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智懟蘇聯領導人:建廠,我們自己來;要人,我們有法規

2021-01-16 老王頭說歷史

新中國成立以後的一個時期裡,中國和蘇聯的關係是非常親密的,被稱為中蘇關係史上的「蜜月」期。

1949年10月3日,中、蘇正式建交,蘇聯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

之後,毛主席親自率領中國黨政代表團,成功地訪問了蘇聯,籤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籤訂儀式

即便如此,毛主席和黨中央也絕對不允許蘇聯共產黨凌駕於中國共產黨之上。毛主席歷來看不慣,並睿智地抵制著蘇共以「老子黨」自居,頤指氣使、任意妄為的「不良」行為。

下面,就跟大家聊一聊毛主席是如何智懟蘇聯領導人史達林、赫魯雪夫的。

一、史達林,無可奈何。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的一天,坐陣克裡姆林宮的史達林突然想到一種水果,隨即有了一個念頭——建個菠蘿罐頭廠。接著,他認為,這種廠子不適合在蘇聯建,最好是建在中國。

於是,史達林轉動了一下座椅,眉毛一挑,頭一歪,傲然地對身邊的秘書說:給中國人發個電報,說我希望他們能拿出一塊地來,讓我們建立一個菠蘿罐頭廠。

傲然不可侵犯的史達林(圖像)

指令下達後,史達林沉浸在即將擁有一個在異國他鄉的、屬於蘇聯的菠蘿罐頭廠的遐想之中。

史達林想當然地認為,只要他一聲令下,中國人就會立即照辦,並且趕快向他請示建廠的地點,乃至具體方案!

兩天後,蘇聯人收到了中國人的回電。中國人的回電速度令史達林滿意,但是,電報內容卻大大地出乎了蘇聯領導人的意料。

在回電中,毛主席對蘇聯人說:你們既然對菠蘿罐頭感興趣,我們可以接受你們的提議!

如果你們不方便在你們自己的國土上建廠的話,可以為我們提供一筆貸款,由我們自主地建一個中國的菠蘿罐頭廠。

從容應對的毛主席(圖像)

屆時,我們就用這一工廠裡出產的菠蘿罐頭,逐步償還你們給我們的貸款。

如此的回覆,是蘇聯的主宰者史達林萬萬沒有想到的——中國人竟然不遵從他的「令旨」!於是,史達林大為惱火,非常不滿,但也無可奈何!

因為,中國人沒有拒絕。但是,菠蘿罐頭廠必須由人家自己建,還得藉助蘇聯的貸款。

表面上接受,實際上拒絕;或者說,有條件地接受,這並沒有完全不給他史達林顏面。只是,你們不得打我們的主權的算盤!

毛主席這一「軟中帶硬」的答覆,傷損了史達林那「指手劃腳」強加於人的「尊嚴」,他自然不高興。但是,我們也不能為了讓他高興,而舍卻我們自己的主權、利益!

二、赫魯雪夫,只好作罷。

1959年,蘇聯最高領導人赫魯雪夫到了美國,與美國總統艾森豪在戴維營進行了會談。之後,赫魯雪夫來到了北京,毛主席接見了他。

赫魯雪夫訪華(圖像)

在會談過程中,赫魯雪夫提請中國釋放來自美國的八名空降特務。這些特務,都是在韓戰期間及以後,被我國安保工作人員在東北俘獲的。

替美國人講了要求後,赫魯雪夫還強調說:這幾個人是一定要放歸的!因為,在戴維營會談時,美國總統艾森豪提出來後,我相信你們一定能夠做到,所以,就已經滿口答應了。

赫魯雪夫(左)與艾森豪(圖像)

毛主席聽了,對赫魯雪夫的「先斬後奏」甚是反感。中、美關係的緊張局面,你赫魯雪夫是清楚的。美國在臺灣等問題上的橫加幹涉、咄咄逼人,是中國人民所不願意看到的。

與此同時,毛主席的腦海裡又浮現出了中蘇之間的一些「溝溝坎坎」。近幾年來,中、蘇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凸顯,雙方關係的不甚和諧,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1957年11月,毛主席率領中國黨政代表團赴莫斯科,參加十月革命四十周年慶典活動時,赫魯雪夫向毛主席提出,由於蘇聯本國建設的需要,準備撤回援助中國的蘇聯專家。

當時,由於雙方政見上的一些不同,毛主席沒有進行無謂的爭取,只是淡然地回道:這樣好啊!既可以解決蘇聯的困難,中國也可以更好地自己辦自己的事!

訪蘇時毛主席會見赫魯雪夫(圖像)

1958年,赫魯雪夫訪問中國。在會談中,他要求在中國建個聯合艦隊、搞個長波電臺。對赫魯雪夫一廂情願地「妄想」,毛主席當即斷然拒絕。

毛主席認為,蘇聯是在變相地搞殖民主義,是欲竊取我國的情報!事後,他還對蘇聯駐華大使尤金說:我們支持蘇聯,但錯誤的東西不支持!

這時,毛主席的思緒,跳出了往事,又回到了現實。如今,蘇聯的專家還在中國,中國也確實需要蘇聯的技術援助。

為此,既不能縱容赫魯雪夫的「無知無畏」、肆無忌憚、自高自大,也不能過於「不顧情面」。

於是,毛主席坦誠、果斷地對赫魯雪夫說:這很難做到,你知道,中國有自己的法律。

毛主席與赫魯雪夫在會談(圖像)

言外之意,蘇聯有蘇聯的規矩,美國有美國的要求,中國也有自己的律條。各有各的「苦衷」,得相互體諒、彼此尊重才行!

毛主席一言既出後,赫魯雪夫雖然「莽撞」,但還不傻,自然明白毛主席之言的內涵,只好作罷!

毛主席就是這樣,用自己的智慧和愛國情懷,時刻維護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權益,時刻抗擊著一切欲對中國人民圖謀不軌的惡行!

主要參考文獻:《毛主席大智慧》

相關焦點

  • 新中國第一代領導人專車揭秘:從蘇聯吉斯到中國加長版大紅旗
    國家領導人專車不僅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形象,更是代表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 早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和新四軍在敵後戰場上,同日寇進行著艱苦卓絕的鬥爭,抗日根據地沒有精力更沒有實力造出自己的汽車,中共領導人都是以馬為主要交通工具。
  • 前蘇聯的領導人都有誰
    列寧宣布成立人民委員會,1917年11月8日,列寧當選為人民委員會主席,即蘇聯總理。從1917到1924年一直是蘇聯總理,但列寧卻一直沒有擔任過蘇聯共產黨的最高領導人,也沒有擔任過蘇聯的國家元首(最高蘇維埃主席。)雖然這個職務是虛無元首,曄沒有掌控過軍隊,實際上是依靠威望和資歷來領導蘇聯的。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締造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執政黨的創建者。列寧的功績無疑永遠是第一位的。
  • 毛主席一個月的工資有多少?管家吳連登:主席經常入不敷出
    因為對信仰的堅持、國家的忠誠以及人民的關心,毛主席一生清貧如洗,心繫人民但是對於自己的清貧生活卻並沒有在自己的作品中有絲毫的展露。關於他的清貧我們大多是從他的管家吳連登身上了解到的。毛主席毛主席的工資與開支吳連登自從1964年進入到中南海負責主席的生活一直到1976年主席去世才離開中南海,所以毛主席的晚年生活他不僅十分了解也是十分具有話語權的。
  • 原蘇聯領導人長壽揭密(圖)
    站在列寧墓檢閱臺上的是一群高齡的蘇聯高層領導人。他們戴著貂皮帽子,在凜冽的寒風中站成一排,不時向臺下揮手致意,絲毫看不出他們有任何倦意。  就算是一名體格健壯的小夥子,在凜冽的寒風中站立數小時尚且還會覺得腰酸背痛、體力不支,更何況這些耄耋老人?要知道,他們是當時全世界最年長的領導班子。
  • 蘇聯很不解,毛主席當年為何沒有解放金門和馬祖?
    毛主席回答說:「我們心中有數。」  赫魯雪夫聽了,急忙反駁道:「什麼叫心中有數?你們發動這次戰鬥的本來目的是要拿下這些島嶼,可是你們在就要達到目的時候停下來了。這能證明什麼呢?你現在是不是想對我說,你們從來就沒有打算完成你們的作戰計劃?」  毛主席對於赫魯雪夫的抱怨,不想作出正面回應,他轉而講了一段相當有策略的話。
  • 赫魯雪夫任蘇聯領導人時,有絕對的權力,為何還會「被退休」?
    蘇聯經歷了很長時間的改變和發展,才走上了適合自己的道路。蘇聯的領導人,確實是換了不少,從列寧到史達林,可以說讓蘇聯發生了徹底的轉變,他們兩位對蘇聯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若沒有列寧和史達林,蘇聯還不知道要在歷史中要花多少時間去探索。
  • 盤點領導人的英語水平:周總理最警覺,毛主席發明了一個英文詞
    大家都知道,早期的國家領導人大多都有過出國留學的經歷。例如周總理年輕時分別到過日本、法國、英國、德國學習;朱德36歲赴德國留學;鄧小平曾在法國勤工儉學長達5年之久。所以,他們都有較高的外語水平。我們知道,在外交活動中,語言作為交流的橋梁,一定要表達非常清楚、準確,稍有差池就會造成無法彌補的後果。尼克森訪華前夕,總統特使黑格將軍來我國打前站,周總理的英語聽力和警覺性在會談中表現的淋漓盡致。當翻譯員翻譯黑格的一句話時,周總理突然皺了一下眉頭,隨後沒再說話。
  • 錢三強帶隊,毛主席支持
    看完電影,毛主席和身邊的彭德懷說:你們要好好看一看,要好好做點調查工作,學習蘇聯的先進技術。在回國的火車上,毛主席又對身邊的衛士長李銀橋說:這次到蘇聯開眼見呢,看來原子彈能嚇唬不少人,美國有了,蘇聯也有了,我們也可以搞一點嘛!
  • 史達林去世之後,所有的社會主義國家領導人都去了,只有一人沒去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在1953年3月5日,當時的蘇聯最高領導人史達林突患腦溢血,在莫斯科的去世,享年74歲,在史達林去世的六個小時之後,蘇聯的廣播電臺和報紙全部報導了這個消息,蘇聯宣布全國默哀八天並且停止工作,蘇聯中央決定把史達林安葬在列寧的旁邊。
  •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我們這代人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它講述了新中國歷代領導人帶領中國人民由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轉變。現在,我們正在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新中國成立以後,毛主席又帶領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打敗了強大的美帝國主義;通過珍寶島戰役,敢於與蘇聯社會帝國主義翻臉;通過對印自衛反擊戰,狠狠的教訓了印度一頓……從此,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任何國家敢覬覦中國的土地,再也沒有任何國家敢輕視中國人民。毛主席,不僅僅讓中國人民肉體上站了起來,更讓中國人民從精神上也站了起來!
  • 領導人翻譯怪癖:蘇聯翻譯必帶《花花公子》
    不過,在世界各國的領導人中,像他這樣精通外語的畢竟是少數,即使懂外語的領導人,也無法像用母語一樣清晰表達所思所想。所以,領導人之間會談和外事活動,總是有「中間人」。他們很少被注意,但其作用非常重要,他們就是翻譯。他們的人生故事,充滿著傳奇色彩。蘇聯翻譯愛帶《花花公子》蘇聯時代的「第一翻譯」 蘇霍德列夫如今早已退休。
  • 外事翻譯尷尬事:蘇聯代表氣極了,中國代表居然罵蘇聯是「蟲子」
    在《黨史博覽》雜誌刊登的「為領導人做翻譯時的卡殼與疏通」文章中,記載了不少外事翻譯領域讓人哭笑不得的有趣故事。任何一種語言,都與中文一樣,有古代、近代與當代之分,而且都有自己的成語、諺語、俗語、歇後語、古詩詞。如果領導人在講話時喜歡用上述詞語,這對翻譯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各種語言之間有差異,很難百分之百地對上。
  •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
    1957年11月17日,莫斯科大學,數千名中國留蘇學生和實習生從四面八方來到這裡,期盼毛主席的接見。下午6時許,當毛主席和鄧小平、彭德懷、烏蘭夫、楊尚昆、胡喬木等領導人出現在莫斯科大學的大禮堂時,全場沸騰,歡聲雷動。毛主席高興地走到講臺的前沿和兩端,頻頻向大家招手致意。
  • 揭秘給歡迎領導人的小朋友是如何挑選的:須品學兼優
    在現在公開的影像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機場歡迎儀式上,周恩來親自前來迎接,兩個手捧鮮花的小朋友奔向中印兩國領導人,在行了少先隊隊禮後把花束獻給尼赫魯。  獻花少先隊員一般是男女生一對的搭配。除此之外,一些來訪的外國領導人則體驗過更高的禮賓規格。1957年4月,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伏羅希洛夫訪華。
  • 臺塑在美建廠,當地環保人士:把我們當「殖民地」
    據《彭博商業周刊》13日報導,美國環保組織痛批臺塑,不在臺灣建廠卻來美國,將美國當成「殖民地」。當地環保人士稱,臺塑石化園區每年將排放1350萬噸溫室氣體。 但該報導同時也指出,臺塑投資策略轉向美國,反映了全球經濟中產業角色的轉變。原本以亞洲國家為主的石化產業正遷往海外,去往美國等可獲取更低生產成本的國家。
  • 上世紀冷戰,以美國扳倒了蘇聯而告終,中國在這背後做出了什麼?
    在1946年,前蘇聯領導人史達林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永遠無法和平共處。自從1922年蘇聯誕生以來,這兩種政治體系就開始不斷猜疑對方,生怕對方會企圖消滅自己。然而歷史總是那麼出人意料,經歷了長達40年的冷戰,最終以蘇聯解體宣告結束,美國就這樣成為了世界上的唯一強國延續至今。而一個大國的衰落顯然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在這背後是否另有隱情?當時新成立的中國,又在這裡面起到了什麼作用?新中國建立初期,美國那是在各個方面打壓中國。
  • 蘇聯領導人的葬禮,1982年,中國參加,關係緩和的第一步?
    80年代中前期,蘇聯先後有三任領導人逝世,我國都派遣了代表團參加。今天,我們就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我國與蘇聯的關係。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政權。在整個50年代,我國與蘇聯的關係曾經是非常好的。蘇聯援助了150多個重點項目,奠定了我國重工業的基礎,蘇聯派遣了大量的專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他的母親是楊開慧,父親是毛主席,50年在朝鮮犧牲後,毛主席說了一句話
    之後的三年時間裡,毛岸英和弟弟更換過三次住所,直到1936年,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才被安排到蘇聯學習,不過過程也是十分不順利,直到1938年冬天,他們才被安排進入莫尼諾共產國際兒童院學習,就讀一年後又轉到另外一所學校學習。
  • 蘇聯領導人收入有多少?史達林工資花不完,列寧勃列日涅夫靠稿費
    2003年,俄羅斯《總結》周刊發表一篇題為《從工資到工資》的文章,介紹了蘇聯不同時期領導人的工資情況。從中,我們可以對蘇聯歷代領導人們的工資和主要收入情況有些大致的了解。列寧是蘇聯歷屆領導人中工資較低的。
  • 懷念·毛主席和我們在一起
    1976年,我們經歷了太多,太多。這一年的9月9日,毛主席離開了我們。時代的發展,歲月的流逝,毛主席一刻也沒有離開他深愛的人民。毛主席永遠和我們在一起。  今天是毛主席逝世41周年的紀念日。  毛主席和各族青年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