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1983年贊陳氏級寫下一首五律,讓人讀完佩服不已,字字珠璣

2021-02-20 啟路文學

現代的人,喜歡寫詩的越來越少,為何有這般感嘆呢?因為我本人就是一個酷愛寫詩的,但是發現身邊,一直以來都是一個人在寫詩,愛好寫詩。也只有偶爾在網上一些詩詞論壇上,才能認識到一些詩友。

詩友與詩友之間,就會有互相往來的贈詩,其實我是很喜歡那種環境和氣氛,而人生也只有難得有一回和網上詩友們見面喝酒後,還互相贈送了詩,我就曾寫過兩首詩「其一、世第招賢客,河南洛邑人。瓶杯豪入肚,赤子敢由身。感慨多才學,□□假死因。閒來談李杜,七八帝王賓。其二、冬雨連天下,飛淋遠路塵。長留通訊至,洛邑友情珍。再見歸何日,遙瞻盼後春。來年君是客,共醉杜康陳。」

□□這個人被屏蔽了,可見是不能說的,所以大家應該也能猜得到。當然我這兩首詩,寫得不怎麼樣,算不上律詩,肯定是跟楊振寧先生的五律是沒得比的。不過我還寫過一首離別詩,是七絕,挺喜歡前面兩句,全句是,「此時更像盛唐時,別後濃情互贈詩。我乃河南龍寺弟,法名妙錦慧兄知。」

可見我是特別愛詩的,也很珍惜這難得的詩友之間情義,可惜自那以後,就很少再遇到詩友相聚。相信楊振寧先生也是一樣,他讚美陳氏級,也是一片赤誠,也是很用心的,就如酒逢知己千杯少一樣。我們不妨一起來欣賞一下,文字如下:

贊陳氏級(1983)原載香港〈七十年代),1983年2月號。

天衣豈無縫,匠心剪接成。

渾然歸一體,廣邃妙絕倫。

造化愛幾何,四力纖維能。

千古寸心事,歐高黎嘉陳。——楊振寧#楊振寧語錄#

下面是楊振寧先生的創作解釋,摘抄自《楊振寧文集》

【解釋:抗戰時期我在昆明西南聯大上大學與研究院,先後6年。曾念過陳省身教授的幾門課。後來他到美國普林斯頓(Princeton)高等學術研究所(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去做研究工作,於1944年發表了一篇論文。今天大家公認這篇文章把微分幾何和拓撲學引入了新的境界。

纖維叢(Fibre Bundle)理論中的陳氏級(Chern Class)就是從這篇文章推導出來的觀念。它不但是劃時代的貢獻,也是十分美妙的構思:把-一個完整的流形( Manifold)切開,再巧妙地接起來,天衣無縫地歸還原形。我在1975年懂了此中奧妙以後,真有嘆為觀止之感。我是研究物理的,為什麼去求了解陳氏級呢?經過是這樣的:近代物理學研究自然界的「力」,發現共有四種:核力、電磁力、弱力和引力。

四種力和它們的能(Energy)都是規範場(GaugeField),這是近30年來的一項基本了解。規範場的方程式是物理學者從19世紀的電磁學方程推廣出來的。驚人的地方是這些方程式後來發現和數學家的纖維叢觀念有密切的關係。

1974 年又發現了這些方程式與陳氏級的關係。物理學者因而知道有了解陳氏級的必要。至於為什麼自然界的各種カ都要建築在幾何學中的纖維叢觀念上始終是不解之謎。陳教授今天在幾何學界的地位巳直追歐幾裡得(Euclid,公元前300年左右)、高斯(Gauss, 1777- -1855)、 黎曼(Riemann,1826- 1866)和嘉 當(E. Cartan, 1869- -1951)。】

相信讀完這一段摘抄,很多人也就讀懂了,楊振先生也是他們那個量子領域的優秀人才,特別是核力、電磁力、弱力和引力。相信楊振寧也是酷愛寫詩的,但是都把時間奉獻給了自己的事業。

我們現實中很多人也是一樣,都愛寫詩,但都不得不停下筆,為事業而奮鬥。就好比我吧,如果天天沉醉於詩詞,可能養家餬口都難,畢竟寫詩詞,很難養活人。在這個年代,詩詞只會離人越來越遠。

這是值得人感到可悲之處,在古代的詩詞地位都是很高,那些戲子們歌唱的也都是詩詞,對傳播詩詞文化,弘揚詩詞文化,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可現在的戲子們唱的歌,就很難讓人想到詩詞文化,唯有一人是唱了很多詩詞,那人便是鄧麗君。

鄧麗君的《清平調》、《獨上西樓》、《但願人長久》、《人約黃昏後》等等經典詩詞歌曲,真的是讓人百聽不厭,可惜了,鄧麗君英年早逝,我們再難聽到這樣優美的詩詞音樂。

又快過年了,在古代,對聯都是家裡的秀才寫的,可如今的人,幾乎家家都會去買對聯,而且會寫一手漂亮的毛筆字真的太少了。在古代,如果不會寫毛筆字,都會被人嘲笑。

可見現如今的文化,今非昔比,現代人互相之間送祝福也不過是複製粘貼。哪有以往人真誠,送一首詩,可能要推敲一個星期,甚至更久。可見這個年代,詩詞文化只會離人們越來越遠,甚至多年後,幾乎就沒有人會寫詩詞了,詩詞文化就會退出歷史的舞臺。

就如曾很多傳統的文化,現如今幾乎絕跡了,沒有人再感興趣,也沒有人學,因為養不活一家人,都去打工。大多數人都活成了現代社會工具的奴隸,卻還不自知。說實話,如果我家裡不缺錢,我肯定每天都會沉醉於詩詞,但是,得面對現實。有錢的人,幾乎都不愛詩詞,你看多少富二代,他們成天花天酒地,也不會去寫一首詩。

在古代很多有錢家的公子哥,那也都是很有才華的,就如曹植吧,他真的讓人佩服,李白都佩服他,「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曹植是很愛搞詩人聚會的,錢財幾乎都是他承擔,跟他在一起的詩人,幾乎不愁缺錢,把陳王陪好,喝好,寫好詩就夠了。說實話,在我們這個年代,如果有哪個富二代能活得像陳王一樣,估計也會留下美名傳吧,正如這一句,「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現在的逢年過節都沒有以往熱鬧,人人抱著手機各玩各的,甚至都打麻將,打牌,都能找到娛樂的事。不比以往年代,娛樂的東西少,全家幾乎圍著爐火聊天到深夜。

所以說楊振寧1983年贊陳氏級寫下一首五律,讓人讀完佩服不已,也感嘆不已,真的是字字珠璣

相關焦點

  • 楊振寧寫下過一首詩,短短十個字,就點出了幾何史上最牛的五位數學家
    楊振寧是物理學家,大家都知道他在物理學的成就上很高,那麼他有沒有資格來評價數學家呢? 當然有,因為楊振寧先生除了是一位物理學家,還是一位數學家,並且楊振寧先生從小就生在數學大家,他的父親楊武之先生就是民國時期著名的數學家。
  • 杜甫最慘時寫下的詩,最後幾句卻豪氣沖天,令人佩服不已
    一個人很慘的時候,都能寫下哪樣的詩呢?今天我們要說杜甫寫的一首詩,寫這首詩的時候他是真的慘,不是矯情。《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作者:杜甫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草堂以茅草蓋起,每逢下雨天,就會漏雨,而杜甫卻無窮修補,於是寫下了這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的前幾句,將雨天裡,房屋漏水給自己全家帶來的困苦做了總結。全詩無一「慘」字,但慘狀卻令人唏噓不已。「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床鋪已經多年沒換了,硬得跟鐵一樣,可憐小兒半夜總是不願意蓋,要踢掉被子。
  • 歐陽修描寫很唯美的一首詞,字字珠璣,妙筆生花,令人拍案叫絕!
    說起我國古代唯美的詩詞,那真的很多很多,比如納蘭性德的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吹畫扇」,是寫盡了多少人的嚮往和希望,多麼希望我們每天都想初次見面一樣美好,都把對方想像得很美好,都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現給對方,那樣世間就沒有什麼悲傷事兒了。
  • 蘇軾結婚當天,寫下一首洞房詩,不料卻名傳千古,讀完讓人臉紅
    從夢中驚醒之後,他仍然難掩悲傷,揮筆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年的悼亡詩。蘇東坡年少成名,20歲便考中進士,蘇軾的散文、詩、詞、賦均有成就,並且還擅長書法和繪畫,堪稱文學藝術史上的通才。有人說: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蘇軾。
  • 晚唐詩人韋莊夜裡思鄉,寫下了一首五律,頷聯讓人嘆服
    之前我們讀過他的一首七絕《江外思鄉》,借喻手法用得非常巧妙。而他的五律《章臺夜思》,也深受歷來學者的好評。這首詩一氣呵成,渾然一體,「有盛唐氣格」。那麼它到底妙在哪裡?頷聯巧妙過渡,讓人嘆服。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清瑟怨遙夜,繞弦風雨哀。
  • 清代才女僅有一首詞作傳世,納蘭性德讀完感動落淚,至今被人傳頌
    中國歷史上誕生過許多才女,比如著名的李清照,她們都有許多作品傳世,然而清代有一位才女,她平生僅有一首詞流傳至今,但是這首詞用詞清麗婉約,抒發了真情實感,就連著名的文學家納蘭性德讀完也感動落淚,甚至還主動幫助這位才女的兄長脫難。
  • 一首詩共二十八個字,紀曉嵐竟然用了八個地名,乾隆表示很佩服
    有一次,乾隆帝突發奇想,命紀曉嵐當場做《一字詩》,要求詩中包含十個「一」字,紀曉嵐當即揮筆寫下七絕一首:一帆一槳一孤舟,一個漁翁一釣鉤;一俯一仰一場笑,一江明月一江秋。這首詩恰恰用了十個「一」字,把漁翁秋江月夜在孤舟垂釣逍遙的情景,寫的十分傳神生動,乾隆看過之後,非常佩服紀曉嵐才思敏捷,於是下旨賞賜。
  • 詠雪詩中一首奇葩之作,應考要求作五律,詩人四句擱筆成經典
    《唐詩三百首》中一首奇葩詠雪詩,考試要求作五律,詩人四句擱筆成經典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唐詩作為傳統文化園圃中的最璀璨的明珠光芒四射。早在兩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以詩歌來記錄他們的生活,表達他們的思想和感情。
  • 楊振寧讚美翁帆的一首詩,寫得很率真,道出了他能吸引翁帆的地方
    說起「楊翁戀」,他們之間也常有情詩的,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首楊振寧曾寫的一首關於翁帆的詩,寫得很率真,道出了他能吸引翁帆的地方!文字如下:沒有心機而又體貼人意,勇敢好奇而又輕盈靈巧,生氣勃勃而又可愛俏皮,是的,永恆的青春!我也知道,雖然在歲數上已經年老,在精神上我還是保持年輕。我知道這也是為什麼翁帆覺得我有吸引力的部分原因。
  • 一首看上去很不錯的合格五律,該如何吹毛求疵?
    有朋友寫了一首感覺不錯的五律,讓看看有沒有修改空間。五律《客居水鄉》 (新韻)驛外斷橋旁,風光一水長。閒雲凝冷月,野鶴戲寒塘。入仕雲遊寡,居閒羈旅常。廟堂雖距遠,社稷也牽腸。當然也可以說作者本身水平到了一定的高度,從格式、標註上都做得圓滿,讓人無從置喙。而在字詞修飾、文法安排上也算有心,既符合大眾尚古觀感(古詩意象多),又不難理解,算是將古典和流行結合的一首作品。這是一首仄起入韻,押新韻「十唐」部的五律。實際上平水韻「七陽」部也是符合的,但是作者自標新韻,也是為了方便大眾閱讀吧。
  • 王安石被罷了官職,內心失落不已,遊玩長江寫下一首很傷感的詩!
    唯一對他頗有微詞的便是變法,也正是他的變法運動,觸及到了很多人的利益,這也使得很多人開始落井下石,認為他就是一位小人,但這樣的評價,更多的還是一種個人恩怨似的評價,並沒有一個很精準的評價。其實無論怎麼去評價王安石,對於他來說都一樣,他的功績擺在那裡,而他在歷史上的地位,也是無人可以撼動。
  • 蘇軾這個大吃貨,竟為橘子寫下一首詞,讀完卻讓人垂涎欲滴
    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浣溪沙·詠橘》,便是蘇軾被貶黃州期間品嘗橘子有感而作的一首詞。一般來說,詞人詠物,必是有所寄託。可蘇軾這首詞就不一樣,他竟直接為橘子寫下一首詞,即「純用賦體」。雖然這首詞沒有高深的寓意,但是身為吃貨,蘇軾在詞中把橘子寫得形神兼備,讀完真讓人垂涎欲滴,不失為一篇優秀的詠物詞。
  • 杜審言五律特點初探
    三、五律的特點(一)從形式上看,對仗工整。除一首是拗體外,其餘27首,格律嚴整。一般五律首聯不要求對仗,而五律27首中有21首的首聯對仗,可見五律十分講究對仗,技巧相當純熟。(二)從內容上看,景物描寫細緻入微,帶有很強的身世之感。1.對南方景物的描寫,筆調清新,帶著很強的貶謫之悲。
  • 李清照新婚不久,便寫下一首詞向丈夫撒嬌,丈夫讀完滿臉通紅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新婚不久,便寫下一首詞向丈夫撒嬌,丈夫讀完滿臉通紅李清照不僅僅是寫下一首思念的詩詞,就在他們新婚後不久,兩個人天天膩在一起,李清照又是情詩高手,於是就寫了一首詞向丈夫撒嬌!這首詞名為《醜奴兒》。
  • 杜甫水平高超的一首五律,一句一景,卻用兩個字貫穿全篇
    一首詩特別要注意詩眼,用得好可以生動傳神,猶如畫龍點睛。詩眼是指一首詩或一句詩中最精煉的一個字,例如陳與義的「暖日薰楊柳,濃春醉海棠」,其中的「薰和醉」就是詩眼,一字之妙,卻讓全詩頓時出彩。有些詩歌雖然不乏精妙的句子,但讀完了全篇,總覺得欠缺一樣東西,細細揣摩,原來是少了一根貫穿全篇的紅線。
  • 紀念楊振寧先生的合作者、著名物理學家兼詩人黃克孫先生
    後來他曾回憶:「在我們與中國歷史文化以及父母的感情紐帶上,楊振寧和我有從未明言的友情……楊振寧對中國的感情引起我的共鳴,因為我父親一生燃燒的激情是為了中國的拯救與復興。我父親1956年去世時,我在普林斯頓。楊振寧在他內心的一個角落一定知道,他為這個復興所作的貢獻超過每個中國人應該做的。」
  • 李清照新婚不久,便寫下一首詞向丈夫撒嬌,丈夫讀完害羞到臉紅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新婚不久,便寫下一首詞向丈夫撒嬌,丈夫讀完滿臉通紅李清照不僅僅是寫下一首思念的詩詞,就在他們新婚後不久,兩個人天天膩在一起,李清照又是情詩高手,於是就寫了一首詞向丈夫撒嬌!這首詞名為《醜奴兒》。
  • 李白一首奇詩平仄無誤似五律,卻無一處對仗,道盡了落寞失意
    而那些寫下千古名篇的詩人,更令我們無比尊崇。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是張九齡何等的氣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又是王維無比的愜意。萬事幹戈裡,空悲清夜徂。這是杜甫對家國天下的憂患。沒人懂他,所以三年後,他領著唐玄宗的御賜的金銀,說是要去尋仙問道。大家都稱李太白果然非凡俗之人。李太白在眾人欽慕的眼光中,仰著頭,又離開了長安了。他的淚水只會在心中低落。只有杜甫讀懂了李白,他們在洛陽相見,之後攜手同遊梁宋。儘管李白同樣好任俠,好飲酒,好狂歌。
  • 乞丐臨死前,寫下一首冠絕天下的絕命詩,讓無數讀書人羞愧
    杜甫曾寫下千古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在舊社會,普通老百姓吃不飽飯是常態,稍有變故就只能淪落成乞丐,當衣衫襤褸的走在街頭,食那嗟來之食,備受嘲笑與蔑視,心中的那份苦楚無人可以訴說,也根本沒人在意。但曾經就有一個乞丐用一首絕命詩,給世人留下振聾發聵的警醒。
  • 蘇軾大婚當晚詩興大發,為妻寫下一首詩,讀完覺得太浪漫
    羅帳細垂銀燭背,讀到這一句,大家都說這可是「流氓」水準的一句,描述了他們兩個新婚之夜的場景,讀完真是讓人肉麻!雖然說這首詩引用的都不是名人名句,但是蘇軾卻將它組成了千古絕唱!把自己描述成了沉浸於溫柔鄉的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