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蘿莉的猴神大叔》,一部堪稱神作的印度電影,光是「大叔+蘿莉」的組合,就足以擄獲一票迷妹和宅男的心!
男主角由「印度三汗」之一的薩爾曼·汗擔任(其他兩位是阿米爾·汗和沙魯克·汗),演技同腹肌始終在線:「小蘿莉」哈爾莎莉·馬爾霍特拉,肉嘟嘟的小臉超級可愛超級萌(好想生一個這樣的女兒啊),承包整部電影的淚點和高潮:喏,男主的未婚妻卡琳娜·卡普,她可是我們在2009年《三傻》中的舊相識:如果只掃了一眼簡介,電影看起來似乎主題很宏大很嚴肅,但是導演就是有本事拍成充滿笑料的溫情喜劇,整部片子一波三折,無敵催淚又好看。
影片圍繞一個走丟的小女孩展開劇情,通過這一路上幫助或排斥她的各種人,還有遇到的既搞笑又讓人心疼的各種事,呈現出生活在非正常敵對情緒中的印巴人民現狀,也展現了無國界的人性之善和天下歸一的宗教大愛。
電影開頭,一群村民圍在一起看球賽,沙希達的媽媽也在其中,不知是寶寶還是媽媽因為贏得勝利而激動難耐,總之,沙希達在這天誕生了。
這場球賽可謂是一個一箭雙鵰的伏筆,首先小蘿莉的名字「沙希達」就取自其中一位巴基斯坦的球員;後來在印度,小蘿莉就是因為看到國家球隊的勝利高興地手舞足蹈,讓一屋子人目瞪口呆。
原來這個溫柔美麗的女孩不是高貴的「婆羅門」或者「剎帝利」姓氏之人,而是跟他們有著不共戴天之仇的巴基斯坦小鬼。
但是,年已6歲的沙希達有一個致命的缺憾——不會說話,媽媽決定帶著她前往哈茲拉特神殿祈福,途中沙希達為了解救被困在坑裡的小羊羔跑下了火車,就在這時,火車捉弄人般地開走了,五分鐘後媽媽醒來尋找,已經無計可施,國界雖然只是一道鐵門,但它隔絕的是無法跨越的歷史遺恨,母女二人被活生生分離在敵對兩國國境兩邊。
四顧迷茫的沙希達命中注定般看到了羅摩神慶典上的帕萬,此時的音樂唱著「賜我汝之恩賜」,預示著小蘿莉遇到了上天賜予她的保護神——猴神大叔。
這位神是不是看起來很眼熟呢?
對了,他就是在《大鬧天竺》中出現多次的那位印度神明哈努曼——來自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的神猴,相傳他為了解救羅摩之妻而與惡魔大戰並大獲全勝,所以被印度人民尊奉為神,故而羅摩教也等於哈努曼教,猴神由此而來。
而帕萬之所以被稱為「猴神」大叔,是因為他自小便堅定地信仰著教義:「我從不說謊,我從不做偷偷摸摸的事」。
所以,他才會愈挫愈勇地考了11次高中,固執死拗地把五塊錢還給拉茜卡,也因此與女主結下姻緣。
正是這種憨直的品格讓他下定決心,要親自護送小蘿莉回家。
可是,不懂得變通的帕萬,讓小蘿莉都不止一次傷神地拍腦袋,他誠實地跟警察、記者、售票員坦白:「我是我是印度人,我叫帕萬,沒有護照。
我是從圍欄底下爬過來的,並且是得到允許的。
」巴基斯坦的邊境守衛部隊才不信他這套說辭,他就這樣被警察判定為印度間諜。
不過,冤枉我不要緊,你們如此粗暴地對待一個小女孩,就休管我鐵拳無情了!
從警局逃走後,一路跟蹤他們的記者在無意中聽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他選擇了相信這對奇特的忘年交並出手相助,連清真寺的長老都幫他們溜出警戒線,在分別時,這位「老頑童」說道:「真主保佑,你們是說什麼的?
哦,羅摩神萬歲。
」這一個手勢,不僅代表了一種無教義邊界的終極祝福,更體現了參透宗教智慧的平等博愛,如果人人都能明白,天下信仰均是基於心中大愛,只有真正生活在教義的實踐中,信徒才是真正的信徒,還會有偏狹的狂熱分子劍拔弩張、種族衛士們爭戰不休嗎?
人人都在祈求神的庇佑,但世上從未有過真神現身,因為每個伸出友善之手的人都是神的顯靈。
在眾人的幫助下,他們找到了沙希達的家鄉,小蘿莉撲進媽媽懷抱的同時,猴神大叔卻被巴基斯坦的警察們抓緊了監獄,官方需要他成為間諜,以證明權威不會出錯。
好人終有好報。
通過記者上傳網絡的報導,一時間民意沸騰,許許多多的人響應號召,他們從各地應援來到邊防檢查站。
隨著這道國境線上的「東方柏林圍牆」被衝破,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兩個國家仿佛也在此刻達成短暫的和解。
眼看著帕萬就要跨過這扇鐵門,一路追趕而來的沙希達心急如焚,口中的吶喊終於喊出了聲音!
奇蹟就是這樣在人的渴望最迫切的時候發生,一聲「叔叔」,喊破了桎梏小蘿莉6年的發聲障礙;一句「羅摩神萬歲」,讓邊境兩側所有民眾為這份跨越家國情仇的勇敢大愛感動不已。
電影在最後擁抱飛起的這一幕結束,這定格簡直就是存心要擊潰燈妹淚腺的啊!
笑中帶淚,回味無窮!
促成這一跨越政治、地域、宗教、種族的回家壯舉背後,不是救世主開恩,而是因為每個人都放下了對信仰的偏執,做回了最真實的自己。
「人皆有神性」——人性善美的力量,能超越一切國別、種族、宗教、膚色的怨懟和隔閡,讓世界充滿愛。
中國電影經常抱怨所謂的「審查制度」,認為題材的限制和未分級制度壓縮了國產電影的發揮空間;其實,從這部片子看出,也沒有涉及特別敏感的話題,但依然可以成就一部好片子,這是電影本身的價值觀和故事性賦予的,值得國產電影人們深刻的反思和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