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灣區 「智」在溼地

2020-12-23 瀟湘晨報

2020年12月18日上午,「粵港澳大灣區環境生態安全與綠色發展」國際工程科技戰略高端論壇在美麗的廣州塔開幕。論壇由中國工程院主辦,廣東工業大學和廣州海珠國家溼地公園等單位共同承辦,匯聚了海內外環境生態與綠色發展領域具有影響力的院士、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共享環境生態安全與綠色發展領域的國際研究成果、學術前沿動態及工程技術創新,為保障大灣區環境生態安全與協同綠色發展、提升大灣區整體生態環境質量及居民健康水平建言獻策。

會上,400餘名來自政府、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學者和代表,圍繞海珠以及灣區溼地保護進行了廣泛交流和深入探討,達成共識,共同發表《生態灣區,無界溼地——海珠·溼地宣言》,攜手探索人與自然溼地的和諧發展之路。

建設世界級灣區,離不開高質量生態環境的支撐。

2019年2月,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以建設美麗大灣區為引領,著力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及生產生活方式,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作為我國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的策源地和集聚地,但在人居環境品質、生態環境質量和生態系統「韌性」等方面與世界一流灣區還存在明顯差距。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已經編制完成。在快速城市化、高速經濟發展的同時,如何做到綠色發展、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成為支撐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環節。

海珠溼地充分發揮其在城市防洪蓄澇、調節水位、保持珍貴的地表水、維繫珠江水文平衡和生態系統安全,以及保育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獨特的和不可替代的生態服務功能,是粵港澳大灣區向世界展示中國生態修復先進理念做法以及生態文明建設成就的重要窗口,也是國際社會了解和學習我國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窗口。

守護生態安全,為城市披上「綠色鎧甲」

溼地,是自然界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生物系統,對作為「城市生態守護者」,海珠溼地猶如一塊巨大的海綿,可收納約200萬立方米雨水,起到了「海綿城市」的功能作用,令轄區東南部內澇現象大大緩解;它又是一個水質淨化器,溼地內水質基本從V類提升到III類,部分指標達到II類水質標準,由於溼地內39條河湧與珠江相通,也有效淨化了珠江水質;同時,它還是一個城市大氧吧,使溼地附近空氣品質明顯改善,PM2.5常現個位數,有效緩解了城市熱島效應。

跨界+多元,無界溼地出新出彩

海珠溼地典型的嶺南熱帶果林-溼地複合生態系統,是在三角洲河湧水動力驅動條件下,融合原住民合理排水、灌水、利水、用水、調水的水智慧及嶺南林-果-農-漁複合經營的生態智慧,是在「自然-人工」二元要素驅動下,發育形成的農業文化遺產。如今這份遺產不僅被完整保存,還在原有基礎上不斷鞏固和優化。

海珠溼地自然學校,在生態智慧和農業智慧的基礎上,融合現代自然教育理念,開發出系列面向中小學和高校的特色自然課程和戶外知識競賽活動。除了為教育搭建了一個與自然相互交流融合的平臺,在文化、生態旅遊等方面,海珠溼地也積極探索,通過打造文化主題功能館,開展龍船、粵劇、廣繡、嶺南書畫等豐富多彩的嶺南民俗文化活動,還開展無痕徒步溼地、自然定向探索、城市農耕等自然活動,營造了全民參與溼地保護和生態建設的良好氛圍。

「智」在溼地,以科技之力築「銅牆鐵壁」

為進一步挖掘海珠溼地的自然資源、推動生態環境保護高質量和發展,今年初,海珠溼地與騰訊雲公司合作啟動「智慧溼地」項目,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網際網路+模式,為溼地賦能,從溼地管理、遊客服務、到生態修復、科研監測、科普宣教,溼地文旅文創等方面為海珠溼地提供領先的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服務,提升溼地公園數位化管理水平,為生態科研數據打造全面互通的數據化平臺。

據悉,12月20日,海珠溼地將與廣東工業大學籤署協議,共建「溼地水環境與水生態研究實驗室」,該實驗室將結合地表水、土壤、空氣等生態修復和溼地管理系統工程,共同開展一系列海珠溼地生態保護技術支持、科研監測與學術交流、重大科研課題聯合申報及科普教育等事宜、實驗室的成立將進一步發揮廣東工業大學環境生態工程研究院和海珠溼地的各自優勢,推進「溼地+科研」,研究城市與溼地協同發展機理,同時為粵港澳大灣區水環境和生態安全提供長足的理論和技術支持。

從當年丟荒的果園,到斬獲中國人居環境獎、代表國家亮相紐約時報廣場、角逐杜拜國際可持續發展最佳範例獎,8年時間,海珠溼地盡甩荒棄果園形象,化身「廣州綠核」「魚鳥天堂」,成為名副其實的廣州綠色名片、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擔當」。

溼地的範圍有界,溼地的功能、效益無界!作為貫粵港澳大灣區生態廊道的紐帶,2021年,海珠溼地將站在更高的起點上,全力推進生態修復工作,不斷提升科學管理水平,築牢生態安全屏障,提升綠色發展動能,繼續促成區位優勢和生態優勢深層次、多元化結合,激活、放大灣區產業優勢、資源優勢,在政治、生態、社會、人文和經濟等方面延拓溼地功能,彰顯溼地綜合效應,搭建綠色發展橋梁,共同描繪溼地與城市和諧發展的宏偉藍圖!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廣東頻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渾水摸魚」大賽在道外區白魚泡溼地公園開賽
    昨天上午,當全身溼透、渾身是泥的李曉軍舉著1.5公斤重的鯉魚向同伴們興奮地展示時,一場「渾水摸魚」大賽在道外區白魚泡溼地公園快樂開賽。與此同時,岸邊垂釣、溼地蕩舟和垂柳下嬉戲等一系列娛樂活動也在此全面展開。    昨天上午,很多遊客一來到白魚泡溼地公園,便向工作人員詢問什麼是「渾水摸魚」大賽。
  • 南苑森林溼地公園1308畝先行啟動區年底完工
    南苑溼地公園自開工就備受關注近日獲悉1308畝先行啟動區年底完工目前正在進行這些工作移山、造湖、綠化種植...多張現場圖曝光家門口的這座溼地公園將要打造成這個樣子——在南苑森林溼地公園施工現場,只見挖掘機、推土機、壓路機等幾十臺大型施工機械穿梭忙碌,100多名頭戴安全帽的工人緊張作業,這就是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先行啟動區今年施工的1308畝地塊,
  • 豐臺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啟動區明年完工!
    豐臺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啟動區明年完工!,在今年初的北京2019重點工程公布中顯示,2019年,豐臺區將啟動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建設。公園以新機場高速以東、南苑路以西、通久路以南、南苑西路以北的區域為啟動區,新增、改造、提升綠化面積1500畝。
  • 廣州海珠首個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落戶海珠溼地公園
    《溼地昆蟲旅館》勞動教育體驗課程的一個小場景。10月16日,「美好生活 勞動智造」海珠溼地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掛牌儀式在海珠溼地舉行。據主辦方介紹,「海珠溼地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由廣州市教育局指導,由海珠區教育局、廣州海珠國家溼地公園和廣州市海珠溼地生態發展有限公司在海珠溼地共同建設。
  • 開封柳園口溼地變工地 磚瓦窯在灘區取土燒磚
    鄭州國家黃河溼地公園  位於黃河南岸大堤北側、以南裹頭廣場為中軸,東至黃河公鐵兩用橋、西到保合寨控導壩,總面積2萬餘畝,劃分為6大功能區,總投資4.77億元。正因如此,灘區和溼地面積廣大,魚蝦豐富,候鳥棲息。近年來,政府禁止在基本農田建窯取土,這裡就成了吸引窯廠投資的「福地」。   聲音   「鳥越來越少了」   繼續往灘區腹地走,記者看到有大片的深坑。記者目測,這些取土坑有四五米深,坑底土地龜裂。
  • 6大生態住區!合肥少荃湖溼地公園規劃方案出爐
    隨著北航合肥科學城的入駐,京東方數位化全科醫院的建設,少荃湖溼地公園建設的有序推進,日前該區又首度公布了少荃湖片區規劃方案。少荃湖位於晚清重臣李鴻章的家鄉新站高新區磨店轄區,自然條件可與蜀山森林公園、濱湖國家溼地公園媲美。
  • 深圳擬新增兩處市級溼地公園 分別為龍崗河溼地、燕羅溼地
    原標題:我市擬新增兩處市級溼地公園分別為龍崗河溼地、燕羅溼地深圳特區報2019年12月16日訊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日前發布公示,擬將龍崗河溼地、燕羅溼地掛牌為市級溼地公園。
  • 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先行啟動區規劃建設正進行方案研究!
    9月28日,市園林綠化局、市發改委受邀指導中規院關於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先行啟動區C、D地塊設計方案,並對公園先行啟動區A、B地塊進行現場調研。市發改委針對體育設施建設和公園投資政策、區域需求延展圈及特色體育設施融合等方面提出優化建議。
  • 規範溼地利用行為 發揮溼地生態功能
    本報訊(記者 盧小龍)昨日,記者在市林業局採訪時獲悉,為進一步加強我市淮河流域溼地的保護修復,規範溼地利用行為,充分發揮溼地生態功能,近日我市出臺了《關於淮河流域溼地保護修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關於龍崗河溼地、燕羅溼地擬掛牌市級溼地...
    根據《廣東省溼地公園管理暫行辦法》關於市級溼地公園申報程序的要求,對符合掛牌條件的溼地,應在網上公示10個工作日。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擬將龍崗河溼地、燕羅溼地掛牌為市級溼地公園,現予以公示。
  • 濱海溼地特色生態旅遊休閒區:南沙溼地公園
    南沙溼地公園在我的家鄉廣州,它位於南沙區萬頃沙鎮十八與十九湧之間,總面積多達一萬畝,是廣州最大的溼地。這裡生態環境優美,是候鳥棲息的好地方。綠的草地、藍藍的天。我和我那顆充滿好奇的心,一起踏上了前往南沙溼地公園的旅程。
  • 柳州這個區迎來爆發!「溼地公園」、下穿地道主體均已完工
    柳州這個區迎來爆發!「溼地公園」、下穿地道主體均已完工 2021-01-13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營口市鮁魚圈區的熊嶽鎮響水河是白鷺的遷徙棲身溼地,環境優美!
    熊嶽城響水河組照:白鷺遷徙棲身溼地鮁天下 今天熊嶽河汩汩流淌,百折不回。水繞城郭,見證歲月滄桑。水潤萬物。白鷺遷徙棲身溼地《熊嶽城響水河》組照——攝影:孔繁之【攝影師簡介】孔繁之,中國攝影家俱樂部會員,遼寧旅遊攝影協會會員,營口市攝影家協會會員。榮獲省級以上獲獎證書4次。
  • 松花江溼地遊:小白魚泡溼地公園
    哈爾濱市河川溼地生態資源得天獨厚。現有溼地12.5萬公頃,溼地內長滿了蘆葦和香蒲等水生植物,棲息著多種國家級珍惜保護動物,其中重要的溼地有:國家級溼地公園白魚泡和長嶺湖,國家級溼地類自然保護區呼蘭河口溼地。三塊溼地中,呼蘭河口溼地生態系統最為完整。
  • 九龍湖溼地公園開工 將形成庫塘溼地生態系統
    原標題:九龍湖溼地公園開工 將形成庫塘溼地生態系統   鎮海新聞網訊(記者戴珺 通訊員張倫飛)湖澤碧青,山巒青翠,白鷺浮渚,三座人工小島點綴在山麓間,市民將在九龍湖旅遊度假區欣賞到這樣的溼地美景。近日,記者從區農業局、九龍湖旅遊度假區管委會獲悉,九龍湖溼地公園已開工,一期工程預計4月完工,屆時,市民出遊將有新去處。
  • 達州市達川區臨江公園和九龍湖溼地公園相繼啟動
    昨日hua.ski了解到,近期達州市重要民生項目相繼有了最新的進展,第一個就是達州市達川區臨江公園工程施工,建設地點位於達州市達川區翠屏山片區。項目佔地面積約237.6畝,配套建設遊步道、排水管網、觀景亭臺、停車泊位、管理用房、公廁、綠化景觀、照明工程等附屬設施。
  • 上海周邊附近的楓涇古鎮、東灘溼地公園旅遊景點介紹
    一、上海周邊附近的楓涇古鎮旅遊景點介紹楓涇古鎮位於上海西南部的吳越路口,與上海的五個區、縣(金山、松江青浦、嘉善、平湖)接壤,素有「吳越名鎮」之稱。古鎮四周是水網,鎮內河縱橫,橋很多,它被稱為「三步兩橋,一看十巷」。
  • 南苑溼地公園先行啟動區年底完成,將繼續開發新地塊!還有兩...
    社群活動小編 30萬豐臺人在這裡 拆遷規劃大事小情 關注 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已經啟動建設 近日關於先行啟動區C、D地塊
  • 「一年一個價」虎丘溼地公園78號地助力版塊成「富人區」?
    地塊四周難覓生活配套,房價卻只高不低,作為近年來房企眼中的「香餑餑」,虎丘溼地公園版塊究竟有何魅力?虎丘溼地公園版塊作為蘇州樓市中迅速崛起的「小鮮肉」,自身超高的顏值和各種給力的助攻,使其成為當下的熱門版塊。虎丘溼地公園是目前蘇州城區最大的溼地公園,宜居環境可見一斑。
  • 西溪溼地,中國首個國家溼地公園
    規劃按照「保護第一、生態優先」原則,突出植被、地形地貌的原生性,大半溼地面積禁止遊客進入,其餘部分的遊客日流量也控制在五、六千人左右,以確保溼地水體能夠自然淨化遊客產生的可降解汙染物,並且只設置必要的步行遊覽道路和非機動船舶類交通工具。規劃將西溪溼地旅遊資源的保護開發分為「三區一廊三帶」,採取搬遷整治、封閉封育等措施,恢復原始沼澤、田園風光和鳥類物種,營造特有的水域、地貌、動植物和歷史人文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