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應該這樣學,如何培養英語思維?

2021-01-09 iEnglish

英語思維是英語真正流利、熟練的境界和標誌,意味著英語的掌握程度與母語一樣,可靈活地使用流利的、純正的英語表達所思所想,形成本能的、條件反射式的思維方式,讓語言回歸於實際生活應用。

如何才能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呢?有幾條建議送給大家~

1、使用原生素材

中式英語是英語思維養成的巨大阻礙,原生素材是英語思維最優的體現載體。比如,原版書籍在編寫的過程中不會受到其他語言邏輯的幹擾,是較為純粹的英語思維,閱讀原版書籍可讓孩子接受最直接的英語思維薰陶,視頻、音頻等也是如此。

2、用英語思考

只注重英文詞彙與中文釋義的對應關係,是學不好英文的重要原因。很簡單的例子,把「How are you」翻譯成「怎麼是你「,就會鬧笑話。英文思維訓練是去掉翻譯的過程,家長要鼓勵和引導孩子,跳過中文用英語去思考、去表達。

3、營造英語氛圍

科學研究表明,在英文語言氛圍中,可有效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家長可以嘗試給孩子營造純淨的英文環境,讓孩子聽到、看到、接觸到的都只有英文,鼓勵孩子用英文表達,讓孩子慢慢接受並習慣單一的英語氛圍。

4、堅持與積累

英語思維的養成並非一蹴而就,需要鍥而不捨的堅持。孩子日常接觸的詞彙,不管是數量還是類型都十分有限,家長要幫助孩子保持高質量的英文輸入,養成堅持的好習慣,積累與沉澱鑄就滴水穿石。

相關焦點

  • 英語應該這樣學,如何培養英語思維?
    英語思維是英語真正流利、熟練的境界和標誌,意味著英語的掌握程度與母語一樣,可靈活地使用流利的、純正的英語表達所思所想,形成本能的、條件反射式的思維方式,讓語言回歸於實際生活應用。如何才能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呢?
  • 英語思維及如何培養英語思維
    不僅鍛鍊孩子觀察的敏銳度,更培養孩子從如何觀察到單個物體或現象特徵,到如何觀察到幾個現象的共同特徵,最後如何把自己的觀察與已有的觀察經驗產生新的聯繫。所以,在為孩子選擇培訓機構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多想一步」,遵循語言學習的規律,按照「學科教育」的模式,幫孩子逐步形成「英語思維」,這樣未來才更具競爭力。參考資料:《瑞思視界》(整理於百度等網絡資源)          二、如何培養英語思維?
  • 應該如何快速的培養英語思維方式?
    這就是傳統英語教育最大的誤區:學英文盲目的追求工具性,忽略最根本的交際性和知識性。研究顯示,不懂英語文化的人,在學英語過程中,學習效率會比懂的人低40%。學英語要更重視文化和思維,還是詞彙量和語法,這是戰略與戰術的區別。
  • 英語啟蒙 如何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
    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我覺得就是TPR。現在好多人一提到英語啟蒙就知道TPR了,TPR是Total Physical Response的縮寫,中文翻譯為「全身反應教學法」,即「名詞看圖片,動詞TPR(做動作)」。具體在學習過程中該如何運用呢?
  • 沒有母語環境,孩子的英語思維應該如何培養?
    當我們用英語對話時,也會先在腦子裡用中文打好草稿,然後想想「這句話用英語怎麼說」,最後再從嘴巴裡講出來……這樣做,常常讓人感到力不從心。所以,要想在生活中用英語與人流暢地溝通,需要先培養英語思維。所謂英語思維,就是 Think in English,或者 Use English to think。
  • Panglish揭秘少兒英語啟蒙:如何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
    在孩子學英語的過程中,爸爸媽媽是不是會有這樣的苦惱:孩子身邊缺乏母語環境,怎麼樣培養他的英語思維?在家反覆給孩子播放音頻「磨耳朵」,真的有效嗎?自己本身英語口音就不怎麼好,會把孩子帶歪嗎?多數孩子在學英語的時候,總希望書本上有對應的翻譯,或者在學習閱讀的過程中習慣性的用中文去理解英語,結果不是機械的學習,就是理不清的「中英混搭」。形成英語思維的關鍵是能夠形成本能和條件反射,不需要藉助母語進行表達。如何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
  • 如何培養英語思維(So Easy)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講過一個人也能提高英語口語的訣竅,其中第一條就是培養英語思維,這對於學好英語至關重要。
  • 家長必讀: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如何培養?
    對於貝曼英語來說,對孩子的英語教育,目標不僅僅是提高英語成績,全面提升聽說讀寫能力,還在於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那麼什麼是英語思維?英語思維,顧名思義,就是讓孩子用英語的思維來思考,即think in English。
  • 如何培養英語思維
    那麼這就是中式英語了。而地道的點餐應該用「I will have...".再比如說你跟一個外國人說話,你覺得對方提的建議不是很好。你把腦海裡的」我認為這不是個好建議「直接用英文」I think it's not a good idea" 說出來,對方會覺得怪怪的,因為正確的表述方式是「I don't think it is a good idea".
  • 英語語言能力少不了的英語思維培養
    ,不只是簡單地停留在學些單詞、語法、課內閱讀和簡單的口語交流,更希望:如何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只有這樣,你才能避開用母語翻譯這個坎兒。英語思維的形成有個音和情景對於的過程,我們能夠聽到音就能聯想到情景,中間不需要我們再通過中文意思翻譯。這裡舉個例子便於大家理解:我們或許都有這樣經歷,當你聽一段話的時候,總有些地方聽不懂,但是你一看到單詞或者句子的時候就理解和明白了,其實這就是還需要藉助單詞翻譯成母語,再理解的過程。
  • 英語分享|沒有英文母語環境,如何培養地道英語思維?
    現在小朋友的英語學習啟蒙時間越來越早了,家長朋友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口流利的英語,但是在國內,大多都是在講中文,沒有英文母語環境,那怎麼才能培養地道的英語思維呢?當問到「你為孩子進行啟蒙英語,想達到的最終效果是什麼?」的時候90%的父母都會這樣回答:想培養出孩子的英語思維,讓孩子把英文說得像母語一樣好。那麼,大家都在說的英語思維究竟是怎麼回事?如何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
  • 如何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絕對精華!)
    天使爸語昨天發了關於《出國,有英語環境就能學好英語嗎?》一文後,大家一下子明白原來的一些老觀念是多麼的錯誤。很多家長在後臺留言詢問,什麼樣的環境是適合二語習得的呢?我們應該給孩子提供什麼樣的環境和資源?
  • 如何培養孩子少兒英語思維能力
    少兒英語學習,是孩子在學的時候練習英語。就像平時孩子跟家長互動交流,並不是記住了詞彙,之後再去交流。是在互動交流中認知新的詞彙,又重新融入到新的互動溝通中。以逐步擴大互動話題的範圍,以增加使用英語單詞的機會。其實英語單詞,是在實踐之中獲得詞義。
  • 幼兒英語的學習優勢及思維要如何培養?
    隨著幼兒英語啟蒙教育的普及,作為家長的我們都明白英語對孩子今後的重要,那如何幫助孩子更好的學習英語呢?下面這些好方法,一起分享給大家!英語作為國際性的語言,在21世紀的中國已作為第二語言被引入到幼兒教育領域普及,作為兒童英語啟蒙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儘管學習語言的過程很複雜,幼兒通常在3歲甚至3歲之前就可以掌握一種或多種語言。
  • 英語語感和英語思維最好的培養方式是什麼
    所以就想著和大家聊一下,如何培養英語語感和英語思維。上個月遇到一個孩子,準備留學,已經背了很多遍的單詞書,詞彙測試基本沒有問題,而且語法概念也非常嫻熟,但是託福考試的口語和寫作分一直上不去,背了很多範文,仍舊一直在低分。
  • 學口語,還是先培養英語思維能力吧
    思維是一切結論的根本,有某個行業思維才能體現出你對行業理解的高度和深度,對於英語口語也一樣,如果你不懂英語口語思維,你根本就不可能講出地道的英式英語或者美式英語。想要熟悉任何一種語言,語言的思維能力很重要,所謂語言思維就是你是怎麼思考的,如果你不能像英國或美國人一樣擁有同樣的思考方式,你說出來的口語也不會給人有地道的感覺,你說的仍然是中式英語。想學口語還是先培養英語思維能力吧。
  • 8歲學英語先從什麼學起,還來得及培養英語思維嗎?
    孩子8歲學英語其實已經是相對落後很多了,因為絕大部分的孩子都是4-5歲就開始啟蒙學英語,所以也難怪不少家長的擔心孩子8歲學英語還能培養英語思維嗎?其實培養英語思維的確是有必要的,英語學習的確是越早越好,但並不代表8歲就不能培養英語思維了。  8歲學英語先從什麼學起,還來得及培養英語思維嗎?
  • 如何培養和鍛鍊少兒英語思維呢
    在學習少兒英語的時候,不要為了學科或老師的要求。因為完成了,也就結束了。學習英語是一件事,事還沒結束,思維就結束了,是在課堂上,沒有參與互動啊,注意力分散,所以有頭無尾。事已經結束了,思維還沒結束,是實踐不到位,思考處於疑惑之中,落實不到語境中。為什麼有的孩子學習英語,比較慢呢。
  • 學英語到底要不要背誦?如何通過有效方式培養英語思維?
    這種演講方式比較適合於演講比賽和初學演講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檢驗和培養演講者的演講能力。提綱式演講亦稱提示式演講,通常會通過ppt或者思維導圖等提示。比較適合英語能力較好和年齡相當大些的孩子。 通過精讀,讓孩子對經典原版能夠較好的理解基礎上,通過一起排一幕drama能夠很好地提升孩子對內容的進一步理解,同時能夠掌握人物的心理和表達特點,對孩子的英語學習起到非常好的幫助。英語思維是英語真正流利、熟練的境界和標誌。
  • 留學生如何培養英語思維方式
    想必大家都知道,中國和國外的教學方式有很大的差異,一些留學新生在剛開始寫作的時候,會感覺非常彆扭,原因就是英語思維方式運用得不習慣。而要想解決這個問題,留學生就需要培養一下自己的英語思維方式了。3.勇於與人溝通捉住全部與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溝通的時機,建議大家可以多出門走走,或許多交一些外國朋友,並大膽地用英語進行對話。同時,在對話的過程中還需留意一些當地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