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推送於「腹黑電影」公眾號。
這兩年印度電影在中國市場可真是異常的火爆,從去年的「摔跤吧,爸爸」到今年的「神秘巨星」,再到「起跑線」、「護墊俠」等,都收穫了不俗的票房和口碑,即使這樣,大家對印度片的印象還是大同小異。
不是阿三們一言不合就跳舞,就是簡單的劇情搭配認真的搞笑。
但大家恰恰忽略了印度電影的精髓,其實印度電影最厲害的地方就在於都在用現實主義揭示著生活的本質和人性的醜惡。
這應該也是印度片在中國市場上不斷發光發亮的原因,今年中國的爆紅款「我就是神藥」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嗎?
這不,新出爐的印度片「嗝嗝老師」今天又著陸中國影院。
嗝嗝老師
光看片名「嗝嗝老師」非常俗氣平庸,肯定不會撩到你。
但如果因為片名而因此錯過,那小黑就要替你們感到可惜了。
影片自本土開映以來就備受好評,曾在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中以點映零差評的高口碑驚豔亮相。
女主拉尼·穆克吉也憑藉本片再度封后,今天剛在大陸上映,豆瓣評分7.5。
說實話,剛看到這個片名小黑還真疑惑,何謂"嗝嗝"?
只知道咱們吃飯太飽會打嗝,女主納娜一出場就不停的捶著自己的嗓子,時不時的發出"嗝嗝"聲。
這些怪異的動作+聲音的確與眾人格格不入。
原來,納娜得了一種怪病——妥瑞氏綜合症(又名圖雷特綜合症)。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神經運動疾病,包括抽搐、眨眼睛、噘嘴巴、裝鬼臉、臉部扭曲、聳肩膀、搖頭晃腦;及不自主出聲,包括清喉嚨、大叫或發類似的怪聲。疲勞或壓力可能會導致症狀更為明顯、頻繁。
這種病其實早在美國電影「叫我第一名」就有出現過,這部片取材自同一名原型人物,女主納娜學歷極高(教育學學士學位,理科碩士學位),可即便學歷再高,也無法逃脫別人的有色眼鏡。
小時候在學校被同學嘲笑,還曾被12家學校拒之門外,直到一次大會中校長的一句"我們會像對待其他學生一樣對待你"讓納娜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平等待遇,同時她的內心種下了長大要當一名老師的夢想。
但在找工作的途中,先天性的缺陷無疑成了納娜夢想路上的絆腳石,找了五年都被學校拒之門外,終於有一天她的母校向她發出了Offer,納娜收到這個這個消息後全家抱在一起激動不已,但是萬萬沒想到學校甩給她的就是一個無可挽留的爛攤子,這個班是全校成績最差、最難對付的9F班。
班裡總共14個學生都來自於印度貧民窟,他們是曾經一所公立學校被合併後的"歷史遺留問題"。因長期被老師和優等生看作是"朽木不可雕"的廢柴,所以他們變得異常叛逆。翹課、惡搞老師、帶老鼠上課,課堂抽菸對這些學生來說就是家常便飯。
他們想這樣嗎?當然不是。他們也曾想過融入,只不過因為身份地位不同被同學、老師排斥,漸漸他們就有了這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模樣,納娜老師一直秉承著"沒有壞學生,只有差老師"的理念。
引導每個人發現自己的長處所在,努力重燃他們對學習的熱情,即便學生們惡搞炸破教室玻璃,納娜老師也能在校長面前替孩子們開脫,抗錯。
難道是納娜老師愚昧無知,縱容這幫學生?並不是,因為她發現了這些孩子們變成如今這般模樣是有原因的。
一次家訪中,納娜走進了這些孩子們生活的貧民窟。
這裡的環境簡直是讓納娜老師目瞪口呆,人們拿著水桶爭先恐後的搶著接水,有的學生放學後還在修理廠打工,大晚上大家擠在一起,甚至沒有被褥。
正像這群孩子們所說的貴族的孩子們都是僕人幫著洗屁股,而貧民窟孩子上大號都要排50米的長隊,哪怕就是孩子們一次又一次拖納娜老師的後腿、將她氣的病情加重,她也始終沒有放棄這些孩子,因為只有納娜老師才能感同身受,她小時候也曾和他們一樣被異樣的眼光包圍。
納娜老師跟這幫學生在一起,更像是抱團取暖,代課期間納娜老師因材施教,從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通過有趣的拋雞蛋既讓孩子們感受到了溫暖,又教會了大家拋物線原理。
為了讓每個孩子放下心理包袱,她引導孩子們寫下各自的恐懼折成飛機丟出去釋放恐懼,但是由於這些熊孩子們再三執迷不悟,最終導致納娜老師為了袒護這些孩子,背鍋離校。
各種波折之後,學生們終於被奈娜老師的良苦用心感動,開始奮發圖強,用出色的成績向上流社會的這幫優等生給了最有力的反擊。
影片的高潮部分,學生們一起找到了納娜老師,舉手高指看著天上的北極星,所有的學生把奈娜當成指引方向的北極星。
這部看似帶有印度風情音樂的喜劇片讓我們時不時笑出聲,但在小黑看來,這些笑聲後更多的是對印度上流階級社會的一種諷刺。
更是這幫生活在下流社會的孩子們封閉自己內心的一種辦法,很多影迷再三稱這是一部"印度版"的「放牛班的春天」,在教育理念「沒有壞學生,只有壞老師」上的確跟克萊門特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而且都是用娛樂爆米花的外表+社會現實諷刺的內裡,來揭示學校教育體制的弊病,因材施教、為人師表、體驗式教學、相信學生這些主題在這部電影裡表現得淋漓盡致。
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階級分化、貧富差距引發的社會深層問題,小黑認為這是一部非常能引起人共鳴的片紙,學生們看了,可以激發你們學習的熱情,更加體諒老師的良苦用心。
老師看了後會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教學水平的同時更應該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位學生,而不是像現在頻頻網上不斷曝出的通過調查學生家長身份、背景,將學生分成三六九等,差別化對待。
家長們應該是努力引導孩子,端正他們的態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認真去學校學習,而不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這部片更是側面批判了國家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的嚴重問題,往往好的教育資源都扎堆一、二線城市,家長給孩子從小灌輸只有走出去才能有出路,導致人口城市化進程加快的同時,衍生出許多社會問題。
貧富化差距越來越大、人口比例分布嚴重失調、學區房價格瘋漲,各種補習班越來越多,學生壓力日漸加大,這些連鎖反應的根源就在於社會優質資源的分配不均。
即使聲稱社會主義下的我們,也無形的被劃分成各種等級,每天被這樣無形的壓力驅逐,我們還能簡單、輕鬆生活嗎?所以,這部電影@所有人,希望從我們身邊多點納娜這樣得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