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文翰 文/圖
雖然洪水逐漸退卻,但為了讓市民們及時恢復供電,電力工人卻時時刻刻都沒停歇,在在江北區郭家沱望江新區山澗水岸小區,他們已經連續奮戰18小時,在今日(21日)下午4點30分,為小區2000戶居民恢復了供電。
他們與時間賽跑,18小時不停搶修
今日下午4點,在江北區郭家沱望江新區山澗水岸小區,正是烈日當頭,悶熱難耐。國網重慶市北供電公司的電力工人正在為該小區搭建臨時電源,距離恢復供電已經近在咫尺。
事情還得從8月19日下午說起,受本次洪峰影響,山澗水岸小區車庫進水,國網重慶市北供電公司鐵山坪運維站工作人員立即赴現場採取停電避險,致使該小區2000戶用戶停電。
「這麼熱的天,客戶家裡不能沒電,我們得想個法子啊。」20日,被客戶譽為「搶修哥」的鐵山坪運維班班長李春心裡琢磨著。
隨即,20日中午,市北供電公司迅速組織三家施工單位,聯合對山澗水岸小區進行查勘,但由於小區車庫水深約兩米,配電設備受損嚴重,若等到水泵吸乾車庫積水,再對設備進行搶修,必然耗時長。當天下午,該公司改變原有計劃,確定出臨時供電方案,決定搶先一步新增1000千伏安、800千伏安、630千伏安箱變各一臺作為臨時電源,儘快送電讓2000戶居民用上電。
協調社區與物業、緊急調撥設備物資、組織人員選址……各項工作忙而有序地進行著。
▲國網重慶市北供電公司電力工人席地而坐吃午餐
20日晚上10點,三臺箱變、2500餘米的高低壓電纜及各類物資悉數抵達,現場60餘人便立即開始投入到工作之中。
夏日凌晨,熱浪滾滾襲來。從前一晚深夜,到第二天黎明再到下午,施工人員們爭分奪秒地進行變壓器吊裝、電纜施放、設備試驗、表計安裝等其他工作。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室外溫度越來越高,臨時電源接入工作仍在進行中。小區居民看到工作人員的通宵達旦的工作後,紛紛點讚,還發朋友圈表揚電力小夥有擔當。
經過18小時的徹夜工作後,該小區的2000餘戶在8月21日下午4點30分成功恢復了供電。
水退人進復電,光腳踩泥前行
21日,長江5號洪水逐漸退去,南濱路路面積滿了淤泥,為了儘快恢復受災居民的供電,市南供電公司按照「水退人進復電」的原則,派出10餘支隊伍,進入淤泥區,查看配電房、表計以及居民表後線的情況,對具備復電的設備,立即安排工作人員爭分奪秒進行復電。
「我們分成三班倒,一直值守在江邊,等待水退之後,查看表計情況,能早一分鐘恢復居民供電,我們心裡便踏實一分。」彈子石供電服務所所長顏華帶領著班組成員,一邊將鞋子脫掉,褲腳挽起來。
▲國網重慶市南供電公司電力工人在泥濘中恢復供電
紅巖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的顏華一腳率先踏進了淤泥裡,「在這種淤泥裡行走,不能像平時走路一樣,淤泥裡可能會有玻璃渣,釘子之類的殘留物,淤泥又比較滑、粘,我們只能慢慢趟過去。」顏華說,除了需要時刻小心腳下以外,還得繞開因為洪水堆積在路面的障礙物,上面很曬,下面很滑,大概500米的淤泥路,顏華和他的兩位同事足足走了40分鐘。
到達需要檢查表計的位置後,顏華和同事立刻對表計進行檢查,「表計需要更換,但還需要檢查居民表後線情況,如果我們更換表計之後,客戶表後線被浸泡過,那可能會有安全隱患。」通過觀察表計水痕以及泥沙情況,顏華判斷出表計浸水情況,進行記錄,檢查完畢後,立即前往客戶處,查看客戶表後線情況。
據悉,為全力確保洪水退去後儘快的復電,市南供電公司緊急制定《關於加強停電避險客戶恢復供電管理的通知》,對專用客戶復電、計量裝置復裝提出規範管理要求,同時,將轄區網格化,通過建立包含電力客服經理、片警、社區、街道等相關人員的網格化服務溝通群,每個停電小區明確1-2名網格負責人,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儘快的恢復居民供電。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