%2017年初級會計考試通過率=(443-404.4)/ 186.68≈20.68%這裡要特別說一下2018年,2018年是會計從業取消之後的第一年,初級會計報考人數大爆發,目前並沒有具體的數據,不過就局部地區公布的結果看來
  • 有必要考中級會計嗎?
    其實究竟考哪個根本不用糾結,想要發展得更好,二者是需要考的,如果要求不高只是想在某一領域有所建樹,就選擇其中一個就好,cpa在近年來聽到的頻率高,本身含金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有個別培訓機構鼓吹的成分在,所以最終還要根據自己實際的情況來選擇為宜。為什麼說中級會計需要考呢?
  • 再見,中級會計!你好,CPA
    再見,中級會計!你好,CPA!送別了2020的中級會計,考生們即將迎戰會計職稱為2020年的會計考試打了一個頭陣,關於2020年的考試難度係數情況如何,是否能從會計職稱的考試中看出點什麼?我們又需要為接下來的CPA考試做好哪些準備呢?高頓CPA小編這就為大家做詳細分析。
  • 2021年CPA考試擬提前到8月!中級會計師考試將何去何從?
    這讓很多中級會計師考生坐不住了,注會竟然提前到8月,那中級會計師考試會不會也提前呢?先不急,一起隨高頓中級會計老師了解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最新消息!據悉!2021年CPA考試時間擬提前到8月!
  • 東奧會計在線官網:有了cma證書,我的生活真的好了很多!
    【東奧會計在線官網】前言大家好,我是今天小編採訪的主人公,小編讓我講講,在拿到cma證書後的生活。在此,我也有很多話想和屏幕前的你一起分享,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你,cma證書真的能改變生活!為什麼要考cma說到參加cma考試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想升職加薪。我聽說cma的含金量高,考試科目還少,考期還長,對於我這個大齡考生來說,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 老會計開始帶新人,關於會計問題的20個解答
    老會計開始帶新人,關於一些初級的問題,小編整理出一問一答。1. 剛畢業找什麼樣的公司好答:建議去小型公司,這樣的公司一般只有一個會計,給你分配的工作更多。新手會計前期接受更多的工作利於個人的成長。2.你好,我是男生。
  • 備考2020中級會計,你們都用了哪些教材跟網課?
    剛跟著大老闆在深圳談完了新業務,感覺想在這行混好著實不容易,唉,光有學歷和證書還不夠,還是需要大量的實踐經驗啊,一點點努力吧!今年中級會計考試已經還剩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如果現在在職備考的的話肯定是來不及了,但是關於教材和網課還是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趁著在飛機上打出這篇文章,希望對還在迷茫或者即將準備考試的大家有點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