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願填報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分數已出,塵埃落定,熱度漸消。
而因疫情影響,同樣推遲了一個月的中考,分數才公布沒幾天,很多地方還沒有正式開始招生錄取工作。
小編所在的縣城,中考分數8月1日正式公布。
小編關注下中考情況,發現一個貌似很嚴重的問題,應該也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
初中考高中,好像比高中考大學,難了很多!錄取率低了很多!
整個縣共有6所高中。
其中省級示範高中(省重點)3所:分別為代碼101、102、103學校;
市級示範高中2所:分別為代碼104、107學校;
私立高中一所:代碼109。
3所省重點招生數較多,共1970人。2所市重點高中共招生670人,1所私立高中,給的計劃數為100人。
所有高中招生計劃數為2740人。佔2020年參加中考總人數比為58%。
也就是說,剩下的1964人,原則上是不能上高中的,佔比為42%。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
考高中確實比考大學難多了!
從招生計劃安排表來看,有42%的學生是上不了高中的,那麼這些學生將何去何從?
在絕大部分家長的理解中,上高中,然後考大學,這才是「正道」,才是最好的選擇。
更有些望子成龍的家長,希望孩子3年後能考個本科,他們選擇花更多的錢(據說要50000以上),進入相對知名的學校,如著名的毛坦廠中學等。
因為省學籍管理條例裡明確規定「禁止同城借讀」,很多家長先到其他市、縣民辦高中花高價買來學籍,然後託人想辦法回到本地公立高中借讀3年。
當然,其中所需的費用更是不菲。
然而,這部分學生能理解父母苦心的很少,他們依然是「混」了3年,3年後能考上個本科的幾乎沒有。
可是,家庭困難的學生怎麼辦?這是一個困境!
小編所在的縣城,有公立職業學校一所,當地政府在政策、資金等方面扶持力度也很大,每年,給它的招生指標都是1000人以上。
當地,還有民辦職業學校若干。
按數字計算,應該足夠「消化」沒有考上高中的1964名學生。
可是,很多家長不願意孩子去這些學校。原因又是什麼?
首先,是前面所說的,在很多家長觀念裡,上高中才是「正路」,上職校好像是沒有出息的表現。當然,這其實是很多家長的一個觀念誤區。
其次,主要是職校的學生,他們在初中時,就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甚至是行為習慣。從而導致職業學校學習氛圍不濃厚,校風不太好。
這導致很多家長,寧願花高價進高中,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孩子能學多少學多少,別學壞了就行。
就像一位家長開玩笑的話:
職校和高中的區別在哪?在於懷孕率比升學率還要高。
這話有失偏頗,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某些現實。
那麼,這又是一個困境。
這確實是一個兩難困境,讓家長很糾結:
孩子成績不好,沒有達到錄取線,要麼付出高額代價讓孩子上高中,要麼讓孩子讀職校,卻又害怕孩子學壞。
但現實就是現實,其實,職校對某些學生來說,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有家長質疑:不是說要普及高中教育了嗎?
是不是應該普及高中教育呢?上職校真的不好嗎?你們那上高中難嗎?
對此,您怎麼看。希望能留言評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