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2006年韓國收視總冠軍、大型古裝劇《朱蒙》在香港亞視首播,最新收視率達到5點,成績不俗。《朱蒙》在韓國異常火爆,可是在內地卻引起了不少爭議,許多網友痛批該劇「歪曲歷史」,情況一如《大長今》帶來的「針灸保衛戰」。記者就此採訪了亞視副總裁葉家寶,他表示已留意到內地觀眾的一些意見,「其實我們已有意弱化劇中較為『敏感』的部分,如果爭議太大,我們還會酌情處理」。
背景:2006年「韓國第一劇」
60集的《朱蒙》是2006年韓國最火爆的電視劇,平均收視超越40%,超過當年的《大長今》。
在2006年年底舉行的韓國電視劇界權威頒獎典禮「2006MBC演技大獎」中,《朱蒙》還擊敗另一部人氣劇集《宮》,一口氣拿下10個獎項,男主角宋一國捧得「最佳男演員」和「終極大獎」。
《朱蒙》投資超過300億韓元,折合約2300萬元人民幣。劇中群星薈萃,除了因《愛情的條件》走紅的男主角宋一國外,還有憑《加油!金順》躍居一線的女星韓惠珍以及演技派的金勝秀、全光烈等。該劇講述的是高句麗「始祖」朱蒙克服種種磨難最終統一高句麗民族的故事,其中穿插了他與兩個女人的感情糾纏、與母親柳花的親情以及與養父金蛙王、王兄帶素等人之間充滿矛盾的感情。劇中的悽美愛情故事、逼真的大型戰爭場面,在韓國都備受好評。
由於反響太好,該劇的續集已經出爐,而且是邊拍邊播。根據昨天最新消息,《朱蒙》上檔8個月,收視終於突破50%,成為韓國名副其實的「國民電視劇」。
爭議:「高句麗」歸屬何方?
許多中國觀眾已經通過影碟或網絡提前看到了《朱蒙》,而亞視播出該劇後,網上有關討論越來越多,劇中部分情節更引起了爭議,其中關於古代高句麗歸屬問題的帖子數不勝數。有網民認為,高句麗是漢朝時中國境內的少數民族,並不是古朝鮮的創始者,但在《朱蒙》中卻否認高句麗人屬於中國,還稱高句麗人創造了高麗,將韓國神話傳說中的英雄「朱蒙」變成古高句麗的創始者。有網友將之形容為「亂認祖宗」,而且有「刻意美化韓國古代歷史」之嫌。
從《大長今》開始,有關古裝韓劇的爭論便時有耳聞。有網友認為,商業化的韓劇對中國文化的誤解或曲解,「假作真時真亦假」,有可能使世界誤讀中國文化,比如將中國的國粹誤認為韓國的國粹,這個問題不容小視,「電視劇如同小說,一旦深入民心之後,便可能像《三國演義》一般,在百姓心中代替《三國志》」。當然,網友對《朱蒙》的觀賞性還是抱欣賞的態度:「有人說這部戲韓國人篡改了歷史……但我認為還是值得一看的,很像中國的古裝劇,宮廷內的皇親貴族為了各自的利益你爭我鬥。」
亞視:《朱蒙》只是「戲說」
就此問題,亞視副總裁葉家寶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表示:「希望大家能夠以『戲劇』的角度去看《朱蒙》。電視劇是一種藝術創作,很難百分之一百符合歷史,要允許主創人員有創作的自由和空間。」
葉家寶承認,引進《朱蒙》時已意識到裡面有一些情節可能會引起爭議,因此進行了部分調整,「比如人物裡的對白出現了『國家』一詞,我們配音時全部將它改為『部落』,『漢朝』改為『天朝』……總之有意弱化了其中的敏感部分。」他稱,即使是宣傳該劇時,亞視都沒有將它說成是「歷史劇」,而是強調該劇的可看性:「劇中人物塑造得很好,比如其中的愛情元素———成功男人的背後總是有一個女人,還有男主人公的個人奮鬥歷程等等,都很有看頭。而且這部劇帶有神話和武俠色彩,無論從哪一個角度看,它都不是一部歷史正劇。」
葉家寶表示,如果《朱蒙》受到投訴,亞視會對播出內容進行修改,「但是在香港還沒有接到過任何投訴」。
編輯:富文佳 來源: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