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徐博東教授在海峽導報新開闢的《博東觀海》專欄中撰文認為,綠營日前召開的「國是會議」透露出這樣的信息:民進黨今年的政治操作,將以反制兩岸籤訂CECA為主軸,以議場抗爭與街頭群眾運動相配合的鬥爭方式,強力衝擊馬英九的兩岸開放政策。
全文如下:
由民進黨主導的「民間國是會議」,經過兩天的喧囂後草草收場了。這場會議打著「民間」的旗號, 又號稱是要「救經濟」,除了綠營的政治人物,還邀請了不少偏綠的財經學者參加,但唯獨不見企業界的重量級代表出席;兩天的會議下來,給外界的強烈印象是「以經濟包裝政治」:不僅全盤否定馬當局的財經政策,要求「劉內閣」全面改組,更集中火力炮轟兩岸籤定CECA,甚至揚言不惜發動民眾走上街頭,幷提出罷免馬英九案。許信良不知深淺,獨排眾議主張兩岸政策應更大幅開放,立即引來綠營人士的圍攻,連上臺發言的資格都被剝奪。由是觀之,這場所謂的「民間國是會議」,實乃綠營不折不扣的「批馬反中會議」。
馬英九實在有夠倒楣!去年5月上臺後不久,便遇上全球金融風暴,原本被陳水扁執政8年搞得亂七八糟的臺灣經濟因此「雪上加霜」。競選時提出的口號「馬上好」,不得不修改為「馬上漸漸好」。豈料金融風暴愈演愈烈,以出口為導向的臺灣經濟遭受重創。根據臺灣當局主計處最新預測:初步統計去年全年經濟成長率僅為0.12%,第四季度衰退8.36%,創下史上單月最大衰退;今年要等到第四季度才有望由負轉正,全年的經濟成長率已下修至負成長2.97%。「馬上漸漸好」變成了「愈來愈不好」!
如此景況,使原本身陷困境的民進黨絕處逢生,找到了最大的政治著力點:以「救經濟」為名,攻擊馬英九執政團隊,藉以凝聚綠營人氣,煽動民眾不滿情緒,製造馬英九執政危機。這樣民進黨不僅可以脫困,更可為年底縣市長選舉的關鍵一戰製造利多。民進黨召開「民間國是會議」,打的正是這個如意算盤!
此前民進黨已宣布今年為「社會運動年」。「國是會議」閉幕時蔡英文更表示,「民進黨將推動全民直接參與兩岸重大議題的權利與機制;幷將『民間國是會議』結論與社會運動連接,持續與民間團體溝通、對話,推動社會共識,與社會運動連接勢在必行」。蔡英文的話雖然既柔軟又含蓄,但若聯想到去年11月民進黨暴力杯葛陳雲林訪臺,以及此次會議期間綠營人士極力妖魔化CECA,已明確無誤地透露出這樣的信息:民進黨今年的政治操作,將以反制兩岸籤訂CECA為主軸,以議場抗爭與街頭群眾運動相配合的鬥爭方式,強力衝擊馬英九的兩岸開放政策。如此,綠營發動的一波波抗爭風潮將會持續上演,臺灣政局勢必動蕩不安,至於臺灣經濟將因此而面臨何種厄運?臺灣民眾的生計會受到多大影響?對不起,這些都是國民黨馬英九的事,不是我民進黨應當關心的!
人們不免要問:馬英九及其執政團隊,你們準備好了嗎?
更多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