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嚴禁教師讓家長代批改作業!

2020-12-08 澎湃新聞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等文件精神,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根據教育部《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教育部等九部門關於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省教育廳關于堅決規範中小學辦學行為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意見》《省教育廳等九部門關於印發〈貴州省中小學生減負實施方案〉的通知》和《畢節市教育局等九部門關於印發〈畢節市落實中小學生減負措施實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現就進一步規範中小學作業布置與批改行為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作業布置與批改的重要意義

作業布置與批改是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和環節。作業布置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是鞏固、拓展、延伸所學知識,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有效途徑。作業批改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無聲的對話,是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對自己的思維、品質、態度、行為不斷反思,並自覺地進行自我調整不可或缺的步驟。也是教師檢查教與學的效果,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的重要手段。精心設計、布置作業,及時、認真批改作業是廣大教師的本職工作。

二、堅持作業布置與批改的基本原則

(一)

堅持科學性原則

作業布置與批改實行城鄉統一,體現三個「符合」,即符合《課程標準》、符合教材要求、符合學生學情,能有效發揮作業布置與批改對教與學的促進和矯正作用。

(二)

堅持適度性原則

學生作業量的大小、作業的難易程度應適中,應根據學生學業發展水平分層布置作業。通常情況下,學生作業量大小、難易程度的確定標準為:分層後各層中等學生能在規定時間內獨立、正確地完成。

(三)

堅持及時性原則

作業布置與批改應及時、作業情況反饋及時,一般情況下,在一節課或一個單元結束後,應及時進行相關作業的布置、批改、反饋,以利於學生知識鞏固、形成技能和培養能力。

(四)

堅持激勵性原則

作業布置與批改應有效發揮激勵作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勵學生在作業中勤於思考、樂於實踐,體驗成功與快樂。

(五)

堅持多樣性原則

探索布置「菜單式」「個性化」家庭作業,改革以往單一的書面作業形式,將學生家庭作業分成學科作業、德育作業、體育作業、綜合作業等若干類型,學科作業注重減負提質,德育作業注重導行,體育作業提倡運動,綜合作業強調發展。

三、進一步落實作業布置與批改要求

(一)

作業布置要求

1.精選作業內容

作業內容應符合課標、教材要求,重點關注學科素養和學科思維,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培養學生溫故知新、遷移拓展的能力。教師作業布置應精準,除課程標準或教材要求學生背誦、默寫的內容外,不得加量布置其他死記硬背作業,提倡布置有利於學生創造性學習和實踐的作業,嚴禁布置懲罰性、隨意性、機械重複性和高難度作業,雙休日及節假日不得加大書面作業量,應適當布置戶外觀察、體育鍛鍊、實踐活動、家務勞動等作業。小學所有年級均不得將小報、視頻製作布置為家庭作業。

2.作業形式多樣

教師應從課外學習和課內學習的不同特點出發,改革學生作業的內容和完成作業的方式,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為學生提供更多體驗、操作、實踐的機會,加強課堂與社會、生活的聯繫,豐富學生個性。書面作業、口頭作業、操作作業、課外閱讀等應相得益彰;課內作業與課外作業、書面作業與實踐作業、個人獨立作業與小組合作作業、統一要求作業和學生自主作業等應相互補充,充分體現作業形式多元化。

3.作業難易適度

探索「彈性」作業和跨學科作業,強化實踐性作業。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能力布置作業,合理搭配,由易到難,難易適度。對作業規範、完成時間等應提出明確要求,對作業難點和疑點應進行必要提示。作業布置應面向全體學生,儘可能分層布置作業,既有必做題,又有選做題。對不同學生在作業數量、難易側重、完成方法上應提出不同要求,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布置適量補充題,對基礎差的學生應進行適當輔導。

4.作業總量適當

教師布置作業應控制總量,突出重點,精選精練,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課堂作業儘量當堂完成,課外作業嚴格執行省教育廳規定:原則上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書面家庭作業不超過60分鐘,初中書面家庭作業不超過90分鐘,高中每天家庭作業總量不得超過2小時,高三畢業學年作業總量可以適當延長,但延時不得超過30分鐘。對各學科作業總量,備課組長、教研組長、科任教師之間應做好溝通與協調,探索由教研組或班主任統籌布置作業,教導處應進行調控並隨機抽查。

5.把關作業設計

學校應從不同學科特點出發,設計可操作性強、具有學科特色的作業形式,也可嘗試引導學生參與作業設計。作業設計完成後,要求學科教師互做、互評。在此基礎上實行提前一周審核制度,即任課教師提前一周將作業設計交教研組長審核,通過個人設計、同行互閱、組長審核,把好作業質量關。鼓勵教師適當布置開放性、探究性、實踐性作業,但不得以教改為名不布置作業;實行作業改革實驗的教師應將實施方案報學校批准備案,期末寫出實驗報告備查。嚴格落實教輔資料管理規定,每個學生每個學科只允許統一購買一本練習冊,學科教師可以有多本練習冊,教師應從一本或多本練習冊中精選習題布置給學生。學生書面家庭作業應以作業本為主,不得用整本練習冊替代作業本,不得按練習冊頁碼一題不落地布置家庭作業。

(二)

作業完成要求

學校對學生作業應嚴格要求,做到獨立、按時、規範、整潔、美觀,促使學生養成認真書寫作業的良好習慣。

1.姿勢端正

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課桌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2.格式整齊

按照學科特點制定具有學科特色的作業書寫格式。

3.書寫規範

每次作業書寫做到字跡顏色統一;一、二年級用鉛筆,三至六年級一律使用鋼筆,初、高中一律使用鋼筆或籤字筆,作圖一律使用鉛筆,日常作業可使用「可擦寫」鋼筆或籤字筆,考試時對用筆有要求的,按照考試要求用筆;學生作業不得使用紅筆,學生更正作業不得使用塗改液、訂正膠等,應規範使用修改記號進行修改更正。小學方格作業,字寫在方格正中央;橫格作業,字沿底線書寫,書寫應工整、大小勻稱、疏密有致。凡作業中需加標點符號的地方,每個標點符號佔一個字的位置(破折號、省略號佔兩個字的位置)。

4.保證質量

學生應按時完成作業,認真檢查,按時收交;有錯就改,不懂就問;教育學生愛護作業本,不在作業本上亂塗亂畫。學生作業馬虎潦草或不及時完成的應加強教育,對經常不完成作業的應加強與學生家長聯繫溝通,督促家長履行教育子女的責任。

5.自我評價

引導學生對自己作業完成情況進行自我評價,查漏補缺,及時糾錯,對完成情況、作業時間、難易程度、合作作業中的參與程度等進行反思評價,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嚴禁需獨立完成的作業向其他同學照搬照抄。

(三)

作業批改要求

1.加強檢查

教師應按時收發作業,對個別學生作業拖欠、缺交、馬虎、抄襲、不改正或改正不及時等現象應指出並給予批評教育,對故意遺漏、潦草凌亂等不符合要求的作業應退還補做或重做,但切忌以布置作業的方式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嚴禁簡單讓學生小組檢查代替教師檢查。

2.及時批改

教師應及時、認真批改作業,做到不漏批、不拖延。當天作業當天批改,做到堂堂清、日日清;作文必須在下次寫作前批改講評結束。幫助學生科學梳理、溫習所學課程知識,特別對獨立完成家庭作業有困難的學生應加強指導,採取個別輔導等形式,幫助基礎差的學生提高學習能力,使之學會應掌握的知識,確保教育教學質量。

3.規範批改

(1)正確規範。教師應科學、正確判斷作業正誤,不得馬虎、隨意,不得在作業上只批個日期或「閱」,不得在記分冊上只打個「√」或「×」;對學生作業統一使用紅色字跡的原子筆、鋼筆或碳素筆批改。

(2)精細到位。教師應使用規範的批改符號或文字標註出作業錯誤或不足,讓學生明白錯在什麼地方,便於學生自行改正。「√」或「×」符號標記應對每題或每個重要知識點或作業環節,嚴禁只在整頁書面作業上簡單劃一兩個「√」或「×」。

(3)恰當評價。教師評價作業應統一採用等級或等級+評語(或積極鼓勵的表情符號)的方式進行,評語應寫在醒目位置,做到字跡工整,明確具體,既肯定優點,又指出缺點,既給予鼓勵,又教給方法。

(4)多元批改。教師批改作業形式應多樣,可採用師生共批、輪流面批、自評互批、隨堂批改等方式,切實提高批改效率。

(5)做好記錄。對一些共性問題、突出問題應做好記錄,科任教師應備有作業問題記錄反饋本,以便講評時更有針對性。

4.按量批改

小學作文每次精批三分之二以上,有眉批、間批、總批;略批三分之一左右,通覽全文,劃出錯別字、病句,並作出適當提示。中學語文、數學、外語作業每周批改至少3次;物理、化學作業每周批改至少2次;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生物作業每周至少批改1次;學生每周至少完成一篇作文,教師每月至少詳批兩篇作文。平時單元測試題、複習階段的測試題、期中期末試卷由教師全批全改,並酌情計入作業批改量。

5.重視反饋

作業批改情況應及時反饋並進行科學點評,突出講解重點內容和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分析對錯原因。正確對待學生作業中的獨特見解和典型錯誤,拓展學生思維寬度以及理解和分析問題的深度,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好的作業應予以表揚或展評,對少數自行訂正作業有困難的學生應適時進行個別輔導,也可以採取學生互幫互助等形式,幫助學生訂正作業。

6.作業展評

根據單元、模塊或學期進度,適時進行作業展評,促進學生作業按時完成與教師批改的質量的提高,以真正達到鞏固舊知,延伸、拓展新知的目的。學校每學期應組織不少於一次的各年級各學科優秀作業展評。

四、進一步加強作業布置與批改管理

(一)

建立規範

各縣(區)教育部門、各學校要結合實際建立完善作業布置與批改的基本規範和檢查考核制度,把作業布置與批改作為教學常規管理的重要內容,建立長效工作機制,明確檢查考核要求,讓教師教學、學校檢查考核有據可依、有章可循。堅決杜絕教師通過QQ群、微信群等通訊手段直接面向學生布置作業或要求家長通過網絡下載並列印作業的行為;堅決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堅決杜絕教師安排家長取代自己批改作業的現象。各學校不得指派家長參加該由教師完成的事宜,如打掃教室衛生、布置班級文化、裝飾美化演出場所等。

(二)

加強督查

各縣(區)教育部門、各學校要在教學管理工作中加強對作業布置與批改的督查與指導。各學校每月、每學期要組織教研組、年級部對作業布置與批改情況進行互閱,要組織教導處對作業布置與批改情況進行檢查考核。互閱、考核情況應有文字記載並向教師公布。各級教育督導、教研部門要把作業布置與批改情況作為督導、視導的重要內容,進行認真檢查和指導,並及時向學校通報。

(三)

加強考核

各縣(區)教育部門、各學校要組織開展作業布置與批改情況專項評比活動,鼓勵先進,鞭策後進,總結經驗,推進工作。作業布置與批改情況的檢查結果要與教師績效考核、評優、晉級掛鈎,以此促進全體教師自覺提高作業布置與批改的質量。

(四)

認真研究

學生作業布置和批改是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的重要一環,各級教研部門要將中小學生作業納入教研課題予以研究,積極探索,大膽創新,總結經驗,建立完善符合學校實際的學生作業布置與批改工作機制,切實提高我市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

閱讀推薦

來源:微信公眾號「畢節教育發布」

原標題:《畢節:嚴禁教師讓家長代批改作業!》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全國10省份要求「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
    嚴禁家長、學生代勞 01 遼寧要求教師親自批改作業 《遼寧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對微信群布置家庭作業、家長批改家庭作業和超綱超進度教學
  • 嚴禁教師讓家長代批改作業!貴州一地發布通知
    近日,江蘇一家長因批改作業退群,相關話題引發廣泛討論,針對這一熱點問題,多地已出臺相關規定。日前,貴州畢節也發布相關具體要求。作業批改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無聲的對話,是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對自己的思維、品質、態度、行為不斷反思,並自覺地進行自我調整不可或缺的步驟。也是教師檢查教與學的效果,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的重要手段。精心設計、布置作業,及時、認真批改作業是廣大教師的本職工作。
  • 貴州畢節市教育局通知:堅決杜絕教師安排家長代批改作業
    「堅決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堅決杜絕教師安排家長取代自己批改作業的現象。」貴州省畢節市教育局近日就進一步規範中小學作業布置與批改行為的有關事項發出通知。據畢節市教育局官方公眾號「畢節教育發布」12月2日消息,畢節市教育局就進一步規範中小學作業布置與批改行為的有關事項發出通知稱,堅決杜絕教師通過QQ群、微信群等通訊手段直接面向學生布置作業或要求家長通過網絡下載並列印作業的行為;堅決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堅決杜絕教師安排家長取代自己批改作業的現象。
  • 內蒙古嚴禁家長批改作業,嚴禁教師在微信、QQ群布置家庭作業
    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要求,各義務教育學校嚴禁布置超課標、超進度的作業,嚴格控制作業總量和作業時間。按照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其他年級每天完成書面作業的總時間最多不超過1小時;初中學生每天作業時間控制在2小時之內。教師要合理安排預習、複習、鞏固、拓展等作業類型,設計不同層次的作業,杜絕不加選擇地成冊布置作業和布置重複抄寫性作業現象。
  • 內蒙古「叫停」家長代批作業,嚴禁教師使用微信群布置作業
    內蒙古「叫停」家長代批作業,嚴禁教師使用微信群布置作業 張林虎/中國新聞網 2020-12-05 15:50
  • 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要精選作業內容,不得選擇整張試卷或整本教輔資料作為家庭作業,確需列印作業的要由學校負責列印,嚴禁布置機械性、重複性、懲罰性作業。規範學生使用電子產品,嚴禁學生將手機帶入課堂。教師須當堂布置作業,不得使用未經學校及上級主管部門備案審查的學習類APP布置作業,不得在微信、QQ等網絡平臺布置作業,不得要求學生家長自行列印下載作業。
  • 批改作業靠家長?遼寧下令嚴禁!即日起執行!
    4、教師必須精準布置作業,嚴禁布置懲罰性、重複性作業。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小學其他年級家庭作業總量不超過45分鐘,初中家庭作業總量不超過60分鐘。嚴禁教師在微信群、QQ群等布置家庭作業。對於不按時親自批改作業的教師,一律取消職務晉級、評先評優資格,學校校長取消評先評優資格。
  • 遼寧省教育廳出臺最新要求: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
    這位家長認為 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輔導功課 使得自己承擔了 老師應負的責任和工作 卻無形間成為了「壓力群」 11月10日,遼寧省教育廳出臺了《遼寧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規定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
  • 市教育局嚴禁教師讓家長批改作業,大快人心!換一招可能更妙
    家長改作業是在幫老師,需要家長幫助理應由數學老師說明情況,而不是恰恰相反!3,數學老師布置大量課後作業的出發點值得商榷,是為了提高孩子成績還是為了自己期末考績?4,數學老師布置大量作業的原因是成本太低,一方面他只要動動口,有大量的輔導資料可用;另一方面,他把批改作業的繁重工作量移交給了家長。
  • 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原標題: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12月10日,教育部召開
  • 這地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近日,山西太原教育部門明確規定: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打掃教室衛生、點讚轉發各類信息。10月26日,太原市教育局出臺《關於進一步做好中小學生減負工作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共出臺20條重點舉措,從規範中小學生作業管理、推進課後託管服務、促進教師回歸教書育人主業、推進教育管理機制改革等工作上全面發力,切實減輕有損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的過重學業負擔,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在20條舉措中,規範中小學生作業管理的有8條:加強作業布置的專業指導。市教研科研中心出臺中小學作業設計與實施相關業務指導意見。
  • 嚴禁教師使用微信、QQ群布置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近段時間,關於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的事引發了大家的廣泛熱議,紛紛針對此事發表自己的看法。與此同時,部分省份相繼出臺政策文件不得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比如遼寧、浙江、海南、河北等省份就曾針對此現象發文規範約束相關行為。
  • 太原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太原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太原要求不得通過微信群布置作業#】山西省太原市教育局制定《關於進一步做好中小學生減負工作的實施意見》,推出中小學生減負新政,對造成中小學生過重學業負擔的行為,實行零容忍。
  • 黃石市教育局發布通知: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黃石市教育局發布通知: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4.不準小學階段和初中非畢業年級利用寒暑假、法定節假日進行補課,嚴禁通過家長委員會或其他形式向學生收取補課費用。5.不準在教科書選用目錄、教輔資料徵訂公告目錄之外,要求學生購買、徵訂教輔資料、圖書、報刊、雜誌或推薦下載使用各類APP等。《通知》對教師備教改輔考的內容、形式、頻次進行了規範。
  • 很多地方都規定嚴禁讓家長批改作業,家長是減負了,但孩子成績呢
    最近很多地區都下發文件,嚴禁「讓家長批改作業」,並且說明發現一起處理一起。在網上看到一個地區的關於書面家庭作業管理的五個要求。感覺真的很細緻,太細緻了!我們看一下:1、學校要做到不超標,不降標,堅持「零起點」教學。
  • 很多地方都規定嚴禁讓家長批改作業,家長是減負了,但孩子成績呢?
    最近很多地區都下發文件,嚴禁「讓家長批改作業」,並且說明發現一起處理一起。 在網上看到一個地區的關於書面家庭作業管理的五個要求。感覺真的很細緻,太細緻了!我們看一下: 1、學校要做到不超標,不降標,堅持「零起點」教學。
  • 教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合理嗎?內蒙古發文啦
    教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合理嗎?同時,嚴禁教師使用微信、QQ群布置作業。嚴格落實教師設計、批改作業的主體責任,不得要求家長批改教師布置的作業或糾正孩子的作業錯誤,不得要求家長通過網絡下載並列印作業。學校要定期檢查和統計各年級作業的總量及批改情況,提高教師布置作業的質量。並要求教師對布置的作業要做到全批全改,採取多樣化評價方式,及時向學生反饋作業批閱結果,並認真分析學生作業錯誤的原因,改進教學、幫助學生分析學習存在的問題,積極發揮作業對教學的診斷和改進功能。
  • 遼寧發文「嚴禁家長、學生代勞」:教師不批改作業將取消評優
    繼太原、山東濰坊等地教育部門出臺嚴禁「學生作業家長改」後,11月10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遼寧省教育廳官網獲悉,遼寧省教育廳當日在其官網發布了《遼寧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以下簡稱《作業管理「十要求」》),其中對於微信群布置家庭作業、家長批改家庭作業和超綱超進度教學等熱點問題提出了措施。
  • 「家長批改作業」並非單選題
    近段時間,「家長批改作業,到底該不該」這一話題引發全社會熱議。這並非什麼新鮮話題。朋友圈裡也經常有家長發出「靈魂拷問」:為什麼要家長批改作業?日前,江蘇一家長還因為給孩子批改作業,幾度陷入崩潰,憤而退出家長群,其「教是我教,改是我改,之後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到底誰辛苦?」的吐槽引起不少家長共鳴。
  • 畢節教育局發布通知,杜絕家長批改作業,家長迎來了好消息?
    家長就是家長,老師就是老師。家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教師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同時家長配合好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共同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但是這樣做卻很難。家長吐槽老師,老師吐槽家長。家長與老師之間好像成了一對歡喜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