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農業十大科技成果|寒地早粳稻優質高產多抗龍粳新品種...
10 「十三五」農業十大科技成果 寒地早粳稻優質高產多抗龍粳新品種選育及應用 寒地早粳稻區是世界第一大粳稻區,水稻種植面積7000多萬畝
-
「十三五」農業十大科技成果⑩ | 寒地早粳稻優質高產多抗龍粳新...
10「十三五」農業十大科技成果寒地早粳稻優質高產多抗龍粳新品種選育及應用寒地早粳稻區是世界第一大粳稻區,水稻種植面積7000多萬畝,約佔全國粳稻面積的50%,畝產465公斤,總產3200多萬噸,是我國重要商品糧基地,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意義重大。
-
全國十大優質粳稻金獎品種,你最中意哪個?
下面,農財君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獲得全國十大優質粳稻金獎品種,供大家參考。粳稻組1、龍稻18由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耕作栽培研究所選育,適宜在黑龍江省第一積溫帶種植。【品種特點】特徵特性:該品種達到國家《優質稻穀》標準一級;2011~2012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量585.5公斤。
-
這20個品種脫穎而出,分獲秈稻和粳稻十大!
為促進超級稻品種品質改良提升,加快優質超級稻品種選育與示範推廣,近期全國農技中心開展了2020年超級稻品種品質鑑評活動,H兩優991、揚粳4227等20個超級稻品種脫穎而出,分別獲評2020年十大優質秈型超級稻品種和十大優質粳型超級稻品種。
-
龍粳31 黑土地長成的「當家花旦」
原標題:龍粳31 黑土地長成的「當家花旦」 今年正月以來,在省農科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的院子裡,前來購買水稻種子的農民絡繹不絕,佳木斯市樺川縣創業鄉拉拉街村農民徐景德從這裡拉走了600多公斤「龍粳31」水稻種子。「我臘月來交全款定的種子。」徐景德告訴記者。
-
「秈粳混血種子」受熱捧
目前,這個寧波版超級稻受到各地爭相訂購,在廣西、福建等地試種或推廣的面積已達200萬畝。幾千分之一概率中獲成功「『甬優12』是秈稻和粳稻雜交後的混血種子。」寧波市農科院副院長馬榮榮介紹,水稻秈稻與粳稻間跨亞種的雜交,好比馬和驢雜交,即便生出了騾子,也無法繁衍後代。因此,秈粳稻亞種間雜交優勢的利用,此前一直被業內認為是沒有意義的嘗試。
-
黑龍江查處一批假冒水稻種子,買到龍粳31的老鐵注意了
來源於建三江見聞、佳木斯龍粳種業 廣大經銷商、種植戶: 2020年3月23日,公安機關在建三江農場「禾穀種業」查處一批假冒「龍粳31」。
-
水稻有哪些高產、口感好的品種?除秈、粳稻外,秈粳雜交稻有優勢
水稻品種分為秈稻和粳稻品種,秈稻品種中高產的品種多為雜交水稻,口感好的品種以常規秈稻居多,雜交水稻近兩年在口感上也取得很大的突破;粳稻品種多是常規稻,極少是雜交粳稻,在食味方面較秈稻好,所以既高產又口感好的品種也有不少;還有新一代水稻秈粳雜交稻,具有極強的超親優勢,選育的品種大多具有產量高
-
市場可能出現供應緊張局面 粳稻期貨有望走高
安徽是農業大省,常年水稻播種面積超過3000萬畝,居全國第四位,是重要的商品糧調出省。為了了解安徽近年的水稻種植變化以及今年粳稻的實際播種情況,我們在早晚稻交替期深入當地21個市縣進行了實地調研,確保獲得2020年水稻種植的真實數據。
-
"龍稻"長粒耐冷 黑龍江4個粳稻品種獲中國金獎
東北網5月4日訊(記者 王亮 編輯 王豔)4日,記者從黑龍江省農科院獲悉,省農科院育成的龍稻18、松粳28、松粳22,以及黑龍江省育成的五優稻四號一起被評為首屆全國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鑑評金獎。評審現場。據了解,3日,國家優質稻品種攻關推進暨鑑評推介會在廣州舉行。
-
「粳」字的讀音
有的是語音規範從來沒有改變過的讀音,其中一些字在古詩文中的民間變讀,並未進入過規範讀音和規範型詞典;有的是上一次審音(1985年)調整的讀音,已成為語文規範三十多年。為了幫助大家了解本次審音的情況並解答古詩文讀音等相關問題,我們再次為大家推送由審音課題組成員撰寫的系列文章。
-
湖北:秈粳雜交稻再生季優勢明顯
文/圖記者何紅衛樂明凱 11月22日下午,湖北省農業廳總農藝師肖長惜組織相關專家到孝感市孝南區毛陳鎮,對華中農業大學主持承擔的「機收再生稻豐產高效栽培技術集成與示範」150畝示範片進行了測產驗收,種植品種為三系秈粳雜交中稻「甬優4949」,再生季平均實收產量為369.1kg/畝。
-
第三屆大米節專家潘國君:龍粳31水稻三屆大米節「硬核」前景可觀
在國內外林林總總的參展稻米品種中,黑龍江省農科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所長潘國君培育的龍粳31作為大米節基準米品種,連續三屆參加國際大米節,成為大米節「硬核」與關注的熱點。潘國君在接受香港商報記者採訪時稱,龍粳31是我國水稻種植面積最大品種,創造了我國粳稻年種植面積的歷史紀錄, 今後發展前景仍很可觀,助力國家糧食安全。
-
中國水稻研究所提耐冷新方法 秈粳雜交稻有望穩產栽培
水稻生長對溫度敏感 低溫極易導致減收 「我國水稻種植區域廣闊,但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及水稻種植制度的演變,水稻生產期間災害也頻繁發生。」張玉屏說,水稻對其生長環境溫度的要求極為敏感,低溫冷害是影響水稻生產和產量的主要災害之一,開展水稻耐低溫的研究極為重要。
-
「龍稻18」成為黑龍江首個達國家標準的一級米粳稻品種
「龍稻18」成為黑龍江首個達國家標準的一級米粳稻品種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1-22 11:03 來源: 黑龍江日報 粳稻總產居全國首位的水稻大省卻沒有自己原創的國家一級米水稻品種,這個尷尬終於打破——記者從黑龍江省農科院獲悉,歷時11年,該省農科院耕作栽培研究所選育的「龍稻18」,填補了該省國標一級米水稻品種的空白,成為該省首個達到國家標準的一級米粳稻品種。
-
龍山縣秈粳雜交中稻千畝示範片畝產突破900公斤
秈粳雜交中稻示範奪高產 龍山千畝示範片畝產突破900公斤 華聲在線10月12日訊(湖南日報記者 張尚武)在傳統一季稻區,推廣秈粳雜交中稻增產潛力大。據省農委最新測產驗收,龍山縣秈粳雜交中稻千畝示範片畝產突破900公斤。 落實農業部「北粳南移」的計劃,省農技推廣總站今年在全省創辦54個秈粳雜交稻示範片,包括2個千畝示範片和52個百畝示範片。10月9日驗收的龍山縣秈粳雜交中稻千畝高產示範片,屬於省裡重點主抓的兩個千畝示範片之一。該千畝示範片位於龍山縣石羔街道甘比村,由種糧大戶曾祥勝等農戶種植,面積1011.5畝。
-
米價上漲,粳稻價格如何?今年種糯稻咋樣?
當前國內大米現貨價格是今年以來農產品價格上漲幅度最小的品種之一,與稻穀和大豆、玉米相比來講根本微不足道,最終到消費者手裡更不足以掛齒。根據當前市場的情況,理性備貨即可。 特別是粳米未來糧庫啟動收購後米價也將會隨之上調,當前的粳米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仍是處於低位,當然江蘇產區米價較去年同期普遍偏高,但19年江蘇大米年景特殊,這種行情再次出現的概率非常的低。當然大米的備貨風險性比較低,特別是國內氣溫已開始下降,比上半年四月份以後貯存條件要好的多。而且臨近年底已消費量方面也會有所增加,元旦:春節都會刺激大米的需求量。
-
揭示水稻秈粳亞種鎘積累差異的分子遺傳機制
由於鎘在人體內滯留的半衰期超過10年,所以即使低劑量鎘的攝入也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食物是人類攝入鎘的主要來源,而稻米是以水稻為主食的人群的主要攝入源。水稻不同品種間存在鎘積累差異,但總體上,秈稻品種比粳稻品種積累更高的鎘,這也是南方秈稻種植區稻米鎘容易超標的一個重要因素。之前的研究發現,定位液泡膜的鎘轉運蛋白基因OsHMA3在個別水稻品種存在編碼區序列變異,導致功能缺失,籽粒積累更高的鎘。
-
稻農最關心的事2020年水稻到底種什麼品種?
針對建三江和富錦的朋友,如何選擇品種,給大家幾點建議:第一,首選11葉片的圓粒型品種,如龍粳31。只要國家還有保護價,種龍粳31最保險,無論什麼年景,都能保證我們能賣得出去,賣給國庫呀。年頭好呢,我們就多賺些錢,年頭不好呢,我們就少賺些錢。
-
粳稻,到底是讀「粳」jīng稻 還是 「粳」gēng稻?水稻界叫板語委會5年,正確讀音明年回歸/ 第六屆江蘇百姓品米會火熱報名
研究成果本身自然引人關注,但更引人關注的是,這篇論文首次提出以「Xian」(秈)和「Geng」(粳)兩個漢語農業術語代替Indica和Japonica。 秈米長而細,粳米短而圓。北方多種粳稻,而南方同時種植秈稻和粳稻。關於秈和粳的國際學名命名,中國農學家心裡一直憋著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