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的意義》中年生小孩,就是不切實際?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2020-12-12 騰訊網

近日81歲的鋼琴家、作曲家劉詩昆又當上了父親,44歲的嬌妻孫穎在本月順利生下一個女兒,打破了賭王何鴻燊78歲得女的記錄。

生育年齡對於男人和女人來說總歸是不同的,男人一生都有生育能力,所以男人無論哪個時間段有生育的想法,都是正常的。而女人卻不同,女人一般只要到40歲以後生育能力就急速下降,甚至不再擁有生育能力。

那麼,到了中年才有想生小孩的想法正常嗎?答案是正常,尤其是現在國內提倡晚婚晚育之後,女性的生育年齡就更加高齡了。

在《中年的意義》這本書中有一組據數據表明,1989年到2009年之間,英國40歲以上生孩子的女性人數增加了2倍,25歲以下生孩子的女性人數則減少了。1991年到2001年之間,美國45歲以上生孩子的女性人數較之以前,增加為190%。

由此可見,中年母親的人數在增加。雖然這些女性有自然受孕的,有需要現代生殖技術才能懷上的,還有是必須接受卵子捐贈的,但這個數據就是真實存在的。

一、《中年的意義》:探討中年是什麼,以及中年有什麼意義

《中年的意義》作者大衛•班布裡基(David Bainbridge)是英國劍橋大學臨床獸醫解剖學家,受過完整獸醫師訓練,還曾出版科普作品,以動物學方法研究人類生理特性,包括懷孕、基因和性別、頭腦和青春期。

他在《中年的意義》這本書中主要是研究兩個問題,分別是中年是什麼和中年有什麼意義。他從人類學、神經科學、生物學和心理學等視角透視中年,闡述了人到中年所經歷的身體、心理和情感變化背後的科學根據。

中年是人生的黃金階段,那麼,到了中年這個年紀才想生小孩,真的是不切實際嗎?

答案並非如此,生孩子說到底是夫妻雙方之間的事情,只要男女雙方都有生育能力,即使中年生孩子也正常,生不生孩子都只是個人的選擇,尊重就好。

二、中年生孩子的意義:是計劃性的,在足夠經濟實力下所做的選擇

《中年的意義》中把中年的年齡界定在40——60歲之間,在這一個時期我們會發現,我們常常會因為內心的憂慮和自我懷疑而蒙上陰影,也會有以下的疑問:

我要怎樣才能看起來年輕一點?

我變得不愛交新朋友,是我老了嗎?

到了這個年紀才想生小孩,是不是有些不切實際?

面對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壓力,我比以前不快樂嗎?

孩子們即將離家了,我該怎麼辦?

........

這些問題在《中年的意義》這本書裡都有答案,我們今天就探討「中年才想生小孩,是不是有些不切實際」這個問題。這個問題隨著晚婚的推廣而逐漸變成了晚育。

1、中年想生小孩的原因:晚婚晚育和經濟實力雙作用下的正常現象

我國大陸的合法結婚年齡是男22歲,女20歲;香港和臺灣規定是男18歲,女16歲;而在新加坡、日本、德國這些地方則規定男女都滿18歲即可。

可以說,我國大陸的結婚年齡在世界上來說是屬於晚婚,而晚婚也是晚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年輕人在組建家庭時,就已經不再年輕,結婚後雙方再磨合幾年左右,那夫妻雙方也就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中年父母。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經濟實力,到底是要選擇事業還是懷孕生孩子,這對於任何父母來說都是一個艱難的選擇。但是,一般選擇中年生小孩的父母,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受教育程度高,而且不用為經濟發愁。

這說明中年父母這一個群體,是一個成熟而又有能力的群體,他們對自己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說晚婚是被動原因,那麼經濟實力則是主動原因。

2、為什麼中年生孩子在很多人看來是不切實際的,晚育的缺點你需要知道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中年為人父母有四個可能的缺點,最重要的是母親可能遇到的風險。

第一是中年母親屬於高齡,在生育上比較容易產生懷孕併發症。例如妊娠糖尿病、前置胎盤、先兆子癇和高血壓等,或者需要刨宮生產。

第二是母親的年紀可能對嬰兒的健康有不良影響,尤其是唐氏症候群這個問題。女性在成年之後,產下唐氏症候群嬰兒的概率會加速增加,而二十多歲產下唐氏症候群嬰兒的概率非常低。

第三是父親的年紀大可能對孩子的健康不利。有一類疾病在年長父親的子女身上比較常見,那就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第二大類疾病則是腦部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症。

第四是產後養育,以及父母年紀可能對子女造成的複雜心理影響。中年生孩子,意味著父母至少和孩子相差40歲以上。這個年齡差容易讓子女和父母之間產生巨大的代溝,也會讓孩子在情感上有所缺失。

這些子女在成年之後,會抱怨父母對他們疏於關心或對他們投注非常少的感情,會擔心父母成為自己的負擔,會恐懼父母過世等,這些都會影響青少年的心理發展。

鑑於以上中年生孩子的缺點,所以中年選擇生孩子在很多人看來是不切實際的。然而,事物都有兩面性,不可只看不好的影響,晚育的確有比較多的缺點,但也不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3、中年要孩子的想法:無論是晚婚還是晚育,都是個人的選擇,尊重這種差異性

相對於青年父母來說,中年父母的確會面臨著更多的問題,但一般的中年父母都是計劃生下孩子的,所以他們會比年輕父母更加熱切渴望孩子的到來。

而且,晚婚晚育的父母更加清楚地知道他們想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所以中年父母會更有可能擔任孩子的良師益友,也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給予孩子更多的建議和指導。

其實,無論是晚婚還是晚育,都是個人的選擇。有人想要先發展自己的事業,這樣才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去養家;有人選擇先懷孕生孩子,然後再專心拼事業,也就是成家之後才立業。

以上無論是做哪一種選擇,都不可避免地會讓自己的人生有所遺憾,但既然做了選擇就不要後悔,中年要孩子有中年要孩子的好,青年要孩子也有青年要孩子的好,大家彼此尊重就好。

三、結語:中年生小孩是社會進步的體現,確定自己想要什麼才去做,做了就不會後悔

中年時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也有足夠的經濟能力,還有一顆想要孩子的心。這時候才想要當父母的想法並不是不切實際,而是在計劃之中的行為,他們更加確定自己想要什麼才去做的。

隨著社會科學的發展,女性的生育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幫助。例如自然懷孕懷不上時,可以藉助科學的力量,這是社會進步的體現。而且,現在中年父母並不罕見,就連高齡父母也存在不少。

例如男明星高齡生子的例子非常多,喜劇演員查理·卓別林73歲做爸爸;西班牙歌手胡裡奧·伊格萊西亞斯的父親89歲老來得子;賭王何鴻燊78歲得女;而鋼琴家劉詩昆81歲又當上了父親等。

人與人都是有區別的,所以在生育理念上不一致很正常。早婚的不要說晚婚的人不切實際,而晚婚的也不要說早婚的沒有準備好,缺乏經濟實力。

孩子是上天饋贈給我們的禮物,所以我們都需要學會更多的包容和理解,不要去指責任何人,你的人生都是你自己選擇的,既然做了選擇就不要後悔。

相關焦點

  • 「中年少女」就是個偽命題
    因此,她才能在五十歲生日時寫下這樣一段看起來很幼稚的話,「二十歲的我像一個十歲的小孩,別人眼中的我優秀、幸運。而我只是乖乖完成作業而已。三十歲的我度過了本該在十五歲青春期時經歷的迷茫和小慌張:生氣就撂挑子,委屈了就哇哇哭。
  • 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媽媽從來不管我,只有在我的成績下來的時候才說我幾句: 天天說別人家的小孩有多好,卻不說別人家的媽媽又多好。 還讓我長大後給她買房子,一天給她多少錢,說什麼這是報答她的養育之恩。養育,她居然好意思說養育。
  • 《中年的意義》:你擔心的中年危機、空巢綜合症,教你怎麼應對!
    大衛·班布裡基著作的《中年的意義》一書,用全書將近20萬字的篇幅來詮釋什麼是「中年」,「中年」的意義是什麼?中年危機和空巢症候群真的無情地襲擊了人類嗎?1、中年的意義這18種定義在本書裡各成一章。中年人在認知、經驗等等方面已經達到了一個巔峰,中年人可以說是一個信息寶庫,中年人是人類的「砥柱中流」,人類文化需要永遠傳承下去,中年人就是最優秀的傳承者。這或許就是大自然賦予「中年」的意義。
  • 人過中年,最好的生活,就是隨遇而安
    到了中年,最好的生活狀態就是隨遇而安,對於生活中的一些突發狀況,不悲不喜,這樣才能讓自己感受到平凡的幸福。有些人的生活中一旦發生了一些變故,他們就會承受不住壓力,從而把自己逼入絕境。這樣為難的對象只是自己,他們去抱怨生活的不公,認為自己不幸福。
  • 化解中年焦慮,破解中年危機|這本書送給即將步入中年的80後女性
    如何直面衰老,恢復健康、青春、活力的人生狀態,此書中,用了大量的實例、數據及心理學方法為我們揭曉答案。但最值得分享給大家的是,本書開篇作者以自己親身經歷的小故事告訴我們:「如果我擁有年輕的心態,穿著打底褲,扎著馬尾,那麼年齡就只是一個數字而已。此刻,我的年齡似乎已經無足輕重,甚至時不時還有人要求我出示身份證,看我是否成年。」
  • 為什麼要生二胎?這是我見過最好答案
    原來,已經101歲的哥哥從大老遠地來看望96歲的妹妹,儘管年事已高,路途遙遠,依然擋不住這濃濃的血緣情。看起來生活簡直就是雞飛狗跳,但每次看到兩個娃在身邊午睡時,一邊一個,我躺在中間,兩個娃的呼吸聲相和,秋日的陽光從窗簾透進來。
  • 人到中年,要想生活平安喜樂,最好不要聯繫這幾種人
    我是阿鹽,專註解決婚姻情感問題,如果你有疑惑,就來找我。點擊上面【關注】,讓我們共同成長~文:阿鹽 圖:網絡俗話說:人過三十,天過午。三十歲這個年紀,正好屬於承上啟下的年齡段。它標誌著一個人從青年過渡到了中年,人生也開始步入了中間階段。人到中年,照理說應該變得成熟起來了,對於自己的人生應該有一個很好的規劃。
  • 活著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起床的時候發現孩子發燒,開始忙著幼兒園、公司兩頭請假。背著電腦,抱著孩子去醫院排隊掛號。趁著孩子睡著,趕緊給老闆發郵件。又遭醫生一頓奚落:工作重要還是孩子重要?這頭剛想解釋,那邊婆婆又出狀況,說廚房下水道堵了漏了一地水。他們腿腳不好,不知道怎麼辦?給老公打電話,他說他馬上要做匯報,強行掛斷電話。」「老天爺是想玩兒死老娘。」閨蜜笑著爆粗口。
  • 農村老人說:「男人到了中年,3不走、3不做」,啥意思?聽過嗎?
    前不久,筆者去村裡辦點事,事後在回家的路上,見到幾位老人在地裡忙活,幾個人有說有笑,於是便上前打招呼,坐在田坎上,和幾位長輩聊起了家常,交流的過程中,聽到老劉說了這麼一句話,那就是「男人到了中年,3不走、3不做」,當時聽到這句話,筆者也不知道其中的寓意,詢問老劉之後,才知道這句俗語的意思。
  • 人生對中年的你,最好的回饋,是讀懂了這兩句話
    【明一悅讀原創,感謝喜歡,謝絕抄襲】人到中年,我們都必須經過這條路。歲月,是世間最公平的東西,不信回頭看,蒼天饒過誰。沒有誰的人生劇本是提前預知的,也沒有誰的歲月劇本可以隨意更改,人生就是一條只能向前,哪怕錯了,也沒有機會再回頭的路。人到中年,你可曾想過,人生對你是否有過回饋?曾經那麼努力活著的你,如今這般痴痴留戀人生的你。
  • 對付中年女人最好的辦法:調情?
    中年婦女已經快樂了,但也痛苦了,她們把過去的經歷投進了一堵厚厚的牆,不會輕易打開。真正能打破中年婦女內心防線的,只有堅定不移的愛和不懈的努力。中年婦女不容易得到,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如果你只是玩心態,那麼你永遠不會成功,如果你交換你的心,一切都有希望。對付中年女人最好的辦法,事實上,只有兩個詞: 調情,如果女人的心被你感動,愛情就會不可控制地向你走來。
  • 腦筋急轉彎:一個中年男子,總是愛圍著姑娘轉?答案讓人笑掉大牙
    就是指當思維遇到特殊的阻礙時,要很快的離開習慣的思路,從別的方面來思考問題。現在泛指一些不能用通常的思路來回答的的智力問答題。腦筋急轉彎分類比較廣泛:有益智類,搞笑類,數學類,成人類等。 腦筋急轉彎是種娛樂方式,同時也是一種大眾化的文字遊戲,大家一起來猜一猜吧!腦筋急轉彎:一個中年男子,總是愛圍著姑娘轉?
  • 女人到了中年,最好的底牌,是這兩個字
    女人到了中年,最好的底牌,是這兩個字。-02-時間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的青春和容貌也隨著時間慢慢消失。中年是女人一生的轉折點,而在這個階段,女人能打好自己手上的底牌,依舊能活得出彩。有些女人覺得,人到中年之後,就好好保養自己,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就行了。其實,女人到了中年,最好的底牌是獨立。當然,女人注重自己的容貌並沒有錯,畢竟愛人之美人皆有之。只是除了愛美之外,女人更應該注重其他東西。
  • 交往時中年女人發出這三種信號,就是在說我願意
    答案:只需要點擊右上角「關注」即可。大家都知道女人心海底針,很多男人都對於女人的情緒和想法把握不準,尤其是閱歷豐富的中年女人,更是讓男人們望而生畏。實際上女人的想法並不複雜,只是因為男人沒有從女人的角度考慮,所以才顯得難以理解。就拿追求中年女人為例子,男人們總是覺得,追求中年女人,對方對自己表現的特別在意,或者說了同意,那才能在一起。
  • 兩味藥,治中年白髮!愛心滿滿的小方子,送給我的中年讀者
    今天在這裡,我想跟你說說,關於中年白髮的問題。什麼是中年白髮?我覺得,它屬於中醫所謂「鬚髮早白」的範疇。鬚髮早白,可以發生在青少年身上,這個叫做「少白頭」。有一些呢,則發生在三四十歲的青壯年身上,頭髮白得很厲害。這一種,我稱之為「中年白髮」。
  • 中年,才是女人最好的年紀
    如今已然邁入不惑之年,反而覺得最好的年華才剛剛抵達。時光讓人不再青春無敵,歲月卻把你我修煉成仙。行至中年,女人最好的時節才剛剛拉開帷幕。01女到中年,褪去三分懵懂,收穫七分清醒。「月過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萬事休。」
  • 心理學:人到中年,最好的心態是敬畏生活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人到中年,最好的心態是敬畏生活。年輕時候的意氣用事,到了中年,方才認識到人世間萬事萬物的真相。人到中年,用敬畏的心態去面對生活的風風雨雨,這樣的你才會越活越智慧與通透。
  • 提醒中年女人:這些「第二春」,千萬別要了
    不切實際的感情到了中年這個歲數,人生接近半程,該見的人見過不少,該經歷的事情也經歷了很多。這個年紀的人應該更成熟,也更應該腳踏實地的,包括中年人的愛情也是。有些女人可能因為某種原因一直沒結婚;有些女人可能因為某種原因離婚了。
  • 人到中年,不會說「我愛你」,對你做了這三件事情,就是深愛著你
    世界上,最美麗的情話之一,就是「我愛你」。小年輕在談戀愛的時候,很容易把「我愛你」掛在嘴上。女人也總是喜歡問男人「你愛我嗎」,得到了男人的肯定後,會很高興。可是,越是人到中年,或者已經步入婚姻殿堂後,基本上很少說「我愛你」了。
  • 中年姚晨的尬與惑,職場媽媽的危與機
    中年姚晨的尬與惑當年郭芙蓉因為《武林外傳》成為一線明星,今年七月底上了星空演講,演講的題目卻是「中年女演員的尬與惑」。這場演講帶給了我們一個坦誠的姚晨,但同時也給我們來了一場心靈的震顫,想當年姚晨可是炙手可熱的一線女星和微博女王,卻在資源和市場都最好最佳的時候,一轉身回家生娃去了,再回頭的時候,已是處於中年女演員這樣一個尷尬的境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