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高校:「一校一山頭」,珞珈山、伏虎山、獅子山、馬房山

2021-02-13 高校專業那些事

武漢,著名的大城市。華中地區的扛把子城市,因為曾經作為華中地區(中南地區)首府,所以雲集了一大群國內重點大學,華中地區的其他地方高校基本都被武漢擼禿了。

目前武漢擁有一流大學2所,一流學科高校5所,數量位居國內前列。

河南省的河南大學,江西的中正大學,廣西的廣西大學等都基本給了武漢。所以武漢的高校數量才國內領先,更有意思的是,武漢的大學,都是一校一山頭,各個都是山大王。今天就介紹一下,有的大學坐落在山頭上,有的山頭坐落在大學裡。

武漢大學,珞珈山

武漢大學,百年老校,著名的綜合性大學,武漢大學被譽為國內校園風景最漂亮的大學,因為武漢大學坐落在珞珈山。

武漢大學到了夏季那是櫻花盛開,落英繽紛,武漢大學校園漂亮就漂亮在校園高低不同,起起伏伏。

併入武漢大學的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武漢水利電力大學也屬於珞珈山。最後走到了一塊,我看叫:珞珈山大學,更好。

一句話,武漢大學,美。

華中科技大學,喻家山

華中科技大學是原來的華中理工大學和同濟醫科大學等合併的高校,著名的四大工學院之首,現在的華中科技大學是綜合性大學,實力國內前列。

華中科技大學也有自己的山頭,就是著名的喻家山。當然與其說華中科技大學坐落在喻家山,不如說喻家山就在華中科技大學校園內。

喻家山是武漢的最高峰,是武漢各大學的最高山頭,這話武漢大學聽了不舒服,但是這是事實。

中國地質大學,南望山

中國地質大學是國內地質行業最牛的大學,沒有之一。是隸屬於原來地質部的全國重點大學,現在分為武漢校區和北京校區。

兩個校區各自獨立,互不離手共享中國地質大學這個名字,武漢的中國地質大學坐落於南望山,風景相當的優美。

因此地質大學被稱為:南望山職業技術學院。

武漢理工大學,馬房山

武漢理工大學,自稱武漢第三校,是武漢第三所綜合性大學,由原來的武漢工業大學,武漢水運學院,武漢建材學院組建而成。

相對於珞珈山,喻家山,南望山這類思情畫意的名字,武漢理工大學的駐地-馬房山,顯得比較俗。

其實馬房山很有歷史。馬房山得名於春秋時期, 相傳古代馬房山方圓數裡之地水草豐茂、樹木蔥籠。三國時期漢壽亭候關羽曾治兵江夏,放馬此山,用作馬廄,故名馬房山。當然現在最出名的是馬房山隧道。

華中農業大學,獅子山

武漢理工大學三個大學都在馬房山,所以武漢理工大學叫馬房山大學最合適。

華中農業大學,獅子山

華中農業大學聽著最牛,坐落於獅子山下。

作為華中地區最牛的農業大學,難道不養豬,養獅子?農業大學不是應該養牛,養馬養豬養兔子麼?啥時候養獅子?

原來獅子山位於華中農業大學校內,毗鄰南湖,山體東西走向,長約2800米,因山形似一頭俯臥的獅子而得名,不是養獅子。

武漢工程大學,伏虎山

武漢工程大學是原來的武漢化工學院,是隸屬於化工部的高校。

伏虎山聽著名字最牛,是武漢所有山頭上聽著最牛的。

伏虎山,從遠處眺望,就像一隻青虎趴臥在那裡。故名-伏虎山。

伏虎山上有個烈士陵園,烈士墓群中安葬著不少著名歷史人物,包括劉公、孫武、吳兆麟、藍天蔚、蔡濟民、劉靜庵等六位辛亥革命烈士及抗日英雄郝夢齡,李漢俊也長眠於此。

華中師範大學,桂子山

華中師範大學,華中地區最牛的師範大學,211重點大學,也在山上,此山名曰:桂子山。

桂子山以滿山的桂花樹而聞名遐邇,每年九月,桂樹飄香,香飄滿園。桂子山名氣直逼武漢大學珞珈山,可謂春遊武大尚櫻花,秋遊華師聞桂香。

中南財政法大學-鐵箕山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是由中南財經學院和中南政法學院合併而成,是著名的財經大學,也是著名的法學院,所謂法學院中財經第二,財經學院中法學第二,第一是誰?此處不說。

鐵箕山,現在連百科都不說哦了,可能只是一個大土堆了。

另外併入華中理工大學的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在馬鞍山,和其他省的不一樣,其實也是一個大土堆。

總得來說,武漢的山,其實都是大土堆,海拔都不高,高的一百多米,低的十米八米。總表如下,

老鐵們,是不是武漢的大學都很有意思,上大學就是旅遊。

歡迎關注公眾號:高校專業那些事(gxzynxs)

相關焦點

  • 這家武漢公司會議室用高校山頭命名 用意是為了吸附人才?
    小米公司是中國比較有名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老闆雷軍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他的公司在武漢開啟了第二總部。這固然有鄉情和在武漢混過的因素,也是武漢作為華中第一大城市,中國新一線城市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武漢高校多,人才多吧。
  • 武漢這7所大學各有1座山頭,高校學子往來就是「拜山」
    眾所周知,湖北省是全國有名的高等教育大省,而湖北的教育資源主要集中在武漢市,全世界在校大學生最多的地方就是武漢;武漢可謂是名校林立,湖北省7所985/211高校都坐落在武漢,分別是武漢大學(985/211)、華中科技大學(985/211)、武漢理工大學(211)、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武漢有7所211大學,每一所都「佔山為王」,依山傍水好風光
    武漢有7所211大學,每一所都「佔山為王」,依山傍水好風光文/旅者心心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武漢是「千湖之城」,在一千多年輕,李白潑墨而成「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武漢才有了「江城」的稱號。事實上,武漢市有山有水,而且部分山還都被幾所大學「佔據」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武漢有7所211大學,每一所都「佔山為王」,依山傍水好風光
    武漢有7所211大學,每一所都「佔山為王」,依山傍水好風光文/旅者心心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武漢是「千湖之城」,在一千多年輕,李白潑墨而成「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武漢才有了「江城」的稱號。事實上,武漢市有山有水,而且部分山還都被幾所大學「佔據」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武漢的教育事業相當發達,是我國四大科教中心城市之一,整個湖北省內總共有七所211高校,而且全都位於武漢,有趣的是,這七所高校都佔據了一座山頭,有人戲稱是「佔山為王」。
  • 武漢高校的這些冷知識,據說80%的人都不知道
    各類故事更是層出不窮對於武漢高校的這些冷知識你們到底了解多少趕緊來看一哈~>珞喻路的由來武漢七校中的六校都集中在「珞喻路」的兩側,這是一條很長的幹線,之所以叫珞喻路,就是因為連接了西邊武大(珞珈山)和東邊華科(喻家山)。
  • 武漢共有7所211大學,每所大學都「佔山為王」
    江城武漢被江河、湖泊環繞、穿插,號稱「千湖之城」,水資源相當豐富。相比較而言,武漢境內就沒有什麼高山了。物以稀為貴,對於武漢來說,山頭反而是一種難得的自然資源。你知道嗎,武漢僅有的幾座山頭,都被幾所大學「佔領」了。
  • 武漢高校系列第一部序言之七校聯盟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會有恩怨.武漢,作為全國高校在校人數第一,高校數量全國第二的城市,其高校江湖一直就持續存在,而且其分分合合、恩怨情仇也給武漢高校江湖增添了絢爛多姿的色彩。第一彈:七校聯盟――顧名思義就是武漢七所大學聯合辦學,又稱武漢七校聯盟,是指在武漢七所教育部直屬高校之間實施的一種聯合辦學模式,根據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平等互利,相互促進的原則,七校從1999年開始聯合辦學
  • 聞一多將羅家山改成珞珈山,讓武漢大學校園充滿詩意
    一、聞一多是武漢大學籌建人之一,又是武漢大學首任文學院院長。二、聞一多在武漢大學開啟了從事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歷程。聞一多是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人,畢業於清華大學,又一度遠涉重洋,到美國芝加哥美術學院、珂泉科羅拉多大學、紐約藝術學院等知名院校留學。
  • 【光明日報】「築」夢珞珈山
    翻開寫滿歲月滄桑的校史資料,趙冰說,這些建築由李四光等眾多知名人士親自選址,由美國建築師開爾斯、亞拉伯汗等主持設計。2001年,15處26棟早期建築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闢山建校曲折艱辛 站在武漢大學獅子山腳下抬頭仰望,雖然經過近一個世紀的歲月打磨,位於獅子山頂的老圖書館依然雄偉壯觀。
  • 高校解讀|綻放在珞珈山上的武漢大學
    圖源:武漢大學官網武漢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武漢大學溯源於1893年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創辦的自強學堂,歷經傳承演變,1928年定名為國立武漢大學,是近代中國第一批國立大學。2000年,武漢大學與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湖北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武漢大學。武漢大學環繞東湖水,坐擁珞珈山,校園環境優美,風景如畫,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大學」。
  • 珞珈山,東湖水武漢大學有多出名,看完你就知道武漢大學有多厲害
    提到武漢,很多人都會想到武漢大學,武漢大學儼然成為了武漢市的一張名片。一山是珞珈山,一水為東湖水,武漢大學有多出名,武漢大學到底有多厲害呢?每年3月武漢大學櫻花盛開,武漢大學櫻花大道人山人海,迎來全國各地遊客,武漢大學一時間成為全國遊客最嚮往的打卡聖地,這也是武漢大學獨有的美景,但是有多少人能夠讀懂武漢大學真正的美呢?武漢大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校園文化,勃勃生機,猶如盛開的櫻花,嬌豔美麗。
  • 九哥說武漢:武昌珞珈山
    武昌有個珞珈山,就在東湖西南岸,相鄰武大校作伴,故事傳說一大串……珞珈山在武漢武昌的東郊,靠得東湖朝西南方向的湖岸邊,這個山是由周邊圍得一轉十幾個相連的小山組成的從1930年國立武漢大學由閱馬場東廠口搬遷到這裡,珞珈山就開始名聲大振,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文化名勝,那真是地處東湖之濱,山光水色輝映,岡巒花木蔥蘢,校舍建築清韻,深幽秘邃溪徑,飛禽異鳥時鳴,登高極目遠眺,讓人陶醉動情,珞珈山風光好一派人間仙境。
  • 北京駱嘉杉,收到武漢珞珈山的錄取通知書
    「珞珈山,我來啦!」8月22日一大早北京學生駱嘉杉收到了武漢珞珈山郵局寄來的武漢大學本科錄取通知書駱嘉杉和珞珈山有著怎樣的緣分?和人們猜想的不太一樣,它並非取自武漢珞珈山,而是舟山群島的洛迦山。駱爺爺年輕時是東海艦隊一名艇長,經常帶隊在舟山群島訓練,對洛迦山「觀音修行地」的傳說很熟悉。他給孫子取名洛迦山的諧音,既是祈福後輩,又為紀念自己的青春。
  • 100萬大學生奔向世界第一大學城:武漢,我們回來了
    據統計,武漢現有高校84所。學校研究生在校生13.8萬人,本專科在校生96.9萬人,在校大學生人數在全國排名第一。在總人口只有1000萬左右的武漢,大學生人數卻佔了十分之一左右。關於武漢大學,有趣的是,武漢一共兩所985大學,七所211大學,校內皆有山頭,各有諢名。武漢大學,綽號珞珈山文學院,佔山頭珞珈山。
  • 1932年5月26日,國立武漢大學珞珈山新校舍落成典禮一瞥
    1931年下半年,在百年不遇的長江流域特大洪水與日本軍國主義悍然發動的「九一八事變」等天災人禍紛至沓來的嚴峻局勢下,國立武漢大學珞珈山新校舍一期工程建設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於1932年初基本完工。1932年2月底,全校師生陸續遷往珞珈山新校舍,並於3月3日在新校舍正式開學。
  • 武漢大學珞珈山亮起來了
    8月5日晚上,武漢大學珞珈山試燈,這是武漢繼龜山、蛇山後,又一座山脈亮起來了。不過珞珈山只是亮了山頭,而且武漢大學優秀老建築都沒亮起來,感覺沒效果。如果武漢大學優秀老建築,特別是行政樓和老校舍都亮起來就好了。
  • 為什麼武漢大學被稱為珞珈山職業技術學院?
    為什麼叫珞珈山職業技術學院?其實就是一種戲稱,但是戲說不是胡說,所以肯定是有一些依據的~首先解釋珞珈山。為什麼帶有珞珈山這個前綴是因為武大校內有一座山名珞珈山,久而久之珞珈也就成了武大的代名詞,所以用珞珈山這個前綴來跟其他學校作區別,就像喻家山指代華科是一個道理,其實有時信部同學也會自稱街道口/廣埠屯職業技術學院,因為信部就位於那裡。然後是職業技術學院。
  • 什麼是武漢中的985211高校?
    武漢a城市,共英雄對於武漢,我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在哪裡讀書,交朋友,成長城市!現在把你自己整理一下,把著名的985和211高校武漢分享給正在準備高考的學生們。武漢擁有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兩所985工程學院。
  • 武大賞櫻正當時:珞珈山的櫻花從哪來?
    1938年7月,時任武漢大學校長王星拱率領最後一批隨校西遷的教職員離開珞珈山前夕,他決定留下少量教職員和校工負責看管校產。當時,本校法學院經濟系助教湯商皓剛剛從日本留學歸來,熟悉日語,其夫人又是日本人,王星拱校長就要求他留校看守。一開始,湯商皓再三推辭,但王校長仍「嚴令留守,並謂國難如此,能保全一部分艱難締造之校舍便是替國家保留一部分莫大之元氣」。
  • 武漢大學,可不只櫻花聞名天下
    從自強學堂到如今的武漢大學——127年的歷史,從東湖水到珞珈山——5187畝土地,無論是在時間還是空間上,武漢大學的故事從沒有停止,一直在向前延續。1913年到1926年間,學校又歷經了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武昌大學、國立武昌中山大學等一系列校名的演變,1928年國民政府改組武昌中山大學,組建國立武漢大學。首任校長王世傑先生提出「武漢大學不辦則已,要辦就當辦一所有崇高理想、一流水準的大學」的辦校理念。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為武大勘選新校址,定在羅家山,後來聞一多先生將羅家山更名為意蘊悠遠的珞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