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銷聲匿跡的老式爆米花機
為啥能引起浙師文傳老師「桂叔」的極大興趣?
當西方流行音樂配上散發著泥土味的中國傳統爆米花機
為什麼能「砰」然心動
碰撞出「愛情的火花」?
原來,這是浙師學子在
2019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
的獲獎作品
它不僅獲得全國一等獎
還成為了該選題下唯一一個在全國政協禮堂播放的作品
優秀!點讚!
不止不止
此次「大廣賽」之行,浙師學子表現亮眼
共獲全國一等獎3項
二等獎3項,三等獎5項,優秀獎17項
創下歷史最好成績
短短30秒的視覺衝擊如何展示義烏的活力與朝氣?
怎麼用花朵、舞蹈和精靈等元素
讓看似普通的女性用品綻放高雅的氣質
表達出品牌的精神文化?
除了「砰」然心動
其他獲獎作品也是看點十足,馬上帶你走近!
《「砰」燃心動》取材於金華寺平村的傳統爆米花機,聚焦爆米花的製作過程,巧妙契合產品的各項屬性,成為該選題下唯一一個在全國政協禮堂播放的作品。
以浙師大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為依託,學生們經常去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家中調研,進行手藝人紀錄片的拍攝。《「砰」燃心動》的製作就得益於他們視頻拍攝的豐富經驗和傳統文化的深厚積澱。在爆米花機幾乎銷聲匿跡的情況下,攝製團隊藉助朋友圈的力量尋找蛛絲馬跡。最後,指導老師林友桂帶領團隊驅車近一個半小時,終於在金華寺平村的一戶村民家中找到了爆米花機。他們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精益求精地反覆拍攝爆米花的製作過程,爆米花出爐時「砰」的響聲,他們足足聽了20餘回。
製作爆米花的過程象徵生命迸發的過程,與江南的小橋流水截然不同,它更像是自然主義下的粗獷表達,反映了人與自然同呼吸。但同時又刻畫織物手套接觸金屬機器、氣壓表指針的擺動旋轉等細節,將視覺的溫度轉化為情感的溫度,通過畫面的積累給人帶來回味和思考。
煙霧繚繞,火焰質感分明,最後「砰」的一聲響,爆米花猛烈出爐,將短片推向高潮,前期的烘託和鋪墊都在這一刻得到了最好的呈現。而為呈現這一個畫面,攝製團隊不斷調試糖和米的配比,防止爆米花粘成一團;又把爆米花的盛器從籮筐換成棉布制的套袋,最終才達到了成片中爆米花隨氣流衝出的視覺效果。
作品用舒緩的女聲作為配樂,衝淡了畫面的泥土味,在技術化的進程中賦予抒情化的含義;視頻畫幅從16:9改到2.35:1,再到最後的長條狀,則是在不斷凝練作品的深度。指導老師林友桂說:「廣告要做得單純直接,如流水中見落花,一眼便是春意,再回望時已是人生了。」
我們在拍攝的過程中並沒有想像中的一帆風順。首先在尋找爆米花機上我們就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難,前前後後我們找了大概兩個星期左右的時間,最遠的地方大概需要坐車兩個小時,最後我們機緣巧合地通過街邊的地攤阿姨問到了她村子裡一個擁有老式爆米花機的叔叔的聯繫方式。經過三番五次的拜訪後終於見到了叔叔,在炎炎的夏日,一次又一次的爆炸聲中,我們的作品伴著爆米花的香氣新鮮出爐。我們都知道,每一滴汗水都是我們努力的成果,團隊的力量最終成就了我們的作品。最後十分感謝爆米花叔叔非常耐心地一次又一次配合我們,當我們拿出紙巾給他擦汗的時候,他也是委婉拒絕,臉上洋溢著純樸的笑容。
——呂東庭
從一個不成熟的想法到一條完整的片子,《活力義烏》基本上是同學們在義烏尋找素材並且獨立製作完成的。作品一路通過校賽、省賽,直至國賽,每一級選拔的評審標準都對作品提出了更高要求,最終能否獲獎的核心原因還在作品本身。
學生們深入義烏小商品市場,從琳琅滿目的「義烏製造」到世界各地、各行各業的商人小販,短短30秒的廣告,蘊含了很多未盡之言。通過快速切換的剪輯手段,給人以視覺衝擊。學生視角下義烏活躍的光影,區別於商業化的精緻,是更加純粹直接的審美體驗。
「同學們的作品總是充滿朝氣的,儘管還比較稚嫩、完成度不高,但是質樸中也有直觸人心的東西。」林友桂說。面對智慧和創造力的雙重挑戰,學生們不難迸發出創意的火花,但是由於實踐經驗不足、思維方式受限等問題,往往在執行時遇到很多困難。
於是林友桂先集中對大一學生進行創意訓練,經過一對一的討論和篩選,再進行第二、第三輪的醞釀與提升,學生們逐漸形成較為成熟的創意之後,再進行組隊集中攻堅。在獲得視頻類影視廣告一等獎的八位同學中,有六位是大一學生。
文傳學院歷任負責人分別提供了不同的人才培養思路,在思維方式上對學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結合非遺文化、傳播學知識和鄉村振興理念,學生們力求在作品中呈現中華民族的脈絡,喚醒一種文化記憶和生命記憶。
我們的視頻形式感很強,它是以表現力而非創意取勝的,比較符合當代短視頻廣告市場,對於城市的宣傳廣告來說是一種比較直接有效的方式。我們的三名組員都是大一學生,我負責前期和拍攝工作,我的隊友主要負責後期製作,我們共同克服了種種困難。感謝我們小組所有成員的努力付出!今後我們也會不斷完善自身,努力做得更好。
——張雅妮
我們的生命是由一段段完全不同的生命體驗連接而成的。在我心裡比賽最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酸甜苦辣交織的過程歷練了我們,那些成長道路上的挫折也讓我們成為了更好的自己。努力參加各種比賽去感受不同的生命體驗,便是參加比賽的初心吧。這次獲獎讓我們獲得肯定,也會更加富有熱情和活力地向前衝!最後,也想對我的團隊夥伴們說:感謝相遇!
——顧佳瑜
輕輕摘去荊棘的花仙子,落地生花的輕柔腳步,絢麗繽紛的奇異花朵……在帶有意識流色彩的畫面中,徐穎採用弱化劇情的實驗性動畫,夢幻而又微妙地呈現了「薇婷」脫毛膏的廣告。
作為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在頒獎典禮上大屏展示的金獎作品,從去年12月開始醞釀到6月提交成品,這是一個漫長的打磨過程。徐穎充分使用了4種軟體製作:平面部分使用PS和AI,用於手繪及疊加多層圖層;視頻方面使用PR和AE,用於合成原畫、設計動作、統一色調以及配合音樂節奏。只要一有空,她就一幀幀、一處處地完善作品。
動畫中多次出現花朵、花仙子、舞蹈等元素,其中植物精靈的靈感來源於「薇婷」產品主打的「植物成分」,徐穎還藉此傳達女性在使用產品後,表現出由內而外的自信感和生命力,像鮮花盛放般充滿活力。「我畫的女孩輕輕摘去花上的荊棘,也是直面不完美的表現,她從而完成蛻變,收穫一段浪漫之旅,傳達『薇婷』品牌的精神文化。」徐穎表示女孩如花般綻放也是她的願景。
為契合「薇婷」潔淨輕盈的用戶體驗,徐穎選擇二維動畫扁平化的畫面設計風格,使用粉藍的色調加上類似於圓舞曲的配樂,增添了少女感。另外,薇婷起源於科學家丈夫為妻子研製出的脫毛產品,更是愛情的見證,因此徐穎在多處點出「嘴唇」的符號。
這次的作品是徐穎從平時積累中擷英所得,選取了她之前作業中繪製的元素。在平時,徐穎一有空就泡在工作室中捕捉靈感,精進專業能力,養成了「朝五晚九」的生活作息,同時保持每天一小時的運動量。徐穎還很喜歡「纏著」專業老師問問題,每天都會花至少三個小時在各種視頻網站上,細細琢磨別人的作品,尋找各種教程取長補短。
「很感謝老師們對我的指導,從風格、元素到細節,結合了很多老師的意見才有這件作品的成功。」頒獎典禮一下臺,徐穎就把她的獎盃贈予鍾文靖老師。
作為視覺傳達專業多媒體方向的學生,徐穎在平時隨筆繪畫、各種比賽的實踐中鍛鍊二維與三維的設計能力,浙師的校園卡也是她的設計作品之一。現在徐穎已經獲得上海大學視覺傳達方向保研資格,她選擇繼續大步行進在她如花般綻放的動畫設計之路上。
我很幸運能在本科找到自己擅長且喜歡的專業,也希望能學得更加有深度。當然我也非常感激所有的小幸運,也希望把好運傳遞給大家。記得大二的時候,自己的實驗性短片在省賽答辯中頗受好評,但是因為超時而遺憾收尾,現在想想,這也是成長。大廣賽讓我學著將專業與市場結合,讓興趣在實踐中成長,也讓我堅信,在動畫這條路上我是有能力的,我會堅持走下去。
——徐穎
創意迸發熱情,靈感碰撞火花
這群優秀的浙師學子
從象牙塔走向社會
借音畫表達個性態度
用鏡頭傳遞無限可能
給我們帶來驚豔的視覺體驗
下一次的大廣賽
等你大顯身手哦
文字 | 徐潤喆 沈奕晨
圖片 | 由本人提供
視頻 | 來源於獲獎作品
今日編輯 | 沈奕晨
責任編輯 | 趙菡婧
遇見:浙師全景 浙師簡歷 學院名片 FM95.2
相約:時光紀 pick浙師 五年答卷 一圖讀懂
足跡:醉師大 圖畫中國節 專屬ppt 定製壁紙
築夢:金課 引路人 達人館 浙師味道
浙師三志:風物誌 人物誌 草木志 校報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