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放風箏的時候了,買了風箏,趁著清明放假帶著孩子去找個大空地去放放風箏,看著孩子放著風箏,宛如放飛夢想,享受那闊別已久的天倫之樂,遠離了手機,呼吸下新鮮的空氣,觀賞下周圍綠油油的小草,心情莫名的愉快。
我所在的城市--鳶都濰坊,著名的風箏之都,擁有著眾多的放飛場,比如濱海區國際風箏放飛場、浮煙山國際風箏會放飛場,在濱海區國際風箏放飛場啟用前,每年的4月第三周舉行國際風箏會,都在此地舉行,2018年以前浮煙山國際風箏會放飛場經國家體育總局批准的國內唯一的風箏放飛場基地建設項目,是世界上最大的專門用於風箏放飛的場地,2018年以後濱海區國際風箏放飛場接替了它的位置。
浮煙山國際風箏會放飛場位於浮煙山東南側,佔地12公頃。第九屆濰坊國際風箏會正式啟用了新開闢的浮煙山風箏放飛場。從此,一年一度的濰坊國際風箏會放飛比賽和放飛活動都在這裡舉行。2004年1月10日動工修建新觀禮臺,同年第二十一屆濰坊國際風箏會正式啟用。新觀禮臺名曰「浮煙鯤鵬」,建築面積6200平方米。它充分藉助整個場所地形與周邊環境,以富有象徵性的雕塑感的、紀念碑式的、充滿強烈衝擊效果的建築型藝術語言,創造了鯤鵬展翅、騰空欲飛一瞬間的永恆與恢宏,藉此意喻「騰飛的鳶都」,成為濰坊最美麗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由於濰坊國際風箏會的規模的擴大,浮煙山國際風箏會放飛場滿足不了需求,2018年國際風箏會啟用了濱海區國際風箏放飛場,浮煙山國際風箏會放飛場成為了分會場。
濱海國際風箏放飛場位於濱海區旅遊度假區北部,渤海萊州灣南岸,海域開闊,風力充足,非常適宜開展風箏放飛活動和比賽,可以讓運動員和觀眾在比賽、觀賞之餘,體驗碧海藍天的壯美。放飛場附近有世界上最大的無軸摩天輪和4A級歡樂海水浴場。
濱海國際風箏放飛場,邀請義大利知名設計師依據國際尖端設計理念,對風箏放飛場主席臺、坐席等相關配套設施進行優化設計。
這裡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放飛場,也是南、北兩面均臨海的放飛場,同時,道路暢通,交通更加便捷。
風箏會開幕式和萬人放飛表演、世界風箏錦標賽都將在此舉行。屆時,將吸引眾多中外客人蒞臨現場,放飛風箏,放飛夢想。
風箏的起源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第一隻木鳶起源,後又經過改進及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即紙鳶,紙鳶在加上哨子或者竹笛,放起來跟「箏」的聲音很像,就出現了風箏這個名詞,到如今的風箏各式各樣,也著實感嘆人民的智慧。
清明假期可以和孩子一起做風箏出去放飛呀,又能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也能有更好的體驗,風箏的主要構成:骨架(可以用竹條)、風箏面(紙)、尾巴(可以用穗子,也可以用紙做)、提線、放飛線五部分組成,建議優先自己做!部件都有的賣,自己回來組裝也可以,購買時選擇部件要配套,一定要和老闆溝通確定好。
主要分為以下幾類風箏:
鳥類軟翅風箏、鳥類硬翅風箏、長行風箏(長龍或蜈蚣等形狀)、菱形風箏(板子風箏、立體及桶行風箏、特技風箏及自由類(造型比較新穎,利用新興技術構造,適合大型表演及特技)等類型。
主要的風箏玩法:鬥風箏(多人互相以風箏纏鬥,線斷者為負)、裝響器(以風箏發出的聲音大小及音色,悅耳則勝)、孔明燈玩法(現在都是電池的燈,安全可靠)、花式(個人操縱風箏做各種動作,特別對於長行風箏效果明顯)、表演玩法(主要是多人操控做各種花式圖案及動作,或者單人操控幾隻風箏做各種圖案)等玩法。
動作也多種多樣,如水平移動、擺頭、俯衝、繞八字、轉圈等、長條行風箏的載重可高達幾十公斤,風箏飛行時速最高可達150公裡/小時,既可單人玩也可做團隊特技表演,能讓人心情放鬆,放飛者有駕馭風的愉快感受。
它不僅被廣泛用於放飛、比賽、娛樂,而且已經成為美化人們生活的時尚裝飾品。
注意事項:
注意不要在有電力線,電力塔等設施附近放風箏,防止觸電。
注意天氣變化,切勿在雷雨天氣放風箏,防止雷擊。
注意周圍是否有障礙物等,防止在放風箏過程中,腳下絆倒或者風箏線容易勾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