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上午,長沙馬欄山創智園,媒體記者在展覽區通過VR設備體驗試駕。當天,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舉行「走進馬欄山」主題展示活動,展示了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的發展成就及前景規劃,包括5G場景應用、最新視頻技術等。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田超 張頤佳 攝影報導)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張頤佳
11月20日,借中國新媒體大會的東風,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等20餘家中央、省市媒體的新聞記者走進馬欄山,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感受「中國V谷」蓬勃發展的力量。
速度的力量
馬欄山並不是一座山,而是瀏陽河第八彎上的一塊沃土,原屬長沙市國營綜合農場馬欄山分場。據傳說此地因關羽大戰長沙時修建馬圈養馬而得名。
本世紀初,湖南廣播電視臺便紮根於此。隨著電視湘軍的聲名鵲起,馬欄山周邊衍生了很多電視、影視、視頻文創類上下遊企業。
2016年10月13日,時任省委書記杜家毫首次在省委常委會提出,「要推動文化與網際網路、網際網路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力爭形成『北有中關村、南有馬欄山』的網絡信息產業發展新格局。」
實幹點燃夢想。5個月時間,1500餘棟違章倉庫應聲倒地,4300餘畝土地騰籠換鳥。2017年12月20日,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在一片黃土地上揭牌成立。
省領導親自掛帥,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速度推進,在不到3年的時間裡「三縱三橫一環」路網骨架已經成形。中廣天擇總部基地、馬欄山創意大廈、綠地V島等摩天大樓拔地而起。園區累計新註冊企業1462家,其中包括18家世界500強企業及知名上市公司。
湖南廣播電視臺記者白雲龍感慨:「從『城中村』到文創園,每天上班路過都能感受她新的變化,馬欄山真如駿馬出欄一樣風馳電掣、一躍千裡。」
科技的力量
早在2019年3月,馬欄山就摘得了「首批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的金字招牌。如今,科技的力量更是讓園區熠熠生輝。
走進馬欄山創智園1號展播廳,園區琳琅滿目的高新技術正在此爭奇鬥豔。
華為湖南傳媒方案總監黃金海向記者展示了華為「雲聯邦」的強大陣容,從一檔節目的4K實時調色直播到數百家企業的上雲入駐,從個人直播的定製化方案到視頻區塊鏈的DNA流轉,一個視頻產業的技術生態底座在馬欄山已初具規模。
長沙宏達威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黃曉君介紹,該公司打造的先進位造業5G雲VR公共服務雲平臺,已成功為三一重卡卡車、山河智能旋挖鑽機、中聯重科起重機建立超高清模型,讓千裡之外的客戶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
中國報導網記者趙迅用「神奇」來形容走進馬欄山的感受,他說:「看到馬欄山企業將國產膠片電影修復轉化為高清視頻影像,通過5G智慧電臺把黨的聲音傳播到田間地頭,用AI手語翻譯將2700萬聽障人士帶到有聲世界,我深感此地強大的科技力量,正是這些前沿技術鑄就的一條條創新鏈,讓馬欄山成為無峰之『高山』。」
如今,馬欄山已初步形成了2個平臺、2個研究院、4個創新實驗室的「224」技術底座,通過下一代網際網路寬帶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馬欄山研究院的巨幅屏幕,一個萬物互聯的雲上馬欄山活靈活現。
文化的力量
銀杏金黃,碧波蕩漾。雖已入冬,月湖公園的美景依舊引得遊人如織。
馬欄山功能區約10平方公裡,涵蓋了瀏陽河灣、月湖公園、長沙大學等片區。在這寸土寸金的湖畔寶地不蓋樓亦不經商,馬欄山管委會將湖南省作家協會請進來,建起了「中國網絡文學小鎮」。
省作協副主席、省網絡作家協會主席餘豔介紹,從玄幻、穿越到寫實,從選材、引才到授課培訓,目前,妖夜、流浪的軍刀、憤怒的香蕉等很多知名網絡作家均已成立工作室,小鎮已有300多位作家登記註冊,一批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品在馬欄山誕生。
記者們長槍短炮的到來,正趕上湖南奕葉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新搬入駐,負責人夏蘊寧頗為喜悅地說:「我們創作的《連心》《最美河長》等紅色文化作品曾廣獲讚譽,相信來到這個文人薈萃之地,更能文思泉湧寫出優秀作品。」
惟楚有材,於斯為盛。
《歌手》《舞蹈風暴》《為了人民》《身臨其境》《聲入人心》……馬欄山從誕生開始就一直以優秀的文藝作品領跑時代。
而這些優秀作品帶來的力量更不可小覷,今年前3季度,園區企業實現營收306.29億元,同比增長15.34%。廣電湘軍、出版湘軍、動漫湘軍、娛樂湘軍等為陣營的「文化湘軍」,在科技賦能的馬欄山更是如魚得水,如鳥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