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時間與空間,+零售讓餐飲從5萬億進軍16萬億?

2020-12-24 騰訊網

1. 交易額超2億,零售帶給餐飲了什麼?2. 5秒賣出4萬張代金券,直播如何助力餐飲?3. +零售為什麼能讓餐飲從5萬億進軍16萬億?

——新食材洞察

2020年對餐飲業是不尋常的一年,無論規模大小,都受到了不小的挑戰,也讓更多的餐飲人將眼光放到了線上。

除了上線外賣擴大門店半徑,餐企想要發展,還有什麼機會?

剛剛過去的雙十一,餐飲企業在零售領域創下了一個個新的記錄,給了餐飲人進一步的啟示。餐飲+零售帶來的發展空間早已超乎想像!

「屯券」式消費

星巴克和肯德基雙十一交易額超2億元

當我們還在感慨去年雙十一星巴克和肯德基一天過億元的營收時,今年這兩大企業又創了新高,今年雙十一期間全平臺交易額超過2億元!

同時「億元品牌俱樂部」數量今年翻番,麥當勞和華萊士全平臺交易額也均破億。

薇婭和李佳琦的直播間裡網友接連秒空了172萬個麥當勞漢堡、15萬張必勝客披薩、16萬杯星巴克咖啡、23萬份肯德基炸雞、21萬份肯德基小食拼盤以及15萬份麥當勞家庭套餐。

同時,在星巴克小程序可以看到,首頁也是以星禮卡和電子飲品券為主要銷售形式。

而肯德基官方旗艦店最受歡迎的是套餐電子券碼和速衝咖啡。

玩法並不新穎,不過是樸素的「禮券卡」和「電子券」的戲碼,為什麼它們能夠實現成交額過億的成績呢?

通過分析我們發現,四個品牌都有這幾個共同特點:產品極致標準化、門店數量足夠多、品牌知名度高。滿足這些條件,才能讓顧客放心下單,並且線下兌付沒有障礙,從而使得「屯券」式消費天花板無限攀升。

從最初的線下門店代金券,到團購平臺的團購券,再到現在電商平臺的禮券卡,餐飲「屯券」式消費將餐飲帶到零售領域,盈利渠道和能力得到指數級提升。

零售原材料產品

奈雪賣出15萬盒「一周 好茶」

作為新式茶飲頭部品牌之一,奈雪的茶首次參與雙11購物節,截至11日24:00,奈雪名優茶禮盒——"一周好茶"線上全渠道銷量超15萬盒。

"一周好茶"甄選七款奈雪優質茗茶,涵蓋了純茶、果茶、花茶等多元類型。5成買家是男性,95後成為消費主力軍。

除了天貓官方旗艦店、微商城,奈雪的茶還在雙11期間拓展了京東官方旗艦店,奈雪主打的新零售產品:茶禮盒、零食、卡券包等也全渠道參與熱賣,其中名優茶禮盒"一周好茶"目前全渠道銷量超15萬盒。

同為茶飲頭部品牌的茶顏悅色,也在線下門店和電商平臺同時售賣著一周茶包和茶禮盒,取名為「習慣茶」,並被網友戲稱為「長沙特產」。

茶飲店+茶葉零售,順理成章,又相得益彰!

搭乘直播快車

湊湊5秒賣出4萬張代金券

11月8號,在李佳琦直播間,有超過100萬的人在線圍觀,湊湊準備的4萬張「100抵200」代金券,5秒鐘售罄。

在李佳琦直播間中,小龍坎也再次引起了網友的關注。

早在今年3月份,小龍坎就以吃播形式試水過直播,在吃播之前先介紹當日活動,新產品、限時秒殺、抽獎等,還會從桌底拿出準備好的產品:涮鍋同款,下單你也可以擁有。

據小龍坎市場負責人介紹,直播期間,小龍坎銷售額突破2萬,引導進店5000人。

而此次李佳琦直播間,小龍坎又創下了新的記錄,15分鐘賣出2萬張代金券。

切入熱門領域

喜茶賣出30萬瓶氣泡水

早在10月21日,喜茶就在薇婭直播間上線了一款「喜小茶氣泡水」,當日在薇婭直播間賣出了30萬瓶,容量升級、甜度降低的升級版喜小瓶也已預訂了7.5萬瓶。

進軍「氣泡水」領域的野心與實力齊飛。

喜茶推出的氣泡水擁有這樣的成績,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實早在今年7月份,喜茶就推出過氣泡水,卻只銷售了短短十幾天就下架了。

對此,「喜小瓶」官方公眾號在10月15日發布了一則推文進行解釋稱,因口感和包裝不完美,已將所有桃桃烏龍氣泡水召回銷毀,成本損失數百萬計。

經歷多次調整口味和包裝風格和之後,喜茶在瓶裝飲料領域再度出擊,踐行「一瓶隨身攜帶的喜茶」。

喜小瓶部分氣泡水設計草稿

喜茶在氣泡水領域來勢洶洶,餐飲行業是否能再出現一個「元氣森林」?

一年前,《中國氣泡水行業分析報告》中對整個國內氣泡水行業市場預估也不過120億,而即將完成新一輪融資的元氣森林,單品牌估值將飆至140億元人民幣。

商業世界風雲詭譎,發展速度會遠超人們過往的認知。搭上了零售快車的餐飲行業也一樣——

突破時間與空間

+零售讓餐飲從5萬億進軍16萬億

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為99萬億,根據美團《中國餐飲大數據》的相關數據,跟「吃」有關的約佔整個國內生產總值的16%,即與「吃」相關的市場空間估測達 15.8萬億元。

與此同時,2019 年國內餐飲業收入約 4.6 萬億元。

如果按照過去傳統餐飲的發展,大概率是由4.6萬億向5萬億、6萬億的增長,而零售與餐飲的結合,使得餐飲行業能夠不再局限於餐廳面積、接待能力以及營業時間,可以突破空間與時間,做一切與「吃」有關的事情,有望實現從5萬億向16萬億的躍遷。

餐飲與零售結合

是個體選擇還是潮水方向

雙十一是零售人的戰場,也是餐飲人的戰場,不少餐飲人看著頭部同行動輒上億的銷量,感慨不是自己所能達到的,熱鬧是他們的,自己不如老老實實開好餐廳。

做好當下的想法沒錯,但「燕郊燒鴿子」創始人寧罡道出了另一部分餐飲人的心聲:「今年疫情我們才剛剛做了外賣,以前只覺得店裡天天排隊不用做外賣,但做了之後才知道外賣一個月能為企業增收幾十萬,還有一部分顧客是通過外賣來到店裡的。

做了外賣之後,發現零售也是同理,也一樣是餐飲企業突破了空間限制的增收項目。有時候可能會想只做好餐廳,但環境會逼著你做,顧客會推動你做,收益也會吸引著你做。」

老鄉雞創始人束從軒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老鄉雞零售現在一年賣一個多億,只能算是一般的成績。一旦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供應鏈、渠道、品牌影響力都在,做零售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零售將是餐飲企業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增長點。」

來源/新餐飲洞察

作者/彭景

編輯/小新

『新聞爆料』

相關焦點

  • 2019年全國餐飲收入達4.7萬億元 同比增長9.4%
    在各行各業都在感慨著「太難了」的2019年,餐飲業營收卻逆市上升,實現了新的突破。   近日,中國飯店協會公布了2019年餐飲收入數據。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餐飲收入46721億元,比上年增長9.4%,高於2018年的7.7%;12月份餐飲收入4825億元,同比增長9.1%。2019年餐飲收入高於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個百分點。
  • VOB益生菌進軍社交新零售!撬動萬億市場
    漢臣氏旗下綜合營養品牌VOB彈小白進軍社交新零售,秉承漢臣氏14年的母嬰品質,堅持「用母嬰品質做成人營養」的理念,新產品「VOB彈能300億益生菌,VOB彈肽500D膠原蛋白」再次強勢來襲。
  • 母嬰零售行業:市場規模2.7萬億 消費升級趨勢明顯
    行業概況:市場規模2.7萬億,消費升級趨勢明顯  我們將廣義母嬰市場定義-1——14歲的嬰幼兒及孕婦市場;狹義母嬰市場對應-1——3歲,消費重心以食品和用品等產品性消費為主。
  • 2019「十一」黃金周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1.52萬億元 餐飲...
    數據來源:文化和旅遊部、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今年「十一」黃金周,消費市場洋溢著濃濃的喜慶氛圍,購物、餐飲等傳統消費亮點紛呈。據商務部監測,10月1日至7日,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1.52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5%。
  • 萬億火鍋市場新機遇 初壹食午共享單身火鍋引領餐飲新潮流
    但是提到最受大眾歡迎的餐飲品類,火鍋絕對是當之無愧的NO1。據相關數據統計,2018年全國餐飲收入為42716億元,首次突破4萬億元大關。而2018年全國火鍋業市場收入8757億元,單是這一個品類,就佔據了餐飲市場總份額的兩成以上。  更值得關注的是,從2014年到2018年,火鍋市場份額增長了52%,遠高於其他大眾餐飲品類。有業內人士預測,2020年火鍋市場規模將達到萬億級別。
  • 方所9月西安開店、蘋果市值破2萬億美元、Supreme跨界推口紅……
    CEO品牌觀察為你精選以下5條零售行業的新鮮資訊,持續關注時尚、美妝、餐飲、家居、兒童等海內外品牌的最新動態,更多資訊請密切關注每周上線的【品牌周報】。 該店首次聯營25個商戶,打造最大面積的方所美學聯營空間。將有超20萬冊圖書、3.5萬種藝術書上架,還有專屬西安方所創聯中心的一連串在地主題圖書特別策劃,為西北讀者帶來更富創新性的多元零售服務與全方位的知識消費體驗。
  • 【一周新聞】2014年中國經濟總量有望突破10萬億美元
    熱 點1.2014年中國經濟總量有望突破10萬億美元201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7%,高於年初確定的7.5%的預期增長目標,達到568845億元人民幣,換算為9.3萬億美元。
  • 郵儲銀行:10萬億資產零售大行的「新零售」轉型之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郵儲銀行:10萬億資產零售大行的「新零售」轉型之道擁有近4萬家營業網點的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簡稱「郵儲銀行」)正在推進A股IPO,國有大行「A+H」上市收官在即。11月6日,郵儲銀行在上交所發布公告稱,根據市場化詢價結果,該行A股IPO價格確定為5.50元/股。
  • 萬億招行交作業
    「所以這兩方面的空間是非常大的。」相較之下,招行零售AUM規模則在今年狂飆突進——繼半年時間完成全年預期增長指標後,三季度末AUM餘額8.6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5.17%,單季增量高達4300億元。 中臺為「骨」,APP為「肉」「C端產品的功能點已經非常豐富,接下來考慮更多的是冰山之下的能力。」
  • 5萬億的幻滅與理想:疫情倒逼餐飲業加速變革,誰在前進誰在落後?
    作者:騰訊財經 祝玉婷編輯:徐曇如果不是突如其來的疫情,餐飲業的改革似乎沒有那麼迫切,一個暢想著2020年將邁進5萬億歷史新高市場規模的行業,在2020年初突然就停擺了。《2020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餐飲業收入近4.7萬億,同比增長9.4%。
  • 中烹協:2018年餐飲市場總體規模將達到4.3萬億
    預計2018年,整個消費市場和餐飲市場都將處於平穩運行區間,餐飲業全年增速將維持在10%左右,總體規模將達到4.3萬億,期待「十三五」末期突破5萬億大關。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9751億元,同比增長7.4%,比上年同期大幅提升1.4個百分點,品牌餐飲引領作用顯著。並且,餐飲業還在擴內需、促消費、穩增長、惠民生方面作用強勁。2017年,餐飲市場將與整個消費市場發展速度(10.2%)的領先優勢擴大至0.5個百分點,餐飲收入總規模佔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8%,餐飲市場對整個消費市場增長貢獻率達到11.3%,拉動消費市場增長1.2%。
  • 佛山市長:2019年佛山GDP突破萬億
    近日,據佛山新聞網消息,佛山市市長朱偉在其新年賀詞中透露,2019年佛山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萬億元大關,佛山將成為在廣東省內繼廣州、深圳之後第3個GDP超過萬億元的城市。據佛山統計局數據,2018年佛山GDP為9935.88億元,同年國內共有16座城市GDP超過萬億元,最後一名為鄭州,GDP為10143.3億元。在這16中城市當中,上海、北京、深圳分別佔據前三名,其中上海與北京突破3萬億元,深圳、廣州、重慶則為2萬億階段。
  • 中國又一個萬億俱樂部誕生,GDP將突破萬億,人均只比上海低百元
    GDP不是衡量一個城市的唯一指標,但絕對是其中一個核心數據,如果城市經濟總量小到一定程度,即便基礎設施再怎麼完善,科教力量多麼強大,其他領域有多牛,也不能算作現代化大都市,事實上,全球找不到這麼一個城市,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國內城市很多,達到萬億俱樂部標準,即GDP突破萬億大關的城市卻很少
  • 鄭州邁入GDP「萬億俱樂部」,2018年GDP成功突破萬億元,合肥呢?
    隨著各地的GDP數據陸續公布,中國GDP「萬億俱樂部」成員的名單也受到了廣泛關注。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鄭州,2019年接連公布「喜訊」。在1月12日召開的鄭州市委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鄭州GDP突破萬億元「關卡」,正式成為中國GDP「萬億俱樂部」的一員。
  • 順豐上線「豐食」做外賣,萬億規模的團餐市場沒有頭部公司?
    「豐食」所涉及的團餐市場確實有很大的遐想空間,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餐飲業收入4.67萬億元,而相關調研報告顯示,這其中團餐消費佔比超過30%,團餐消費已經是一個萬億級市場。溫州市飯店餐飲烹飪行業協會也聯合美團、餓了麼在2月中旬推出了16家餐飲品牌為企業單位提供團餐配送,其中包括華僑飯店、香格裡拉大酒店、去茶去、三味齋、肯德基、必勝客等企業。另外,上海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也在2月底篩選出165家餐飲企業為復工企業提供團餐和外賣供餐,其中包括味千拉麵、避風塘、星巴克、呷哺呷哺等,涉及上千家門店。
  • 浦發銀行發布年報及一季報 2019年末資產總額首次突破7萬億
    數據顯示,浦發銀行2019年末資產總額首次突破7萬億,達到70059.29 億元,比上年末增加7163.23億元,增長11.39%;實現實現稅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89.11億元,同比增長5.36%。今年一季度末,該行資產總額達7.30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21%。浦發銀行表示,2019年度分紅方案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送現金股利6元。
  • 六大行2019年共賺1.12萬億 淨息差承壓、尋路零售市場
    年報數據顯示,六大行淨利潤穩步提升,共實現了1.12萬億的淨利潤;國有大行資產規模座次略有變動,工行以30.11萬億顯著優勢穩居第一,郵儲銀行以高達16.48%的增速領跑增幅榜,並超過交通銀行總資產。不過,在大行的盈利能力上,淨利息收益率(淨息差)、淨利差等指標的下行也頗受關注。
  • 江西國企資產總額至2022年將突破5萬億元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江西國企資產總額至2022年將突破5萬億元新華社南昌12月21日電(記者李美娟)江西省近日明確國資國企改革創新三年行動目標,即到2022年,全省國有企業資產總額突破5萬億元,營業收入年增速達到
  • 4.67萬億餐飲市場的科技實踐
    4.67萬億餐飲市場的科技實踐 2020-12-21 09: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中誠信國際:全年企業ABS規模料突破1.45萬億元信貸類結構化產品...
    針對交易所市場,中誠信國際研究表明,年內企業ABS整體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全年發行量或將突破1.45萬億元。針對銀行間市場,與會嘉賓認為,2020年上半年信貸ABS需求收縮,全年的發行規模或將不及去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