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都在探討"劉璇式育兒"。孩子4歲了也不給吃鹽,而且跟冰淇淋巧克力也都絕緣,吃瓜群眾都要拍案而起了!
不過凡事都要聯繫上下文,劉璇的兒子屬於過敏體質,稍微吃不對就會全身起反應,因此按照更科學嚴謹的方法進食更重要。凡是家有過敏兒的父母對劉璇的育兒方式都發自內心地認同,比如我的閨蜜梅梅,就曾與孩子的溼疹進行頑強搏鬥。趁著科學育兒討論的熱度,我也讓她來講講自己的故事。
天降溼疹娃
大家好,我就是梅梅。說起我跟我兒子的溼疹鬥爭經歷,現在有時做夢還會夢到,絕對能給嚇醒。
我坐月子的時候明明吃得挺清淡,可我兒子皮蛋剛滿月就開始得溼疹,沒兩天半張臉就都長滿了,看上去觸目驚心。帶著孩子趕緊往醫院跑,醫生讓我停掉辛辣和海鮮吃食。這可真愁壞了我,因為這些我壓根都不吃呀。
好在用了醫生開的藥,皮蛋的溼疹稍微控制住了。而他還要吃我的奶,我又因為怕他過敏幾乎什麼都不敢吃。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因素,我覺得自己的奶也變得清湯寡水的,對皮蛋充滿了愧疚。
好在皮蛋爸心態比我好。有一天他突然說皮蛋很可能是對皮蛋這種食物過敏,雖然還沒吃過,但光是被叫做"皮蛋",就讓他長了溼疹。
對於這樣的腦洞,我還能說什麼呢?
換奶粉大作戰
皮蛋過了百天之後,連身上都長了溼疹。這時我們帶他去查了過敏源,發現他竟然是牛奶蛋白過敏。按說這種情況吃母乳會好些,但無論我吃飯怎麼謹慎,皮蛋的溼疹也還是反反覆覆,差不多好三天又壞兩天這樣。
看著皮蛋半夜因為又痛又癢而無法入睡,或是在想抓癢時被我們抓住手而大哭大叫,全家人都很心疼和崩潰。萬般無奈之下,我決定給他換奶。結果換了好幾種專門針對過敏寶寶的特殊奶粉皮蛋都不吃,可愁壞了,連帶著全家也都很心疼和崩潰。後來散步時,小區一位寶媽建議我試試藍河綿羊奶。我懷著忐忑的心情買了一罐,第一次只敢嘗試一點點,結果竟然成了!
說起來跟藍河也很有緣,幾年前我去紐西蘭旅遊時,就遠遠見過藍天白雲下在草坡上吃草的綿羊,當時還感嘆小羊生活得比人都愜意,沒想到小羊現在居然還真來幫我了。藍河綿羊奶口感比較清淡,孩子消化吸收起來容易,對身體的負擔也就小,可以說正合我意。
其實選擇綿羊奶粉還是有點孤注一擲的,好在天氣漸漸變冷,皮蛋的溼疹在一通連抹帶搽之後已經慢慢好轉,終日紅紅的小臉開始透出白皙,這也給了我不少信心。一開始我簡直是戰戰兢兢地給皮蛋衝了大半瓶,他皺著眉頭幾乎全都喝光,小半天后又喝一頓,並沒有不良反應發生。接下來的幾天我們小心翼翼,皮蛋對奶粉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溼疹也並無反覆跡象。
雖頗顯成效,但是革命尚未成功。
事後我們也有過"復盤",皮蛋之所以溼疹慢慢消退,除了天冷是一大因素,奶粉與隨後的輔食也為他增添了不少抵抗力和免疫力。特別是綿羊奶天然含有三大保護因子:MFG乳凝集素、EGF上皮生長因子、MFGM乳磷脂,這些成分對炎症、皮膚的生長發育以及創面癒合有積極作用,再加上綿羊奶中豐富的乳鐵蛋白、必需胺基酸、天然葉酸等共同作用,皮蛋肉眼可見地強壯了起來,對抗溼疹和過敏也更有底氣了。
其實開春以後,也就是皮蛋快一歲的時候,溼疹還有小小爆發過一次,但很快又消退了。也就是那一次之後,我突然覺得皮蛋再也不會得溼疹了。果然一年多過去了,皮蛋再也沒被溼疹找上過。
最近看劉璇育兒,的確感觸良多。可能跟她家赳赳比,我家皮蛋的過敏算是輕的了。但是她的那份心焦、糾結與全力堅持我可太深有體會了。為了不讓皮蛋腸胃負擔太重,我幾乎是數著鹽粒給他放鹽,連兒童醬油都不給他吃。至於視頻配料表裡帶"乳、奶"的也一律pass,絕對不能出現在皮蛋能接觸到的地方。
最近我還要再帶皮蛋去做一次過敏源測試,根據他身體的新變化再決定給他吃什麼。其實我這麼養孩子也被人說是矯情,但幸虧有了劉璇,就算大家都吐槽她的育兒方式,但我一下子覺得自己不再孤單,也有信心繼續把我家皮蛋養得棒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