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開展「食安利劍2020」韭菜和豆芽全過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蘇通科技產業園區、通州灣示範區管委會,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城市管理局:
近年來,我市市場銷售的韭菜和豆芽監督抽檢合格率偏低,嚴重影響到我市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整體水平。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百姓「菜籃子」質量安全的部署要求,加強韭菜、豆芽等重點品種全過程綜合治理,提高我市韭菜、豆芽質量安全水平,現就開展「食安利劍2020」韭菜和豆芽全過程專項治理行動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認真貫徹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的要求,堅持問題導向、疏堵結合、產管並重,通過開展韭菜、豆芽全過程、全鏈條、「從田頭到餐桌」的專項治理行動,建立健全風險防控、準入準出、全程追溯等綜合治理機制,有力打擊震懾農產品質量安全違法犯罪行為,進一步提高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升人民群眾食品安全滿意度、獲得感。
通過為期3個月左右的綜合治理,摸清韭菜、豆芽種植和批發基本情況,建立健全嚴格的準入準出、抽檢監測、信用管理機制,實現韭菜和豆芽抽檢合格率達到97%以上。
二、重點工作
(一)組織開展調查摸底和責任告知承諾活動
全面摸清生產源頭現狀。各地要對轄區內韭菜和豆芽生產者進行一次全面調查摸底,弄清韭菜種植戶(0.5 畝及以上)種植面積、栽培模式、病蟲害防治措施(包括使用農藥名稱及來源、安全間隔期落實等)、市場流向等信息,弄清豆芽生產者的投入品使用(包括種類及來源)、產量、市場流向等信息。
全面摸清經營環節現狀。各地要對轄區內韭菜、豆芽批發市場內經營戶進行一次全面調查摸底,弄清經營者的名稱、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編號(身份證號)、貨源、銷量、銷售去向等信息。
調查摸底由鄉鎮(街道)食安辦牽頭負責,督促指導韭菜、豆芽生產基地(戶)、批發市場舉辦方填寫相關信息(見附件2-4),形成信息匯總表(見附件5-7)上報縣(市)區食安辦。
各地要組織韭菜和豆芽生產者、經營者的培訓指導,明確專項治理的要求,張貼或送達《南通市食安辦關於嚴厲打擊韭菜豆芽生產經營違法犯罪行為的通告》(附件1),輔導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和食品安全「一票通」溯源單出具、查驗、留存。調查摸底、培訓指導、告知承諾要在4月30日前完成。
(二)實施最嚴格的準出和準入制度
先行實施食用農產品「一證一票」制度,即「一證」(每個品種的食用農產品合格證,附在產品最小包裝單元上,見附件8),「一票」(每個批次食品安全「一票通」溯源單,隨貨同行,可出具、查驗、留存紙質版或電子版,見附件9)。各地要督促指導韭菜、豆芽種植(培育)基地(戶)認真落實產地準出制度,每批產品隨附「一證一票」,隨貨同行。
全面實施「上市必檢」制度。各地要督促指導轄區內韭菜規模化種植基地、豆芽生產企業實行「上市必檢」制度,在每批韭菜、豆芽上市前,進行質量安全自檢或委託檢測。小規模生產者等不具備檢測條件的,專項治理期間由鄉鎮(街道)快檢室或市場快檢室提供免費快檢。韭菜和豆芽快檢合格後方可上市,並附快檢合格報告(證明)。
全面實施「入市必查」制度。各地要督促指導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入場銷售者、商場超市批批查驗並留存韭菜、豆芽「一證一票一報告」(食用農產品合格證、食品安全「一票通」溯源單和快檢合格報告)。非本市貨源的,由經營者督促源頭基地(戶)註冊、使用南通食品安全「一票通」追溯平臺並提供「一證一票」。加強學校食堂、餐飲服務單位對韭菜、豆芽「一證一票一報告」的查驗留存,形成下遊有效倒逼機制。自2020年5月1日起,未隨附「一證一票一報告」的韭菜、豆芽,不得進入批發零售和餐飲環節。依法嚴格取締劃定區域外經營韭菜、豆芽的流動攤販。
(三)實施最嚴格的抽檢監測制度
實施「每日快檢」制度。專項治理期間,各地批發市場、農貿市場銷售的韭菜、豆芽要實行每日快檢制度,所有經營戶每日全覆蓋。對自產自銷經營戶、近期有抽檢不合格的經營者,增加快速檢測批次。對快檢不合格的,即時啟動法檢程序,及時處置快檢疑似陽性的產品,確保不合格食用農產品不再流出市場。
實施「每周抽檢」制度。專項治理期間,各地要每周對生產環節、流通環節、餐飲環節的韭菜、豆芽進行監督抽檢,增加監督抽檢的頻次和批次,其中生產基地、規模種植戶、批發市場、大中型超市、果蔬店、學校食堂、集體用餐單位、中央廚房、大中型團餐單位在3個月內實現監督抽檢全覆蓋。對監督抽檢不合格的,連續實行三次以上的加嚴加密抽檢。市級監督抽檢將適度覆蓋各縣(市),抽檢結果作為衡量各地專項治理成效主要依據。
實施「應急抽檢」機制。專項治理期間,各地要對韭菜、豆芽監督抽檢實行應急抽檢機制,當天抽檢的產品要在48小時內出數據結果,72小時內出檢驗報告。檢驗數據發現有使用禁用農藥的、有非法添加的,要在當天即時報告監管部門。監管部門收到信息後,即時通報公安部門,啟動追蹤核查程序。要嚴格落實監督抽檢後處置要求,發現問題產品的,依法銷毀並追查原因、一查到底、消除風險。要督促指導承擔抽檢任務的檢測單位和執法單位要聯合開展工作,規範抽樣程序,完善信息記錄,滿足後處置與追溯要求。專項治理期間,韭菜、豆芽監督抽檢不合格案件原則上一個月內辦結,對已經告知承諾的生產經營者,一律依法從嚴從重從快查處並公開曝光。
(四)實施最嚴格的信用管理制度
實施「批批公示」制度。要加強檢測結果公示力度,在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入口處醒目位置設置大型公示欄,公示食用農產品抽樣檢驗結果以及不合格食用農產品處理結果等信息,加大處置和曝光力度,形成有效震懾。
實施「休市退市」制度。各地要督促指導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商場超市與供貨商籤訂休市退市協議,明確凡在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商場超市抽檢,經法定檢測機構檢測,結果為不合格的,暫停該產品銷售一個月,一年內連續兩次不合格的,三年內該產品不得進入該市場、超市銷售。發現含有國家禁止使用的農藥或者其他化學物質的,由轄區市場監管部門立即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該經營戶退出市場或超市,不得銷售任何產品。嚴格落實不合格食用農產品的後處置工作,確保不合格產品不再流出市場、超市。
實施「信用公示」制度。根據供貨商退出、禁入情況,實時動態調整我市韭菜、豆芽種植、經營名錄和黑名單,及時公布市、縣兩級監督抽查結果,多渠道曝光一批農產品質量安全典型案例,引導百姓安全消費,取得可檢驗、可評判、老百姓可感知的效果。
(五)實施最嚴格的監管制度
嚴格生產源頭監管。要加大日常檢查頻次,督促落實「一證一票」制度、生產過程記錄製度、落實安全間隔期制度、落實添加劑使用登記制度。實行農藥定點經營制度,經營限制性使用農藥的,要實行專櫃銷售、實名購買、溯源管理。嚴厲查處違法銷售、使用甲拌磷等禁限用高毒農藥的行為,重點打擊在低毒農藥產品中添加高毒農藥的違法行為。
嚴格經營環節監管。要突出重點對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商場超市、學校食堂、餐飲服務單位進行檢查,重點檢查經營主體落實韭菜、豆芽進貨查驗「一證一票一報告」、不合格品退市處置、抽檢結果公示等情況。督促指導韭菜、豆芽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嚴格履行進貨查驗義務,做到購進韭菜、豆芽來源可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隱患及時督促整改落實,落實閉環管理。依法嚴格取締劃定區域外經營韭菜、豆芽的流動攤販。
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各地食安辦要組織農業農村、市場監管、城市管理等部門對韭菜、豆芽生產流通消費全鏈條、全過程深入開展聯合檢查,對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從嚴從重從快查處,堅持處罰到人。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
完善行刑銜接機制。各地農業農村、市場監管等部門要會同公安部門依法從嚴從重從快查處違法違規經營、使用高毒農藥重點案件,加強行刑銜接,完善案件線索摸排、案件移送、情況通報、聯動執法、聯合督查督辦、檢驗鑑定、信息發布等工作機制,全面加大對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震懾力度。
(六)加強主體培訓指導
要強化對韭菜種植的培訓指導,推行韭菜標準化生產,推進韭菜輪作換茬、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和病蟲害專業化綜合防治技術,明確韭菜病蟲害防治低毒農藥名錄,或其他替代藥物、菌劑名單,堅決杜絕韭菜生產過程中使用甲拌磷、毒死蜱、克百威等劇毒高毒農藥,嚴防腐黴利、多菌靈等常規農藥超標。要嚴格落實生產全過程記錄製度,記錄農業投入品使用情況;嚴格落實安全間隔期制度,未過間隔期的一律不得上市銷售;實行農藥定點經營制度,經營限制性使用農藥的,要實行專櫃銷售、實名購買、溯源管理。嚴厲查處銷售、使用禁限用高毒農藥的行為。
要加強對豆芽生產培育的培訓指導,強化現場環境、原料選購、水源使用、食品添加劑使用等環節管理,堅決杜絕在豆芽生產過程中非法使用6-芐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納、赤黴素、保險粉(連二亞硫酸鈉)、喹諾酮類抗生素、甲硝唑、神農丹(涕滅威)和特丁硫磷等物質。嚴格落實添加劑使用登記制度。
三、工作要求
要確保整治成效。此項綜合治理不劃分階段,各項重點工作同步推進,由各縣(市)區具體組織實施,至7月底結束。鄉鎮(街道)要落實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農業農村、市場監管、公安、教育、城市管理等部門要主動擔當作為,食安辦要加強組織協調,充分發揮社會綜合治理網格員和食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作用,確保此次行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要加強部門協同。根據原農業部、原食藥監總局《關於加強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意見》(農質發〔2014〕14號)及原市農委、原市食藥監局《關於加強豆芽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通食藥監食通〔2015〕10號)精神,農業農村部門負責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生產加工消費企業前的綜合治理,以及農業投入品綜合治理,市場監管部門負責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生產加工消費企業後的綜合治理。教育部門負責督促學校食堂索取、查驗、留存「一證一票一報告」,加強對進貨臺帳的規範管理。公安機關負責依法查處涉嫌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違法使用農業投入品犯罪案件。城市管理部門負責依法嚴格取締劃定區域外的流動食用農產品攤販。
要加強社會共治。加大宣傳力度,發揮社會監督作用,暢通舉報渠道。及時報導專項治理行動成效,營造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良好氛圍。充分發揮專業院校、行業協會、檢測機構在專項治理中的作用。
各縣(市、區)食安辦7月31日前向市食安辦報送「食安利劍2020」韭菜和豆芽全過程專項治理行動情況統計表(附件10)和專項行動工作總結。此次專項行動開展情況納入年度食品安全工作綜合考核內容。
市食安辦聯繫人:張瑜,電話:69818150,郵箱:657977510@qq.com。
市農業農村局聯繫人:艾靜,電話:59002090。
市市場監管局聯繫人:付景 ,電話:69818159。
市教育局聯繫人:顧瑩,電話:85098845。
市公安局聯繫人:宋利,電話:18816262656。
市城市管理局聯繫人:王建忠,電話:18962983263。
附件:1.關於嚴厲打擊韭菜豆芽生產經營違法犯罪行為的通告
2.韭菜生產者信息表
3.豆芽生產者信息表
4.韭菜(豆芽)批發經營者信息表
5.韭菜生產者信息匯總表
6.豆芽生產者信息匯總表
7.批發市場韭菜(豆芽)經營者信息匯總表
8.南通市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參考樣式)
9.南通市食用農產品生產經營「一票通」(參考樣式)
10.「食安利劍2020」韭菜和豆芽全過程專項治理行動統計表
南通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
2020年4月3日
(此件公開發布)
附件1-10.doc