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如何抓住AI時代?用「基礎設施+雲」做好送水人

2020-12-27 羅超頻道

「人類沒有聯想 世界將會怎樣」,這是聯想家喻戶曉的廣告詞。今天的聯想Tech World大會回答的問題則是:「人類有了聯想,人工智慧世界會怎樣」。聯想TechWorld透露的信息是:要做人工智慧革命的推動者和賦能者,加速AI時代的到來。

聯想TechWorld

聯想人工智慧戰略浮出水面

在這個一年一度的聯想「秀肌肉」的大會上,人工智慧成為唯一的關鍵詞,從主題「讓世界充滿AI」便能一窺端倪,大會上聯想高層從CEO楊元慶到CTO芮勇再到數據中心總裁 Kirk Skaugen,演講主題無一不與人工智慧息息相關,就連很少為企業活動站臺的嘉賓劉強東,演講主題也成了「人工智慧驅動下的第四次零售革命」——在我印象中這是劉強東第一次談人工智慧。

楊元慶和劉強東

事實上,不只是聯想,谷歌、Amazon、Intel,BAT、華為等科技巨頭均在人工智慧領域有所布局,馬雲在今年為阿里巴巴啟動NASA計劃為未來二十年儲備AI等核心科技;陸奇掌舵後的百度在今年特意舉辦了第一屆AI開發者大會;騰訊成立AI實驗室後在到處挖人。人工智慧是網際網路數位化之後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得到業界共識,那麼,科技巨頭聯想如何抓住這一時代機遇?楊元慶的答案是:

在即將來臨的人工智慧時代,聯想要做這一輪智能變革的推動者和賦能者,並通過「設備+雲」與「基礎設施+雲」賦能產業和行業,推動一個充滿愛(AI)的時代到來。

「設備+雲」不難理解,作為全球PC巨頭企業,聯想積累了很強的軟硬體、雲服務等技術底子,在個人消費、企業辦公諸多場景中均可大量應用人工智慧技術。在這次大會上聯想發布智能服務機器人、智能情境引擎LCE、智能遠程協同AR眼鏡daystAR晨星搶佔AI+企業級應用市場;發布具備機器視覺的智能音箱SmartCast+、虛擬智能助手CAVA咔哇可支持手機刷臉,則走在了消費類AI產品布局的前沿。在我看來,「AI+企業辦公」、「AI+消費設備」是聯想「設備+雲」的兩個主線。

不過,聯想要通過「基礎設施+雲」戰略來擁抱AI時代,看上去就有些出人意料。要知道,成為各行各業擁抱人工智慧技術的「賦能者」這個思路,更像是網際網路公司的故事。比如百度在人工智慧戰略上就強調開放賦能,開放了阿波羅平臺、DuerOS開放平臺;比如阿里則通過阿里雲將AI技術進行開放。看上去做送水人更適合軟體類平臺。為什麼聯想也立志要做人工智慧產業的「送水人」?

基礎設施+雲是聯想核心競爭力

要理解聯想的「基礎設施+雲」的戰略,就要先了解聯想的業務版圖。在大眾印象中聯想是PC廠商,但實際上企業級市場也是聯想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聯想的PC產品線本身就已被諸多企業用於企業辦公之中,聯想的PC不只是賣給個人;另一方面,聯想一直在積極布局企業級軟硬體服務市場,2014年1月以23億美元收購IBM x86伺服器業務更是一個裡程碑,聯想成為中國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三的伺服器廠商。除了伺服器之外,聯想還有數據中心業務,2016財年收入佔比達到近10%。因此,聯想本身就是網際網路時代的基礎設施提供商。

再來看人工智慧產業,聯想CTO芮勇在今天的TechWorld大會上提出了人工智慧的三個要素:算法、數據和計算力,並將之分別類比為汽車的引擎、汽油和車輪。「英雄所見略同」,不久之前馬化騰提出的人工智慧四要素則包括:數據、人才、計算力和場景。可以看到,「計算力」都是發展人工智慧的基礎設施。然而人工智慧所需要的計算力都是龐大的計算資源,所需要的伺服器、機房、底層系統、資料庫都跟PC計算不同,對於一般企業而言,根本難以望其項背。就連積極布局人工智慧的BAT,在基礎設施上也還得與聯想、Intel、高通、英偉達們合作來解決AI計算力的問題。

楊元慶和聯想CTO芮勇

正是因為此,聯想的基礎設施+雲的能力在人工智慧時代就很有價值,軟硬體結合的能力讓其很有競爭力,正如聯想CTO芮勇所言:

「計算力在分布式系統的時代,最重要的就是計算框架。而在這方面,聯想的優勢主要是充分發揮作為系統廠商在軟硬體一體上的能力,能提供軟硬體全局優化方案,底層可以集成GPU/FPGA等算力引擎,在算法框架上,支持大規模並行訓練的AI平臺。」

楊元慶

聯想不只是擁有伺服器和數據中心業務,也是中國起步早的超算(HPC)廠商,2001年成立高性能伺服器事業部,高性能計算能力全球領先,這正是AI計算力的基礎。聯想的計算力不只是伺服器的硬體支持,更體現在軟硬體結合的底層計算力上。在今天的TechWorld上,聯想就介紹了深騰8810、搭載智能超算平臺LiCO,就是面向企業的AI標準化基礎設施。其中,深騰8810 HPC集群擁有多項HPC和AI的關鍵技術,包括46項國家發明專利;LiCO則融合了谷歌的Tensorflow、臉書的Caffe、微軟的MXNET等主流AI軟體框架,是業界領先的AI基礎設施。

聯想成了人工智慧的重要送水人

人工智慧三要素,算法、數據和計算力,聯想能夠給各行各業提供的,不只是計算力。

在數據層面,聯想是國內最大的製造企業數據集群,擁有超過12PB的數據,這個數據規模僅次於BAT;同時其在全球有9個數據中心、超過2000臺伺服器,每天新增數據量超過30TB,每天處理的數據超過150億條。這些數據來自於不同領域,具有極高價值,同時還可以訓練聯想的AI基礎設施和AI算法,讓其更好地為各行各業提供AI能力支持。

在算法層面,聯想的優勢是人才積累和行業領域理解。人才是算法的基礎,騰訊算法比如百度就可以從百度挖人。聯想除了有人工智慧專家芮勇博士之外,今年則招攬了自然語言處理專家徐飛玉博士。同時,聯想整體上擁有三級研發體系,目前聯想有1萬名左右的研發人員,全球化的研發團隊為聯想包括人工智慧在內的技術創新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對行業的理解方面,正如聯想CTO芮勇所言:

「聯想在全球有60多個分支機構,產品遍布全球的160多個國家,所以聯想跟各個行業、各個國家有很多的接觸,這才能夠讓AI算法不斷完善、不斷成長。」

由此可見,眼下聯想給人工智慧產業提供的重點能力「基礎設施+雲」,但事實上,它已具備算法、數據和計算力三要素的能力提供。事實上,聯想也已將計算力、算法和大數據整合在一起,為不同行業提供完整的垂直行業解決方案。

在TechWorld大會上,聯想就面向不同領域客戶提供三大類解決方案,覆蓋大中型企業、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和科研機構、傳統企業、新型網際網路企業等不同客戶類型,讓這些企業可以快速擁有AI計算力。之前聯想企業級大數據分析平臺(LEAP)以及聯想智能超算平臺(LiCO)已被應用在智能製造、智慧醫療、智慧城市等領域。

可見,聯想給各行各業擁抱AI提供基礎設施的同時,自己也變成了AI的基礎設施。正如楊元慶所言,「我們要讓IT不再只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術』,而是能為企業和行業賦能,助力他們實現『Intelligent Transformation智能變革』。」聯想已經儲備了大量的技術、數據和計算力,在人工智慧時代到來時,將這些能力提供給行業,急人所需的同時也將在AI時代扮演重要角色。

相關焦點

  • 解讀聯想All in AI戰略 這是聯想真正的未來大計
    所以,以聯想為代表的中國科技公司,在今後推動中國人工智慧的發展過程中,無疑有更多的機會貢獻自身的價值。三是聯想自身轉型的驅動。熟悉聯想的都知道,楊元慶提出過三波戰略,即第一波是PC,這是聯想目前的主要業務;第二波是智慧型手機和數據中心;第三波是「設備+雲」和「基礎設施+雲」。實際上,三波戰略和發力人工智慧是聯想轉型方向的「一體兩面」。
  • 聯想盛蓓蒂:數位化時代的核心驅動力是數據洞察
    企業如何「上雲」?「上雲」還面臨哪些困難?在峰會的「上雲——數位化時代的基礎設施和普惠服務」圓桌論壇環節,多位企業人士根據給出了中肯的建議。「目前公有雲的發展勢頭非常快速,但核心用戶是中小型企業,大型企業在真正思考如何『上雲』」。
  • 聯想TechWorld展示如何做AI革命的推動者賦能者
    7月20日,聯想集團以「讓世界充滿AI」為主題的第三屆全球創新科技大會(Lenovo TechWorld)在上海世博中心舉行。在大會上,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表示,在即將來臨的人工智慧時代,聯想要做這一輪「智能變革」的推動者和賦能者,並通過「設備+雲」與「基礎設施+雲」賦能產業和行業,推動一個充滿愛(AI)的時代到來。
  • 楊元慶聯想年會吟詩明志:抓住歷史機遇全面發力智能變革
    現場除有歌舞助興,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還在還用渾厚而富有磁性的嗓音,為全體員工朗讀起「光是閃耀於前,得萬人之景仰;陰是默默在後,厲兵秣馬積蓄力量」等鬥志昂揚的詩句,展露了要抓住歷史機遇全面加速智能變革的雄心和抱負。
  • 華為雲TechWave雲基礎設施專題日來了!
    企業應如何借勢數字經濟浪潮實現智能化升級?承載6.7億用戶的華為終端雲服務如何實現All in HUWAEI CLOUD?在這All in HUAWEI CLOUD的背後,華為雲擎天架構又有哪些黑科技?8月20日,華為雲TechWave雲基礎設施專題日將為大家一一解答!
  • 智能技術驅動第四次工業革命 聯想要做AI時代的推動者和賦能者
    而今年,以「讓世界充滿AI」為主題的Lenovo Tech World,也全方位迎合了以AI技術驅動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新趨勢,面對即將來臨的人工智慧時代,聯想要做這一輪「智能變革」的推動者和賦能者。聯想會為現有的個人電腦、智慧型手機等設備插上Personal Cloud,個人云的翅膀;還會基於自然語言、AR/VR等新交互技術,開發帶有內容與服務的新型設備;再進一步,聯想還會推出Personalized Computing + Personalized Cloud,個性化計算設備+個性化雲。
  • 亞馬遜悄然收購AI安全公司harvest.ai,增強雲服務安全
    雷鋒網消息,,亞馬遜的雲服務部門AWS很可能已經悄然收購了網絡安全公司harvest.ai。據外媒TechCrunch報導harvest.ai創始團隊中包括兩位前NSA員工,他們用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的方式,分析一家公司關鍵IP上的用戶行為,從而識別和阻止有針對性的攻擊,防止信息洩露。harvest.ai的旗艦產品是MACIE Analytics。
  • 聯想戰略籤約維諦技術(Vertiv)共同構建新型ICT基礎設施服務生態
    此次雙方合作有助於強化聯想整體服務能力中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能力,夯實聯想「端邊雲網智」技術架構。他希望雙方開展更廣範圍、更深層次和更大量級的業務合作,向行業展現具有借鑑價值的創新範本。  維諦技術(Vertiv)有限公司北亞區總裁祝金程表示,聯想作為全球ICT的科技企業,多年來一直專注於企業的數位化轉型,為用戶與全行業提供整合了應用、服務和體驗的智能終端,以及強大的雲基礎設施與行業智能解決方案。針對未來數字世界發展,雙方有著相似的洞察及價值主張,希望通過此次強強聯合,在新型ICT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領域展開深度合作,打造數字世界新生態。
  • IT之家專訪聯想團隊:專注智能AI,引領行業發展
    在回答了第一個問題之後,有媒體提問到,聯想涉及的方面十分地廣泛,那麼聯想近期的重點將會在哪一個領域呢這個問題同樣是楊元慶進行回答,稱聯想目前有三波戰略,PC第一波,智慧型手機、數據中心第二波、第三波圍繞設備+雲,基礎設施+雲的方向發展。
  • 雲計算基礎設施軟硬一體化,騰訊雲如何「舊路新走」?
    其中,公有雲市場規模達到689億元,較2018年增長57.6%,規模首次超過私有雲。雲計算歷史性發展的背後,是一部產業變遷史。IT基礎設施從主機時代的集中,到PC時代的離散,雲計算的興起,再一次將IT基礎設施集中化,IT產業似乎也在遵循著「否定之否定」的鐘擺定理。隨著算力趨於集中,雲計算基礎設施也在經歷新一輪的變化。
  • 聯想高校AI精英挑戰賽魔都來襲,上海交通大學再現AI英雄風採
    憑藉對「智能網際網路時代的萬物智聯」的早期洞察,聯想集團在人工智慧領域的起步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研究院副院長王茜鶯博士在大賽上表示:「不斷圍繞「設備+雲」與「基礎設施+雲」的模式挖掘頂尖技術和應用,正是聯想基於行業洞察與自身優勢所提出的AI戰略的核心方向。聯想研究院也將與聯想創投集團緊密合作,用創新的思維,用投資手段為聯想布局網際網路及智能生態,推動整個聯想集團的積極全面轉型。」
  • 聯想ThinkSystem & ThinkAgile強勢發布,打造企業的AI未來,讓計算...
    在智能網際網路時代,人工智慧即將把人類帶入一個生活豐富多彩、工作高效有序的新世界。  2017聯想ThinkSystem & ThinkAgile發布會暨TechWorld』17商用分會以「讓計算更智慧」為主題,為來賓展示了AI時代的行業變革趨勢以及聯想在人工智慧技術和智慧計算上的積極創新與宏偉藍圖。
  • 如何做好「新時代基礎設施投資管理」
    圖2:地方政府債券與基礎設施市場化投資動態《關於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規範發展的實施意見》(財金〔2019〕10號)和《關於做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及項目配套融資工作的通知》,以及《用雞肋來代表這類項目,就表示它利潤較薄,比較容易吃到,但肉並不多,需要通過精細化管理來確保收益實現。第三象限是硬骨頭型項目。這類項目肉很少,骨頭很硬,啃不動,想敲開骨頭吃到裡面的骨髓非常困難,也就是很難獲得項目內在利潤。這類項目在市場上有很多,做這類項目要在管理策略上重點分散投資風險,找到好的工具,或者是好的合作方來一起分擔項目風險,或者是儘早退出,讓真正有能力來啃骨頭的企業來做。
  • 百度網盤APP上線「聯想雲列印」小程序,移動列印進入2.0時代
    近日,百度網盤APP上線「聯想雲列印」小程序,作為國內用戶量第一的個人云存儲產品,百度網盤與國內頭部列印服務商聯想進行合作,為用戶提供便捷的移動列印服務,讓用戶可以隨時隨地列印個人網盤資料。雙方通過能力互補,助力列印行業由1.0的PC列印時代,進化到2.0的移動列印時代。
  • 數據基礎設施:思考數字時代的基礎設施
    數據基礎設施是開放數據議題下更為底層也更為宏觀的一個命題,我們如何確保服務於社會運作的基本數據得到開放並確保我們擁有其所有權?此篇專欄整合了來自英國開放數據研究院(ODI)的兩份文件內容。第一份是其寫給英國基礎設施建設委員會主席的公開信,作為序言引出數據基礎設施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 共建企業雲服務新生態 啟明星辰與聯想雲達成戰略合作
    9月12日,啟明星辰與聯想雲在北京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雙方將發揮各自的優勢,在雲計算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探索雲時代下,企業級雲服務和安全方案深度融合的新生態模式。啟明星辰集團副總裁嚴立、聯想雲CEO尉偉東、啟明星辰創新事業群總經理吳海民、聯想雲副總裁張躍華出席本次籤約儀式。
  • 權在用「雲」在看 這是一朵聰明的「雲」——眺望四川政務「雲時代」
    權在用「雲」在看 這是一朵聰明的「雲」——眺望四川政務「雲時代」   權在用,雲在看。  隨著省級政務雲的啟動,我省政務管理開始全面應用雲技術,行使權力不能打小算盤。雲技術如何確保權力行使依法規範?
  • 聯想數據中心集團提供更新的HCI解決方案和聯想雲服務
    來源:TechWeb.com.cn聯想數據中心集團(DCG)宣布了一系列新的和更新的超融合基礎架構(HCI)解決方案以及聯想雲服務,以使客戶能夠跟上不斷發展的業務需求。隨著遠程工作成為一種新的,更智能的常態,企業需要調整其混合雲戰略並現代化其數據中心基礎架構。
  • 聯想創新科技:手機屏幕摔不碎 顯示屏彎折後還能使用
    全球科技創新大會由聯想於2015年發起,每年在中國和美國輪流舉辦,今年首次落地矽谷,是中國企業展現創新實力的年度科技盛會。   1 聯想未來科技的三大支柱   過去兩年,聯想一直在轉型。「現在,我們正在進入一個『萬物智能』的時代。」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大會現場表示。
  • 異構計算時代 國產FPGA如何抓住「芯」機遇?
    >異構計算時代 國產FPGA如何抓住「芯」機遇? 毋庸置疑,新興應用是刺激計算架構加速革新的根本驅動力。隨著當下應用端對AI、機器學習、邊緣計算、5G等新技術需求的日益暴漲,尤其像AI開始突破傳統的圖像處理應用,向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等更多全新領域開枝散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