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聊一下
「面試的時候我們可以怎麼問問題」
我們現在的面試通常都會以「你有什麼問題想問我嗎?」來作為結束。
但這不意味著面試就結束了,面試官還是會根據你問的問題來考核你。
01. 避免踩坑
我們先來看一下如何在問問題的時候避免踩坑。
首先,我發現網上有很多人建議大家不要去問問題,直接說沒有問題,Pass掉這個環節,因為有可能說多錯多。
但這個邏輯明顯是不對的,如果怕說多錯多,那面試中的其他問題是不是也應該避免去回答?
面試官不想讓你問問題,她自然就不會問你。但如果她問了,她就是希望你能說點什麼,可以從你這獲得更多的信息來幫助她更好地做出判斷。
所以我會建議你至少準備3個問題,你可以根據面試的實際情況去決定問哪幾個問題,因為有些問題的答案可能在面試的過程中對方就有提到,那就沒有必要再問一遍了。
第二個坑,就是問問題的環節不是給我們拿來問薪資待遇的,更加不能把它變成薪資談判。
要知道我們問什麼問題就代表我們對什麼感興趣,如果一來就問薪資待遇,那麼公司會覺得我們只是一個在乎錢而不在乎工作本身的求職者。
我在上一講有說,我們要等到公司確定要招聘我們之後再來進行薪資談判,那時候我們才處在最佳的位置。
第三個坑,也是一個經常在網上見到的錯誤建議,就是問對方:「我這次面試有什麼表現不好的地方嗎?」,「您對我的面試表現有什麼建議嗎?」或者類似「您這邊還有什麼顧慮可能導致不會給我發Offer的嗎?」。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糟糕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的邏輯是基於銷售心理學,而不是面試心理學。
這是一個銷售在成單的時候經常用的一個技巧,也算是壓力銷售的一種方式,就是讓對方說出她的顧慮,然後你幫助她打消這個顧慮最後引導她成單。
但這個技巧放到面試的場景中就很不合理了,像我在當面試官的時候也會被問到這個問題,會讓我很不舒服。
因為要知道面試還沒有結束,並且不會有面試官當場就答應發Offer或者就直接拒掉我們,這不符合面試場景。
大部分的面試官都需要在我們完成面試之後,問一下HR和同事的想法,再對比一下其他求職者最後才會給出結果。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心理學告訴我們:人們對一個體驗的印象取決於這個體驗結束時候的感受。
也就是說,我們可能整個面試表現都很好,但在最後問了這個問題,讓面試官指出我們的不足和說出她的疑慮,那麼面試結束之後她腦子裡充斥著都是對我們的負面印象。
02. 常用問題
所以,在面試的最後我們要問一些可以給對方帶來正面回答的問題,這裡我給你準備了3個:
第一個:您覺得什麼樣的人能出色地完成這份工作?哪些是最重要的能力和素質?
這個問題能讓我們跟面試官建立起連接,我們尊重她們的想法,並且如果她提到了一些你有的能力但你在剛剛的面試中卻沒有提起,那這時候我們就可以接過話來告訴她我們也有這些能力。
還有,問這個問題能讓我們展示出希望出色完成這份工作的欲望,是出色完成而不是僅僅是完成。
第二個:對於公司/部門/小組(確定面試官的職位)來說,現在什麼是最重要的優先級?如果我入職了,有什麼工作是需要我立馬去做的?
這個問題可以讓我們瞬間變成面試官的同事,有點提前進入角色的感覺。
因為這一類的問題通常只會在內部討論的時候出現:「我們現在手頭上的事情很多,哪一件的優先級最高?」
一旦面試官和我們聊起了手頭上的工作以及現在團隊的目標,那麼這就很容易讓我們區別於其他求職者了。
第三個:您為什麼會喜歡在這個公司工作?您個人最喜歡它的哪個方面?
這個問題可以幫助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公司,如果面試官熱愛分享,那你可以從她那裡了解到每天的工作內容,公司的氛圍以及一些內部信息。
好的,問問題的3個坑和3個問題就說完了,你可能會發現即便在問問題這個環節上我們也都是圍繞著面試官的角度來展開,問一些他們想聽的問題,而不一定是我們最想知道的信息。
在這個競爭激烈環境,好工作就像那個什麼都好的女神,我們條件達到了還不行,必須要多付出一些,多說一些她想聽的話,最終才能得到她。
好了,今天就講到這裡,如果你對上面的問題還有任何疑問,歡迎你到微信給我留言。
我是「知頁簡歷」創始人黃昕,我們下一講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