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道FM09|沉淪之後,如何拯救?

2020-12-15 讀道書單

各位愛讀書的同仁好,我是來自北京工業大學的老師,戴莉。很高興和大家相會在這裡。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繼續讀小說《沉淪》。上次我們讀到,小說主人公在日本留學期間,有嚴重的人際交往障礙,但是他不想承認這個事實,把自己和同學交往不順的原因歸結為日本人對弱國的欺凌。

除了嚴重的人際交往障礙,如果我們讀小說,就會知道,他這個時候還面臨一個困擾,就是:「靈與肉的衝突」。這個時候的他21歲,正是渴望愛和被愛的年齡。但是他不僅無法和同學展開正常的人際交往,也無法以正常的方式去贏取異性的愛,所以滿腔的熱情和憧憬只能在日記中發聲:

知識我也不要,名譽我也不要,我只要一個安慰我體諒我的「心」。一副白熱的心腸!從這一副心腸裡生出來的同情!從同情而來的愛情!

這是一個喜歡和自己對話也只能和自己對話的人,他在日記中能大膽地發出時代青年的心聲,但是生活中這個渴望愛的自卑、病態青年,不能採取任何行動去追求理想,只能在被窩中一次次犯罪,滿足自己的需求。

成長過程中,身體的發育和變化並不總是讓人愉悅的,那些我們未曾經歷過的身體變化生理變化,女孩的初潮、男孩的遺精,都會讓成長期的少男少女們恐懼、不安,因為我們沒有這樣的經驗儲備,無法解釋這成長的第一次。所以小說主人公面對自己正常的生理需求,也是恐懼和不安。他不安的不是這種生理衝動,而是自己對這種生理衝動的沉迷,換言之,他除了恐懼這種生理的衝動,還恐懼在這種生理衝動面前無法控制,只能一次次繳械投降的自己。

當身體發生變化,我們的知識和經驗不能解答時,我們會求助於外部,查閱資料或者上網搜索,這是我們解答困惑的一種方式。主人公也同樣如此,當他發現自己「被窩裡犯的罪惡」一次次增加,他很惶恐。對於這種正常的生理變化,生理需求,他的認知停留在生活的時代之前,他認為這是犯罪,邪念,和從小所接受的「身體髮膚」「不敢毀傷」的聖訓相違背。他嘗試去翻書,但是醫書也告訴他,這是一種於身體最有害的犯罪。

他也試圖對自己進行救贖,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試圖讓自己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不要再犯。我們看到他失敗了,他根本不是自己身體的主人。他非常清醒,當他發現自己無法控制自己時,決定進行事後的補救,他每次犯罪之後都要補充營養,而且會用自己的一些精神勞動,比如寫詩,來證明自己還擁有健康的身體。

唯獨在這件事情上,我們看到小說主人公沒有給自己找理由,他一次次責怪自己,承受的煎熬可想而知。自責和恐懼讓他的身體先於他的心理死亡了。「他的一雙靈活的瞳人,變了同死魚眼睛一樣了」。

「性苦悶」讓他的精神更加萎靡,正常的情感需求無法滿足,身體的片刻歡愉又讓他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負擔、道德負罪。這一次他找不到藉口為自己開脫,只能生活在對自己的鄙視和懺悔中。

愛的嚮往和追求無法實現,又發生了一件事:偷窺,這讓他身體的罪惡再一次落實,並轉化為道德的負罪。小說中,房東有一個十七歲的女兒,主人公對她心生愛慕。和以往一樣,他沒有勇氣表白,他甚至看到這個姑娘就緊張,緊張到無法呼吸,他只能有意地避開她。在這樣的情境下,他居然無意中看到了姑娘沐浴時候的情景。他並不是有意籌謀、規劃這件事,事出意外,但是他內心清楚地知道「非禮勿言」「非禮勿視」,自己做得不對。所以多疑敏感的他,猜測房東和他的女兒是不是已經發現了自己的劣跡之後,選擇了主動逃離。偷窺讓他背負了莫大的心理和道德壓力,甚至在路上遇到人和他打招呼,他都會毫無根據地想,這個路人是不是已經知道了自己的劣跡。當他覺得路人都可能知道自己的行為時,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換個地方住,藏起來。他迅速地逃離原地,找了一個少人居住的房子。

搬家說明他試圖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他沒有給自己找藉口,所以搬家也是他對自己的一次救贖,希望離開自己犯下罪惡的地方,重新開始。

他以為是重新開始,結果是他結束生命的開始。他無意中看到了一對男女的野合,在刺激之下,他再也克制不住內心的衝動,去賣酒食的地方找了一個酒家女,希望能滿足自己身體和心理的需求。對於他而言,這不是容易的一步,因為意味著他徹底放棄自己所尊奉的道德信條,在一次次地自責和批判之後放飛自我,讓自己任性一次。但是到達酒館之後,對於身為「中國人」的自卑和敏感使他無法正視酒家女的話題,一次滿足自己內心衝動的冒險變成證明自己猥瑣、怯懦的嘗試,這導致了他對自己最終的絕望:

「我怎麼會走上那樣的地方去的,我已經變了一個最下等的人了。悔也無及,悔也無及。我就在這裡死了吧。我所求的愛情,大約是求不到的了。沒有愛情的生涯,豈不同死灰一樣麼?唉,這乾燥的生涯,這乾燥的生涯。世上的人又都在那裡仇視我,欺侮我,連我自家的親兄弟,自家的手足,都在那裡擠我出去到這世界外去。我將何以為生,我又何必生存在這多苦的世界裡呢!」

這是一個一直活在煎熬之中的年輕人,從他對自己的痛罵和譴責,我們可以看到他的絕望和對自己深深的厭惡。這段話還是堅持了他一貫的思維邏輯,先是對自己的譴責和批判,對問題的正確思考,然後為了平撫自己良心的不安,他開始轉移對象,把自己對生活的厭倦,對自己的不滿向外部擴展,把自己的失敗歸結為周圍人的敵意和欺辱,包括自己的親兄弟。

這樣的思維一直貫穿到最後,他沉海之前的遺言依然是對外的,從外部找原因:

「祖國呀祖國!我的死是你害我的!」

「你快富起來!強起來罷!」

「你還有許多兒女在那裡受苦呢!」

如果我們了解這個人的想法,他的病態性格和前後作為,就知道這並不是他對自己祖國和同胞的祝福,而只是又一次對自己自沉行為的開釋。他把自己死亡的原因歸結為祖國的弱小,讓自己最後心安理得地離開。

我們詳細地拉了一遍小說的情節。我在讀這個故事的時候,一直在想一個問題:他為什麼要自殺?從發生在他身上的一系列事來看,他所有的經歷,那些瑣碎的小事甚至不值一提。那他為什麼要自殺?有同學說,他受不住了。我覺得說得對,他確實是受不住了,所以他要離開。而我的問題是:為什麼他會受不住?換言之,如果換做是你,你能承受嗎?為什麼你能承受,你覺得不至於,小說的主人公卻不得不如此呢?同學說:人和人是不一樣的。是的,那麼,小說的主人公和我們正常的、健康的平凡人,到底有什麼不同呢?他到底死於什麼呢?

小說最後,主人公說「祖國啊祖國,我的死是你害我的」,根據他一貫的思維方式,根據他出國前已有的某些病症,我們當然不會相信他的說辭。所以我一直在想的一個問題是,他的死是必須的嗎?他的死到底是為什麼?

前一個問題,他的死是不是必須的?因為我們知道,編劇、作者都是後媽,從來不吝於讓自己的人物上刀山下火海,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作者安排人物的死亡輕如鴻毛,所以現在的小說和電視除了有廉價的大團圓,還有輕浮的死亡、廉價的悲劇。那麼這個小說主人公的死亡是不是必須的呢?我覺得是必須的,因為合乎情理。從小說人物的走向來看,他的自沉有充分的理由,雖然對別人而言未必如此,但是對於這個人物,並不牽強,不是為了死亡而死亡。

20世紀有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家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他通過對精神病人的跟蹤治療,創立了著名的精神分析學。弗洛伊德雖然是以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為研究對象,但是他的理論對於健康人的心理結構分析,健康人心理意識的開掘,也是有效的。精神分析學理論對於20世紀的影響不僅僅在心理學領域,還包括哲學、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等各個領域。

弗洛伊德認為:我們的人格結構事實上分為三個層次,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 ego)。本我指的是我們生下來就具備的本能和衝動,不受任何習俗、道德、邏輯、理性、理想的制約,弗洛伊德說我們的本我是一匹不受約束的野馬,簡單粗暴地遵循快樂原則,我們平時說的放飛自我根據弗洛伊德的劃分,應該叫放飛本我,讓本我做主,享受放縱的快樂。

超我是什麼呢?弗洛伊德說,超我是理想中的自我,和本我相反,超我受到很多東西的約束,包括道德、宗教、審美、教育等。超我是我們生下來後所接受的教育的總和,在各種要求和束縛下的理想中的自我,是我們努力希望成為的最好的自己。

自我位於本我和超我之間,是現實生活中超我和本我角力下呈現出來的外部世界的我。超我依據自我的理想和良心對本我進行自我審查,超我對自我的矯正因人而異。有的人,超我力量無比強大,比如你們身邊的某些學霸同學,每天早起、鍛鍊,從不逃課,做好每一堂課的筆記,這是一個超我發揮主導力量的同學;也有的同學,成天躲在宿舍玩電遊、逃課,自己內心焦慮、著急,但是就是管不住自己,這樣的同學我們說比較任性,就是說本我佔主導。

一般來說本我和超我不管誰佔主導,正常的、健康的人都會達成本我和超我的平衡,處於balance的狀態,比如:一個人80%的時候由超我控制,20%的時候本我行事,這樣表現出來的自我基本上還是一個比較自律的人;反過來,如果一個人80%的時候由本我控制,20%的時候超我行事,這樣表現出來的自我基本上還是一個比較任性的人,自制力比較差。大部分人,本我和超我的佔比不同,但是都會達成平衡,簡單地說就是加起來是百分之百。

所以正常的人都會有自我心理調節和保護機制,一個任性的人不會因為自己的任性、放飛自我飽受煎熬,他會安慰自己,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一個很自律的人,也會勸自己偶爾放縱,輕鬆一下,用「休息是為了更好的出發」這樣的理論來安慰自己。

回到這個小說,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個本我和超我的力量都非常強大的人。當他和身邊的人交往時,當他和自己一個人獨處時,他都受到本我和超我的雙重壓力。比如,他和周圍同學的交往,他因為自己內心的怯弱,所以沒有和迎面而來的日本女同學打招呼,他內心清楚地知道這一點,所以說了四遍coward懦夫來批判自己,這是超我在作用,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勇敢的人,接受不了孱弱的自己。

但是他本能的自我保護開始發揮作用,不希望自己長久地生活在對自己的不滿的情緒之中,所以他從外界找藉口,說:因為他們是日本人,所以不跟自己打招呼,將事情的認知導向讓自己輕鬆的一面。這是他對自己的心理調適。這種心理調適很常見,我們所說的阿Q的精神勝利法,就是一種很常見的心理調適法。

當我們受到煎熬的時候我們會找藉口,不想強迫自己面對現實,這是一種自我保護。關鍵是,小說的主人公他真的接受這個藉口了嗎?

他內心劇烈的衝突,「靈與肉的衝突」,事實上也是「本我」與「超我」的衝突。本我任性而為,遵循快樂原則,任由身體做主,但是超我呢?超我也很強大,人物的「超我」對自己的身體需求有兩方面的壓力,一是來自道德的,認同傳統文化對此事的認知,覺得這是一件可恥的、羞恥的事情,用人物的話說,這是「被窩裡的犯罪」;另一重壓力來自身體,通過資料收集翻閱醫書,他知道這是一種嚴重傷害身體的行為。

在這件事情上,我們可以體會到人物所受到的「本我」和「超我」的角力,互不妥協。弗洛伊德說,「本我是一匹野馬」,但是從我們所看到的這個人物而言,超我也是一匹烈馬,各自拉著人物向兩個方向奔,人物始終處於兩種極端情緒中,無法達到平衡,飽受煎熬。

超我和本我的角逐無處不在。當他偷看到房東女兒洗澡時,自己承受強大的道德壓力。作為旁觀者,可能我們看這個事會比當事人更寬容,首先他並不是籌謀、策劃想要去偷窺別人洗澡;其次,作為一個21歲的青年,在無意中目睹這一幕之後他的反應、無法挪動腳步想看下去也是一種正常的心理,但是小說主人公給了自己莫大的壓力,我們甚至難以想像,他為什麼會膽小到這種程度:他不告而別,他甚至覺得路上遇到的人都知道了這件事都看不起他。事實上誰看不起他?是他自己。他的超我對於自己偷窺的行為無法接受,也找不到藉口。

所以當他在野合事件的刺激下,走到酒館去叫酒家女之後,他的懊惱和自責也可以想像,自己問自己:「我怎麼會走上那樣的地方去的,我已經變了一個最下等的人了。悔也無及,悔也無及。」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到他內心的壓力,他把酒館稱為「最下等的地方」,把召妓的自己稱之為「下等人」。

這說明他內心對這件事有清楚的認知,他既無法接受自己的行為,這是接受了傳統文化和道德倫理的超我的認知,但是又管不住自己,因為本能和衝動拉著他去做這件事。這個人物內心始終是清楚的,雖然他總是從外界找藉口,甚至直到沉淪前都試圖給自己找藉口,不想被自己的道德感打敗,但是他內心太清楚,超我對自我的審查讓他無處藏身,無法接受自己的藉口。也就是說,我們也許能夠欺騙別人,欺騙外界,但是欺騙不了自己。

超我一次次對本我進行強烈的批判和否定,超我希望自己是向上的,積極的,進取的,本我卻拉著自己往下沉,永遠成不了自己想成為的人。他無法接受這樣的自己,因為他發現自己永遠成為不了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超我和本我的強力角逐,對自我的反覆失望和厭倦使得主人公無法keep balance,他的超我和本我無法講和,內心充滿了挫敗和失望。

所以真正的成熟,是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接受自己的缺點,首先需要誠實地面對自我,不敢和女同學打招呼,自己很懦弱,那麼下次勇敢一點,鼓勵自己朝著自己希望的方向去努力;無法控制自己被窩裡的罪惡,對自己寬容一點行不行?太強大的超我往往讓我們被道德、倫理束縛,有太重的信念和太高的追求。正確認識自己,不逃避,寬容待己,給自己成長的時間,讓自己一點點朝自己想要的方向去努力,一點點長大,改變。

成長是一條艱難的路,本我讓我們享受世俗的快樂,超我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朝著希望的方向去努力,讓超我和本我和解,讓自己和自己和解。這就是成長的路。

小說的轉向:內聚焦

接下來我們說一說《沉淪》在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我們知道,魯迅是現代現實主義文學的源頭,而鬱達夫則可以說是現代浪漫主義文學的另一個山頭。《沉淪》發表之後引起的「鬱達夫熱」現象,作者本人有一段回應:他說自己寫完這個小說之後給當時在東京的朋友看,結果朋友們都不認可,說,這個小說恐怕沒法發表,因為中國小說沒有這樣的體裁。「這樣的體裁」是什麼體裁?我們第一節課分析說,主要是指受到日本私小說影響的自敘傳體裁。但是我們還應該看到,這個小說和別的小說,尤其是中國傳統小說的不同。

中國傳統小說是什麼樣的呢?我們梳理一下中國傳統小說的結構方式,一種叫「滾雪球」,一種叫「串珠花」

先說「滾雪球」的結構方式,《紅樓夢》在說故事的時候就是典型「滾雪球」的結構,從神瑛侍者與絳珠仙草的前生姻緣,到寶黛的第一次見面,然後金陵十二釵的悲劇故事,四大家族的衰落等,故事像一個雪球越滾越大,寫作上嚴格遵循事情的發展、發生、高潮、結局的筆法,看得人覺得很過癮,因為故事越來越好看,越來越抓人。

「滾雪球」的結構對作家是一個很大的考驗,作為一個長篇小說,一開始就要考慮小說的布局、走向,人物不能寫丟,事件要一環扣一環。當代也有一個寫小說的人,非常擅長這種寫法,就是金庸。金庸是一個很會說故事的人,駕馭故事的能力很強,他的小說往往平淡開局,一個小小的雪球,但是到最後千頭萬緒合為一線,所有的故事、情感在某個點集中爆發,很有震撼力。比如《天龍八部》,群雄匯聚少林寺,解開喬峰的身世之謎,開端撒出去的千頭萬緒像一張大網,在這個時候全部收起來,造成震撼人心的閱讀效果。

「串珠花」是借用古代串珠的技藝來形容故事的結構方法,一線串珠,圍繞著主線將和主線相關的人和事穿起來,並有序推動故事的進展,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西遊記》,唐僧師徒西天取經是主線,圍繞主線所發生的一個個故事、九九八十一難宛如一朵朵珠花,將情節往前推進。

這些故事相對獨立,故事和故事之間的時序關係沒那麼強,有些電視劇就是借用這種手法,比如我們都喜歡看的美國的情景喜劇,《Friends》、《The Broken Sisters》,我們可以舉出很多例子。一集就是一個獨立的故事,故事可以永遠講下去。

「滾雪球」和「串珠花」是兩種不同的結構小說的方法,這兩種方法有一點是相同的,中國傳統小說在情節的推動過程中多從外部事件著手,從外部事件展示人物的命運,而不是內部情感。

以我們都很熟悉的高中時候的教材為例,選自《水滸傳》的高中課文《林衝風雪山神廟》,從這個小說節選我們就可以看到人物和外部世界的緊張關係,外部事件如何一步步推動情節往前發展,林衝在走向梁山的過程中是很無奈的,基本上只能被動的應對外部事件,而無法主動行動。

同樣,我們也很少能看到人物的心理活動。包括中國傳統的才子佳人小說也是如此,從外部世界推動和解釋人物行為,以專制的父母來構築愛情的難題,這樣結構故事有什麼不合理呢?我們現在知道,愛情中的難題有很多,兩個人相愛最終分開,不能在一起,不能全部由父母背鍋,愛情中人的各種微妙的心理狀態,計較、嫉妒、羞澀、誤會等等,都有可能是兩個人分開的理由,而中國傳統的才子佳人小說把這些全都忽略了。

所以有些評論家說,中國傳統愛情小說是「無情的情場」,男女主人公一見鍾情,然後父母反對,最後天子賜婚。我們看不到愛中的個人的狀態,小說對人物的處理、對世界的解釋過於簡單、粗暴。

從外部事件展開故事,包含了人類智識不成熟時期對於世界的認識,我們首先是從外部來認識這個世界的。古希臘人對於人物命運的悲劇也從外部世界展開,所謂命運,就是冥冥中的上帝之手,早已安排好的東西,人無論怎樣掙扎都無法擺脫的東西。這既是對人物悲劇遭際的解釋,也包含了對外部世界的認識。

作為智識成熟的讀者,我們不會滿足,也不會認可小說對情節的處理,將林衝的悲劇僅解釋為外部事件的步步相逼,逼上梁山的過程中人物內心的想法呢?人物本身的作為呢?尤其是關於愛情的故事,當文明發展,當父母之命這樣的外部阻力已經不存在時,愛情的故事是不是就會一帆風順從此塵埃落定呢?我們發現並不是。所以20世紀中國現代小說的一個重要轉向是人物的內心,以人物內心的波瀾起伏來推動故事的發展,重點是人物內心的經歷,而不是外部事件的一件件展開。

所以我們在讀《沉淪》的時候,會覺得這個小說讀起來有一些不適應,因為這個小說放棄了傳統小說跌宕起伏的情節追求,轉而追求人物內心的經歷,人物內心的成長和折磨,從故事性這一點來說,和我們之前積累的小說閱讀經驗不太相同。有別於傳統的情節敘事,這篇小說散漫的結構也是我們閱讀上不適的一個原因。傳統小說滾雪球、串珠花,看故事,而這個小說讀到的是情緒,是心理,結構鬆散,因此也有一些評論家稱它為主觀抒情小說。情緒的自然流動使得小說節奏輕鬆、自然,即便最後小說主人公自沉,讀者整個過程中也沒有很緊張,掛念主人公的結局,因為這種內聚焦方式結構的小說,讀者和作品的關係沒那麼緊張。

以人物內心的經歷來解釋人物的命運,當小說轉向人物內心,這代表了我們文學和認識方式的一個進步。伴隨著文明的進步,我們不再以外部事件來解釋人物,而著重以人物的眼睛去看,人物的心靈去感受這個世界。讀者讀到的不再是一個接一個的事件,而是一段接一段的情緒,體驗。

現實是迷霧,而對心靈的關注有助於我們發現自己,走出迷霧。「沉淪」小說所嘗試的「內聚焦敘事」有助於幫助我們認識自己,不僅僅是自己和外部世界的關係,也包括自己內心的種種。

所以小說的主人公,如果我們仍把焦點放在他的留學經歷,他在國外的作為,我們會被主人公誤導,也會和主人公一樣從外部世界去給自己的行為尋找依據和藉口。但是小說採用了內聚焦的方式,我們發現了一個和外部世界不完全一致的世界,我們對於人物固然同情,但也不會輕易原諒。所以當小說關注人物內心,這不僅僅是小說結構方式的轉變,也是我們認識自我的開始。

認識自我,全面呈現自我的方方面面,所以這個小說的內聚焦敘事給讀者造成的心理衝擊還在於,這個內心的自我是一個狂魔,是一個不正常的精神憂鬱症患者。也就是說,小說展示的人物心理是有殘缺的,病態的:

在文學革命之後,中國文學一個最重要的特色,便是主觀成分普遍地存在。這似乎與作者人格傳統的羈絆中解放出來,並逐漸凸顯於作品中有關。……藝術創造便因此更傾向於作者對其本身人格及生活不同層面,特別是較陰鬱、較隱蔽的層面的揭露與懺悔。(普實克:《中國現代文學的主觀主義與個人主義》)

這篇小說有別於傳統小說的一點還在於,他如實地呈現了人物內心的各種自然情緒,包括各種病態的、不健康的、不正常的想法和念頭,事實上是用小說對人物內心進行反省與揭露。傳統小說當然也有揭露,也有反省,但是傳統的道德教化功能太過於強大,全知敘事下作者的道德判斷非常強勢,是一個道德訓誡者,也因此,傳統小說沒有耐心去詳盡展示人物的陰暗面,道德教化主題的小說興趣在於教化,人物成為道德教化的工具,而不是深入挖掘人物心理認識,通過小說認識這個世界。

接下來我們要問的一個問題是:小說以一個精神病患者為對象,展示人物的病態心理,有意義嗎?畢竟他和普羅大眾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相去甚遠。當我們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可以用弗洛伊德的研究來回答:以精神病人為藍本,可以關照到正常人,更深入透徹地了解正常人的心理,各種潛意識、下意識、無意識等等。雖然是一個精神憂鬱症患者,但是我們通過前面的分析,對這個人物的行為、心理,我們也都能理解,能體諒,所以從他身上我們能看到自己的軟弱和掙扎。在這一點是上,我們和小說人物是一樣的。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關於小說的功能。小說到底應該表現什麼?鬱達夫說五四文學最大的成就是「人的發現」。從周作人提出《人的文學》,我們開始理解什麼是「人」,用文學表現人性、當然也包括各種陰暗面。文學不再高高在上,僅僅關注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文學開始關心販夫走卒,精神病患者,對普通人、平凡人的關注,文學的眼光往下看,是五四文學的一大貢獻。五四以來的現代文學確立了文學的責任不是附庸、附和,文學需要關注苦難,表達苦難,需要關注少數、弱勢群體,所以有人說,文學是社會的良心。小說《沉淪》的意義也在於此。對於人物內心陰暗面的揭露,對於社會「零餘者」的關注,體現了小說的責任和良心。

今天,我們主要講了三個部分的內容:首先是對人物遭際的分析,除了嚴重的人際交往障礙,小說主人公同時還遭受「靈與肉的衝突」,身體遭遇的折磨、身體的日益衰敗讓他無法為自己的失敗尋找藉口,也導致他的身體在他的心靈得到救助之前已經死亡。小說主人公最後為什麼會走向沉淪?這是我們今天講到的第二部分內容,也是最重要的內容,從超我與本我的角度,我們分析了小說主人公的超我與本我無法達成平衡,所以導致人物最終的沉淪。

主人公的悲劇告訴我們:真正的強大,不是無所不能,而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成為更好的自己。今天的第三部分內容是關於《沉淪》小說的藝術特質。這個小說採用了和現實主義不同的浪漫主義小說寫法,小說聚焦於人物內部,從人物心理、情緒的自然流動來結構篇章,從人物內心的小宇宙探討和解釋我們的生活,這不僅僅是文學手法的開拓,也是我們認識自己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好,我今天的解讀就到這裡。謝謝大家!下一周我要讀的小說是《駱駝祥子》,期待你的傾聽和加入!

聽完了戴老師分享的《沉淪》這一課,你對男主角自殺的真相看懂了嗎?我印象最深的部分,是戴老師引用了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這個理論,來分析一個人為什麼會在現實生活中失衡。人和自我的和解是多麼重要,也是終身的修行——這一點,或許是我們在100年後仍然可以從《沉淪》這個小說裡汲取的精神力量。

下一節課,戴老師將給我們解讀老舍先生的名作《駱駝祥子》,那是一個民國版「滴滴小哥」的悲催人生故事。歡迎繼續關注,我們下一期再見!

讀道書單023 | 你們,對「知識分子」是不是有什麼誤解?

讀道書單022 |母親節,這些知識你不可以不知道!

讀道書單021 | 高管性侵案之後,《洛麗塔》為啥躺槍?

讀道書單020 | 我不是硬漢,我是個浪漫主義者

讀道書單019 | 我寫得這麼好,真是冒犯大家了

讀道書單018 | 你12歲了,能叫聲媽媽嗎?| 福利贈書

讀道書單017 | 這麼多書,哪一本配得上你心中的張國榮?

讀道書單016 | 拜託,別再說他是幾米的偶像了!

讀道書單015 | 狂熱的大多數or淡定的一小撮?

讀道書單014 | 79歲那年,母親不認識我了

讀道書單013 | 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

讀道書單012 | 一個房奴的自我修養

讀道書單011 | 全網熱議的方方,你讀過她幾本書?

讀道書單010 | 致敬女性!推薦10本女人必看書

讀道書單009 | 盤點2020待播熱片,先讀一波原著

讀道書單008 | 想辭職的第1001天,這6本書治癒了我

讀道書單007 | 反對有理!一份持不同意見者的求生書單

讀道書單006 | 你看過野生動物悲傷的眼神嗎?

讀道書單005 | 無法牽手的情人節:用這6本書去表白

讀道書單004 | 眾聲喧譁,給你一份清醒書單!

讀道書單003 | 讀懂時代大趨勢:一份2020防焦慮書單

讀道書單002 | 生為女人,不必說抱歉:一份給獨立女性的書單

讀道書單001 | 閱讀的力量:一份與病毒有關的書單

相關焦點

  • Turntable.fm與其山寨版Rolling.fm的比較
    Turntable.fm才剛曝出獲得新一輪資金,其山寨產品緊跟著就來了。Rolling.fm是Turntable.fm的山寨版,服務內容與Turntable幾無二致,它會像前者那樣大受歡迎嗎?誰知道呢,不過,這麼快就有人推出了Turntable.fm仿製品,倒是令人印象深刻。
  • 1Q84.fm:讓每個用戶都擁有自己的電臺
    1Q84.fm(TechWeb配圖)1Q84.fm是盛大創新院最近推出的一個網絡電臺服務。通過1Q84.fm,用戶可以組建自己的網絡電臺,收聽其他用戶的電臺。社交網絡時代,大家都在趕SNS潮,1Q84.fm也無疑搭上了這趟順風車,剛生下來就從哪看都像SNS。目前,1Q84.fm通過邀請機制註冊。註冊登入進去之後不難發現,構成它的所有元素都是曾相識。無論是「140字」的評論或者描述,還是「收聽」功能,都是微博裡常見的。不過,卻給人一種很親切的感覺。為什麼?大概「收聽」這個特性本來就該屬於電臺吧,微薄是否只是「抄襲」了它呢?
  • Playground.fm:新型的社交化網絡電臺
    找到一種方法為你的移動終端提供海量的免費歌曲,這種方法說不上有太多技術含量:無非就是Playground.fm所有的歌曲都從註冊會員的已付費曲庫(包括iTunes或其他音樂應用)裡獲取,這也是絕大多數國外音樂網站規避版稅的方法——這件事情放在中國並不稀奇,可在智慧財產權法律完善的美國是一個革命性的創舉。
  • 【播呀FM「slogan」有獎徵集】Apple Watch 已備好,就等你的一句話! 博雅小學堂
    於是我們還在繼續加班……親愛的大朋友小朋友,快來拯救我們吧!快來拯救拯救我們吧!快來拯救拯救拯救我們吧!長按手印關注博雅小學堂回復以下 關鍵詞 提取對應內容:中國歷史 | 世界歷史 | 人文地理文學 | 繪本 | 民俗 | 英語 | 鑫媽故事會投稿:tougao@boyakids.fm
  • FM, FTRL, Softmax
    本文介紹FM(Factorization Machines)二分類器使用FTRL優化的算法原理,以及如何結合softmax改造成一個多分類器。
  • 多米DJ:Turntable.fm的中文版or中國版的Turntable.fm?
    於2011年6月初正式上線的Turntable.fm這不,就在Turntable.fm拿到融資後不久,中國首款社交類音樂推薦服務--多米DJ也順勢推出。多米DJ的出品方是多米音樂。多米此前開發的音樂播放器有著不少的粉絲,小編也曾使用過,感覺還不錯。那麼,這個被國內眾多媒體吹捧為中國版Turntable.fm到底做得怎麼樣?由於目前多米DJ還處於公測階段,小編從其官方微博獲取邀請碼後,抽空體驗了一番。
  • Jing.fm施凱文:音樂也能有情緒
    Saylikes是一款更接近於今天的Jing.fm的產品。凱文利用在音樂行業認識的人,成功拉到一筆150萬的天使,這也是凱文首次融資成功。團隊終於脫離了早期極為尷尬的日子,Saylikes這款產品開始考慮到了算法的問題,也就是國外Pandora的模式,並且對網站的底層代碼有了更高的要求。團隊的開發重點放在了如何更好的為用戶推薦音樂。
  • 貓耳fm會員答題入口在哪 分享免費獲取貓耳FM會員方法
    相信大家都用過貓耳FM,貓耳FM中的特色音頻需要成為貓耳fm的會員,目前只有通過答題這一種方法才可成為會員,現在有很多朋友表示找不到貓耳FM答題的入口,那麼貓耳fm會員答題在哪裡呢?下面一起來看看貓耳fm會員答題入口詳細介紹,感興趣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了。
  • 風雨飄搖的巴薩是如何一步一步沉淪
    2015年夏天,巴塞隆納在柏林奧林匹克球場3比1擊敗尤文圖斯,隊長哈維在又一次的三冠加身之後榮耀離開了巴塞隆納,那年夏天巴薩風頭正盛,MSN組合所向披靡。
  • 國內創業團隊推個性音樂社交產品Jing.fm
    第一次接觸到Jing.fm的時候立刻想到了豆瓣,這應該是大多數用戶接觸Jing.fm的第一感覺,因為Jing.fm自然而然的透露出一股文藝範兒、小清新範兒。那麼這款社交產品到底能為用戶帶來什麼特別的音樂體驗?
  • 日語故事兒童fm
    日語故事兒童fm。
  • 貓耳fm會員共享帳號誰有 也可下載貓耳fm免付費破解版
    貓耳fm中有一些節目需要收費,會員才能免費聽,不少用戶會分享出一些會員帳號給大家,來和小編一起看看關於貓耳fm會員帳號的相關分享吧!  貓耳fm會員帳號誰有  想要共享帳號的小夥伴可以前往貓耳FM的貼吧、微博進行尋找  在貼吧中會有一些小夥伴分享自己的會員帳號,或者周圍的小夥伴有會員帳號的都可以進行一些共享
  • 天道圖書館成功,造化圖失敗,橫掃天涯新書《拯救全球》會如何?
    今天白金作家橫掃天涯發布新書《拯救全球》,分類玄幻--高武世界。從作者自定標籤看跟《天道圖書館》設定有相似的地方,都是熱血無敵文,男主都是老師身份。為了避免慘劇再次發生,避免世界再次淪為地獄,楊元毅然決定,憑藉一己之力,拯救全球,拯救全人類!做教官,收徒弟,開武館,傳功天下,看我楊元,如何成為救世主,成為人族的精神象徵,帶領所有地球人,屹立萬界之巔!這是一個憑藉一己之力,力挽狂瀾,拯救全球的故事。
  • 美少年丁真登上日本電視臺,日本網友:帥哥拯救世界!
    新聞內容大概是說,自從丁真在中國火起來之後,坐飛機前往他所在城市的遊客增加了約兩成,丁真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現象。 不少日本網友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有的拿他和日本男星做比較,還有人感慨:帥哥拯救世界。 素顏的話這相當帥啊 旅遊局動作太快了! 帥哥的力量
  • Jing.fm:懂你的個人音樂電臺
    不過今天推薦的Jing.fm以其前無古人的精準人工智慧推薦和語義DNA搜索獨闢蹊徑,足以與豆瓣音樂PK,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Jing.fm非常小清新,2012年看來是小清新們的世界。剛拿到內測碼試用Jing.fm時,我就在想該怎麼跟大家介紹這個有趣的網站,簡單的用「在線音樂社區」形容實在是太暴殄天物了。
  • Bookshop 和 Libro.fm 憑什麼挑戰亞馬遜?
    Bookshop計劃與Libro.fm展開合作。Libro.fm從2013年開始運營,自疫情爆發以來,它的銷售額和會員人數紛紛暴漲。電子書的銷量在下降,紙質書的銷量充其量也只是與之前持平,但有聲書的銷售額卻迅速攀升。和Bookshop一樣,Libro.fm堅決致力於盡其所能提升書店和書商的地位,特別是在大流行期間。
  • 蜻蜓fm APP體驗報告及產品建議
    蜻蜓.fm——隨走隨聽的娛樂神器。最全的有聲內容!最贊的收聽方式!最完美的用戶體驗!海量電臺、小說、播客,3000000多小時的有聲內容等著你,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聽不到!蜻蜓fm聽上癮,再也停不下來!【最in的收音機】 想要上下班、失眠、駕車、等土豪時不再無聊寂寞?蜻蜓.fm好聲音始終陪伴你! 想要隨時隨地知道娛樂八卦麻辣時事?蜻蜓.fm讓你時時刻刻漲姿勢!
  • 喜馬拉雅fm免費手機APP下載
    喜馬拉雅fm免費手機APP下載是中國最大音頻分享平臺,數億人都在用的手機隨身聽!聽有聲小說、相聲評書、新聞、音樂、脫口秀、段子笑話、英語、兒歌兒童故事,就用喜馬拉雅!
  • QUOTE.fm:帶社交功能的離線閱讀工具
    QUOTE.fmQUOTE.fm 是一個最新發布的離線閱讀工具。集離線閱讀、高亮文字、重新排版、社交討論等多種功能於一身。從而幫助用戶提高閱讀效率。QUOTE.fm支持評論互動比起 Pocket 的自動摘取內容作為摘要,QUOTE.fm 可以自由選取瀏覽文章中的內容作為標記,並作為內容摘要顯示,方便日後離線查看;比起 Pocket 只支持瀏覽查看,QUOTE.fm 還可以針對保存的內容添加評論
  • 《聖經》記載沉淪之人特徵鮮活生動,可以成為基督徒的鑑戒(上)
    《聖經》記載許多沉淪滅亡之人,他們的特徵鮮活生動,可以成為我們的鑑戒,讓我們知道自己的靈命是否健康,避免陷入不敬虔的境地。一、沉淪之人顯著的特點就是行惡,人因為行惡而成為惡人。【創4:5-8】 ……該隱與他兄弟亞伯說話,二人正在田間;該隱起來打他兄弟亞伯,把他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