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萬花筒,關注你最想關注的!今天要為大家讀的書是:《不可慢待的孤獨》,作者宋涵。
相信很多年輕人都曾經有過這樣的困擾:不知道未來是什麼,不知道現在自己能做什麼,然後就沒有目標的一天混過一天。迷茫未來,迷茫工作,迷茫愛情,迷茫自己的一切是當下許多年輕人的通病。那麼,應該怎樣渡過人生中的迷茫時期呢?
現實、夢想與工作這些東西,有時候比情愛更能糾纏一個成年人的一生。
一個一旦停下工作就要發愁房租的人,和一個父母有五套住房願意投資子女夢想的人,在面臨選擇時,籌碼是完全不一樣的。無論我們願不願意承認,這就是金錢的實力。
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的敘述者有一位很有教養的父親,他說,「每逢你想要對別人評頭論足的時候,要記住,世上並非所有的人都有你那樣的優越條件。」事實上,能有如此教養的人很少。人是無法脫離自己的環境而選擇其道路的,不同的環境,滋生了人們不同的生存策略。
很多年輕人以為拍幾張LOMO照片、喝一杯咖啡、翻幾本書、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就過上夢想的生活了,殊不知,這僅僅是花邊和點綴,遠未涉及夢想的核心。我也不得不掃興地說,「文藝」很容易成為一種變味的、停留在想像中的「生活方式 」,就像肥皂劇一樣,只剩下輕浮和煽情,把真相埋藏在一層又一層的泡沫之下,滿足著一顆無奈又躁動的心。
夢想的第一個核心是,你得有獨立的判斷,你首先要明白自己的處境和命題,去活出自己的生命,無論其他的聲音喊得多麼大。迷茫是年輕人的通病,因為他們眼花繚亂地看到了太多他人的傳奇,卻忘記自己的起點在哪兒。
假如你現在20幾歲,家境普通,無法向父母撒嬌要錢,有過幾年工作經驗,裸辭過一次,手頭工資不太高,目前和兩個人擠在一間屋子裡。這就是你的處境:你是一個出身平凡的普通人,你沒有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那麼你的命題就是:你得在你的一生中,盡力儘早為自己爭取原始積累,從租得起一間獨立單間開始。在此之前,其他「生活方式」都不是主流。別人在康莊大道上愉快地滑雪橇,和你又有什麼干係呢?趕緊踩出自己的羊腸小道,走到開闊一點的大路上去,才是你的使命,與他人無關。
始終堅定地明白自己的處境與機遇,是通向更好未來的唯一道路。再不喜歡你的工作,但它至少保證了你的吃喝住行,眼前的你,如果沒有籌碼和現實談條件,只管把這份工作做下去,無論你個人意願如何,等有了其他工作機會,你才算有了一點籌碼。
除此之外,嚮往美好是永遠沒有錯的。一個人在泥濘之中,也有仰望星空、為之流連讚嘆的幸福權利。甚至你應該嚮往一間屬於你自己的房間,你應該嚮往那些閃著誘人光芒的烘焙工具,你應該嚮往有一天你能製作出或發明出讓所有人稱讚的香甜蛋糕……因為只有你狠狠地去嚮往,你才能去承受它們背後的勞作和代價。
最後,要相信「現在」更甚於「未來」。大部分人都是普通的小人物,總在趕著成為「別人」,總以為到了某個階段,萬事俱備,成功和幸福才會降臨,殊不知這樣的「未來」可能永遠在「未來 」。
當沒有肆意的資本,也許要註定勞作一生,但是,沒有人規定勞作與詩意不能並存。起點並不高的小人物,也許在未來無法有顛覆性的逆襲,那麼,就更要見縫插針地、緊緊地抓住眼前的一切快樂,一切讓你激動的事物,一切讓你覺得活得有意思的東西。
迷茫是因為拒絕看清眼前的真相,祝每一個人都能活出你自己的命運!
《不可慢待的孤獨》
宋涵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內容簡介:
當一個人孤獨時,他/她並不是一潭死水。孤獨,並不是吞噬生命的黑暗,而是灼烤著生命的火,它是一種提醒,提醒著生命本應是:獨立的、原創的、值得認真對待的。孤獨的獎賞,大約每一個不慢待孤獨的人,都能遇到。
《不可慢待的孤獨》聚焦談論女性成長、親子關係和兩性情感各類人生的現實問題。對理解的渴望、對自我的困惑、對意義的執著、對愚昧的憤怒、對價值的珍視、對平庸的不妥協,讓她感到孤獨的問題,一個個跑進了她的文章中,充滿哲學意味的思考和飽滿有力的筆觸讓人難以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