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醫保藥品目錄調整談判結束;傳微醫擬拆分上市;口腔醫療相關...

2021-01-10 創業邦

「醫線」是創業邦推出的醫療健康欄目,立足醫療健康一線,捕捉行業內最新動態,嘗試洞察創投新趨勢。

醫線周報,為你挑選過去一周(12.12-12.18)最值得關注的「醫線」新聞。

整理| 鍾小玉

Part.1

一周投融資

本周全球醫療健康領域融資事件共 15 起,其中國內 13 起,國外 2 起。據睿獸分析不完全統計,本周國內醫療融資金額總計超過 35億人民幣,海外融資金額兩筆共計約 1.2億美元

國內融資情況如下:

數據來源:睿獸分析&IT桔子

以下為本周國內融資超1億人民幣的公司信息:

愛博泰克生物是一家致力於抗體與蛋白技術研究的公司,主營業務包括科研抗體、分子酶產品、NGS建庫試劑盒、活性重組蛋白、診斷抗原抗體原料、ELISA試劑盒以及CRO服務,CRO服務等。

鵾遠基因,專注於新一代基因檢測和分子診斷技術的研發和臨床應用,圍繞高發腫瘤的預防、發生和發展,開發系列解決方案——涉及風險評估、早期篩查、用藥指導及術後監測的全周期服務,尤其是基於專利甲基化檢測平臺的腫瘤無創早期篩查和診斷技術的開發和應用。

深睿醫療是一家人工智慧醫療應用開發商,主要涵蓋醫療影像圖像識別、各種惡性疾病的早期篩查、精確診斷解決方案等領域,並與多家國內頂級的醫療機構保持長期科研合作。

天東製藥是一家肝素及低分子肝素系列抗凝藥物研發商,專業研發生產和銷售肝素、低分子肝素系列抗凝藥物。主要產品包括肝素鈉API、依諾肝素鈉API、那曲肝素鈣API及依諾肝素鈉注射劑等產品。

左點健康是一家醫療器械研發商,專注智能養生產品和智能消費醫療市場,其核心產品小艾智能艾灸盒於2018年9月上市,左點小艾系列面向年輕群體提出「國潮養生新方式」的理念,並推出了用於身體不同部位,功能側重點不同的智能艾灸產品。

頤坤生物位於蘇州工業園區生物醫藥產業園,專注於傳染病、腫瘤、婦幼和慢病領域的創新型體外診斷技術和產品的研發及生產,力求以多樣化的技術平臺為處於不同疾病期的患者提供從早篩、診斷、治療監測到預後管理等不同階段的臨床解決方案。

眾生睿創是一家肝病和呼吸系統疾病領域創新藥物研發商,基於對呼吸系統和肝臟疾病病理生理的理解與洞見,聚焦於研發流感、禽流感、特發性肺纖維化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等重大疾患的全新療法。

宜明細胞是一家CAR-T免疫細胞治療技術研發商,致力於細胞和基因治療技術的開發和應用,能夠為基因治療研發、臨床、產業化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業務涵蓋細胞及基因治療創新藥CRO、CDMO服務。

宇道生物是一家網際網路新藥研發數據管理平臺,專注於化學及醫藥生物信息學高端技術開發, 致力於為生物醫藥、精細化工領域的科研人員和化學品供應商提供化學信息化技術支持。服務內容主要包括化學信息學服務、化學與生物醫藥雲平臺搭建、醫藥生物信息學服務等。

國外融資情況如下:

數據來源:睿獸分析&IT桔子

Part.2

一周政策動向

關鍵:醫保藥品目錄談判、醫養結合、5G醫療、商業險

2020年醫保藥品目錄調整談判結束

12月17日午間,央視財經頻道發布醫保談判最新消息:2020年醫保藥品目錄調整談判結束。據央視信息,2020年12月16日晚上7點,隨著最後一個治療黑色素瘤的藥品談判完成,為期三天的2020年度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完成了最為緊張的談判環節。此次談判涉及癌症、精神疾病、眼病、兒科等藥品品種。對於社會廣泛關注的腫瘤治療藥物pd1,今年就有多家企業參加了談判。(央視網)

衛健委:將「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向全國拓展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原明確的試點省市(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廣東)按通知要求繼續開展試點外,其他省份原則上至少確定1個城市開展「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醫谷網)

工信部辦公廳、國家衛健委辦公廳聯合發布《關於組織開展5G+醫療健康應用試點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

獲悉,工信部辦公廳、國家衛健委辦公廳聯合發布《關於組織開展5G+醫療健康應用試點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到,圍繞急診救治、遠程診斷、醫院管理等8個重點方向,推動運用5G技術改造提升衛生健康網絡基礎設施,培育5G智慧醫療健康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新浪財經)

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目錄外費用是商業醫療險未來空間

獲悉,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在銀保監會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我國商業養老保險與發達國家成熟保險市場相比仍較為滯後,下一步要從加快發展專業化經營市場主體、擴大商業養老保險領域對外開放、加大養老保險產品創新、強化養老保險基礎建設、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這五個方面來加快推進商業養老保險的發展。要儘量推出保險責任期限長的長期健康保險、引導保險公司在商業健康保險保障範圍設計上,儘量把目錄外合理的醫療費用作為商業健康保險的保障責任範圍、精準制定一套通過數學模型以及積累數據編制的疾病發生率表等。(界面新聞)

四川省對千餘家醫療機構實施醫療廢物在線監管

獲悉,四川省生態環境廳今天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11日,四川省醫療廢物在線監管平臺共接入醫療機構1049 家,其中三級醫療機構實現了全覆蓋。該平臺於2018年建成並投入使用。平臺應用物聯網技術對醫療廢物的收集、院內轉運進行遠程監控,通過終端設備採集監測數據,由傳感器實時發送平臺,並設定預警規則進行實時預警。(中國青年報)

Part.3

大公司&大事件

外媒稱微醫在IPO前籌資3.5億美元,微醫未予置評

據彭博社12月16日消息,騰訊投資的微醫於近日完成3.5億美元融資,並計劃推進其業務拆分後的數字醫療服務業務板塊申請在港上市,分拆上市部分在最新一輪融資前估值超過60億美元。報導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該公司將在2021年初,也即農曆新年前後遞交上市申請。但微醫方面未對這一消息發表評論。(動脈網)

Part.4

新產品&新技術

中國新冠滅活疫苗在巴林獲批上市

據巴林國家衛生監管局官方消息,在G42 Healthcare(中國國藥集團在中東和北非的獨家經銷商)提交了上市所需相關文件後,巴林國家衛生監管局已正式批准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在巴林王國註冊上市。(環球時報)

《英國癌症雜誌》:二甲雙胍或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

獲悉,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在所有肺癌患者中,服用二甲雙胍與生存率提高有關,尤其是在局部(TNM分期II-III期)肺鱗癌患者中。多項研究觀察到,在合併糖尿病的肺癌患者中,服用二甲雙胍對生存期具有積極影響。然而在非糖尿病肺癌患者中的臨床試驗並未得出一致的結論。(醫學新視點)

Part.5

言論&數據

國家衛健委官員鄭忠偉:正做好新冠病毒疫苗大規模生產準備

獲悉,國家衛健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表示,評價一個疫苗需要多項綜合指標,其中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可負擔性是最重要的。「我們正做好大規模生產準備。」相關方面正在繼續科學嚴謹推進疫苗Ⅲ期臨床試驗,確保疫苗安全有效,經得起歷史檢驗。已經進入Ⅲ期臨床試驗的疫苗包括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的2個滅活疫苗、北京科興中維公司的1個滅活疫苗、軍事醫學研究院和康希諾公司聯合研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中科院微生物所和智飛生物公司聯合研發的重組蛋白疫苗。(動脈網)

企查查數據:我國口腔醫療相關企業今年新註冊1.71萬家

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口腔醫療相關企業13.55萬家,廣東省以1.88萬家排名第一,山東、遼寧緊隨其後。2019年相關企業新增2.31萬家,同比增長11.1%,今年以來新註冊企業1.71萬家,同比下降2%,其中三季度新增0.69萬家。此外,全行業3/4的企業註冊資本低於100萬,今年以來行業新增風險信息達0.69萬條。(企查查)

Nature公布2020十大科學發現

近日,頂尖學術期刊《Nature》公布了2020年度十大科學發現,包括HIV治療、新冠病毒研究、冷凍電鏡突破、物質-反物質對稱性研究等,其中有5項重要發現來自生物醫學領域,包括激活並殺死潛伏的HIV病毒;幹擾素缺乏導致重症新冠;低溫電子顯微鏡達到原子解析度,幫助藥物開發;CRISPR技術揭秘挑食之謎;壓力如何讓頭髮變白。(醫谷)

《自然》:全球麻疹疫苗接種覆蓋率量化圖繪出

獲悉,美國華盛頓大學喬納森·莫斯爾及其同事此次得出了2000年至2019年101個國家常規兒童麻疹疫苗覆蓋率的年度估算值。他們量化了地理上的不平等,並按地理上的偏遠程度評估了疫苗接種狀況。研究表明,2010年至2019年期間,中低收入國家一半以上地區的麻疹疫苗接種覆蓋率下降了。可能受此影響,2017年5歲以下兒童麻疹病例超過1700萬例,死亡8.34萬人。研究結果可以作為決策者的一項工具,用於為全球所有兒童提供平等保護的免疫方案。相關研究發表在《自然》上。(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2020年度醫保目錄談判結束,釋放了哪些重要信號?
    ┃來源:央視網、中國食品藥品網 夢瑤綜合整理國家醫保局組織的2020年度醫保藥品目錄調整談判於昨天(12月16日)結束,此次談判涉及癌症、精神疾病、眼病、兒科等藥品品種。醫保目錄和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也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關注。
  • 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多個抗癌藥全球最低價上架 新冠治療藥品列入
    被稱為歷年最大範圍的醫保談判在2020年的尾聲終於落下帷幕:119種藥品,較去年的70個品種數量直線拉升;儘管談判幅度有所降低,但依然打了「5折」;明星抗癌PD-1、新冠治療藥品均被囊括……12月28日,國家醫療保障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0年)》,
  • 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多個抗癌藥全球最低價上架,新冠治療藥品列入
    《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0年)》,將於明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醫保局負責人透露,這些品種都是經過評審專家遴選過的,其中有14種年銷售額超過了10億元。「這14種藥品都是前期準入目錄時未經談判,且經評估價格或費用明顯偏高的藥品。經過談判,這14種藥品均成功留在醫保目錄內,平均降幅43.46%。」上述負責人表示。此外,今年8月17日之前上市的藥品也有機會直接進入醫保,這是本次醫保談判的亮點之一。
  • 醫保藥品目錄調整方案正式公布:優先考慮癌症等重大疾病用藥
    國家醫療保障局4月17日發布關於公布《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簡稱《方案》)的公告稱,《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於2019年3月13日-26日期間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截至2019年3月26日24時,共收到意見4438條。該局對各方意見建議進行了認真研究,現將修改後的《方案》予以公布。
  • 《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
    為做好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廣泛凝聚社會共識,確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公開、公平、公正,我局研究起草了《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公眾可以在2019年3月26日前,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意見。
  • 醫保藥品目錄調整的時間表公布:此次原則上不再新增非處方藥
    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有了明確的時間表。4月17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官網發布《國家醫療保障局關於公布<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以及配套的《政策解讀》文件。因為本次目錄調整是國家醫保局成立之後對醫保藥品目錄進行的首次全面調整,因而備受行業關注。
  • 醫保藥品目錄動態調整,破解「用藥貴」難題
    日前,為期三天的2020年度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工作正式啟動。此次談判涉及癌症、精神疾病、眼病、兒科等藥品品種。據了解,國家醫保局成立後,已連續三年開展目錄調整工作,此次調整實行申報制度,即企業對談判品種自行申報,符合規定的,即可納入談判範圍。
  • 醫保目錄再調整,8類藥品不被納入!還有這些變化值得關注
    8類藥品不納入醫保保健藥品受關注《暫行辦法》在第二章《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的制定和調整中,將藥品分為「納入」「不納入」「直接調出」「可以調出」4類。其中,《暫行辦法》明確指出8類藥品不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以下簡稱《藥品目錄》),包括主要起滋補作用的藥品;含國家珍貴、瀕危野生動植物藥材的藥品;保健藥品;預防性疫苗和避孕藥品;主要起增強性功能、治療脫髮、減肥、美容、戒菸、戒酒等作用的藥品;因被納入診療項目等原因,無法單獨收費的藥品;酒製劑、茶製劑,各類果味製劑,口腔含服劑和口服泡騰劑等
  • 44種藥品進入醫保談判範圍
    1個品种放棄醫保藥品談判  2017年2月,人社部網站公布新版《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7年版)》,新增45個擬談判藥品。人社部醫療保險司司長陳金甫曾表示,考慮到部分藥品具有很高的臨床價值,但價格較為昂貴,按現行價格納入目錄可能給醫保基金帶來較大壓力,專家同步評審確定了45個擬談判藥品,下一步將通過談判適當降低價格後再納入目錄。在確認相關企業是否具有談判意向後,向社會公布擬談判藥品名單並按相關程序組織談判,將達成一致的品種納入醫保基金支付範圍。
  • 疫苗、保健品等8類藥品不納入 新一輪醫保目錄調整啟動 貴价藥會...
    8月3日,國家醫療保障局下發《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新一輪醫保藥品調入、調出做了詳細的規定。《辦法》要求,保健藥品、疫苗等8類藥品將不納入目錄,而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呼吸系統疾病治療用藥、臨床急需藥等7類藥物則可以納入擬新增藥品範圍。調整工作9月份啟動,新版目錄將於2020年11月-12月公布。
  • 醫保目錄八年來首調整 多家上市公司產品入選
    而記者進一步採訪獲悉,除現有的乙類、甲類目錄外,新增設的擬談判目錄也是新醫保目錄的革新之舉,對鼓勵醫藥技術創新,支持和引領醫藥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成藥、兒童藥成最大亮點  對比2009年版目錄,2017年版醫保目錄也是由凡例、西藥、中成藥和中藥飲片四部分組成。西藥、中成藥部分共收載藥品2535種,較2009年版增加339種。
  • 2020年國家醫保談判啟動,新冠治療藥降價引關注
    (記者吳為)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已在北京啟動,此次談判為期三天,涉及癌症、精神疾病、眼病、兒科等藥品品種。國家醫保局於今年9月公布了《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通過形式審查的申報藥品名單》,按照這一名單,今年共有751個品種通過形式審查。
  • 多家藥企產品入圍醫保目錄 目前128個藥品擬納入
    藥品入圍醫保另據國家醫保局透露,目前已初步確定128個藥品納入擬談判準入範圍,包括109個西藥和19個中成藥。這些藥品的治療領域主要涉及癌症、罕見病等重大疾病、C肝、B肝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等。8月21日晚間,仙琚製藥、方盛製藥、盤龍藥業、以嶺藥業、興齊眼藥等多家上市公司先後公告了其相關產品入選醫保目錄的品種類型。8月20日,國家醫保局正式掛網發布《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簡稱「2019版《目錄》」)常規準入藥品名單。
  • 2020年國家醫保談判啟動 新冠治療藥降價引關注
    原標題:2020年國家醫保談判啟動,新冠治療藥降價引關注   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準入
  • 新版醫保目錄2020年1月1日起實施 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談判97種...
    新版醫保目錄實施時間 新版醫保目錄即將於2020年1月1日開始實施,很多藥品價格大幅下降,這要得益於醫保藥品準入談判帶來的實惠。 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談判共有25名專家參加,組成5個專家組,他們用三天時間對150種藥品進行了集中談判,最終97種藥品通過談判方式進入醫保目錄,其中新增加的70種藥品,平均降幅達到60.7%。
  • 2020年1月1日起重慶執行國家醫保藥品目錄 2709個藥品均可查詢
    按照《關於實施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9年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2019年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共計2709個藥品,能較好地滿足群眾的基本用藥需求。從2020年1月1日起,國家談判藥品將全部納入重慶醫保按乙類藥品報銷,即按藥品的醫保支付標準,先由參保人員自付10%後,再按規定比例予以支付。談判藥品在協議期內,如有通用名藥物的仿製藥上市,重慶將按規定根據仿製藥價格水平調整該藥品的全市統一支付標準。
  • 2020年醫保談判即將結束,這次又能降價多少呢?
    從12月14日到12月16日,連續三天,2020年國家醫保談判在北京人大會議中心進行,引發國人關注。不少人翹首以盼,等待著看有哪些藥品最終能進入醫保,藥品價格最終又能降低多少。為什麼每次醫保目錄談判,國人都會如此關心呢?
  • 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將於3月1日啟用
    此次國家醫保目錄調整力度空前,且首次嘗試對目錄內藥品進行降價談判。今後,每年對醫保藥品目錄的調整工作將成為常態,有望進一步在「性價比」上拓展醫療保障的廣度和深度,切實減輕患者經濟負擔,讓人民群眾享受改革成果。日前,國家醫保局、人社部公布《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0年)》(簡稱《目錄》)。
  • 首個國家級醫用耗材醫保目錄下發|微醫IPO,估值下跌至55億美元「最...
    02【政策】首個國家級醫用耗材醫保目錄下發,加速行業轉型6月8日,國家醫療保障局最新發布了《基本醫療保險醫用耗材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為了規範和加強醫用耗材醫保準入和支付管理,深化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國務院醫療保障行政部門綜合考慮醫用耗材的功能作用、臨床價值、費用水平、醫保基金承受能力等因素,採用準入法制定《基本醫療保險醫用耗材目錄》(以下簡稱《基本醫保醫用耗材目錄》)並定期更新,動態調整。
  • 2019年醫保談判目錄最終完成,對藥企有何影響?
    11月28日上午,國家醫保局發布關於將2019年談判藥品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商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乙類範圍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也意味著2019年版國家醫保目錄的最終完成。(資料來源:國家醫保局)《通知》顯示,談判藥品是《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省(區、市)醫療保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按規定及時將談判藥品納入本省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基金支付範圍,並按照《國家醫保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印發〈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的通知》(醫保發〔201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