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綠色消息】10月25日,由搜狐網和科爾尼諮詢公司傾力打造的2010中國企業綠金年會暨中國綠金獎頒獎禮在北京金融街洲際酒店隆重舉行。年會以「綠金變革:從理念到行動」為主題,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和夫人多麗絲•奈斯比特夫婦、全球管理大師彼得•聖吉等與最具變革力的企業領袖、學界權威專家、NGO組織領導者以及百餘位社會各界精英人士,從理念、政策、企業經營及戰略層面就如何實現綠色經濟進行探討,增強了社會對企業品牌的深刻認知,實現了先進環保技術、綠色營銷案例和經驗的交流分享。
搜狐綠色專訪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劉耀誠先生:
搜狐綠色專訪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劉耀誠。(搜狐-劉丹/攝) |
搜狐綠色:對於新能源產業來講,最近的「301調查」風波是比較熱門的話題。英利作為國內領軍的光伏企業,出口業務非常多,目前受國際市場的影響怎樣,之後會不會有一些市場布局上的變化?
劉耀誠:可再生能源市場是一個非常國際化的市場,我想在這個市場上不同的國家,不同的企業其實相互之間都有很多的關聯。美國當然是我們很重要的市場,而且對美國市場行業非常看好,我們更希望在可再生能源發展道路上更多的是這種國際間的合作,我們當然不希望看到貿易保護這些壁壘的出現。從企業的角度來講,我們做好我們的事情,通過我們科技創新,通過我們的不斷的努力去增進我們的競爭力,這是我們的工作。
搜狐綠色:我們知道英利價格在同類企業當中做的比較低的,您說的技術創新還要體現在哪些方面?達到什麼樣的目標呢?
劉耀誠:糾正一點,我們的價格並不一定是最低的,價格和成本是兩個概念。從創新上來講,英利是一個垂直一體化,完整產業鏈的企業,所以我們科技創新來自於產業鏈各個環節。一方面對各個部分,矽片的製造,到太陽能電池的製造,到後面太陽能電池分裝成太陽能組建所有的環節,每一個環節都有很多地方都可以進行創新的。
另外作為擁有完整的產業鏈,一個很大的優勢,我們有對整個產業鏈完整的把控,從整體上進行優化,這又是一種創新。有這些作為基礎,我們可以讓我們的產品,不光是說成本,從技術含量上,從技術優勢上,從產品的質量上,然後到成本的結構上都會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搜狐綠色:之前拿到一個數據,中國整個光伏產業4.5%份額是出口到美國的,具體到英利咱們在出口份額佔自己的份額多少呢?
劉耀誠:今年我們在美國市場目標達到100兆瓦,我們今年總的銷售目標950—1000兆瓦,差不多10%的比例。
搜狐綠色:現在英利的目標到現在為止完成怎麼樣?
劉耀誠:看目前前面幾個季度,從我們現在拿到的訂單來看,完成這個目標沒有什麼問題的。
搜狐綠色:咱們國家可能光伏的出口主要出口到歐洲,擔不擔心歐洲像美國類似的舉動?大家像風電企業他們想把廠設到海外,不知道咱們光伏企業有沒有到當地布局的打算,繞過這個壁壘,還是想開拓國內市場,跟他們做一個對抗的手段?
搜狐綠色專訪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劉耀誠。(搜狐-劉丹/攝) |
劉耀誠:對抗這個詞不合適,這個產業非常國際化的產業,很難說把自己關起門來去發展,這個是不太可能的。我們在發展過程當中,一方面我們原材料,我們的設備也有很多從美國、歐洲買進來的,我們的產品也銷往國際市場,從歐洲美國都有。這本來就是一個非常國際化的產業,所以我想這個產業界的思維肯定是國際化的思維,我們希望作為企業來講,我們看到了這個產業的發展,從前幾年的狀態來看銷往歐洲是最大一部分,美國在迅速的增長,其實全世界非洲、南美、東南亞、中國市場也都在蓬勃發展,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勢頭非常好,全球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大,而且從整個行業發展來講,因為技術的進步,因為生產的進步使得太陽能的成本越來越低,也就是說它跟傳統能源相比的競爭力變得越來越強,正是因為有這些變化,我們也相信這個市場越來越大,這是很難阻擋的。
搜狐綠色:我想問一下,咱們英利總的產能當中,銷往國內市場大概佔多少?
劉耀誠:目前還沒有新的統計數字。對於國內市場,我們非常看好的,一方面是中國對綠色能源這種重視,另外一方面中國其實還有2000多萬無電人口,生活在邊遠山區,那些地方電網基礎設施相對比較差,發展太陽能可以實現當地發電當地用,這正是符合我們的需求。所以我們非常看好中國市場,在中國市場只要有機會我們全力以赴爭取。
搜狐綠色:有沒有一些試點示範工程?
劉耀誠:中國市場很多項目我們都在參與,從最早本世紀初「光明工程」在四川、阿壩地區,在那裡建了19座太陽能光伏電站,在西藏、敦煌也有我們的參與,還有很多其他的地方。
搜狐綠色:您剛剛在臺上訪談包括剛剛回答問題的時候都提到技術的問題,因為技術是降低成本的一個必要的途徑,我想知道咱們現在這個產業,這個技術的瓶頸在哪兒?瓶頸的解決是不是也像有一些產業一樣,要依靠國外的技術,還是怎樣?
劉耀誠:太陽能行業跟其他的很多行業不一樣的地方,這個行業中國企業起步的時間跟國外企業起步的時間差不多,而不是像很多產業一樣人家發展幾十年,我們才開始,所以發展到今天,其實中國企業之所以能夠在國際市場上佔領這麼大市場份額,真正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國企業在這些年來,在技術進步方面的積累,使得我們的產品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反過來講隨著技術進步推動太陽能成本的降低,這個其實對於很多高科技產業來講都有類似的這樣一個經驗出現。就像今天用的計算機,40年前我們不可能想像說每個人手裡都能拿一臺筆記本,太陽能也是一樣的,現在它的成本還比傳統的化石能源成本要高,但是幾年以後,幾十年以後,太陽能走進千家萬戶是必然的事情。
搜狐綠色:因為最近上個月有一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其中涉及到新能源產業,我想知道您從企業角度來講,您希望看到更加具體的政策?
劉耀誠:中國政府從剛才講的光明工程,從那個時候開始,一直都對綠色能源產業提供了很多支持,作為企業來講,我們做好企業應該做好的事情,做好企業的技術創新,生產的管理,運營的管理,做好我們的品牌,我想宏觀的政策對我們來說當然是很重要的,是促進市場的發展,在市場裡面我們去佔領先機。
搜狐綠色:中國在光伏領域有多家中國企業都處在世界先進的位置,我想問一下英利優勢和局限在什麼地方?
劉耀誠:中國的這些優秀的光伏企業,包括我們,包括我們的同行,應該說在整個全球的光伏產業裡面做的相當不錯,剛才我也提到了像在技術創新這方面,我們這些中國的優秀的企業一點都不落後於歐美的企業或者說這些企業其實在很多方面都領先於歐美的同行業的企業。我們也非常尊重我們的這些同行的這些其他的企業,在過程當中,我們一方面在競爭,另外一方面正是因為這種競爭促使每一家都在努力的去改進自己的技術,改進自己的管理,能夠推動整個產業的發展。我想這個才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強強之間的競爭能夠使得太陽能更早的成為走進千家萬戶的能源。
搜狐綠色:最近有產能擴充的計劃嗎?
劉耀誠:隨著市場的需求的擴大,我們一直都在擴大自己的產能。今年我們有2部分新的產能剛剛投產,一部分在保定有300兆瓦全產業鏈的產能,還有一部分在海南,明年也會有,今年年底產能達到一千兆瓦,明年年底達到1.6。
搜狐綠色:還有世界盃的事情,只是為了進一步打響國際知名度,還有別的考慮嗎?
劉耀誠:不僅僅在國際市場,我們很看中中國的市場,所以我們在廣告牌上各分了一半時間打中文,一半時間打的是英文,這其實很明顯的向大家說明了,我們既看中國際市場,也看中中國的市場。
搜狐綠色:贊助世界盃的投入,對公司有什麼收益?
劉耀誠:我們是綠色能源企業,又是中國企業,我們進入世界盃行列的費用比其他的企業低很多,在營銷過程當中受到全世界媒體、球迷、客戶、投資人各個方面的關注,從我們得到的結果來看,營銷還是非常成功的,這個結果可以說在很多方面都超出了我們原來的預期。
搜狐綠色:人家都說光伏產業是一個兩頭的外面的產業,英利作為這個產業裡面的企業,怎麼看待這些風險?
劉耀誠:我更願意講這個產業是一個國際化的產業,很多方面都需要國際化的合作。你剛才講到兩頭在外,一個是原材料,一個是市場這一塊,原材料這頭已經有多晶矽的廠家在做,英利我們已經開始在生產了,而且掌握世界最先進的新矽烷法技術,原材料在外的說法已經打破了,市場來說這是一個國際化的市場,同時我們非常看好中國市場的未來,所以不管歐洲市場還是美國市場,非洲、南美、中國未來都是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的。
搜狐綠色:目前有什麼措施來拓展國內市場?
劉耀誠:比如說在國內市場上的宣傳,通過世界盃既向國內宣傳,也向海外宣傳,比如積極參與這些招標的項目,我們還有比如說在海南的發展,這些都是我們在國內的舉措。
(責任編輯:彭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