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起透明小水泡是怎麼回事?很多人的手指頭或腳上都喜歡長一些白色透明的小水泡,還奇癢無比,到了夏季這種狀況就更明顯了。那麼是什麼原因呢。很多人說是溼疹,那麼是不是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白色的小水泡一片一片的其實就是汗皰疹,屬於皮膚溼疹的一種。
汗皰疹怎麼治療?這種汗皰疹一般多發於手或腳的側面等汗腺特別發達的部位,把這些小水泡擠破後,裡面會流出清澈的液體,過幾天後小水泡會脫一層皮,露出發紅的新皮,但是也容易皴裂,會疼痛。生活中,常看到有些人手指甚至腳趾發紅、脫皮,就有這個原因。
汗皰疹一般在春末夏初的時候開始發出來,往往到了夏季就變得最嚴重,到了冬天就自己好了。但是它又會一批又一批反反覆覆發出來,讓人很是苦惱。那麼,起這種小水泡的原因是什麼呢?
體內溼氣過重!古人說是是百病之源頭。
春末夏初,天氣開始變得溼熱,尤其最近是梅雨天氣,到處都是溼噠噠潮嘰嘰的,不少人舌苔發白,大便黏馬桶,都是體內的溼氣很重的。如果長期處於比較嚴重的潮溼環境中,就容易長溼疹、小水泡。
體內溼熱上升時就會在身體上反應,手上、腳上出汗又比較多,導致黴菌細菌的不斷滋生,在人體受到黴菌的感染後,就很有可能會導致這種小水泡的發生。
脾失健運,運化失常,溼熱內聚,同時又受到暑溼的侵擾,內外合邪,不能疏洩於外,就只能燻蒸肌膚。強健脾胃就是根本。要想脾胃好,就必須先祛溼,健脾祛溼是一項持久工程。1。少吃寒涼食物,如果你體內有溼氣,食用寒性、涼性的食物會加重體內溼氣,像苦瓜、西瓜、海帶、綠豆、冷飲等都是不建議吃的。甜、油膩食物也要少吃,油膩、甜食會影響脾胃的吸收,使溼氣加重。為了趕走溼氣,以上講的這裡幾類食物儘量少吃。2、多吃薏米。說起薏米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它可是「除溼高手」的高手。它能健脾、消腫、去溼,它是一味中藥也是養生佳品。可以搭配糯米、高湯煮都是可以的。
治療汗皰疹最好的藥膏?汗皰疹外用藥物治療如下:
早期水皰性損害的治療以乾燥止癢為主,可用1%的酚爐甘石洗劑、薄荷酚洗劑外搽,塗抹甘伯宗乳霜。開始脫皮時可用糖皮質激素霜或軟膏外用,如曲安奈德尿素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地奈德乳膏、滷米松乳膏等,也可以使用甘伯宗乳霜,甘伯宗乳霜是純中藥成分,不含激素!具有非常不錯的消炎止癢效果,而且其含有多種珍貴的草本成分,不僅具有抑制溼疹復發的效果,而且還能輔助損傷肌膚的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